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与亚病毒学习课件.ppt
《病毒与亚病毒学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毒与亚病毒学习课件.ppt(8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三章 病毒,Section 1 Introduction,一、病毒的发现及定义二、病毒的基本特点三、病毒的形态和大小四、病毒的结构五、病毒的化学组成六、噬菌斑和病毒的效价七、病毒的分类,一、病毒的发现及定义,1、病毒引起的疾病:,肝炎、狂犬病、脊髓灰质炎、天花、艾滋病、流感等。,强调:可怕的艾滋病,到2005年止全世界已有56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已死亡2180万人,在2000年一年内有53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同时有300万人死亡。,2、病毒病的特点:传染性强、流行面广、致死率高3、病毒的发现:1892年,俄国学者伊万诺夫斯基发现烟草花叶病毒。,1892年俄国学者伊万诺夫斯基首次发现烟草花叶
2、病的感染因子能通过细菌滤器,病叶汁通过滤器后得到的滤液可再感染健康的烟草叶面使之发生花叶病。1898年荷兰生物学家贝哲林克进一步肯定了伊万诺夫斯基的结果,并证实该致病因子可被乙醇从悬液中沉淀下来而不失去感染力,但在人工培养基上不能生长。于是他认为该病原体是比细菌小的“有传染性的,活的流质”,并给该病原体起名叫:病毒。,4、病毒的定义,病毒是比细菌更微小,能通过细菌滤器,只含有一种核酸(脱氧核糖核酸或RNA),仅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的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病毒在活细胞外以病毒粒子的形式存在,不能进行代谢和繁殖,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就具有生命特征,二、病毒的基本特点,1、个体微小2、结构简单3、高度寄生
3、性4、特殊的抵抗力,1、个体微小原核微生物:110微米真核微生物:10100微米病毒:10300钠米,2、结构简单:蛋白质+核酸3、高度寄生性:在细胞内表现为生命,在细胞外为无生命的大分子的复合物。4、特殊的抵抗力:不能被甘油,抗生素所杀灭,但可以被干扰素,以及一般的甲醛、紫外线所杀灭。,三、病毒的形态和大小,病毒一般呈球形和杆形,也有呈卵圆形、砖形、丝状和蝌蚪状(1)动物病毒多呈球形、卵圆形或砖形。如腺病毒为球状,痘病毒为砖形(2)植物病毒多呈杆形或丝状,少数为球状。如烟草花叶病毒为丝状,苜蓿花叶病毒为杆状,花椰菜花叶病毒为球状(3)细菌病毒即噬菌体多为蝌蚪状,也有为球状和丝状,如大肠杆菌偶
4、数T噬菌体系列为蝌蚪状,大肠杆菌噬菌体fd为丝状,X174为球形,1、病毒的形态,几种病毒的形态和大小,2、病毒的大小,非常微小,以nm表示。较大的痘病毒直径约为200nm,较小的口蹄疫病毒颗粒直径为1022nm。(1)动物病毒 大蚊虹色病毒(Tipula彩虹色的病毒)30nm 腺病毒(腺病毒)7090nm 骨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2730nm(2)植物病毒 马铃薯Y病毒(马铃薯病毒Y)750 12nm 南瓜花叶病毒(南瓜马赛克病毒)22nm(3)噬菌体 大肠杆菌噬菌体fd(Coliphage fd)700 x 5nm 大肠杆菌噬菌体T2,T4,T6(Coliphage T2,T
5、4,T6)头部90 x 60nm 尾部100 x 20nm 大肠杆菌噬菌体M13(Coliphage M13)长600800nm,如何理解病毒的大小?,病毒(10钠米)芝麻(3毫米)细菌(1微米)?30厘米(篮球)人脂肪细胞(70微米)?21米(大仓库)人(1.7米)?510公里(岛),四、病毒的结构病毒粒子(Virion)是指一个结构和功能完整的病毒颗粒 病毒毒粒的基本结构是包围着病毒核酸的蛋白质外壳。1、螺旋对称2、二十面体对称3、复合结构,衣壳粒:是构成病毒粒子的最小形态单位。每个衣壳粒是由1-6个同种多肽分子折叠而成的蛋白质亚单位。病毒粒子上不同部位的衣壳粒可由不同多肽分子组成。衣壳:
6、由衣壳粒以对称的形式,有规律地排列成特定的形状,构成病毒的外壳。核心(基因组):病毒的核酸位于中心。核衣壳:它是病毒蛋白质和核酸的合称。包膜:有些病毒在衣壳的外面包裹着一层构造比较复杂的包膜。它由脂类和多糖组成。这种结构具高度的稳定性,可保护病毒核酸不致在细胞外环境中受到破坏。刺突:有些病毒粒子表面,尤其是在有囊膜的病毒粒子表面具有突起物。,典型病毒粒子的构造,衣壳(capsid),核心(genome),衣壳粒(capsomere),衣壳,核酸,包膜(envelope),糖蛋白,核衣壳(nucleocapsid),烟草花叶病毒(TMV)是衣壳粒螺旋对称病毒的典型代表,烟草花叶病毒呈直杆状,长3
