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卫生城市(创卫)综述信息材料11篇.docx
《创建卫生城市(创卫)综述信息材料11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卫生城市(创卫)综述信息材料11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卫生城市目录1 .来宾市巩固自治区卫生城市建设工作综述12 .陇南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暨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综述43 .忻州市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工作综述84 .赣南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综述105 .四平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综述146 .石嘴山市国家卫生城市巩固提升工作综述187 .永州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综述218 .庠春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工作综述249 .十堰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工作综述2610 .南宁市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综述2911 .鹤壁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工作综述32“创卫”动起来城市美如画来宾市巩固自治区卫生城市建设工作综述(2023年9月5日)初
2、秋时节的桂中水城风景如画:行走在市城区,天清气朗、草木葱郁,街头巷尾干净整洁,车辆停放井然有序;步入乡间村道,水碧山黛、稻香四溢,房前屋后整洁有序,农舍庭院漂亮美观,村道平坦干净。2015年,我市成功创建自治区卫生城市,2019年通过复审;2022年,全市创成自治区级卫生乡镇9个、卫生村54个、卫生先进单位18个。对于来之不易的成绩,市委、市政府倍加珍惜、高度重视,将“创卫”作为加快城市发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举措,以创促改、以创促建,推出一系列巩固自治区卫生城市的工作措施,着力打造干净、整洁、有序、文明的“桂中新貌”,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高位推进把牢“创卫”主动
3、权桂中水城绿树成阴、碧水环绕,休闲公园设施齐全、花草盛放,农贸市场秩序井然、干净整洁;城区占道经营的摊点消失了,斑马线礼让行人的车辆多了,墙面上的“牛皮癣”广告没有了“创卫”工作带来的变化,随处可见。近年来,我市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精神,将巩固自治区卫生城市建设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各级爱卫会组织机构,围绕农贸市场、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等重点区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的爱国卫生运动2022年以来,全市集中开展除“四害”活动3次,重点对城区街道绿化带、绿地和生活垃圾转运站及公共厕所进行全面排查,针对有鼠害的区域及时投放药防治,公共卫生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4、目前,我市已完成今年第一次除“四害”工作,预计10月份将开展第二次。同时,印发“健康来宾2030”规划来宾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等文件,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建立健康科普专家库;积极开展“壮族三月三健康春之声”、倡导文明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等宣传活动,持续实施健康素养知识“五进”活动,提高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推进无烟环境创建和戒烟门诊建设,全市520个党政机关全面建成无烟党政机关,市、县共27家医院全部开设戒烟门诊;有序开展健康县(区)、健康企业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工作,目前武宣县、合山市、忻城县已建成健康县(区)、12家企业被认定为健康企业。精准发力人居环境焕新颜自开展“创卫”工作以来,我市根据创建标准
5、,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路段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开展户外广告、占道经营、背街小巷整治,加强对小街小巷改造、公厕建设、粪便无害化处理等薄弱环节的整改,对城区主次干道乱牵乱挂的通信电缆、电线进行规范管理,全力整治“脏乱差今年以来,全市规劝教育整治违规摊点5.7万处,清理占道物品5500余处;清理背街小巷零散生活垃圾约600吨,清理大件垃圾、杂物约1400平方米;在城区范围规范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桶暂存点327个,更换、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桶109个;整改空中缆线乱拉乱设、电线私设、“飞线”充电等乱象149处,拆除废旧线路2419米,架设新线1232米。同时,加大对集贸市场的监督管理力度,督
6、促城区集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保障市场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健全、整洁美观,营造秩序良好的经营环境。此外,我市深入开展大气、水体污染防治行动,近三年内辖区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空气质量指数优良,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质达标率100%,境内红水河及支流水质达到In类标准;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较好,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营管理科学规范,生活垃圾利用率达100%,医源性污水处理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各类噪声源得到有效管控,声环境质量良好。宣传发动鼓励全民参与身穿红马甲、手戴红袖章,文明志愿者们或是站在红绿灯处劝导交通、或是走街串巷清扫垃圾,默默地为“创卫”工作奉献着自己的力量。群众的支持和参
