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在“双创”中保护与传承岭南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义文稿】在“双创”中保护与传承岭南文化.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讲义文稿】在“双创”中保护与传承岭南文化岭南文化是“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河网密布,地貌多样,气候温热湿润,适合人类生存与耕作。千百年来,生活在岭南地区的各族儿女,用智慧和汗水创造出绚烂多姿、独放异彩的岭南文化。“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也是“双创”工程的根本原则和出发点。岭南文化要自觉融入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之中,必须实现自身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新的文化空间中培育和创造新的文化形态,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岭南文化的需要。岭南文化的精神特质历史上,岭南地区因“居天下之南”,
2、故而“天下之文明至斯而极,极故其发之也迟”。秦汉之后,随着中华文化重心不断向南转移,岭南开始崛起,正如清代诗人屈大均所说:“始然于汉,炽于唐于宋,至有明乃照于四方焉。”直至近现代,得风气之先的岭南文化逐步进入兴盛时代。岭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由本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比,具有独特的精神气质。岭南文化精神特质之一:海洋性海洋文化是岭南文化的底色。著名地理学家曾昭璇认为:“岭南亲海,热带民风。”珠江贯穿岭南,其流域的下游地区沿海岸线伸展,河海相连,并从八个入海口注入南海,其余沿海河口更是难计其数。这一独特的地貌培育出岭南文化天生的“亲海”特征。公元前Ill年,汉武帝
3、平定岭南时,曾派人“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等地,沿着海岸线前行经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抵达南印度。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凿空之举。自此,珠江流域与海外的交流往来不断,历久不衰,造就了岭南文化特有的坚韧进取、不畏险阻、敢为人先的海洋文化精神特质。岭南文化精神特质之二:开放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二岭南地区河网密布,江海通达,自古以来,无论官方还是民间,与海内外的沟通交流频繁。即便是明清海禁之时,珠江流域沿海各地与海外的交往也从未中断。汉武帝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之后,又派遣使者从西安出发,穿过秦岭,一路
4、向南,经过云南进入缅甸再到印度,进而远达中亚及欧洲,开辟出史称“西南丝绸之路”的另一条对外贸易通道。两条“丝绸之路”在岭南地区交会,融通南北,沟通中外。岭南文化精神特质之三:兼容性王夫之在思问录中说:“吴楚八闽,汉以前夷也J在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前,珠江流域还处于原始状态,随着桂林、南海、象郡等地方政权的设置,北方民众大规模进入岭南之地,技术、文化、礼乐典章随之流入。晋、唐、宋末,历史上发生三次衣冠南渡,既是人口的大迁移,也是中国经济文化由北向南的转移。至此,黄河、长江文化在岭南汇聚传播,海外文化、民族文化、族群文化也在此融合发展,岭南成为文化交融的最大受益者,兼容并蓄的精神特质逐步形成。岭南文化
5、的两个维度海洋性、开放性、兼容性是岭南文化的底色和本质属性,它既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是对中华文化的丰富与弘扬。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历史长河中经过不断积淀、积累和生成发展而来。先进的、优秀的文化从来都不会固步自封,它是开放包容的,也是善于自省、吸纳和创造的。中华文明是在“多元”与“一体”的互动中发展起来的,“各区域文化并不是某一核心地区文化单线衍生或扩散的产物“,都有自己独立的起源,“并在文明发展序列中有高低不同的程度差异及阶段性特点岭南地区的开发晚于中原,文化的成熟期“发之也迟作为后发性的区域文化,岭南文化没有更多的历史负担,充分吸收和
6、借鉴中原文化的养分,同时随着大海洋时代的来临,中西文化又在此交融互汇,多重历史机遇和区域优势的叠加,使岭南文化后来居上,一跃成为“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最有活力的地域文化的代表。纵观岭南文化的发展,有一条清晰的脉络贯穿其中: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中西交汇。“敢为人先,开拓进取“,是岭南文化最优秀的基因。近代以来,岭南是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策源地,也是我国民族工业、现代商业发源地之一。这里又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实验区。一百多年来,岭南地区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发展活力,如今,这里成为我国人口流入最多的地区,各类人才、信息、技术、资金交汇,又肩负起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重任。文化从来都
7、不是一副面孔,在显性的文化价值下面往往还隐藏着另外一个价值取向。岭南文化中的务实性、商业性是有别于其他区域文化的显著特征。这种文化重实效、重功利,具有“感性化、非规范化”等倾向,不容易被传统所束缚,在社会实践中,特别是在经济活动中表现出很强的扩张性。在扩张中,由于缺少理性的约束,急功近利,虽然短期内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忽视了文化价值的建立和完善,很难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海洋文化、海外文化共同孕育出岭南地区开拓进取、求新求变的精神特征,使得这个地区总能在困顿中获得机遇。但多数情况下机遇有序和无序并存,对无序的认同养成了这里的人们习惯与规则博弈,看似得到了一些暂时利益,从长远看,秩序的破坏要
8、用更多的社会资源来修正,循环往复,整个社会并没有取得与开放进取的文化精神相匹配的成果。广东省GDP总量连续34年位居全国第一。当今时代的经济问题是与机制、体制密切相连,制度变化维系于观念变化,而观念则植根文化。正如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所说,要“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岭南文化需要对广东的改革发展做出积极回应。在“双创”中保护与传承岭南文化“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优秀的文化是擅于吸纳与创新的,从不拒绝与外界的交流和融通。岭南文化的价值体系始终是开放包容的,新的文化元素源源不断注入,使岭南文化具备了自我创新和发展的能力,逐渐形成了
9、清晰的文化面貌,独立于世。正如上文所说,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传统的岭南文化需要不断革新,才能把优秀的文化基因保护和传承好,为岭南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双创”是保护与传承岭南文化的有效途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指向:创造性转化强调的是文化的横向联系,是将自身有价值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与其他领域和行业结合,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加以创造,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比如,舞剧咏春通过跨艺术的表现形式,将“咏春拳”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在舞台上,用现代舞蹈传递对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敬意,受到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热捧。创新性发展不是从头再来,它更加侧重文化内部的自我改造、自我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所谓推陈,就是立足于当代,扬弃那些不适合今天需要的东西;所谓出新,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清理和提炼,并创造新的文化内容和形态,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不日新者必日退守正是传承的出发点,创新是传承的延续。我们要树立“文化+”理念,保持岭南文化的多样性,积极探索文化与科技、教育、经济等不同领域的融合途径,促进文化共鉴,讲好中国故事和广东故事,增强岭南文化的海内外的传播力。创造与创新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它更是一个文化命题,“双创”的实质是思想的又一次解放,它赋予岭南文化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和新的价值。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78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