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全面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的实施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全面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的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持续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和规范化建设,全面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结合XX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的重要指示精神,锚定打造法治XX示范区总体目标,坚持“利民为本、法治为基、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理念,高质量建设科学通畅、公开透明、便民利民、监督有力、指导精准、保障到位、宣传见
2、效的行政复议工作体制机制,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高标准打造“复议为民”最佳实践和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莲都样板”,为全面建设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丽水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二、工作目标全面贯彻落实行政复议法,巩固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和规范化建设成果,把行政复议打造成为更加规范稳定可预期、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更加务实管用见实效的行政争议解决机制。聚焦受理渠道、案件质量、监督实效、基础保障等关键环节,增强行政复议机关履职能动性,促进行政复议渠道更加畅通、工作流程更加科学、办案设施更加完善、工作力量和人员能力素质明显提升、权威性和公信力明显增强,巩固行政复议成为本
3、地区化解行政争议的首选途径。区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数与一审行政诉讼案件数的量比保持在1以上,案结事了率达到90%以上,调解率达到50%以上,复议后败诉率控制在3%以下,法治建设群众满意度保持全省前列。三、工作举措(一)高度重视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行政复议是有效化解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重要法律制度。近年来,行政复议机关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重大改革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促进法治政府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发挥还不充分,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有待增强,队伍建设和
4、保障条件还相对薄弱等问题。要深刻领会“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行政复议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着力破解影响主渠道作用发挥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稳妥地依法解决群众利益诉求,全力保障政府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规范有序运行。(二)推进行政复议受理渠道全覆盖。巩固行政复议机构、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县乡两级社会治理中心、乡镇(街道)司法所、行政复议服务点等窗口服务阵地,推进行政复议服务点向工商联、商会协会和民营企业比较集中的开发区或园区等地延伸,探索行政复议服务点向“大综合一体化”改革赋权乡镇覆盖,着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行政复议工作网络。统一规范基层服务点建
5、设标准和工作职责,配备行政复议联络员,提供申请接待和代办、简易案件就地化解、法律政策咨询、法律风险预警、复议工作宣传等行政复议服务,积极引导基层群众就近申请行政复议、就地化解行政争议。(三)优化行政复议申请便利程度。加强行政复议受理窗口规范化建设,推行“一站式”行政复议指引和释明服务,做到来电来访一次性解答,申请符合条件一次性受理,补正一次性告知,实现行政复议“最多跑一次”。灵活运用“现场+网络+微信+邮件”等方式拓展申请渠道,推进实现网上申请复议、网上查询、网上答复等功能市、县、乡、村四级贯通,畅通行政复议“网上办、掌上办”渠道,力争行政复议“一次不用工畅通涉企行政复议案件“绿色通道”,完善
6、容缺受理机制,实行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快立快审快结,将行政复议打造成为群众身边最便捷的维权通道。(四)完善行政争议诉前复议引流机制。严格落实XX市行政争议诉前复议引流衔接工作办法,建立健全行政争议诉前复议引流机制,将符合行政复议受理条件的行政争议引流到行政复议程序中,广泛吸纳和化解社会保障、房屋征补、教育医疗、生态环境、安全生产、信息公开、治安管理、交通管理等领域的行政争议,做到逐案引流、应引尽引,最大限度地把行政争议解决在行政程序内。(五)加强涉访行政争议分类处理。严格落实XX区行政复议与信访工作衔接办法(试行),建立健全行政复议机构与信访工作机构的案件通报制度,对于符合行政复议受理条件的信访事
