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docx
《XX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为进一步完善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健康基础,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省委“十大战略”、市委“1335”工作布局,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聚焦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扬优势,统筹力量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面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质量推进健康XX建设,为塑造“XX”品牌形象、实现“两个更好”提供更加坚实的健康保障。(二)行动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能够有效应
2、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指挥体系、监测和预警体系、应急救治体系、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显著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完善能够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预防控制体系、慢病防治体系、支撑保障体系,显著增强公共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和优质服务供给能力,有力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二、重点任务(一)健全应急指挥体系。落实县级以上政府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属地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应急响应机制,构建集中统一、上下协同、运行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1 .健全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系统。健全各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机制,构建快速
3、反应、平急转换的市县一体化、扁平化指挥体系。市、县(区)政府要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在启动事件应急响应时,按照响应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指挥机构。建立健全应急联动机制,与驻信部队(包括武警)、周边市的信息沟通及联动机制,共同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2 .建立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调度平台。依托XX省一体化疫情防控管理平台,按照“需求导向、适度超前、上下贯通、左右联通、实用管用、逐步完善“思路,建成市县两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连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各级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实现统一调度,资源共享、互联互通、业务
4、协同。(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行政审批政务信息管理局)3 .完善应急预案和定期演练机制。各县(区)政府要按照XX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有关要求,尽快制定本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级别,分阶段、分强度动态调整应对策略和处置措施。常态化防控下,各级公共卫生类应急演练每年不少于一次。(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4 .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指导全市分级分类调整健全市、县两级卫生应急队伍,加强培训和实战演练,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加快推进XX市中心医院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加强紧急医学救援培训和演练,提升队伍处置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能力。提高市疾病预
5、防控制中心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伍、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队伍以及核辐射事件卫生应急队伍装备水平。以市、县级医疗机构为依托,每个县(区)建设一支基层背囊化医疗应急小分队。以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基础,各级医疗机构为补充,协同建立专业化、高水平的流调、消杀、采样、检测、分析研判队伍。(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5 .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加强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落实行业监管指导责任,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健全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共卫生治理制度。以卫生创建为抓手,推进爱国卫生运动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深度融
6、合,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作用,完善常态化基层社会健康管理与公共卫生治理机制,建立健全“一长多员”爱国卫生管理体系,实现“小网络”精细化健康管理。加强公共卫生应急志愿服务队伍建设,鼓励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团市委)(二)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预警系统,健全多点触发的监测预警机制,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6 .完善监测哨点布局。结合各县(区)人口及医疗资源分布情况,科学布局监测哨点,构建以哨点医院为核心,涵盖动物检疫、口岸检疫、食品安全监测、流感监测、致病菌监
7、测、城市污水监测、生物媒介监测、学校及养老机构健康监测等内容,兼顾常态与应急、城市与农村、一般人群和重点人群的全方位、多渠道、常态化监测网络,覆盖所有县(区)、乡镇(街道)。(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体育局、市民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XX海关)7 .建设监测预警平台。落实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报告主体责任和首诊负责制。持续拓展传染病症候群综合监测,关口前移实现聚集性就诊病例预警提示,规范诊断和报告。以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依托,建立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中心,推进监测信息系统应用,增强早期监测预警、实时分析和集中研判能力,实现多
