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达镇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20230217).docx
《象达镇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202302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象达镇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20230217).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象达镇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我代表镇第三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22年工作回顾2022年是镇第三届人民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象达发展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奋进之年。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和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下,全镇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以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践行“122”象达发展战略,履职担当、
2、奋发有为,全力推进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成财政总收入464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0万元,与上年持平,上级财政补助收入4274万元;金融机构2022年各项存款余额85331万元,较去年增长2435万元,增长率2.94%;各项贷款余额29329万元,较去年增长2116万元,增长率7.78%;2022年末全镇总人口10551户38547人。一年来,我们聚焦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提档。传统产业稳步推进。稳步发展好烤烟、粮食、肉牛等传统产业,完成粮食生产2180.67万公斤,完成烤烟收购9200担,生猪存栏3.13万头,出栏3.99万头;牛存栏2.06万头,出栏0.78万头;羊存栏1
3、.96万只,出栏2.69万只;禽存栏9.02万只,出栏8.71万只;完成肉类总量5200吨,禽蛋产量80吨;种植甘蔗1738.5亩,共计入榨1279241吨;茶叶产量133万公斤,新增茶叶加工厂2个。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充分发挥象达石斛自然条件优势、品种多元优势、产品特色优势、产业群体优势,70%以上农户直接从事石斛种植或者参与石斛发展,形成了独具规模的象达“石斛大军”。石斛种植涉及15个村(社区)192个村民小组2000余户,集约化栽培面积L26万亩;2022年鲜条产量达2600余吨,产值1.25亿元;枫斗加工4000余户,产量250吨,产值1亿余元,带动贫困户3000余户9000余人,实现就
4、业收入5000万元;新增县级石斛种植示范基地2个,引进石斛冻干粉加工企业上海茶斛咖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为石斛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第三产业亮点纷呈。依托朱家庄红色村项目,象达镇全域旅游迈进一步,旅游设施不断完善,旅游品牌效应凸显,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涌现出小米地银坛瀑布、邦工牛峰包山等一批乡村旅游点和网红打卡地,建成特色旅游村寨15个、旅游精品线路2条,全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一年来,我们聚焦固强补弱,实现乡村振兴蹄疾步稳。防返贫监测扎实开展。落实常态化开展排查监测,构建自下而上入户排查和自上而下监测相结合的常态化预警体系,根据实际精准制定“一户一方案”,确保有人管、有措施、管到位。2022年,象达
5、镇有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脱贫户3192户13401人,有三类监测对象453户1655人,其中已消除风险321户1261人,制定“一户一方案”467户1717人,脱贫户及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达13785元,较去年增加2035元,增幅17.33%。就业质量显著提高。2022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16395人,其中省外转移2904人;实现脱贫劳动力转移6397人,其中省外转移835人;依托红色劳务3个试点村共输出73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60个,组织就业培训4810人次,其中职业技能培训566人次。乡村发展有力有序。稳步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动员300余名在外干部及乡
6、贤能人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完成实用性村庄规划6个;多渠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15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其中朝阳社区达37.46万元;打造象达社区新寨、荒田寨、迤沙寨村刺竹水、邦工村芦箸等“一村一示范”示范点15个;与中央定点帮扶、东西部协作和省市帮扶持续深化,争取沪滇协作项目3个,总投资328万元;实施扶贫项目20个,投入资金2096.9万元。消费帮扶开篇蓄力。昆明医科大学积极探索“学校+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消费帮扶模式,向象达镇脱贫户采购生猪、土鸡、石斛等农副产品,价值23.25万元,进一步拓宽农户的销售渠道。9月,在昆明医科大学举办了龙陵县象达镇农特产品推介会,实