7、项,信访工作机构应及时向行政复议机构进行通报,并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行政复议途径解决行政争议。信访工作机构在处理来信来访、复查复核信访事项时,涉及行政争议需要行政复议工作机构支持的,行政复议工作机构应当积极配合支持。(六)推行“阳光复议”办案模式。严格落实行政复议办案繁简分流机制,实行简案快审、类案量审、繁案精审。不断完善行政复议审理程序,积极推行以听取当事人意见、公开听证、证据核查、专家咨询论证、第三方参与办案等“阳光”模式办案审案结案。加大听证审理力度,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参与权和表达权,开展行政复议网上听证和听证进镇街、进社区、进企业活动,打造“行政复议+听证”品牌。全面落实重大复杂案件集
8、体讨论制度,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委员会的重要作用,探索建立行政复议监督员等相关制度,不断提升行政复议办案的专业性、公正性和公信力。加强对“红头文件”的审查力度,确保行政复议对行政行为的审查全覆盖、无死角。保障行政复议申请人委托代理人参加行政复议和申请法律援助的权利。全面落实行政复议决定网上公开制度,做到应公开尽公开,确保行政复议决定书网上公开率100%o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不动产登记、不履行法定职责等重点类型行政复议案件审查标准,加强类案研判,定期发布行政复议典型案例,统一本地区类案的办理尺度和适用标准。(七)强化行政复议文书释法说理。全面推行说理性行政复议文书,增强行政复议决定书的释法说理性和
9、制作质量,突出“以案释法”的教育引导功能。行政复议决定书应当根据案情反映案件审查过程,归纳并回应争议焦点,对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适用作出释明,说理充分、清晰,增强说理的针对性、充分性和逻辑性,让当事人看得懂、能接受,打造“行政复议+释法”品牌。(八)加强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更加注重调解优先,坚持将调解和解理念贯穿于行政复议办案全过程,充分发挥行政复议调解室作用,通过沟通、协调和疏导,最大限度将争议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初始、化解在行政程序内,打造“行政复议+调解”品牌。推行行政复议结果预告知制度,引导行政机关以自我纠错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实现“案结事了”。强化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化解行政争议
10、主阵地作用,严格落实XX区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工作办法和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工作规程,建立健全配套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行政调解、行政复议等非诉讼方式解决行政争议,合力促进行政争议“一站式”实质性化解。建立健全疑难复杂案件联动联调机制,对关系社会稳定大局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可以邀请法院、检察院指派专家参与陪议、释法说理,合力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九)聚力行政复议“以案治本二常态化开展行政复议“以案治本”专项行为,定期分析行政争议发案量和行政败诉案件、被复议纠错案件、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以及行政复议决定文书履行情况,梳理总结行政执法的共性症结和个性漏洞,形成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以点带面针对
11、性反馈问题和提出改进建议。严格执行XX市行政败诉案件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落实行政败诉案件报告制度,实行“一案一报告”,以追责问责促进行政机关依法履职、依法行政。推行行政复议白皮书制度,通报本地行政复议工作成效、案件审理情况、案件主要特点以及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行政执法的工作要点。定期梳理发布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的纠错、败诉、调解等典型案例,发挥典型案例指导作用。建立健全下沉执法机关开展错案讲评等工作机制,每年至少开展1次领导干部及一线执法人员观摩行政复议听证活动,实现对执法共性问题的源头治理和整体预防。(十)提升行政机关履职能力。行政机关应当严格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在行政行为决定书中规范告知当
12、事人行政复议申请权和申请期限,准确甄别行政复议前置案件类型告知当事人先行申请行政复议。通过互联网渠道送达行政行为决定书时,行政机关应提供提交行政复议申请书的互联网渠道,引导当事人通过行政复议维护合法权益。申请人对当场作出或者依据电子技术监控设备记录违法事实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并向行政机关提交申请行政复议,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处理和转送行政复议机关。(十一)强化行政机关化解行政争议主体责任。建立以行政机关为主体,行政复议机构为指导的行政争议化解机制,积极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特别是针对行政复议案件高发、纠错风险案件集中的问题开展专项治理,落实领导包案化解制度,积极推进单位责任“一把手”和领导
