青岛版五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备课.doc
《青岛版五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备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五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备课.doc(2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 单元备课单元名称:分数加减法一单元简析:五年级下册29-50页,这局部容是在学生充分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分数的根本性质、因数、倍数、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既是“数与代数领域根底知识的重要组成局部,又是进一步学习约分和分数四那么计算的根底。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具体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学会找100以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10以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结合现实情境了解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与加减混合运算;能进展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在探索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和约分等知
2、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猜想、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开展初步的推理能力;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展有条例、有根据的思考。3.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探索和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教时安排:信息窗1: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2课时信息窗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约分 2课时 信息窗3:同分母分数的连加和连减 2课时 信息窗4: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课时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课时 我学会了吗?
3、 1课时第1课时授课时间年 月 日教学容教科书第29-31页。教学重点选用恰当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环节与主要容学习过程设计师生需要关注的要点课后札记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二分析概括,提升数学问题1.出示几幅剪纸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2.出示情境图,剪纸的第一步要先裁纸,观察信息窗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同学们在裁纸时遇到了什么问题?1. 师:整厘米是指多少厘米?你怎样理解没有剩余?2.提出要求:利用我们手中的学具,一起来摆一摆,用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可以将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正好铺满?小组合作进展,可以将拼摆的结果纪录下来。学生
4、有的在摆,有的可能在想象。教师巡视指导师将可以摆满和不能摆满的数据分类进展板书1.讨论: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几厘米?最长是几厘米?2.师:正方形的边长为什么不能是4厘米、5厘米、7厘米?3.师:想一想,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可见只有用边长是1厘米、2厘米、3厘米、6厘米的正方形才能将长方形摆满。4.师:那么1、2、3、6与24和18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说:1、2、3、6既是24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5.师:24的因数有哪些18的呢?谈话:剪纸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剪纸具有装饰性,它可以美化环境,冶情操。我们班的二课活动就要学习剪纸,同学们有兴趣吗?问题:这纸长24厘米,宽18厘
5、米;要想剪成边长是整厘米的正方形并且剪完后没用剩余,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几呢?3.全班交流:生1:我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沿着长摆了24个,可以摆18行,这样正好铺满,没有剩余。课件演示生2:我用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沿着长摆了12个,可以摆9行,也正好摆满,没有剩余。课件演示生3:我用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沿着长摆了6个正方形,摆了4行,还有剩余。课件演示教学环节与主要容学习过程设计师生需要关注的要点课后札记三总结概括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限时作业:板书设计: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1,2,3,6是24和18共有的因数,6是公有因数中最大的一个。2.师总结:1,2,3,6既是24的
6、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是24和18的公有的因数,也叫公因数;其中6是最大的,是24和18的最大公因数。板书课题3.巩固练习:书31页自主练习1.师:我们已经找到了24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现在我们可以试着用你喜欢的方法找一找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学生根据所学的方法,可以用集合图的形式也可以用列举的方法2.全班进展交流展示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23=6师一边讲解,一边4.师:同学们学会了用列举法和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比拟一下它们各自有什么优势? 学生讨论得出:列举法适合数比拟小的题目,如果数比拟大用短除法好。自主练习2 、3题。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24的因数1,
7、2,3,4,6,8,12,24 18的因数1,2,3,6,9,18演示:先用12和18的公有的因数2去除,除得的商如果还有公因数就要继续除,注意每次除时都要用两个数的公有的因数去除,再用公因数3去除,一直除到公因数只有1为止。最后写结论时要把所有的公因数除数连乘起来,就可以得到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我们通常运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第2课时授课时间年 月 日教学容教科书第31-32页。教学重点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环节与主要容学习过程设计师生需要关注的要点课后札记一、回忆旧知,引入新课二、 研究具有特殊关系数的最大公因数1. 课件出示:找出10和4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学生独立解答,集体
8、订正结合此题,教师提出问题:2. 课件出示:用短除法求出27和18的最大公因数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并说一说解答的过程,1. 课件出示p32自主练习 4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6和12 18和54 24和721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找到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教师巡视,全班进展交流2师:仔细观察,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与这组数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 (3)师:可以再举例验证一下吗?(4)师生共同总结:如果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那个小数。2. 课件出示第二组数:8和9、17和28、15和32(1) 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学生独立解答,发现这些数的公因数只有1,