7、与是决定“创卫”成功的重要因素。我市坚持把宣传和引导群众参与“创卫”工作贯穿始终,积极做好宣传报道,对各类工作动态进行追踪报道;组织开展文明市民教育活动,发动志愿者、机关干部职工、中小学生开展爱国卫生、文明教育等活动;加大宣传发动力度,激发市民参与创建的积极性,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去年以来,全市开展科普宣传活动124场,发放、张贴宣传材料9.65万份,5.8万人次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开展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253次,集中防治病媒生物64次,发送宣传短信10万条。如今的来宾,水清、天蓝、景美,礼让行人、谈吐优雅、垃圾分类投放的文明行为常见于身边,文明之风正孕育出桂中水城的新面貌、新气象、新
8、未来。“创卫”开局见成效美丽陇南款款来陇南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暨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综述(2023年6月29日)盛夏时节,美丽陇南风景如画Q城区内,山水环绕,草木葱郁,大街小巷干净整洁,车辆停放井然有序;在乡村,村舍房屋庭院整洁,村道平坦干净,移步异景,处处入画2022年,我市全面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一年来,全市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紧紧围绕建设“三城五地”目标定位,持续深入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着力打造干净、整洁、有序、文明新风貌,创卫工作有序推进,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不仅是争一块牌子,争一项荣誉,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陇南的城市品质、改
9、善群众生活环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6月14日召开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暨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推进会上,市委书记张柯兵明确了创卫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高标准、高要求安排部署工作。一、高位推进把牢“创国卫”工作主动权国家卫生城市是我国城市卫生工作的最高荣誉,是一座城市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位于甘肃最南端的“陇上江南”,优良的生态环境始终是陇南发展的优势和底气。特别是随着全市“三城五地”建设目标的深入推进,在打造文旅康养主导产业、发展全域旅游、大抓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中,良好的环境卫生更是高质量发展的衡量标准和基本要求。从锚定目标“创卫”到扑下身子真抓实干,这是一场攻坚战和持久战,也是一段“改头换面”“除痹创
10、新”的艰辛历程。一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创卫工作和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作为一号民生工程来抓,确定了“一年强基础见成效、两年抓推进初达标、三年重提升大变样”的目标要求,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构建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格局。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卫领导小组,组建成立了一专班九小组工作机构,多次进行专题会议部署,主要领导不定期深入基层实地督导调研、作出批示推动工作开展。聚焦“一净三畅九美六个一样”目标任务,市直各部门、各县区党委、政府迅速行动、周密部署,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城乡卫生环境整治工作大格局Q创卫工作和城乡环境整治是全方位、立体式的
11、系统性工程,要做到提前谋划,周密部署,落实有效。立足于此,我市对标对表,逐项分解任务,制定印发了陇南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点位标准陇南市2023年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推进方案等,坚持高位布局、强力推进和全力保障,实行“一张图”部署。同时,在市政府网站开设“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专栏,面向社会开通公布政策信息和联系方式,进一步拓宽了群众了解、参与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的渠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如今,创卫工作已进入加力提速阶段,全市上下协力同心,为推动创卫工作起好步开好局注入强劲信心和动力。二、精准发力城区环境提“颜”增“质”“街道更干净了,马路更宽敞了,还增加了停车位,越来越方便了。”“居民小区的基
12、础设施完善了,环境卫生也大大改善了。”从车水马龙的宽敞大街到灯光明亮的背街小巷,随处可见市容市貌的显著变化。城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是争创“国卫”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年来,我市坚持问题导向,对标对表,精准发力,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提升城市品质。城市行道树补栽补植、城区公园公共设施维修、老旧小区改造、排水排污改建、智慧停车在市区,一批市政项目提质改造,呈现多点“开花”的建设局面,让市民幸福感再提升Q据统计,一年时间里,市区维修更换路灯1500余盏,新建改建公厕16座、污水管网6.35公里,新增停车泊位1900余个,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创卫工作是一项精细化、常态化的工作。我市加大市区环境卫生整治力度,
