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病例18慢性病毒EB感染.ppt
《感染病例18慢性病毒EB感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染病例18慢性病毒EB感染.ppt(3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感染性病例,病例摘要-现病史,患儿,男,5岁,因“间断发热11个月”入院。患儿于1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达40C,无寒战,伴咽痛、扁桃体肿大,无皮疹、无咳嗽。当地医院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予抗生素及阿昔洛韦治疗后,患儿体温降至正常。,病例摘要-现病史,但此后每20天至1个月左右,患儿反复出现发热,每次持续35天,均予上述治疗好转。8个月前行腹部B超检查提示患儿肝脾大(具体不详),5个月前患儿发热时面部出现散在丘疹样皮疹,无痒感,同时有口腔溃疡。,病例摘要-现病史,于当地查血EB病毒(EBV)CA-IgM阴性,CA-IgG、EA-IgG、NA-IgG均阳性。血常规:白细胞22.6 109/
2、L,血红蛋白111g/L,中性粒细胞0.562,淋巴细胞0.346 怀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间断应用更昔洛韦治疗体温控制不满意,皮疹及口腔溃疡无明显好转,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病例摘要-个人史及家族史,本患儿为孕1产1,孕产史及生长发育史无异常,否认毒物、药物接触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患儿父母非近亲结婚。既往体健。,病例摘要体格检查,体温38.4C,呼吸32/min,心率112/min,体重18kg,发育营养好,颜面部散在痘状丘疹样皮疹。双侧颈部及腹股沟可触及67枚肿大淋巴结,大者约1cm1cm,小者约0.5cm0.8cm.质软、无触痛。,病例摘要体格检查,咽充血,双侧扁挑体II度肿大,可
3、见分泌物。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心律齐,各瓣膜昕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腹软,肝肋下2cm,脾肋下2cm,质软,无压痛。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病例摘要辅助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13109/L,红细胞3.2510I2/L,血红蛋白98g/L,中性粒细胞 0.70,淋巴细胞0.18。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增生明显,早期细胞比例略高:红系、巨核系统大致正常。血生化:大致正常:自身抗体阴性;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阴性:红细胞沉降率44mm/h;CRP 11 mg/L。,病例摘要辅助检查(2),细胞免疫CD系列:CD30.05(正常值0.550.82),CD4 0.024(正常值0.
4、250.57)、CD8 0.054(正常值0.130.33),均显著减低,B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比例大致正常。体液免疫Ig系列:IgG、IgA、IgE 均升高。胸部X线片:间质性肺炎。EBV-IgG:阳性,滴度1:2560。,病例摘要辅助检查(3),颜面皮疹病理:以T细胞为主的淋巴组织增生:免疫组化CD3(+),CD20(-),CDla(-),CD30(-),Ki67(40%,+),CD68(-),CD56(-),EB病毒RNA(EBER)(+)。腹股沟淋巴结病理:T细胞为主的淋巴组织增生:提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EBER(+十。电镜检查:未找到特殊颗粒。,治疗经过入院后先后予患儿更昔洛韦、
5、丙种球蛋白、胸腺素等治疗。患儿仍间断发热,面部皮疹反复出现,口腔溃疡加重,白细胞为(1050)X 109/L,且逐渐出现幼稚细胞(0.050.10)。骨髓象示增生明显活跃,幼稚细胞逐渐增多(0.2150.34),但形态学难以鉴定其来源。,病例摘要治疗经过,多次行骨髓白血病免疫分型表型混乱,表达B系、T系、髓系抗原。骨髓组化提示糖原染包(PAS)、过氧化物酶(POX)、苏丹黑B、特异性酯酶、非特异性酯酶及非特异性酯酶十NaF抑制均阳性。骨髓病理显示增生极度活跃,幼稚细胞广泛增生。融合基因及原癌基因检测阴性;TCRy/TCRS/IgH基因重排均阴性。,病例摘要治疗经过,骨髓细胞培养染色体检查提示“
6、47,XY,+8(8号染色体三体)”。遂按急性白血病治疗,先后予DA+VD,DA及VDLD方案(D,柔红霉素;A,阿糖胞苷;V,长春新碱;L,门冬酰胺酶)化疗,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复查骨髓象完全缓解,下一步准备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家长不同意进一步治疗出院。,病例摘要治疗经过,病例分析病例特点,本病例特点为:学龄儿童,慢性起病,病史迁延。以间断发热、皮疹、口腔溃疡、肝脾大为主要表现,外周血白细胞增高,幼稚细胞逐渐增多。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化疗有效。查体见颜面疱状丘疹、口腔溃疡、浅表淋巴结肿大、肝牌大。,医师甲,病例分析病例特点,本病例特点为:辅助检查提示EBV持续感染大于6个月:颜面皮疹及腹股沟淋巴
7、结病理提示以T细胞为主的淋巴组织增生,免疫组化提示EBER阳性,有EB病毒活动的证据,根据患儿上述特征,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诊断明确。,医师甲,病例分析病例特点,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幼稚细胞逐渐增多: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幼稚细胞逐渐增高,最终大于0.30;白血病免疫分型表达B系、T系及髓系抗原:组化提示PAS、POX、苏丹黑B、特异性酯酶、非特异性酯酶及非特异性酯酶+NaF抑制全部阳性,骨髓细胞染色体检查为“47,8三体”。结合患儿病程演变过程诊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明确。,医师甲,病例分析病例特点,EB病毒感染多发生于儿童期,绝大多数感染(尤其是儿童)是短暂、轻微且无症状的,很少
8、留有后遗症。大多预后良好。无症状或不典型感染,多见于年幼儿。显性表现常较轻微,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挑体炎、持续发热伴或不伴淋巴结肿大。,医师甲,病例分析病例特点,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为原发性EBV急性感染的典型表现,出现典型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三联征。若无并发症,病程一般为24周,偶可延至数月。少数患者于急性期后发展为慢性EBV感染。,医师甲,病例分析病例特点,此类EBV感染应符合以下条件: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等活动性症状反复出现或持续数月以上;缺乏明确的基础疾病:有特异性的抗EBV抗体,主要是CA-IgG、EA-IgG、NA-IgG增高,且病变组织或外用血淋巴细胞可检测到EBV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感染 病例 18 慢性 病毒 EB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75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