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役聚乙烯燃气管道检验与评价.docx
《在役聚乙烯燃气管道检验与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役聚乙烯燃气管道检验与评价.docx(4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在役聚乙烯燃气管道检验与评价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在役聚乙烯燃气管道检验与评价工作的流程、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工作温度在-2(C40C,工作压力不大于0.8MPa,公称外径不大于630mm的在役聚乙烯燃气管道的检验与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02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5009燃气工程项目规范GB/T15558.1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1部分:管材GB/T15558.2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
2、E)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件GB/T15558.3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3部分:阀门GB/T29302无损检测仪器相控阵超声检测系统的性能与检验CJJ63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标准NBZT47013.il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1部分: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NB/T47013.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5部分:相控阵超声检测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定期检验periodicinspection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由燃气管道检验机构根据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应标准的规定,对管道安全状况进行的符合性验证活动。3.1.2年度检查annualinspect
3、ion年度检查,是指使用单位在管道运行条件下,每年对影响管道安全运行的异常情况进行1次检查。3.1.3使用单位useunit具有管道使用管理权的单位。3.1.4示踪装置locatingdevice沿管道铺设用来探测确定管道位置的装置。3. 1.5警示装置warningdevice敷设在埋地燃气管道上方,以提示地下有城镇燃气管道的标识装置.3.1.6深根植物deeprootedplants根系生长深度超过管道埋深的乔木。3.2缩略语PE:聚乙烯(Polyethylene)QHSE:质量、健康、安全、环境(QualityHealth、Safety、Environment)4总则4.1本文件规定的检
4、验按性质分为定期检验和年度检查两种类型。定期检验应在年度检查的基础上进行,进行定期检验的年度可不进行年度检查。4. 2定期检验主要内容包括数据收集与资料审查、危害辨识与风险预评估、检验策略与检验方案制定、检验实施与风险再评估、安全状况等级评定及问题处理、确定检验周期、记录和报告,必要时应进行合于使用评价。检验流程见图Io图1定期检验流程图4. 3压力管道的定期检验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具有公用管道定期检验资质的检验机构负责实施,非压力管道的定期检验机构由使用单位自主选择。4.4 年度检查应至少包括对管道安全管理情况和管道运行状况的检查。年度检查由管道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组织进行或委托
5、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具有公用管道定期检验资质的检验机构负责实施。年度检查的方法按照附录A进行附录A(规范性)在役聚乙烯燃气管道年度检查4.5 管道使用单位应为定期检验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并协助完成定期检验工作。4.6 鼓励采取本文件中未列出的检测新技术,但应对新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有效验证。压力管道检验中应用新技术时,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开展新技术评审。4.7 检验过程所使用的设备、仪器和测量工具应在有效的检定或者校准期内。4.8 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应具有相应的检验资质,检验机构应对检验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负责。4.9 使用单位应开展管道检验数据信息化工作,建立信息化管
6、理平台,规范并归档历次检验数据。5数据收集与资料审查5.1 数据收集5.1.1 收集的数据应真实有效。必要时,可对收集到的各类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及整理,保证数据质量。5.1.2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当检验人员发现检验过程必要的数据不完整时,可通过现场检测对必要数据进行补充。5.1.3 检验前,需要收集的基本数据如下:a)管道原始数据(设计、制造、安装与竣工等相关信息),见表1;b)管道使用及运行管理数据,见表2。表1管道原始数据序号分类数据子类名称数据收集信息1设计资料设计单位资质设计单位名称2设计许可证编号3设计许可范围4设计图纸盖章情况5审批情况6设计说明书设计标准规范7设计条件、地区等级8