13、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路段存在的各类市容环境难点,找问题、抠细节、强弱项、补短板,对症施策,逐项突破,全面向“脏乱差”宣战。于细微之处下足“绣花”功夫一一开展城区违法建设、夜市摊点、校园周边、“拆围透绿”和“蜘蛛网”清除等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城区农贸“小吃”市场经营户管理,引导其建立自律管理机制;因地制宜规划设置了一批广告张贴栏,推行市场化手段清除城市“牛皮癣”;严格落实大气“网格化”监管制度,着力整治在建项目工地扬尘污染;于精细之处细化责任落实一一将城区179条主次街道分解落实到市、区各单位,明确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组织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包街包巷活动,为创建工作构建网格化管理打下良好基础。细化明晰
14、了机关企事业单位、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园、公共厕所、酒店商超、学校医院等36个具体点位的卫生创建标准,确保创建工作落实落细。一项项有力举措,奔着问题去、盯着难题改,为我市创卫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数据显示,一年来,市区清理占道经营、乱堆乱倒2900余处,拆除院落围栏铁尖210多处、破旧围挡600多米、废弃电缆线30余吨。如今,漫步城市街道、公园绿地、庭院小区、农贸商超每到一处,环境美丽,空气清新,呈现一片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的景象。三、合力攻坚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同频发力鸟语花香、小桥流水、花园人家走进康县长坝镇花桥村,诗意田园的美好景象让人沉浸其中。“今年端午节,我们农家乐的生意很不错!”花桥村花
15、桥人家农家客栈老板杨明霞经营农家客栈10年时间,作为土生土长的花桥人,她深刻感受到了家乡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村里遍地垃圾杂物,空气里都是臭水沟的刺鼻味,为了改善环境,村里下了很多功夫,现在风景美了,环境好了,村民们心情舒畅了,游客们也越来越多了,日子过得更有信心了。”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深入,杨明霞也成为“美丽环境”转变为“美丽经济”的亲历者和受益者。陇南美丽乡村建设起步早,工作实,成效显著,良好的生态底色为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年来,全市上下一盘棋,一体统筹推进、全面综合施策,把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三大革命”、城市更新、“五城同创”相结合,加快构建全域化、常态化、精
16、细化的城乡环境卫生治理体系,为生态陇南绿色崛起增添了动力。乡村垃圾治理、景区环境专项整治、整治河道沟渠各县区以创建“九个美丽”、规范“三个场所”、补齐“两块”短板、完善“四项”机制为抓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创新模式,形成了一系列好的经验和做法,城乡环境有了质的提升。礼县开展“城区环境卫生百日整治行动”,利用无人机航拍发现卫生死角,落地跟踪整治;宕昌县建设绿色长廊304公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西和县投入资金2208万元、引进社会资金3.47亿元,建设垃圾处理和利用项目;武都区集中清理垃圾1500多吨;两当县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97.5%o为了巩固治理成效,我
17、市还对城乡环境整治采取一月一督查一通报、两月一次现场推进会、定期发布“红黑榜”、给后进单位和县区挂“黄旗”等硬措施,以集中整治推动长效治理,有效传导责任压力。同时,组织开展“万名人大代表助推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深化“文明家庭”“美丽庭院”“优秀保洁员”等评比活动,并多次召开现场会,对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先进县区、先进单位、最美环卫工人进行表扬,形成了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为全市卫生环境综合整治按下“加速键”O整治行动收获显著成效:全市累计清理小广告3.6万多处,消除“蜘蛛网”6551处,拆除广告牌812个,整治占道经营行为2000余起,清洗建筑外墙22400平方米,整治河道岸线150公
18、里,更新标志牌1208个,督促整改省上无人机航拍反馈垃圾点1.4万处,9县区乡村保洁员队伍达到31265人,42处无害化垃圾处理场稳定运行。创卫和城乡环境卫生整治,使老百姓身边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乡村环境宜游宜居,看得见、摸得着、享得到的变化让群众频频点赞“陇南越来越美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了。”保持定力久久为功扮靓忻州忻州市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工作综述(2023年4月8日)清明时节,穿梭于忻州大街小巷,移步换景,处处入画。街道整洁,道路宽敞,绿草如茵,百花摇曳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城市变化,让忻州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爆棚:“忻州越来越美、越来越宜居了!”20
