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面石膏板企业安全技术规程.docx
《纸面石膏板企业安全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纸面石膏板企业安全技术规程.docx(3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纸面石膏板企业安全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纸面石膏板生产企业安全技术的基本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纸面石膏板生产企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576工业锅炉水质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3805特低电压(ELV)限值GB4053(所有部分)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GB4387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T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6067.1起重机械
2、安全规程笫1部分:总则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7231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T8196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的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9775纸面石膏板GB/T10827.1工业车辆安全要求和验证第1部分:自行式工业车辆(除无人驾驶车辆、伸缩臂式叉车和载运车)GB39800.1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第1部分:总则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T13869用电安全导则GB14784带式输送机安全规范GB18384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T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20891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
3、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第四阶段)GB22207容积式空气压缩机安全要求GB/T24747有机热载体安全技术条件GB/T24777化学品理化及其危险性检测实验室安全要求GB/T2963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3300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X-XX-XX发殳计规范-X实施-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发布GB50201防洪标准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2工作所场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fT205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DL/T
4、5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480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硝设计技术规程HJ179石灰石/石灰一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程通用技术规范HG/T20570.14人身防护应急系统的设置HG/T20675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TSG11锅炉安全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混合机mixer用于将生产纸面石膏板芯材的各种生产物料进行混合的设备。3.2成型机former用于护面纸包裹石膏料浆、挤压成型的设备。3.3切刀cutter将湿板按所需纵向长度进行切断的设备。3.4翻板机boardturner将纸面石膏板板面进行翻转的设备。3.5分配机tipplefeeder用于向多层输送设
5、备有序输送纸面石膏板的设备。3.6合片机inverter用于将两块纸面石膏板叠合的设备。3.7切边锯endcutter用于将干燥后纸面石膏板纵向端头进行裁切的设备。3.8舌L板boardmessing纸面石膏板在生产输送过程中,出现偏离正常运行轨迹而造成的混乱状态。3.9圭寸边endbanding将纸面石膏板纵向端头进行包裹。3.10垫条Iath用于码放纸面石膏板的支撑物。4安全管理4.1 企业应按照GB/T33000的要求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4.2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应经过专业的培训,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方可上岗。43企业应按照国家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
6、费。4.4 企业应保证安全生产费用的投入,并专款专用。4.5 企业应针对生产工序涉及到的工艺和设备,编制生产工艺技术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4.6 企业不应在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隐患未排除、安全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组织生产。4.7 企业员工应经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4.8 企业应对禁火区动火作业、有限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证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4.9 在变配电所内从事高压电气运行、检修等作业的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电工),并都在有效期内。4.10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设备和叉车等特种设备的操作和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应经当
7、地技术监督部门或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培训,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且证书在有效期内方可上岗。4.11 企业应根据不同工种的作业需求,制定员工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配备符合GB/T11651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督促、教育从业人员按使用规则佩戴、使用。4.12 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及危险化学品时,应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4.13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需要设置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标志;生产作业区悬挂的安全标志应与危险因素相适应,应符合GB2894的要求;管道的识别色、符号和标志应符合GB7231的要求;应定期进行检查,及时维护或更换破损、变形、缺失等不符合
