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ppt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ppt(19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辅导讲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强调,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质,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心理卫生运动第二节 理解心理健康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任务和方法,第一节 绪 论,一、心理卫生运动的起源与发展二、中国的心理卫生简史三、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情况
2、,2001年3月16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包括五部分内容:1、充分认识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2、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内容。3、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原则途径和方法。4、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5、加强领导,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第二节 理解心理健康,一、心理健康的涵义二、心理健康的标准三、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标准,一、心理健康的涵义,(一)健康的涵义 健康不等于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一种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还根据对健康的定义,规定
3、了健康的十条标准: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善于休息,睡眠良好;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体重得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病感,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头发有光泽,无头屑;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二)心理健康的涵义,“心理健康可以界说为个体以有效的、快乐的、社会所能接纳的行为,面对应接受的现实生活以谋求对自己、对周围世界最好的适应。1930年白宫会议的报告,“心理健康的学生接
4、受自己,知道如何发展,并充分运用自己的长处;另一方面绝对不让自己有任何不足,影响正常的生活与长久的生命目标。他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在理智与感情之间,谋求适度的平衡。他能接受环境的考验,不轻易为各种驱力、价值观念与现实的冲突而困惑。”国外的心理学家,心理健康是指种持续的积极的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况下主体能对社会作出良好的适应,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而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我国的心理学家,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能保持安定、乐观并充满活力,能保障高度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以良好的生活方式适应外部环境的一种状态。心理健康具体体现为:具有并达到同龄人正常的智力。健康的情绪。适度的行为。无心
5、理疾患。,(一)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1、经验的模式:以当事人对自己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来界定健康与否。2、临床的模式:根据当事人是否出现了某些异常症状来判断。3、社会的模式:社会的模式有两个:一个是社会适应的模式,另一个则是社会准则的模式。4、统计的模式:根据统计学上正态分布的理论,人的心理特征一旦偏离人群的平均水平,即为不正常。,1、我国台湾黄厚坚教授认为,凡属心理健康的人,都应符合以下几项条件(1)心理健康的人是有工作的,而且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从其工作中发挥出来,以获取成就,同时能从工作中得到满足之感,因此他通常是乐于工作的。(2)心理健康的人是有朋友的,他乐于与人交往,而且通常能与他人建立
6、良好的关系;他在与人相处时,正面的态度(如尊敬、信任、喜悦等)常常多于反面态度(如仇恨、嫉妒、怀疑、畏惧等)。(3)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应有适当的了解,并进而能有悦纳自己的态度;他愿意努力发展其身心的潜能,对于无法补救的缺陷,必能安然接受,而不作无谓的怨尤。(4)心理健康的人应能和现实环境保持良好接触;对环境能作正确的、客观的观察;并能作健康、全面、有效的适应;对生活中各项问题能以切实的方法去加以处理,而不企图逃避。,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的心理健康标准:“成熟者”的健康心理具有以下特征:(1)自我意识的扩展。(2)良好的人际关系(3)安全感(4)现实主义的知觉(5)具有一定的技能并投入工作(
7、6)自我形象现实(7)良好的人生观,心理学家罗杰斯的“机能健全者”的特征(1)开放的经验。(2)协调的自我。(3)充分信任自己。(4)无条件的自我关注。(5)与同事和睦相处。,总的一点就是:对自己,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对别人,友好、宽容,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工作,投入极大的热情;对环境,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具有独立生活能力。2、有独立思考判断能力3、能够从心理上接纳自己。4、勇于面对现实,同时又对生活、对自己充满信心。5、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调节、平衡各方面的心理冲突。6、人际关系良好。7、学习方法得当。8、能应付一定的挫折。,三、正确认识心
