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防治进展.ppt
《病毒性肝炎防治进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毒性肝炎防治进展.ppt(5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病毒性肝炎防治进展,目 录,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慢性HBV感染临床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进展乙型肝炎的预防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丙型肝炎的治疗进展丙型肝炎的预防,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炎症坏死,病毒性肝炎的种类,RNA:核糖核酸;DNA:脱氧核糖核酸;*:我国主要在婴幼儿时期感染,乙肝病毒感染呈全球性分布,HBV慢性携带者(3.5亿慢性携带者)(分布)百分率,2%低分布区,2-7%中度分布区,8%高度分布区,全球:据WHO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
2、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HCC。,中国: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159岁一般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携带率仅为0.96%。据此推算,我国现有的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全球: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是欧美及日本等国家终末期肝病的最主要原因。据WHO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7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中国:我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为3.2。HCV1b和2a基因型在我国较为常见,其中以1b型为主。,丙型肝
3、炎流行病学,慢性HBV感染临床诊断,1.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或HBsAg阳性超过6个月,现HBsAg和(或)HBV DNA仍为阳性者,可诊断为慢性HBV感染。2.慢性HBV感染可分为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携带者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慢性HBV感染,慢性乙型肝炎,1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HBeAg阳性、抗-HBe阴性,HBV DNA阳性,ALT持续或反复升高,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2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阳性,HBeAg持续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HBVDNA阳性,ALT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根据生物化学试验及其他临床和辅助
4、检查结果,上述两型慢性乙型肝炎也可进一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乙型肝炎肝硬化是慢性乙型肝炎发展的结果,其病理学定义为弥漫性肝纤维化伴有假小叶形成。,乙型肝炎肝硬化,1代偿期肝硬化:一般属Child-Pugh A级。影像学、生物化学或血液学检查有肝细胞合成功能障碍或门静脉高压症(如脾功能亢进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证据,或组织学符合肝硬化诊断,但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或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2失代偿期肝硬化:一般属Child-Pugh B、C级。患者已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腹水等严重并发症。,亦可将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再分为活动期或静止期。,携带者,1慢性HBV携带者
5、:多为处于免疫耐受期的HBsAg、HBeAg和HBV DNA阳性者,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均显示血清ALT和AST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无明显异常。2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HBV DNA低于最低检测限,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ALT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显示 Knodell 肝炎活动指数(HAI)4或根据其他的半定量计分系统判定病变轻微。,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阴性,但血清和(或)肝组织中HBV DNA阳性,并有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除HBV DNA阳性外,患者可有血清抗-HBs、抗-Hbe和(或)抗-HBc阳性
6、,但约20%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学标志均为阴性。诊断需排除其他病毒及非病毒因素引起的肝损伤。,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进展,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目标,慢性乙肝治疗方案,抗病毒治疗: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等抗炎保肝治疗:甘草酸制剂、苦参素等抗纤维化治疗免疫调节治疗等,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一般适应症HBV DNA 105 拷贝/m l(HBeAg阴性者为 104 拷贝/ml);ALT 2倍正常值上限;如用干扰素治疗,ALT应10倍正常
7、值上限,血总胆红素水平(TBIL)应2倍正常值上限;如ALT 2倍正常值上限,但肝组织病理学Knodell HAI 4,或中度(G2)及以上炎症坏死和或中度(S2)以上纤维化病变,对持续HBV DNA阳性、达不到前面所述治疗标准,但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亦应考虑给予抗病毒治疗:,(1)对ALT大于ULN且年龄40岁者,也应考虑抗病毒治疗()。(2)对ALT持续正常但年龄较大者(40岁),应密切随访,最好进行肝活组织检查;如果肝组织学显示Knodell HAI4,或炎症坏死G2,或纤维化S2,应积极给予抗病毒治疗()。(3)动态观察发现有疾病进展的证据(如脾脏增大)者,建议行肝组织学检查,必要时给予
8、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在开始治疗前应排除由药物、酒精或其他因素所致的ALT升高,也应排除应用降酶药物后ALT暂时性正常。在一些特殊病例如肝硬化或服用联苯结构衍生物类药物者,其AST水平可高于ALT,此时可将AST水平作为主要指标。,已批准治疗慢性乙肝的抗病毒药物,免疫为基础:免疫为主,同时抗病毒,有限疗程干扰素PEG干扰素(40kD-PEGIFN-2a派罗欣,12kD-PEGIFN-2b佩乐能)抑制病毒为基础:抑制病毒,长期维持用药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替比夫定,1Peg IFN-2a:180 g,每周1次,皮下注射,疗程1年()。具体剂量和疗程可根据患者的应答及耐受性等因素
9、进行调整。2Peg IFN-2b:1.01.5 g/kg体质量,每周1次,皮下注射,疗程1年()。具体剂量和疗程可根据患者的应答及耐受性等因素进行调整。,干扰素治疗的疗程,1流感样症候群: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和乏力等。2一过性外周血细胞减少:主要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3精神异常:可表现为抑郁、妄想、重度焦虑等精神疾病症状。4自身免疫性疾病:一些患者可出现自身抗体,仅少部分患者出现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糖尿病、血小板减少、银屑病、白斑、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样综合征等。5其他少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肾脏损害(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和急性肾衰竭等
10、)、心血管并发症(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病等)、视网膜病变、听力下降和间质性肺炎等。,干扰素治疗的不良反应,IFN治疗的绝对禁忌证包括:妊娠、精神病史(如严重抑郁症)、未能控制的癫痫、未戒断的酗酒或吸毒者、未经控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失代偿期肝硬化、有症状的心脏病。IFN治疗的相对禁忌证包括:甲状腺疾病、视网膜病、银屑病、既往抑郁症史,未控制的糖尿病、高血压,治疗前中性粒细胞计数1.0109/L和(或)血小板计数50109/L,总胆红素51 mol/L(特别是以间接胆红素为主者)。,干扰素治疗的禁忌症,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对于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在达到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A
11、LT复常、HBeAg 血清学转换后,再巩固至少1年(经过至少2次复查,每次间隔6个月)仍保持不变、且总疗程至少已达2年者,可考虑停药(),但延长疗程可减少复发。,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疗程,对于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在达到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ALT正常后,至少再巩固1年半(经过至少3次复查,每次间隔6个月)仍保持不变、且总疗程至少已达到2年半者,可考虑停药()。由于停药后复发率较高,可以延长疗程。,干扰素与核苷类似物的比较,干扰素的优点:通过宿主免疫起作用6-12个月,有限疗程无病毒变异和耐药高HBeAg血清转换率常见HBsAg血清转换应答持久,核苷类似物的优点:口服给药抑制HBVD
12、NA能力强不良反应较少适合失代偿肝硬化、器官移植等干扰素的禁忌症,干扰素与核苷类似物的比较,干扰素的缺点:皮下注射给药不良反应常见,核苷类似物的缺点:无免疫调节作用长期维持用药罕见HBsAg血清转换变异和耐药停药后易复发,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研究热点,新的抗HBV药物不断研制成功并进入临床试验,如新的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新的核苷酸类似物(包括克拉夫定、LdT、LdC、LdA和特洛福韦)等。中药制剂抗HBV研究,已有一些好的苗头,如青篙素及其衍生物等,正在进一步研究中。,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研究热点,探索最佳的治疗策略,如联合治疗、序贯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等。免疫调节治疗研究,如治疗性疫苗、DNA疫苗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毒性肝炎 防治 进展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75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