7、设计压力/设计温度9设计介质10管道材料gbf-11管道规格12设计材料表材料清单13设计变更单变更单手续14设计变更内容15制造资料制造单位资质制造单位名称16制造许可证编号17制造许可范围18型式试验证书19出厂资料产品质量证明文件20制造监督检验证书21安装竣工资料安装单位资质安装单位名称22安装许可证号23安装许可范围24竣工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25材料验收26沟槽开挖27焊接操作人员资质28焊接工艺及焊接工艺评定29焊接记录30焊缝检测31焊缝翻边切除比例32回填质量33管道吹扫34强度试验35严密性试验36竣工图37竣工验收38监理监理单位平检、旁站记录资料39监理过程确认情
8、况、质量评估报告40监督检验监督检验监督检验证书和报告表2管道使用及运行管理数据序号分类数据子类名称数据收集信息1运行管理制度、程序文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2安全机构和人员3巡线规程4设备维护规程一5人员培训与考核记某培训制度6培训内容7培训材料8培训及考核方式9培训记录10运行日志及工艺记宗管道运行记录记录和H志11相关操作人员专业水平及工作经验12介质组分气质分析报告13切断系统是否设置切断系统14介质组分分析报告15巡线巡线频率16巡线方式17巡线人员的能力18阀门等设施维护维护保养计划19维护保养方式20维护保养记录21管道占压、安全间距不足、埋深不足占压、安全间距不足记录22处理记
9、录23管道保护范围及控制范围内的第三方施工活动记录施工活动位置24施工活动类别25对建设活动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26第三方施工活动记录27隐患监护措施实施情况记录隐患及重点巡查位置汇总28监护措施29实施情况记录30泄漏检测情况泄漏检测记录31故障处理记录故障位置32故障类别33处理记录34事故调查记录事故位置35事故类别36调查记录37修理改造资料修理改造单位资质修理改造单位名称38修理改造单位许可证号39修理改造单位许可范围40竣工资料41监督检验监督检验证书和报告42应急预案及演练应急预案43应急演练记录应急演练频次44演练记录45变更记录变更记录c)当检验人员认为有必要时,可收集表1和表
10、2之外的其他数据。5.2 资料审查检验人员应根据使用单位提供的管道原始资料开展资料审查,重点审查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准确性。5.2.1设计、制造、安装与竣工费料,其中包括:a)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图纸、设计说明书、设计材料表、设计变更单等);b)管道元件质量证明文件、制造监督检验证书;c)管道安装竣工验收资料、管道安装监督检验证书、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报告。5.2.2使用及运行管理资料,其中包括:a)运行管理制度、程序文件;b)人员培训与考核记录;c)运行日志及工艺记录(包括管道运行记录、切断系统、介质组分分析报告、巡线记录、设备维护记录、管道沿线占压情况记录、管道周围第三方施工活动记录、隐患监
11、护措施实施情况记录、故障处理记录、事故调查记录等);d)修理改造资料,包括修理改造施工方案和竣工资料,以及修理改造监督检验资料;e)应急预案及演练记录;f)管理变更记录。5.2.3检测与评价资料,其中包括:a)管道使用年限;b)历次年度检查报告;c)历次定期检验报告;d)其它企业自主检验、检测及评价报告和记录。5. 2.4失效数据文件,其中包括:a)泄漏记录;b)第三方破坏记录;c)自然灾害记录;d)其他灾害记录。5.3 数据质量5 .3.1影响数据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应考虑下列影响数据有效性的主要因素:a)数据的真实性;b)图纸及文件的有效性;c)检测偏差;d)笔误;e)检测设备和工具的准确性不
12、足。6 .3.2规范及标准更新应考虑管道设计、安装时采用的规范标准的现行有效性,并考虑版本变化对检验结果的影响。5.4 数据更新检验后,管道使用单位应对管道数据进行完善和更新,并补充到管道数据库中。6危害辨识与风险预评估6.1检验人员应在数据收集分析基础上,辨识影响管道结构完整性的危害。危害可分为以下几种:a)固有危害,如设计、制造与安装、改造、维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缺陷;b)运行过程中与时间有关的危害,如老化;c)运行过程中与时间无关的危害,如第三方破坏、误操作、生物损坏及不良地质条件的影响等。6.2检验人员应根据附录B开展风险预评估,辨识危害管道结构完整性的潜在风险,并确认能否应用本文件开展
13、检验,否则应采取其他检验与评价方法。7检验策略与检验方案制定7.1 检验人员在检验实施前,应结合资料审查和危害辨识结果制定检验策略。7.2 检验策略制定应综合考虑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应标准的要求、使用单位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或检验目标、待检管道特征、服役工况和环境条件、检验有效性及资源投入等因素,一般包括以下内容:a)潜在危险及损伤模式;b)检验时间;c)检验管道范围;d)检验项目、方法及比例;e)设定风险可接受水平;f)管道检验前风险水平:g)实施检验后预期可达到的风险水平。7.3 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a)应根据管道主要损伤模式确定检验项目,对缺乏历史数据的重要项目开展检测,