19、17年6月,我市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自此之后,巩固提升创建成果的脚步从未停止。岁月流转,初心未变。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一届接着一届干、一棒接着一棒传,从全市大局出发,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各级各相关部门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履职尽责,把功夫下在平时,脚踏实地一项一项抓落实,切实把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单位、每一户居民,真正把好事办好,让民生工程惠民生。一、高位推动完善机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央有部署、忻州见行动的政治工程,是打基础、惠民生、利长远的交账工程,是打造精品城市、品质生活的基础工程,也是推进健康忻州、
20、美丽忻州的有力抓手,是功在当下、利在长远的实事、大事,必须保持定力、久久为功,始终绷紧思想之弦,持续做好各自工作。”市委书记朱晓东在忻州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专项行动暨迎接国家卫生城镇复审推进大会上的讲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为加强对常态化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工作和迎接创卫复审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担任第一总指挥,市委副书记、市长担任总指挥的忻州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总指挥部,下设创卫复审办公室和爱国卫生组织管理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组、市容环境卫生组等多个专项组,并对职责分工、目标任务进行了具体分解细化,确保到人到事到岗,进一步推动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21、按照“统一领导、部门负责、属地管理、市区一体、条块结合、突出重点、集中整治、全面提升”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健全机制,明确市直、忻府区、忻州经济开发区各部门、各单位、各片区职责和协调合作机制,完善城市卫生综合治理工作制度,做到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机构不撤、队伍不散、力度不减、劲头不松、要求不变、责任不改,争创“五个一流”(一流的城市环境、一流的公共秩序、一流的医疗服务、一流的复审氛围、一流的精神面貌),实现“六个提升”(市容市貌和城乡环境大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大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大提升、市民卫生健康意识和文明素质大提升、干部作风和工作效率大提升、民众幸福指数和健康水平大提升)。二、精准发力固强补弱“
22、社区环境比以前清爽多了”“街面更干净,卫生死角不见了”“门店招牌整洁有序,非常漂亮”“马路上流动摊贩没有了,车辆停放有序了”这是市民在微信朋友圈里对城市“颜值”不断提升的一个个点赞。我市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卫生运动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实际、固强补弱,精心组织、精准发力。在忻州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组织实施全民爱国卫生运动及健康促进提升行动、市容市貌整治提升行动、城市基础设施提升行动、集贸市场整治提升行动、城中村城乡接合部整治提升行动、生态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场所整治提升行动、食品安全及生活饮用水安全提升行动、疾病预防及医疗卫生提升行动、病媒生物防控提升行动,扎实
23、推进常态化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工作,努力打造国家卫生城市升级版,加快推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根基。创卫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永远在路上。忻州将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政府主导,跨部门协作,全社会动员,预防为主,群防群控,依法科学治理,全民共建共享”的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方针,做到治理有精度、管理有力度、服务有温度,持续擦亮“国家卫生城市”这一块“金”字招牌,努力绘就新时代美丽忻州画卷。擦亮“金字招牌”提升城市形象赣南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综述(2023年3月27日)三月的赣州,春意盎然,百花盛开。漫步在城市街头,目光会被身边景色吸
24、引:蔚蓝清新的天空、干净整洁的街道、四通八达的快速路、舒适宜居的小区、风景如画的公园这些怡人的风景折射出我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迈出的坚实步伐。自2021年1月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以来,我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的脚步从未停止,全面落实各项举措,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补短板、强弱项,通过“精耕细作”,城市发生了可喜的蝶变,城市面貌明显变美,城市功能明显提升,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市民健康素养和满意度明显提高,国家卫生城市这块“金字招牌”越来越闪亮Q一、高位推动全民参与国家卫生城市是城市卫生工作的最高荣誉,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只是起点,不是终点。为此,市委、市政府把巩固国家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建 卫生 城市 创卫 综述 信息 材料 11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80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