8、理健康的标准,第一,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第二,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发展的,不是静止的。第三,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第四,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当是全面的,不是片面的。第五,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当是评价性的,而不仅仅是测验的。,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任务和方法,一、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一)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二)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三)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二、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内容,(一)高等学
9、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二)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1、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认识自身,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2、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使大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地开发智力潜能,培
10、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自觉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4、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使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三、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一)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1、坚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2、尊重与理解学生3、预防、治疗和发展相结合4、全体与个别相结合5、助人自助,最终达到教育目的,(二)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重在建设,立足教育。2、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
11、内容纳入德育工作计划。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等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特别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4、重视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5、要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思考题:,1、读了“心理卫生运动的起源”一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2、在学习本章之前,你是怎么理解“健康”二字的?之后又有哪些变化?3、什么是心理健康?如何认识心理健康的标准?4、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什么意义?5、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是什么?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进行教育?,第二章 大学生心理
12、健康教育的有关理论,第一节 对心理的认识第二节 需要理论、情绪理论与心理健康第三节 大学生的年龄特征,第二节 需要理论、情绪理论与心理健康,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心理健康二、焦虑理论与心理健康三、应激理论与心理健康,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心理健康,(三)需要层次理论对心理健康的启示1、需要层次理论揭示了人类基本需要的层次结构,突破了以往研究对人类需要的平面性列举、归纳的机械性,从理论上研究了人类基本需要间的有机联系,以及这种有机联系的层次性、等级性和整体性。2、需要层次理论科学地反映了人的需要,心理健康工作要重视人的需要,尊重人的需要,尊重他人的人格。3、需要层次理论提倡挖掘人类的潜能,把
13、自我实现,看成心理健康的终级目标,使心理卫生学朝着开发人类潜能的方向发展。,二、焦虑理论与心理健康(一)对焦虑的认识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是个体对当前的或预感到的挫折的一种十分复杂的情绪状态,包括自尊心的损伤、自信心的丧失、失败感和愧疚感等交织而成的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情绪状态。,(二)弗洛伊德对焦虑的研究和理论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他把焦虑问题放在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的人格结构中进行研究。他认为,人格冲突是情绪产生的原因。1、本我 2、自我3、超我,焦虑分成以下几类:第一类是当“自我”无力解决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时而产生的现实性或客观性焦
14、虑。第二类是由“本我”冲动不能为“自我所控制的神经过敏性焦虑。第三类是在社会要求与“自我”表现发生冲突时,由内疚感所引起的一种道德性焦虑。,(三)焦虑理论对心理健康的启示 总的来说,焦虑理论揭示了焦虑产生的原因和对焦虑的调适。弗洛依德理论揭示了情绪和人格的关系,告诉人们可以通过完善人格来调节情绪活动。良好的情绪是人格适应的核心,三、应激理论与心理健康(一)对应激的认识 心理应激属于情绪维量上“紧张松弛”维的紧张极。但是,应激不是单纯的紧张状态,而是包含着多种负性情绪的紧张状态,它可以以震惊、恐惧、愤怒等爆发情绪形式出现,也可能以处于高唤醒水平的压抑的潜在形式而存在;它可以是短暂的,也可以是持久
15、的。,塞利的研究,(四)应激理论对心理健康的意义 1、应激理论的提出引起了心理卫生时代的变革 2、对应激问题的探讨拓宽了人们对心理保健差异性与整体性的认识 3、在应激与心身疾病关系的探讨中,深化了人类对健康本质的理解 4、应激理论的发展,增强了人们对不良因素的抗衡能力,第三节 大学生的年龄特征,一、大学生的生理特点二、生理发展所引起的心理变化 第一,成人感、独立性突出增强 第二,精力旺盛,朝气蓬勃,勇往直前,三、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一)改革开放对大学生的影响(二)大学生心理的时代特点 第一,追求理想。第二,倾向改革 第三,紧迫感强 第四,要作时代的强者,思考题,1、你怎样认识“心理