8、渠道、智慧化的多点触发监测预警。组建市、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委员会,分析研判监测信息,及时准确作出预警;同时建立由流行病学、传染病学、病原学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传染病监测队伍,强化培训考核,提高早发现、早报告能力。(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行政审批政务信息管理局)8 .完善实验室检测网络。推进XX市公共卫生应急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提高不明原因疾病和新发传染病的实验室检测、鉴定技术水平,增强病源快速检测、有毒物质早期鉴别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市疾控机构分子溯源技术能力。按照省级部署和组织架构,推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医疗机构、高校、
9、科研院所、第三方检测机构联动协同,构建资源联动、统一质控、信息共享的公共卫生实验室检测网络。(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9 .提升不明原因疾病等识别能力。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的实时监控,快速检测、准确鉴别,提高对可疑症状、可疑因素、可疑事件识别能力。(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10 .强化疾病与危险因素监测。持续强化艾滋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的监测,加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及水源性高碘、碘缺乏病等地方病监测,强化重点关注传染病
10、全程追踪记录,有效遏制重大传染病传播蔓延,确保地方病处于消除或控制状态。密切关注境外和国内重大疫病疫情趋势,加强对入境申报和检疫异常人员的检测,筑牢口岸检疫防线,防止疟疾等输入性传染病二次传播。(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XX海关)(三)健全应急救治体系。提升重症救治能力,统筹区域医疗资源,建立分级分层分流的应急救治体系和应急状态下的医疗服务管理运行机制。11 .提高急诊急救能力效率。健全以120急救指挥中心为中枢、以急救站为基础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推动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与院内急诊无缝衔接。推动乡镇急救站点建设,解决偏远乡村急救服务半径过长问题,每个县区要至少选择5个基础医疗服务能力较强乡镇卫
11、生院建立急救站点,并建设基层胸痛、卒中救治单元,缩短急救反应时间,逐步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城乡、功能完善、运转协调”的全市医疗急救服务网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院前医疗急救的需求。加强急救车辆、设备设置,完善院前急救系统监测预测机制,实现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与院内急诊无缝衔接。通过合理布局,确保城市地区服务半径不超过5公里,农村地区服务半径不超过10-20公里,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不超过30分钟。建设市级120信息交互平台,贯通各级院前医疗急救信息系统,动态汇聚分析院前急救信息,实现日常综合管理和应急跨区域调度指挥。(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行政审批政务信息管理局)
12、12 .加强应急救治机构建设。加快推进市第五人民医院扩建工程项目建设,每个县建设1所标准化传染病医院或依托1所综合实力较强的医院建设相对独立的传染病院区。二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有条件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化的发热门诊(肠道门诊),配备负压救护车。一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化的发热诊室。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救治、急救、转诊能力。(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13 .发挥中医药应急救治作用。完善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传染病防治的中西医协同救治机制。依托市第五人民医院推进建设中医疫病防治基地。组建中医疫病防治队伍,提升中医疫病救援救治
13、能力。加快补齐重大疫情中医药防控短板,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全部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并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执业医师。推进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提标升级,确保每个中医馆至少有一名中医医生,每个村卫生室都能提供中医药服务。(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14 .强化重点人群防护。以乡镇、社区为单元,依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全老人、儿童、孕产妇、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档案。以市为单位,建立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儿童福利院、养老机构、精神卫生机构、学校等重点场所的对接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应急状态下重点人群救治运转、药品供应、医疗救治的绿色通道。组织实施全市出生缺陷和发
14、育障碍致残防控行动。加强婚前、孕前保健,产前筛查、诊断,儿童早期筛查和干预。(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体育局、市民政局、市残联)15 .提升采供血服务能力。各县(区)要加强对辖区内无偿献血工作的领导,建立无偿献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市、县级采供血机构标准化建设,每个县(区)依托综合实力较强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1个标准化储血点。加强县(区)采血点(室)、献血车建设,原则上每个县(区)在人群聚集区或人流量较大的商业区设置23个固定采血点(室)或按每50万100万人口规划1个固定采血点(室),设置510个相对固定的献血车停放地点。每个乡镇在合适位置设立至少1个固定献血车停放点。加强血液风险
15、监测预警,确保血液安全。加强省内跨市血液应急联动保障,提高血液供应、调配能力。建设血液管理信息系统,推动信息互通共享,加强血液采集、储存、使用与质量安全等全流程管理。(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四)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立科学完备、储用协调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持续巩固交通物流保通保畅成果,切实保障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物资供应。16 .加强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健全全市统筹安排、分级储备、统一调度的公共卫生应急储备体系。依托XX市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地方应急物资储备库,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专用药品和医疗防护物资储备。优化应急医疗物资产能储备品种目录、数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公共卫生 体系 建设 三年 行动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78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