7、现销售总额14.55万元。集镇面貌日新月异。侨乡大道绿化亮化硬化工程持续推进,安装路灯70盏,实施绿化工程1.4公里,更新维护集镇路面5.5公里,建成朝阳集贸市场1个,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公共服务能力逐步提升,承载能力不断提高,网格化管理更加精细,集镇功能明显改善、面貌明显改观、环境明显改优,向文明乡镇创建迈出坚实步伐。一年来,我们聚焦固本强基,实现基础设施夯实稳健。加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度,完成投资25097万元。交通网建设有力推进。瑞孟高速象达段持续推进,完成土地征租441.86亩;G219国道象达段征地工作圆满完成,新征土地423.06亩;三岔路至集镇道路提升改造;实施马台坡、扁瓦田、花家
8、寨等道路建设5条,完成道路硬化24.4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450公里,93%的小组实现道路硬化,群众出行更加便捷。水网建设安全可靠。劲堆水库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已完成导流洞等建设;羊圈河水库完成土地征收90%;建成蓄水工程2件,提升改造人饮工程1件。水资源利用率稳步提高,群策群力抗大旱、保民生,抵御灾害、保障生产生活用水能力逐步提升。信息网实现高速共享。实施数字乡村15个村(社区)7765户,通信业务提速降费,4G网络、宽带互联网覆盖率达97.5%,“互联网+政务服务+监管”更加便捷融合,数字基础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商贸物流日益兴旺。培育市场主体486户,新增个体工商户468户,增速26.75%;
9、新增企业18户,增长22.5%;新建加油站1座,有力促进乡村物流实现全覆盖,乡村市场逐步完善,电子商务快递物流整合初见成效。一年来,我们聚焦绿色发展,实现生态建设持续向好。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织牢织密生态环境保护网,构建了责任全覆盖、管理全方位、监管全过程的环境治理体系。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积极落实巡河责任,严格按“河(湖)长制”工作要求督促河长按时巡河,2022年共计有效巡河1039次,巡河率97.28%。持续开展清河行动及“清四乱”工作,将“清河行动”作为开展“湖泊革命”的一项重要举措,进一步加大河湖整治力度,
10、持续改善提升河湖水域岸线环境,积极构建联合执法体系建设,共开展专项整治行动10余次,投入资金3万元,开展象达大河集中清理行动2次,各村(社区)开展清河行动30余次,整治河道岸线46公里。启动并推行“林长制”。厚植绿色根基,森林覆盖率增至75.91%,划分出174个网格化责任片区,由174名护林员负责巡护,组建半专业扑火队伍,补充扑火物资,开展扑火演练,发挥好森林草原防灭火突击队”的作用。抓好抓牢“两污”处理。进一步落实污水处理站、垃圾填埋场的管理责任,做到分级、分类处理;抓住畜禽养殖污染、生活垃圾处理等重点问题,持续推进农村“七改三清”行动,加强集中供水水源地保护,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
11、,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提升。2022年新建公厕1座,改建无害化卫生户厕280座,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61%;垃圾有效治理全覆盖,轻木坡垃圾热解汽化炉开工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更加干净整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落实“长牙齿”的用地审批管理,拆除违规建筑13宗1.06万平方米。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2180.67万公斤以上;投资300万元在大场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年来,我们聚焦民生福祉,实现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疫情防控有序有效。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高效落实疫情防控卡点联防联控责任。全面实施“点、线、面工作法,利用镇、村、组、联防户四级防控体系,充分发
12、挥网格力量、卡点力量和上级指挥部推送大数据,每天精准排查人员进出情况;在面向德宏的四条主道路分别设置了4个健康监测点,投入警力11人、民兵37人、党政支援42人,确保24小时值班值守;共接种疫苗12516剂次,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率98.64%,8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率93.95%。截至国家“新十条”优化措施发布实施前,象达镇未发生境外疫情输入、本土疫情传染情况,兑现了“不让疫情过怒江”的承诺,最大程度保障了全镇群众的生命安全。教育工作蒸蒸日上。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三年有起色、五年上台阶、八年争优秀”教育发展目标和县委县政府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抓基础、抓保障、抓质量,投