8、要求的标志。4.14 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的设备、设施,应经相关部门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4.15 企业应编制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并进行应急预案演练。5规划与设计5.1 厂区规划5.1.1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总体规划,应符合所在地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总平面规划设计应符合GB50187的要求,分期建设的项目应一次完成整体规划设计。5.1.2 址选择应位于不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带,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厂址处于不可避免的受到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带时,应采取防洪、排涝措施;b)凡受江、河、潮、海洪水、潮水或山洪威胁的企业,防洪标准应符合GB5020
9、1的要求。5.1.3 当厂址位于山坡或山脚处时,应采取防止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危害的加固措施,应对山坡的稳定性等做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报告。5.1.4 蒸汽锅炉岛或煤气发生站应独立设置,并在其周围设置用于消防的环形道路。5.1.5 维修车间应远离易燃材料库房、燃料储罐和易爆设施。5.1.6 护面纸、煤、燃油等可燃、易燃、易爆的物资,应设置相应的专用储库。5.2 工艺设计5.2.1 企业应选择先进、成熟、安全性高的生产工艺方案和设备。5.2.2 需要大型机械设备辅助安装和维修的设备、生产设施,应该靠外侧布置,并就近预留安装和维修场地。5.2.3 厂区架设的管道、输送走廊跨越运输道路时,下方
10、应预留净宽和净高均不小于5.0m的通道。5.2.4 生产线设备的布局,应使主要工作地点和操作人员集中的工段位于车间内通风良好和空气较为清洁的地方,必要时应加装通风设施。5.2.5 设备整体布局应规整、连贯、简洁,应预留满足操作、维修、紧急撤离等要求的通道。5.2.6 设备之间的衔接应预留设备工作时的摆动、旋转、热胀冷缩空间。5.2.7 热源供热系统的设计应配套相应的尾气处理装置。5.3 设施设计5.3.1 厂区建筑物、构筑物、锅炉、压力管网、燃气设施、电气设施等需要具有相应资质单位设计的设施,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设计。532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的安全、消防、职业卫生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
11、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5.3.3 建筑物、构筑物的室内地坪标高,应高出室外场地地面设计标高,且不应小于0.15m;成品库房出入口的通道坡度不应大于5%,坡顶和坡底应平滑过渡。5.3.4 室内锅炉、窑炉上方的建筑物屋而,应设置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设施。5.3.5 地上汽车衡两侧应设置高于汽车衡上表面0.3m以上的防车辆侧向驶离的隔离设施。5.3.6 在可能散发可燃气体的厂房、仓库内应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5.3.7 在护面纸库、易燃物仓库、变配电室、自备发电机房、办公场所及采用燃气系统的用气点区域,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5.3.8 设备的电气控制应满足生产工艺和设备运行的要求,由
12、保护装置、信号装置、自动手动转换装置、自锁闭锁装置及紧急停车装置等组成,具有自动控制、保护、监视及测量等功能,并符合GB50055的有关要求。5.3.9 应按照工艺、设备要求进行程序的安全联锁设计,其中:a)供热系统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超出限定值时应自动报警,并有相应的联锁保护;b)设备的速度控制装置、安全防护装置、电气控制备妥信号和运行保护信号应有联锁保护。5.3.10 设备启动前应有声光预警,预警时间应不小于10s;设备故隙时应有声光报警。5311直埋及穿管敷设的动力电缆应在直线段每隔50100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处等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5.3.12 脱硫脱硝系统
13、的建构筑物防腐蚀设计应符合GB50046的要求。6生产与控制6.1 一般性要求6.1.1 设备、电气柜周边应施划警示线,智能(无人)设备区域进行封闭。6.1.2 设备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可能发生危险的外露运动件和操作人员容易接近的运动部件,应有便于观察运动件传动的安全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应符合GB/T8196的要求;带式输送机防护应符合GB14784的要求。6.1.3 易发生坠落危险的设备、设施、管线、孔洞、仪表、阀门、检查孔(门)及检测装置等需由人员进行操作、检查和维修的部位,应配置爬梯、扶梯、通道、平台、围栏和安全系挂装置等附属设施。爬梯、扶梯、通道、平台和围栏等应符合GB4053的要求。6.1
14、.4 设备联动或远程启动前,应开启开机预警警报,警报结束后方可启动设备。6.1.5 连续输送物料的各设备开机应按逆物料输送方向依次联锁顺序启动、停机应按顺物料输送方向依次联锁顺序停止。6.1.6 石膏、燃煤受料斗前应设置车辆止停装置。6.1.7 表面温度高于60C的管道应有隔热、防烫伤措施。6.1.8 在露天使用的无防雨功能的输送设备、料仓、料斗和除尘器等,应设置防雨罩。6.1.9 设备出现故障或检修时,应切断电源,悬挂警示标志,悬挂警示标志处应有专人监护。6.1.10 设备应设非自动复位式急停装置,装置应符合GBZT5226.1的要求。6.1.11 生产中发生供电系统突然停电事件时,当班作业
15、人员应按照已制定的供电系统紧急状态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停送电作业。6.1.12 电工安全用具应保持良好的性能和状态,应正确保管和使用,并按规定周期做预防性试验。6.2 供热系统6. 2.1基本要求6.1.1.1 锅炉、燃煤供热设施及燃油(气)燃烧器应符合TSG11的要求。6.1.1.2 汽、导热油系统、燃气系统的安装、改造及检修,应由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6.1.1.3 外的燃气管道和燃气设备应有符合GB50057和HG/T20675要求的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6.1.1.4 燃气管道及附件不应用作电路导体、接地导体或电极。6.1.1.5 通往炉体操作平台的上下通道楼梯口与看火门的距离应大于4
16、m。6.1.1.6 热油换热系统应设置应急泄油池(罐),应急泄油池(罐)应与交换器及热源体有效隔开。6.1.1.7 导热油系统中膨胀油箱、储油罐的放空管口应通往室外,与明火、热源距离应大于5m。6.1.1.8 热油换热系统应配置紧急循环油泵,油泵应配备应急动力,导热油系统断电时应急动力应具备自行启动和人工启动功能。6.1.1.9 设置的斜梯或直爬梯,起始点支撑不可搭接到热源设施本体上,非检修用的直爬梯与热源设施的人孔门或观察口平行距离应大于1m。6.1.1.10 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内部及相连接的烟道,应采用防磨、防腐、防冲刷措施;玻璃钢鳞片防腐方式的脱硫塔,安装、维护时,严禁使用明火、电焊。6.
