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第十一节 骨质疏松症26.ppt
《【精品】第十一节 骨质疏松症26.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第十一节 骨质疏松症26.ppt(2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十一节 骨质疏松症,教学目标,了解骨质疏松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要点。熟悉质疏松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掌握骨质疏松的概念、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和健康指导。,教学内容,1.定义2.骨质疏松症的分类、分型3.病因与发病机制4.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6.诊断要点7.治疗要点8.护理要点9.健康指导,一、定义,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二、分类,原发性 90%型 绝经后 型 老年性 特发性 幼年及成年骨质疏松继发性,型与型骨质疏松的区别,型型年龄55-70岁70女/男比例6:1
2、2:1骨量丢失松质骨皮质骨松质骨皮质骨易骨折部位椎体、远端桡骨股骨、椎体、尺桡骨饮食钙摄入重要十分重要小肠钙吸收降低降低甲状旁腺功能降低或正常增高生成1.25(OH)2D3 继发性降低原发性降低主要发病因素雌激素缺乏年龄老化,继发性骨质疏松,内分泌疾病:甲旁亢,性功能低下,(包括卵巢切除后),柯兴氏病,甲亢,糖尿病,肢端肥大症,高泌乳素血症妊娠及哺乳的妇女消化系疾病:吸收不良,胃肠切除,肝病,胰腺功能不全肾脏疾病:慢性肾功衰,血液透析营养性疾病:低钙饮食,维生素D不足,蛋白质供应不足,酒精中毒,维生素C缺乏,药物:糖皮质激素,抗癲痫药,肝素,甲状腺激素废用性:中风或截瘫后长期卧床,局部骨折后恶
3、性肿瘤:骨髓瘤,单核粒细胞性白血病(M5)遗传性:遗传性胶原代谢紊乱,成骨不全等其他因素:吸烟,咖啡因,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继发性骨质疏松,三.病因与发病机制,骨的吸收及其影响因素 骨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1.遗传因素,骨质疏松性骨折决定于骨峰值和骨量丢失速率两个主要因素。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分别占75%和25%现在发现的并认为可能的基因有以下几种:1)维生素D受体基因 2)骨钙素的维生素D启动区基因 3)型胶原基因 4)雌激素受体基因,2.雌激素缺乏,可能的机理:雌激素缺乏,骨对甲状旁腺素的敏感性增强,导致骨吸收增加雌激素直接作用于骨组织的功能减弱(因巳证实成骨细胞上有雌激素的受体),3.甲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精品】第十一节 骨质疏松症26 第十 一节 骨质 疏松 26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76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