14、应重点关注可能造成管道失效的风险因素;b)选择适当的检验方法,且应保证被选用的检验方法能够满足检验目标要求;c)应结合各种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对检测难点提出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必要时,应组合多种检测技术进行综合检测;d)针对老旧、资料缺失、监管不到位的管道,宜采用基于风险的检验。7.4 现场检验工作开展前,检验人员应在数据收集的基础上,根据检验策略以及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制定检验方案,检验方案至少包括以下内容:a)管道基本情况及检验范围;b)依据规范、标准;c)参与人员要求与分工;d)检验流程;e)检验项目、内容、检测方法、检测比例或数量等;f)记录与报告要求;g)管道使用单位配合项目
15、;h)QHSE要求。7.5检验方案应征询管道使用单位意见,并经过检验机构授权审批人批准后,方可实施。检验方案修改,应经过检验机构授权审批人批准。8检验实施8.1基本要求8.1.1 管道现场检验内容主要包括宏观检验、泄漏检测、开挖检验,必要时,进行压力试验以及对管道钢塑转换接头等连接部位进行专项检测。8.1.2 检验实施前,管道使用单位应配合做好检验前的准备工作,确保管道处于适宜待检状态。8.1.3 检验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法规、标准和检验方案要求执行,并做好记录。8.2宏观检验8.2.1主要检查内容主要检查内容如下:a)位置与埋深检查:结合管道资料和现场巡线检查情况,对管道位置与埋深进行抽查,
16、抽查比例应不少于2处/公里。对管道位置与埋深的抽查可结合开挖检验进行,也可按附录C所列方法进行。抽查验证中发现管道的位置不明的,应由使用单位组织开展管道位置专项检测;b)管线敷设环境检查:主要检查管道与其他建(构)筑物或相邻管道的水平或垂直净距、占压状况、密闭空间、深根植物或者管道裸露、土壤扰动等情况,管道最小保护范围应满足GB55009的要求;c)穿越管道检查:主要检查穿越管道保护设施的完整性和稳固性,套管检查孔的完好情况等;d)地面设施检查:标志桩、标志牌(贴)、阀门(井)、放散管等的完好情况:e)检验人员认为有必要的其他检查。8.2.2宏观检验重点部位对以下位置管段进行重点检查:a)穿越
17、段;b)管道阀门(井)、管道分支处;c)与热力、蒸汽等高温管道相邻,排污或其他液体管道下方的位置;cl)影响管道安全运行,曾经发生过严重泄漏和严重事故的位置;e)曾经为非机动车道或者绿化带改为机动车道的或承受交变载荷的位置;f)易发生第三方破坏的位置;g)经过空穴(地下室)、管道占压位置;h)位于边坡、地质不稳等位置;i)可能存在白蚁、老鼠等生物侵害的位置;j)根系发达植物周边位置:k)检验人员认为其他重要的位置。8.3泄漏检测定期检验应在年度检查的基础上对管道沿线进行泄漏检测,重点检测阀门(井)、有管道敷设的密闭空间等;必要时对燃气可能泄漏扩散到的地沟、鲁井、地下构筑物内进行检测;对疑似泄漏
18、点可进行地面钻孔检测。气体泄漏检测方法及分级按照附录D进行。8.4开挖检验8.4.1 管道开挖点的选择开挖位置的选取应重点考虑以下因素:a)与热力、电力、污水管道交叉、并行的净距不满足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的;b)发生过泄漏、沉降、承受交变载荷和第三方破坏的;c)埋深不足的;d)管道支线分支的;e)选择管线中焊接碰口部位、电熔焊接弯头部位、曾经发生过压扁截气操作的、安装鞍型三通的部位;f)钢塑转换接头;g)易发生生物侵害的;h)检验人员认为需要开挖的。8. 4.2管道开挖数量原则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按照一定比例选择开挖检验点,开挖点数量的确定原则见表3。当开挖点计算数量不为整数时,应对计算数量的小数
19、向上进位圆整;当检验发现4级缺陷时,应增加抽查检验数量,增加数量由检验人员与使用单位协商确定。表3开挖点数量确定原则(处km)管道风险等级低中较高高开挖数量不开挖0.10.20.49. 4.3开挖检验a)管道埋深测量:聚乙烯燃气管道埋设的最小覆土厚度(地面至管顶)应符合GB50028的规定;b)示踪装置检查:管道开挖时应检查示踪装置有无断裂、腐蚀等导致示踪装置失效的情况;c)敷设环境检查:检查土壤中是否有白蚁、老鼠、深根植物等生物侵害和土壤温度异常(低于20或高于40);d)管体检查:检查开挖处管体标志,有无变形、划伤、气泡、凹陷、杂质、颜色不均、生物损伤等缺陷;有无老化降解等情况;钢塑接头损
20、坏情况;e)焊口无损检测:对开挖处的焊接接头进行外观检查,必要时进行无损检测,电熔接头超声检测按照NB/T47013.15附录A进行,热熔接头的超声相控阵检测按照附录E和附录G进行,PE管焊接接头的数字射线检测按照NB/T47013.11进行;f)警示装置完好情况检查;g)聚乙烯管道与周边其他建构筑物及其他管线间距,不应小于GB50028、CJJ63的有关规定;h)钢塑转换接头的外观、防腐质量、泄漏情况等;i)附属设备的检查:阀门、法兰等设施的完好情况。10. 5风险再评估检验人员应根据宜接检验的结果,重新对风险预评估结果进行修正。9合于使用评价10.1 一般规定10.1.1 在下列条件之一的
21、管道应进行合于使用评价:a)运行时间达到设计工作年限以上的;b)发生地质灾害、运行事故或外力损害后需要继续使用的;c)检验人员认为需要进行合于使用评价的。10.1.2 于使用评价包括材料性能评价、剩余寿命预测及其他损伤评价。10.2 料性能评价材料性能评价一般采用现场取样的方式进行,截取样品长度至少1米并包含焊接接头。评价项目包括氧化诱导时间和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试,检测方法按照GBzTI5558.1进行。当以上两项中任一项检测不合格时,还需进行力学性能测试。10.3 余寿命预测当发现存在明显材料老化现象时,应考虑管道投用时间、运行工况、老化程度,建立材料老化的预测模型,开展管道剩余寿命预测,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聚乙烯 燃气 管道 检验 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80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