9、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2)师:像上面这组数,它们只有公因数1,我们可以说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也叫做互质数。8你用什么方法求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什么是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生1:我发现每组数中的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生2:我发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那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那个小数。教学环节与主要容学习过程设计师生需要关注的要点课后札记三、拓展练习四、限时作业:和9是互质数,17和28是互质数。还能举出几组互质数吗?3共同总结: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1.p32自主练习 7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2.p32自主练习 8学生审题, 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经历,用列
10、表法也可以用短除法。 指名学生板演,试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集体订正,师生共同总结方法:先用3个数公有的因数去除,一直除到三个数只有公因数1为止,再把所有的公因数连乘起来。p32自主练习 5、6“可以选择边长是多少分米的正方形地板砖使学生明确,要求的地板砖的边长必须是微机室长和宽的公因数,也就是找90和60的公因数明确:把3种彩条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段彩条最长几厘米?就是求16、32、56的最大公因数。第3课时授课时间年 月 日教学容教材第33页-35页。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比拟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环节与主要容学习过程设计师生需要关注的要点课后札记一
11、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1激趣导入2出示在上得到的信息。3请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二合作探究 获取新知 今天我进了学校的了解了一下。瞧,这是我无意间发现的几幅剪纸作品。播放学生作品,感觉怎么样?是不是挺棒的,我相信你们在这节课的表现也同样会是很棒的,是吧?“鲤鱼剪纸的作品数量占了全部作品的1/8,“蝴蝶剪纸的作品数量占了全部作品的3/8,通过信息复习分数单位。“鲤鱼剪纸的作品数量占了全部作品的1/8,“蝴蝶剪纸的作品数量占了全部作品的3/8,“鲤鱼剪纸的作品数量和“蝴蝶剪纸的作品数量一共占了总数的几分之几? (一) 独立思考 自主探究二合作交流 探索算法1.应该怎样计算?1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想
12、想看,有没有不同的方法?2实在想不出方法的,可以看看教师给你们准备的信封。信封中装有1/8和3/8的直观图2.根据学生汇报整理出不一定要小结出具体是什么法,可视情况而定:1“鲤鱼剪纸的作品数量和“蝴蝶剪纸的作品数量一共占了总数的几分之几?2“鲤鱼剪纸的作品数量比“蝴蝶剪纸的作品数量多占了总数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加法?你是怎样想的?提醒加法的意义方法一:用画图的方法直观得出1/8+3/8=4/8 小结:图示法方法二:1个1/8加上3个1/8等于4个1/8,也就是4/8 小结:分数组成法方法三:1/8=0.125,3/8=0.375,0.125+0.375=0.5,也就是4/8,小结:转
13、化法教学环节与主要容学习过程设计师生需要关注的要点课后札记三、限时作业四、回忆反思 总结提升板书设计: 是1/2,体会用最简分数表示结果的合理性和简约性。5.总结法那么。同分母分数加法是怎么计算?能用自己的话来总结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吗?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6.闭上眼睛想一想,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计算结果要注意些什么?7.同桌互相出题考对方。谁能出几道类似的题来考考你的同学?请同学说说计算过程和想法。8.最简分数2结合实例 巩固认识1说出一个最简分数2判断3/36、6/8是最简分数?1.第一关:必答题 2.第二关:抢答题1分母是8的所有最简分数有 。25/12和6/15都是
14、最简分数。 3.第三关:智力陷阱你认为对吗?为什么?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8+3/8=4/8 1个1/8加上3个1/8等于4个1/8,也就是4/8 方法四:1/8+3/8=1+3/8=4/8 在前面某一方法的根底上,观察得出:分子相加,分母不变。计算结果能化简的,要化成最简单的分数。1像1/2、1/8、1/3、3/8、3/4这样,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第4课时授课时间年 月日教学容教科书第36-37页教学重点掌握约分的方法。教学环节与主要容学习过程设计师生需要关注的要点课后札记一、复习导课二、经历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一、 尝试“变分数。16/24二
15、归纳概念。1、 2/9+7/9 7/24+23/24 4/15+8/15 13/20+27/20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6和8 27和9 8和9 42和541活动要求:1尝试用以前面的知识解决。2这个分数要和原来的分数大小相等。3它的分子、分母要比原来的分数的分子、分母小。2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小组交流想法。1用公有的因数2分几次去除。 分步约分2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去除。 一次性约分1引导观察:观察所变出的分数与原来分数的关系?2归纳意义:启发学生由分数的大小和分子、分母的变化概括约分的概念。像这样,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
16、做约分。3规格式4巩固练习1观察 这个分数能否再化简了?为什么?1同学们你是怎样计算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2 计算结果我们应注意什么问题?计算结果能化简的,要化成最简单的分数。通过两道练习题,使学生回忆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的解法、最简分数,复习最大公因数,为学习同分母分数减法、约分进展铺垫。教学环节与主要容学习过程设计师生需要关注的要点课后札记三、知识迁移、解决问题四、巩固练习 拓展应用五、全课总结2游戏:找最简分数练习。 要求学生两人合作,一个同学出一个分数,另一个同学变出一个和大小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拟小的分数。把变出的分数写在自己的作业纸上,能变几个就变几个。5归纳提升
17、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怎样约分、什么样的分数是最简分数。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拟小的分数,叫做约分。一串联情境,唤醒旧知:出示情境图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被美丽的剪纸情境吸引住了,提出并解决了许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看,这里还有问题呢!同分母分数减法的学习。二自主尝试、探索新知:1呈现问题:“鲤鱼剪纸的作品数量比“蝴蝶剪纸的作品数量多占了总数的几分之几?1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决问题吗?试着做一做。2学生独立完成。3交流算法,加深理解。2归纳方法 提升认识 想一想: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一般要约成最简分数。请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岛 版五级 下册 数学 第三 单元 备课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