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心理干预.ppt
《第七章 心理干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心理干预.ppt(1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七章 心理干预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第一节 心理干预与心理治疗概述一、概念与简史,(一)概念,1、心理干预 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行为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包括针对普通人群进行健康促进的教育,对心理障碍的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干预,运用心理治疗的手段对已经患有心理障碍的人进行临床干预。,(一)概念,2、心理治疗 是指以医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各种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各种心理学技术包括通过医护人员的的言语、表情、行动或通过某些辅助手段如仪器,经过一定的程序,以改善病人的心理条件
2、,增强抗病能力,达到消除心身症状,重新保持个体与环境的平衡。,心理治疗概念要点,治疗者治疗手段治疗程序治疗对象治疗的目的,相关的概念,心理治疗与心理帮助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相同点在于:其理论与方法是相同的;咨询与治疗过程不能完全分开;都注重建立帮助者与求助者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即是有差异,也是非本质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区别,(二)心理治疗简史,心理治疗仅有100年的历史古代的祭祀、还愿或赎罪的方式、巫医治病和庄重的宗教仪式等皇帝内经中的祝由治疗、言语开导治疗、情志相胜治疗、激情刺激疗法、气功疗法西方希波克拉底的精神治疗法,罗马名医阿斯克莱兹亚德主张
3、的药物、饮食疗法、阳光与和蔼的态度、音乐与歌曲治病中世纪把精神神病人当作魔鬼附体锁绑、吊打、烧灼等,(二)心理治疗简史,1792年法国精神病学家比奈尔倡导用人道主义方法对待病人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西方的催眠术1895年弗洛伊德提出了精神分析疗法和相应的治疗方法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行为疗法迅速发展40-70年代来访者中心疗法形成和发展70年代认知疗法快速发展森田疗法、松弛疗法及生物反馈等,(三)心理治疗的理论流派,理 论 体 系 治疗者人数%精神分析理论 57 13.73患者中心理论 52 12.53家庭理论 11 2.65行为理论 28 6.75认知行为理论 54 13.02折中主义
4、理论 171 41.20其它 42 10.12合计 450 100.00,我国心理治疗的常用方法,精神支持疗法 心理疏导疗法心理宣泄疗法 催眠和暗示疗法认知疗法 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 森田疗法绘画和书法疗法 音乐疗法钟氏领悟疗法 综合疗法,二、理论、角色与心理干预,(一)心理理论与心理干预(二)心理干预与治疗者角色,三、心理干预的内容与方式,四、心理干预的决策,(一)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系统分析与判断 1、心理问题与个体压力系统 2、心理问题的层次(二)在系统分析判断基础上的干预决策 1、心理教育与宣传 2、心理指导 3、系统心理治疗,五、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和原则,基本过程(一)问题判断 1、心
5、理行为问题的表现 2、心理行为问题的原因 3、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二)测量与功能分析(三)选择和使用相应的治疗技术(四)治疗过程中的评价(五)治疗结果的评价(六)维持疗效,五、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和原则,基本原则 1、信赖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4、个性化原则 5、中立性原则 6、保密性原则,六、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一)倾听技术:心理治疗的第一步,了解情况的必要途径,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和给与患者提供帮助的手段。(二)提问技术:用提问的方式增进交流,获取信息,封闭式提问与开放式提问。(三)鼓励技术:表达治疗者对患者的接纳,对所叙述的事情感兴趣,希望按此内容继续谈下去。,六、心
6、理治疗的基本技术,(四)内容反应技术:也称释义或说明,是指治疗者把患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后,再反馈给患者。(五)情感反应技术:是治疗者用语词表达患者所谈到、所体验到的感受,即对患者的情绪反馈。(六)面质技术:对患者身上存在的矛盾当面提出质疑,常见的有言行不一、理想与现实不一致、前后言语不一致以及治疗者和患者意见不一致等。,六、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七)解释技术:即根据某一理论、某些方面的科学知识或个人经验对患者的问题、困扰、疑虑作出说明,从而使患者从一个新的、更全面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和自己的问题并借助新的观念和思想加深对自身的行为、思想和情感的了解,产生领悟,促进改变。(八)非言语性技