16、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样一个结论?2、怎样认识心理卫生对人的健康的影响?3、你怎样评价马斯洛需要理论?这个理论对你有什么启示?4、大学生的生理有哪些特点?生理特点是如何影响心理发展的?5、弗洛依德认为人格冲突是情绪产生的原因,这一理论对你有什么启示?6、什么是应激?怎样避免过度的应激?,第三章 大学生的学习与心理健康,第一节 学习概述第二节 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学习第三节 大学生常见的学习障碍问题及调节,第一节 学习概述,一、学习的基本原理(一)学习的概念 广义的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而且也不一定表现为外显
17、的行为。学习这种心理活动会导致个体已有的心理结构发生适应性的变化。,(二)学习的基本原则,1、动机原理 2、强化原理 3、建构性原则 4、自主性原则,二、大学生学习的特点(一)学习目标的多元性(二)学习过程的主动性(三)学习内容的组织性(四)学习形式的多样性(五)学习结果的超越性(六)学习具有研究和探索的性质(七)学习的较高层次的职业定向性,第二节 大学生的创造力和 创造性学习,一、创造与创造力(一)创造 产生前所未有的事物亚里士多德的定义 创造是产生独特性和价值性成果的行为 帕内斯的定义 创造是一种最终产生创造成品的活动或现象 邵瑞珍的定义,(二)创造力,创造力也称创造性,第一,创造力是个体
18、的创造力。第二,创造力是每个人类个体都具有的能力。,二、影响创造力的因素,问题过程人问题所处环境产品,三、创造性人才的构成心理因素(一)创造性思维能力1、问题的敏感能力2、思想和思维流畅的能力3、灵活的能力4、独特的能力5、改变结构的能力6、制定计划的能力7、深入研究问题的能力,(二)创造性人格(大学生创造发明者的人格特征)(1)低乐群性,表现为缄默、孤独、冷漠,宁愿独自工作,对事而不对人,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主见,为人做事的标准常常很高,严谨不苟且;(2)高敏感性,表现为敏感,感情用事,通常心肠软,易受感动,较女性化、爱好艺术,沉湎于幻想,在集体活动中,其不切实际的看法与行为常常降低了集体的工作
19、效率;(3)高独立性,表现为独立自强,当机立断,他们常自做主张,独自完成自己的工作计划,不依赖别人,也不受社会舆论的约束,不嫌弃他人,也不需要别人的好感;(4)高自律性,表现为知己知彼,自律严谨,他们通常言行一致,能够合理地支配自己的感情行动,为人处世总能够保持其自尊心,赢得别人的尊重。,吉尔福特的创造者智力特征:1、对问题的敏感性 2、流畅性 3、灵活性 4、独创性 5、分析能力 6、综合能力 7、发现或改组新定义的能力 8、思维强度,美国斯坦夫大学推孟教授的研究 早在1920年推孟教授曾用智力测验量表选出1528名儿童,他们的个体智商是151,团体智力测验为142.5,都是高智力的。推孟从
20、1921年至1956年期间,一直进行追踪研究。(1956年推孟去世。)1968年,他的同事发表了长达40年的追踪报告。,报告表明,,这些高智力者都具有良好的素质,受过优越的教育,学业成绩比常人高出2至4个年级;获得了适当的工作机会,从事专业性工作的比例高达常人的8倍。但是,他们之中,没有一个能成为象牛顿、达尔文、马克.吐温、奥尔尼那样的作家和科学家。他们虽然有些著作、论文、研究报告,或者在政治、经济、教育等事业方面有所贡献,但都极为平凡。这一事实说明,智力获得了高度发展,并不必然带来创造力的高度发展。,三角区域表明第一,从整体上看,创造力与智力之间有正相关趋势,高创造力者都是中等以上的智力。这
21、说明,一般水平的智力是创造力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第二,智商在130以上看,其创造力分数极为分散,有的极高,有的极低。这说明,智力水平高的人,创造力水平不一定高,智力和创造力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对创造力造成障碍的人格因素有以下几点:(1)胆怯(2)过分的自我批评(3)懒惰(4)从众(5)狭隘(6)刻板(7)骄傲,四、创造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则是能够引起变化、更新、改组和形成一系列问题的学习。创造性学习的关键是寻求问题,它要求的是一种学会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学习。,大学生创造性学习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增强创造性学习动机,尤其是成就动机。2、培养质疑精神,敢于对权威、对大众、对已有的知识体系提出挑战
22、。3、借鉴学习方法,把传统的维持学习变成策略和方法的学习。4、重视创造思维训练,真正扩展自己看问题的视角,全面、具体、深入、批判地分析问题。5、勇于进行交流,使自己的学习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6、多参加科研活动,把自己所学与所做的结合起来,在具体科研活动中校验自己的新想法、新思路,从而达到有一定的创造发明以激发自己兴趣和提高自信的目的。,第三节 大学生常见的学习障碍问题及调节,一、学习动机缺乏二、学习方法不当三、考试焦虑,(二)大学生学习动机缺乏的表现,、缺乏爱与自尊、目标设置方面的问题、不善于设置调整成功的标准,期望过高或过低4、自我效能感低,无成就感,缺乏信心。、习得性自暴自弃、喜欢把失败归
23、因于外部原因、意志缺乏,(三)学习动机缺乏的调适:增强学习动机,1、寻求心理咨询人员专业帮助,清理情绪性“垃圾”,保持良好的心态2、满足自己合理的需要,踏上“自我实现”之路3、掌握目标设置的艺术4、明确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径5、高目标,高承诺,高投入,坚持不懈6、进行归因训练,转变结果成败归因模式,学习方法的改善,改善不当的学习方法,应注意:1、积累学习策略的知识,明确策略的适用条件2、在不同的学习情景中练习已知的方法3、自我监控和评价,学习策略简介,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简介,复述策略:指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学习材料)进行多次重复的学习方法。精加工策略在指为学习材料增加
24、相关的信息,以达到加深对记忆效果的学习策略。组织策略是把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内在联系的方法。描述策略 归类策略 表象策略,元认知策略简介,所谓元认知,指的是学习者对认知的认知,也就是对认知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的监控和调节。包括:计划策略:设定目标、快速阅读、提出目标。监视策略:包括自我测试、集中注意、应试策略 调节策略:包括调整阅读速度、再读、概览、应试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包括时间监管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和努力管理策略。(第页),学习方法不当的表现,1、未能意识到学习成效与学习方法
25、间的相依关系2、简单记住“知识”,应付考试3、不能针对具体的学习任务选择复述、精加工、组织化等具体策略4、学习前缺乏计划性,学习过程中缺乏监控和调整,学习后缺乏反思和改进,5、不会科学利用时间6、不能恰当安排学习环境7、不能形成知识结构或知识结构不巩固、不完善8、学习环节的缺乏9、缺乏对大学学习特点的了解,不会利用大学丰富的信息资源,学习方法不当的调试:改善学习方法,1、积累学习策略的知识,明确策略的适用条件2、在不同的学习情景中练习已知的方法3、自我监控和评价,考试焦虑的表现,1、认知方面的表现 2、生理方面的表现3、行为方面的表现4、情绪管理方面的表现,考试焦虑调适,1、考前充分准备法考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75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