13、资650多万元建设朝阳小学教学综合楼,今年9月份将投入使用;投资180多万元修缮龙三中运动场、防护栏、学校大门;2022年象达籍学子一本上线31人,同比增长23%;二本上线82人,同比增长11%。镇党委政府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活动,目前获捐近40万元,有效促进了教育发展。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22年以来,全镇卫生健康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累计建立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3.47万份,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体检率达80.3%;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22年签约16457人,履约15669人,履约率达95.21%,辖区内大病专项救治率达到98%以上;全面加强慢性病管理和健康服务,各项指标均达
14、到省市县要求,服务能力和质量得到不断提升;各类重点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防治工作顺利推进,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达90%以上,有效预防了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全镇人群HIV检测率达63%,涉外婚姻HIV检测率达90%以上,任务完成比例100%;高质量完成农村妇女“两癌”检查、转诊、孕前优生检查、随访工作;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2022年度门诊就诊75645人次,完成外科手术118台;卫生院、村卫生室验证合格率达98%,顺利通过社区医院评审。社会保障责任不断压实。2022年通过“一卡通”发放惠民惠农补贴1234.89万元,45755人次,确保各项惠民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36302
15、人,参保率99.3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正常参保24840人,办理新参保306人,领取养老保险待遇6628人,征缴率达96.8%;申请农村和城镇困难临时救助金64.1万元,受益187户854人;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965人,50.55万元;城镇低保对象27户28人;农村低保对象1563户2883人;特困供养人员233人,其中,集中供养12人,分散供养221人。文化名片再次打响。积极开展文明村镇申报工作,依托朱家庄红色村项目,红色文化得到进一步挖掘,非遗保护取得新成效,象达面塑申报为云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一年来,我们聚焦齐抓共管,实现基层治理共治共享。市域社会现代化治理取得实效
16、。创新推行“1456”工作法,基本实现进京赴昆上访“零发生”,聚众闹事“零发生”,连续11年命案“零发生”,邪教传播事件“零发生”,私挖滥采行为“零发生”,吸毒复吸人员“零发生”,实现了平安建设连年变好的良好局面;加大镇村两级“雪亮工程”建设,增强社会治安物防技防能力和打击跨境违法犯罪能力,2022年已建成标准化综治中心1个,建成智慧交通违停抓拍系统11套,高清摄像头60余个,疫情防控强边固防监控56套,农户庭院监控540套,并全部连入综治中心;积极探索多元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建成象达镇“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二法治建设全面推进。深入开展“八五
17、”普法,解答群众法律咨询30余次;建成象达镇法治文化广场1个,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6次;由昆明医科大学法医学院与象达镇坝头社区冷水河党支部共建的“法治书屋”于12月在象达历史文化陈列馆挂牌开放;群众来信来访及时受理率、按期答复率、群众满意率均达98%,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推广法律服务智能机器人查询服务20余次,全民法治宣传教育普及率达86%。“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口号响亮。2022年象达派出所被命名为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接处警288起,刑事案件19起,破9起,受理治安案件34起,查处24起,查处交通违法1518起,查处吸毒人员2名,破获零星贩卖毒品案件1起,持续打好“枫桥式派出所”
18、金字口碑。安全生产责任持续压实。签订2022年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30余份,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发放安全宣传材料500份,对各行各业及在建重大项目进行安全检查共70余次,镇级联合多部门定期开展校园安全、食品药品安全、交通安全检查及宣传300余次,不定期进行抽查,把责任落实到位,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氛围。一年来,我们聚焦履职担当,实现自身建设见行见效。依法行政有力推进。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依法实施,落实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大力推进“放管服”“简证便民”“政务服务”,全面落实上级各部门相关规定,对下放到乡镇的审批权限做到纵向同步、横向协调;切实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象达镇 2023 政府工作报告 20230217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74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