7、巧:身体姿态、肢体运动、目光接触、面部表情、皮肤接触、言语表情等。,七、心理治疗的适用范围,1、综合性医院有关的病人:急性疾病的病人、慢性疾病的病人、心身疾病的病人2、精神科及相关的病人3、各类行为问题4、社会适应不良,八、心理治疗的基本要求,(一)对治疗者的要求 热爱心理治疗工作 有医学专业知识 有坚实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 有丰富的经验 有健康的心理,八、心理治疗的基本要求,(二)对患者的要求一般无意识障碍并有较好的自知力能正确诉说自己的症状和体验有改变心理和行为障碍的强烈动机病人所处的环境允许他们改变,并能允许他们的新行为能与治疗者密切配合能够克服学习的内部阻碍(防御、乖僻、固执),八、心
8、理治疗的基本要求,(三)对治疗环境的要求有特定的心理治疗室室内整洁温度适宜室内无干扰,能使患者有安全感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1.0-1.5小时之内,九、心理治疗的分类,个别治疗 按对象 集体治疗 语言心理疗法按治疗方法 非语言心理疗法 行为疗法 门诊治疗按治疗场所 家庭治疗 社会治疗按理论深度 一般性心理治疗和技巧的复杂程度 专业性心理治疗,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认知疗法森田疗法暗示和催眠疗法松弛疗法生物反馈疗法其他方法,专业性心理治疗,第二节 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一精神支持疗法(Supportive psychotherapy),(一)理论基础(二)基本方法 1)倾听 2)解释 3)
9、鼓励 4)保证 5)指导 6)环境改变 倾听、支持和保证简易心理治疗三原则,适用于各种病人,二、精神分析疗法Psychoanalytic psychotherapy,基本原理 精神分析疗法由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创立。他认为神经症和心身疾病都与病人的潜意识中的矛盾冲突、情感有关。他把这些潜意识中的冲突带到人的意识领域来,用现实主义原则来予以解决。启发患者的自我意识,通过解释,达到领悟,最终使患者转变态度,矫正不成熟的情感体验。消除神经症式的防御模式。,精神分析疗法,一、理论基础,1.本能论 2.潜意识论 3.人格结构理论 4.性心理发展理论,1、本能论 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力量是生来就有的本能,即
10、为个体提供动力的内部压力(内驱力)。对正常人格发展有特别的重要性的是性本能或力比多(LIBIDO),快感和满足的基本冲动和攻击性冲动是本我概念的基本内容。力比多不顾及他人的需要、道德和禁忌而追求满足。最终这些不文明的欲望受到阻碍(压抑),导致不可避 免的挫折-冲突-焦虑。焦虑引发了自我的产生,用来制 约冲动,免受来自挫折的焦虑。但它们并没有消失,而 是被压抑在潜意识里。,一、理论基础,2、潜意识论 意识conscious:我们所知觉到的部分如感觉、知觉、情绪、思维等以及可以清晰感知的外界各种刺激等。前意识preconscious:介于两者之间,主要包括目前未被注意到或不在意识之中但通过自己集中
11、注意或经过他人的提醒又能被带到意识区域的心理活动和过程。潜意识unconscious:又称无意识,是指无法被个体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主要是不能被客观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的要求和欲望、已经被意识遗忘了的童年时期不愉快的经历、心理创伤等。,一、理论基础,3、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心理可划分为三个结构:本我id: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遵循“快乐原则”,要求即时满足,是非理性的。原始过程(幻想,梦)实现愿望,存在于潜意识的深处,因而不能被 个人觉察。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 自我ego: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之中,小部分是潜意识的。满足本我冲动,但考虑情境的现实性。遵循“现实原则”,是
12、理性的。把不为社会所接受的冲动控制在无意识中。自我功能严重受损,丧失感知现实的能力,无法控制原始过程的力量,导致行为失控。eg.psychosis 超我superego:大部分属于意识的。内化的社会价值系统。从父母和社会化过程获得,关注道德理想和完美主义,遵循“道德原则”。良心conscience,一、理论基础,4、性心理发展理论 分为5个阶段,儿童发展围绕性方面,主要的发展驱力,每一阶段,不同的发展任务,可固着于某一阶段,标志不同的人格类型 A.口唇期(0 1.5岁)B.肛门期(1.5 3岁)C.性器期(3 6岁)D.潜伏期(6 12岁)E.生殖期(12 18岁),一、理论基础,二、主要方法
13、,(一)基本技术 1、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自由联想是精神分析疗法最主要步骤,弗洛伊德认为,浮现在脑海中的任何东西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有一定因果关系的,借此可发掘出无意识之中的症结所在。要求病人毫无保留地述说他想说的一切。甚至是一些荒谬或奇怪的想法。达到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被带入意识,使病人对此有所领悟,以重建现实的、健康的心理。,2、释梦(dream analysis)Freud认为“梦乃是作梦者潜意识冲突欲望的象征”,作梦的人为了避免被人察觉,所以用象征性的方式以避免焦虑的产生。梦的内容更接近病人的真正动机和欲求,但并不直接反映现实,因此需要对梦的内容进行解释。,(一
14、)基本技术,梦的机制:,直接满足梦的表征 反梦 象征满足,(1)象征:用中性的物体代替忌讳的事物,减少痛苦和创伤。(2)移置:即移情。(3)凝缩:把几个对象用一个形象表现出来。(4)投射:在梦中将不好的愿望与意念投射于他人。(5)变形:在梦中将潜意识的欲望或意念用其他或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6)二次加工:在梦醒过程中,无意识的对梦进行修改,使它比较有次序或合乎逻辑。,(一)基本技术,3、移情(transference)移情是指在分析会谈过程中,病人可能将治疗者看成是过去与其心理冲突有关的某一人物,将自己的感情活动转移到治疗者身上,从而有机会重新“经历”往日的情感。可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正移情