17、1.1.11 脱硝系统还原剂的储存和制备应符合DL/T5480的要求。6. 2.2锅炉、窑炉6.1.1.1 锅炉的质量证明书、注册登记使用证和年度检验报告合格证应齐全。6.1.1.2 锅炉运行的水质应符合GB/T1576的要求。6.1.1.3 炉运行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当立即停炉:a)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可见边缘时;b)不断加大给水及采取其他措施但是水位仍然继续下降时;C)锅炉满水,水位超过最高可见水位、放水仍然见不到水位时;d)给水泵失效或者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给水时;e)水位表、安全阀、蒸汽管路及容器压力表全部失效时;D锅炉元(部)件受损坏,危及锅炉运行操作人员安全时;g)燃烧设
18、备损坏、炉墙倒塌或者锅炉构架被烧红等,严重威胁锅炉安全运行时;h)其他危及锅炉安全运行的异常情况时。622.4企业应根据所使用的锅炉、窑炉的性能,制定升温、降温、点火、结焦处理、排渣(灰)及正常生产过程控制等操作规程。6.225炉体的新建、改建、内部耐热墙体等材料更换后,应按相应的烘炉工艺要求制定升温曲线、压力控制等操作要求,应遵循缓升、平稳、恒压的原则。6.226炉体运行前应检测设施完好性,检查各输送管道密闭无泄漏,各控制阀、检查孔符合运行要求,安全附件及设备调试达到正常状态方可点火运行。622.7炉膛点火不应使用汽油、煤油、酒精、柴油等爆燃材料。6.228炉膛压力处于负压状态方可从侧面打开
19、炉门;看火时,应佩戴专用的防护用品。6.229炉子排渣(灰)时应使用专用物料箱,阀板操作端推拉手柄长度应大于1m;不应用水快速冷却高温状态的炉渣;排渣出现堵塞需人工疏通时,操作人员应穿戴防烫伤的专用防护装备。6.2.3燃气供热6.2.3.1 燃烧器在启动和运行过程中,系统具备的安全联锁控制应符合TSG11的要求。623.2 燃烧器点、熄火时间应符合以下要求:a)点火安全时间不大于5s;b)主火安全时间不大于5s;C)熄火安全时间不大于1s;d)连续点火次数不得超过2次。623.3 高压点火装置、调压站等部位应设置警示标志,周边设置隔离防护,邻近交通通道的应设置防撞柱。623.4 在建筑物内专用
20、的密闭式燃气调压站、计量间、地上密闭的用气房间、地下室及地下室引入管穿墙处、燃气设备层、管道层及燃气管道竖井应设置燃气浓度检测报警器;燃气浓度检测报警器应设有备用电源,应集中管理监控、并与排风扇等排风设备联锁控制。6.2.4导热油换热6.2.4.1 合成型导热油不应与矿物型导热油混合使用。6.2.4.2 导热油工作温度应低于油品最高使用温度20C。6.2.4.3 油系统升、降温平均速度应低于30Ch.1.1 .4.4导热油在新系统首次热运行或换油后首次热运行,系统升温在IO(TC200C之间时,需进行放气操作,排除系统内水分、轻组份、空气等,此时升温速度不应超8/h。624.5 导热油正常升温
21、操作中,油温在100C200之间,系统油压波动范围超过0.1MPa时,系统应进行放气,升温速度不应超过8Ch,直到系统油压稳定。624.6 .6导热油换热系统应设置自动停炉保护装置,并在下列情况时应自动停炉:a)膨胀油箱液位下降到下极限位置时;b)导热油温度超过允许值时;C)导热油系统压力超过允许值时;d)主循环油泵停止运转时。624.7 导热油系统在正常运行时,如主循环油泵停运,应在30s内启动紧急循环油泵;每周应进行不少于一次的紧急循环油泵应急动力人工启动功能的试验。624.8 导热油换热器出现漏油,系统应停止运行,必要时,卸油到紧急卸油池(罐624.9 在系统运行状态下,油泵及阀体需解体
22、检修时,应验证检修段卸油完成,方可进行。624.10 循环系统的空腔焊接作业,应在惰性气体完全吹扫焊接部位后进行;在整个焊接过程中惰性气体应连续吹扫。624.11 11各卸油阀应每半年进行不少于1次的卸油测试,以验证系统中泄油管路的畅通。624.12 12导热油的使用应符合GB24747的要求。6.2.5蒸汽系统6.251 暖管时,应小幅度多频度开启阀门,检查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及液位计等附件是否处于正常状态。6.252 开关阀门时应使用F扳手,戴防护手套、套袖。6.253 禁止在高压工况下正对外排疏水阀出水口;禁止重力敲击蒸汽管道、阀门、现场压力显示表。6.254 .4应定期检查蒸汽管路及
23、冷凝水系统。6.255 蒸汽管路焊接、凝结水系统维修、更换阀门后,应作承压试验,高温高压工况下无泄漏时方可投入运行。6.256 蒸汽泄漏时,处理人员应按要求穿戴防烫服、防烫面具和防烫手套,同时有人进行安全监护。6.3燃烧系统6.3.1 人员易接触的磨机、打散机、回转窑等转动部件周边应设置护栏。1.1.1 仓顶部人孔门内侧应设置防止人员坠落的防护拦网。1.3.3 熟料燃烧过程中人员取样应使用防烫伤的专用工具。1.3.4 球磨机、气力输送空压机等高噪音设备应进行隔声封闭,并与人员操作场所隔离。1.3.5 球磨机、回转冷却器检修时应将简体固定,在简体上操作应做好安全防护。2 .4成型系统6 .4.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纸面 石膏板 企业 安全技术 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83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