7、00nm,宽15nm,中空内径4nm,由158个氨基酸组成一个皮鞋状的衣壳粒,相对分子量为17500,总共2130个衣壳粒,排列成130圈螺旋,TMV的核酸核心是单链的RNA,相对分子质量为260万,含有6390个核苷酸,每3个核苷酸与一个衣壳粒相结合,盘绕于蛋白质的中空内径中。,1、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具有12个角、20个面和30条棱。腺病毒的衣壳是典型的二十面体对称,由252个衣壳组成,没有包膜。腺病毒的核心是由线状双链DNA构成的。其基因组的大小都约为36500个核苷酸对。,2、二十面体对称,3、复合对称结构,偶数噬菌体-T4由头部(核心是双链线状DNA)、颈部和尾部(尾鞘、尾管、基板、刺
8、突和尾丝)三个部分构成。,刺突tail pins,head,neck,tail(24环),尾丝(tail fibers),尾鞘,基板,尾管,五、病毒的化学组成1、病毒的核酸2、病毒的蛋白质3、病毒的脂类4、病毒的糖类,1、病毒的核酸,病 毒 的 核 酸,人:30亿个bp 约2-3万个基因(以前估 计是5-10万基因)E.coli:3.2106 bp 约3千个基因 Virus:2 105bp 约几个到几百个基因,2、病毒的蛋白质,(1)壳体蛋白:是指围绕病毒核酸并与之紧密相连的蛋白质外壳,由许多壳粒(壳粒)组成壳粒是指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认辩的组成壳体的亚单位,由一个或多个多肽分子组成(2)包膜蛋
9、白(3)毒粒酶,蛋白质的功能,构成病毒外壳,保护病毒核酸免受核酸酶及其他理化因子的破坏 决定病毒感染的特异性,与易感细胞表面存在的受体具特异亲合力,促使病毒粒子的吸附 决定病毒的抗原性,并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病毒蛋白还构成了病毒组成的酶,3、病毒的脂类4、病毒的糖类,六、病毒的分类,1、实用性分类寄主型分类 动物性病毒 植物性病毒 细菌病毒2、病毒理化特性分类科(viridae)亚科(virrinae)属(病毒)3、以病毒核酸分类 类型:脱氧核糖核酸或RNA 股数 病毒粒子有无囊膜,Section 2,病毒的复制,一、原核生物的病毒-噬菌体,(一)噬菌体的一步生长曲线,以适量的病毒接种于
10、标准培养的高浓度的敏感细胞,待病毒吸附后,或高倍稀释病毒-细胞培养物后,或以抗病毒抗血清处理病毒-细胞培养物以建立同步感染,然后继续培养,定时取样测定培养物中的病毒效价,并以感染时间为横坐标,病毒的感染效价为纵坐标,绘制出病毒特征性的繁殖曲线,即一步生长曲线。功能:可反映每种噬菌体的3个重要特性参数:潜伏期、裂解期和裂解量(爆裂大小),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可分为:1、潜伏期 是噬菌体的核酸侵入宿主细胞后至第一个噬菌体粒子装配前的一段时间 隐晦期:噬菌体侵染细菌细胞后,细胞内只出现噬菌体核酸和蛋白质尚无噬菌体释放的阶段 胞内累积期:指在隐晦期后,若人为地裂解细胞,其裂解液已呈现侵染性的一段时间。2
11、、裂解期:紧接在潜伏期后的宿主细胞迅速裂解、溶液中噬菌体粒子急剧增多的一段时间。3、平稳期:指感染后的宿主细胞已全部裂解,溶液中噬菌体效价达到最高点的时期。裂解量即是每个感染细菌所释放的新噬菌体的平均数量,噬菌体生长的一步曲线图,(二)噬菌体的复制周期,1、吸附 2、侵入 3、增殖 4、成熟(装配)5、裂解(释放),1.噬 菌 体 的 吸 附(Absorption),吸附是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胞的第一步吸附过程决定于:1)细胞表面受点的结构;2)噬菌体的吸附器官吸附过程为噬菌体的吸附器官于敏感细菌细胞表面的敏感接受点相互特异性的互补不可逆接合一种细菌细胞表面可被多种和多个噬菌体吸附感染。据测定,一
12、个细菌细胞表面可被250 360个噬菌体吸附达到饱和量吸附受环境因子温度、pH、阳离子浓度等影响,噬菌体的吸附与侵染图,尾丝尖端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接触,可触发尾丝散开,附着在受体上,随之把刺突、基板固定,病毒吸附蛋白与细胞受体间的结合力来源于空间结构的互补性,相互间的电荷、氢键、疏水性相互作用及范得华力。,2.噬 菌 体 的 侵 入(Penetration),侵染即注入核酸 噬菌体以其尾部固着于敏感细菌细胞表面后,将尾丝展开固着于细胞,尾部的酶水解细胞壁的肽聚糖,使细胞壁产生一个小孔,然后尾鞘收缩,将头部的核酸通过中空的尾髓压入细胞内,而蛋白质外壳则留在细胞外。此过程可在几十秒内完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毒 学习 课件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75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