15、病人可能将治疗者作为自己喜欢的对象。负移情 病人可能将治疗者作为自己憎恨的对象。通过对移情的分析来揭示病人对医生的爱憎和对关系人的爱憎之间的联系,了解病人心理的本质问题。帮助病人认识自己并给予疏导。,4、抗拒(resistance)抗拒是指在自由联想过程中,病人在某些关键时刻所表现出来的自由联想困难。可以表现为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潜意识中有阻止被压抑的心理冲突重新进入意识的倾向。当自由联想交谈接近这种潜意识的事实时,潜意识的抗拒就发生作用。阻止这种事实被真实表示出来。抗拒的内容往往是病人问题之所在。医生通过帮助病人克服阻抗,以使其在意识水平上认识自己。促使治疗成功。,(一)基本技术,(一)基本
16、技术,5、阐释(interpretation)通过解释揭示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消除阻抗和移情的干扰,使病人对其症状的真正含义达到领悟。帮助病人重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二)精神分析治疗过程简介,1、精神分析治疗的设置:场所、时间、疗程、费用 2、治疗的开始 3、治疗的深入 4、治疗的结束,(三)精神分析性短期焦点治疗,局限于患者的一个冲突,即问题的焦点 1、治疗时间与环境的安排:10-50小时,1小时/次,1-2次/周 2、主要问题或焦点的确定 3、焦点问题的处理 4、适用范围:与治疗师的水平、治疗目标有关。,各种神经症、心境障碍、心身疾病以及某些人格障碍等
17、。,三、适应症,三、行为疗法Behavior therapy,行为疗法(behavior therapy)又称行为矫正(behavior modification),是指以“行为学习理论”为基础和依据的一系列心理治疗方法。,行为疗法概念,理论基础1、经典的条件反射2、操作条件反射3、模仿学习理论 每个人的正常或异常行为都是从小到大,在现实生活中长期学习不断“强化”的结果。因此,假如一个人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病态行为,同样可以用“重新学习”的方法,使其不正常行为得以改变和矫正。,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1、如同适应性行为一样,非适应性行为也是习得 的。,2、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消除那些习得的不良或不适应行
18、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性行为。,行为治疗中的常用技术(一)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程序1、准备工作:姿势和环境2、放松的顺序:手臂部头部躯干部腿部3、放松的方法:集中注意肌肉紧张保持紧张解除紧张肌肉松弛,其它放松法,1、想象性放松:常见情景是大海边,2、深呼吸放松法:,(二)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是由南非著名精神病学家Wolpe创立的。也称交互抑制法或暴露法,是指应用刺激的交互作用或增强、消弱的作用来消除不良反应建立正常反应的方法。,具体操作手段 遵守一定的治疗计划,让病人暴露其导致焦虑、恐惧或引起其他强烈情绪反应的情境,并将该情境
19、根据病人的恐惧与焦虑强度列出不同的等级,在医生的具体指导下,由低级到高级进行肌肉松驰训练,以对抗患者面对此级情境下出现的不良情绪,从而达到降低并最终消除这种不良情绪与行为的目的。,系统脱敏疗法的基本原理,Wolpe认为人和动物的肌肉放松状态与恐惧焦虑情绪状态是相互对抗的作用,一种状态的出现必然对另一状态起抑制作用。根据以上原理,实施心理治疗时,应从引起个体最低程度的焦虑或恐惧的刺激物开始进行治疗,并给予渐进肌肉松弛训练,使个体轻度的焦虑或恐惧反应消失,然后,治疗者可向处于松弛状态的个体呈现另一个比前一刺激略强一点的刺激。这样循序渐进,最终接触对个体而言最强的刺激。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惧
20、状态在个体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反复呈现,个体的焦虑或恐惧反应就会消失,治疗的目标也就达到了。这就是系统脱敏疗法的原理。,系统脱敏的步骤:,1、放松训练2、制定脱敏等级:尺度为0100,一般为610个等级,最多不超过20个。3、脱敏治疗(1)放松(2)想象脱敏训练:由治疗者口头描述,想象30秒,出现紧张后忍耐1小时左右,12个等级为宜,一次不超过4个等级(3)实地适应训练,系统脱敏的注意事项,1、等级适度,过小会拖延治疗,过大会导致失败 2、等级排列要由患者完成或认可 3、脱敏过程一般8-10次,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每次30-40分 尤其适用于焦虑症和恐怖症,(三)满灌疗法,又称冲击疗法或快
21、速脱敏疗法,与脱敏疗法正好相反,是一种较为猛烈的治疗方法,即让病人直接接触或通过想象间接体验引起恐怖的情境,从而达到脱敏的目的。其具体实施方法是:在治疗者陪同下让患者直接接触引起患者恐怖或焦虑的情境,坚持到恐怖和焦虑状态消失的一种快速行为治疗方法。不需要经过任何放松训练。注意:1、治疗前要给患者介绍治疗的原理与过程,讲解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痛苦 2、进行体检排除重大躯体疾病 3、并在实施治疗前,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在治疗协议书上签字,以防发生意外。,(四)厌恶疗法,用负性刺激惩罚来消除不良的行为的方法。常用于酒精依赖或药瘾、性欲倒错等不良行为。1、化学性厌恶疗法 2、电击厌恶疗法 3、橡圈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章 心理干预 第七 心理 干预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76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