13、班子成员通过参与协调、跨区域联动调解、法律援助、纠错风险预警等行政争议化解方式,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十二)提升行政复议层级监督效能。坚持有错必纠,加大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重点领域行政执法的监督纠错力度,重点纠正违反法定程序、行政不作为、合法不合理等行政执法存在的突出问题。对行政复议办案中发现的相关违法问题,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促进执法部门健全执法机制、提升执法能力。强化对行政复议决定履行情况的监督,健全行政复议决定履行情况跟踪反馈制度、责令限期履行制度,确保行政复议决定有效履行率100%。加强行政复议案件质量管理,定期开展一次行政复议工作质效评议和行政复议案卷评查活动,通报评议评查情况
14、。加强行政复议内部监督检查,探索建立行政复议监督员和巡回复议制度,重点加强对行政复议工作机构案件办理程序性行为的监督。(十三)完善“1+4”大监督体系。加强行政复议监督与执法监督、司法监督、检察监督、监察监督的协作协力,形成全方位一体化的大监督体系,联合推动行政机关的检察建议、司法建议、监察建议按期履行率和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100%。建立“一案双查”机制,涉及重点民生领域的行政复议申请,相关执法案件同步引入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审查。将行政复议监督内容纳入法治督察范围,重点针对行政执法问题突出、行政争议多发、败诉案件与被纠错案件高发的执法领域和执法单位,开展专项督察、类案督察,以督察检查促进长效长
15、治。充分利用府院检联席会议平台,联合推动重大执法问题治理、复议诉讼共性问题会商、滥用权利甄别规制、业务培训和联合监督等方面的良性互动,推动形成解决问题的共识和化解矛盾的合力。(十四)健全与纪检监察机关协作机制。建立严重违法线索移送制度,对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和行政败诉案件、复议纠错案件中发现公职人员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或者职务犯罪的问题线索,移交同级纪检监察机关依法严肃处理。(十五)探索建立尽职免责机制。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发现的违法行政或瑕疵行为,鼓励行政机关及时自我纠错,消除影响,主动化解矛盾。对于行政机关主动担责、及时纠错且没有造成实际损害或者积极化解纠纷消除影响的,对
16、原行政行为的违法责任可不予追责。(十六)加强行政复议跨领域改革衔接。加强行政复议与“大综合一体化”“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改革机制衔接配合,重点围绕改革工作,将行政执法监督关口前移,建立行政复议、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行政执法工作与行政执法监督全流程衔接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发生,切实做到“防未病、治未病”。(十七)加强行政复议工作保障机制。健全完善接待、受理、调解和解、审理、调查、听证、合议、咨询、监督等案件审理配套制度。规范行政复议办案工作流程,做到定岗定位定责,形成清晰明确且有迹可循的办案责任体系,严肃办案纪律。认真落实行政复议档案管理、请示报告和半年度、全年度统计分析及报告报
17、送制度。建立行政复议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将办公场所、办案装备、日常办案、出庭应诉、辅助人员配备、档案整理归档等方面费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十八)加快行政复议信息化建设。推动行政复议运行方式的数字化、智能化,依托浙里复议APP和XX省行政复议数字化平台,实现当事人足不出户申请、参加行政复议,全流程实现无纸化办公,通过数字赋能提升行政复议制度使用率。加快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一件事”多跨场景应用建设,实现“行政复议、复议调解、行政应诉、行政执法”闭环治理和跨层级、跨部门、跨领域的多跨业务协同,减少事务性工作,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为行政复议工作增质提效。(十九)加强行政复议队伍能力建设。严格
18、执行严格执行2名以上行政复议人员调查、审理,3名行政复议人员听证的规定,通过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方式充实行政复议办案力量,确保行政复议队伍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相适应。建立健全行政复议员任命和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行政复议从业资格制度,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传帮带”工作机制,着力打造一支靠得住、信得过、能办案、办好案的行政复议专业化、职业化队伍。强化教育培训,通过专题培训、上岗培训、案例讲课、网上培训等方式,确保办案人员每人每年业务培训不少于5天。成立行政复议委员会,为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和行政复议工作重大决策提供意见,为莲都行政复议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四、相关要求(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对行政复议工作
19、的领导,将全面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以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为契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区依法治区办要充分发挥好统筹协调、监督指导和督查考核等牵头抓总作用,共同推动各单位各就其位、各尽其责。(二)强化责任落实。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晴雨表”“风向标”。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积极引导行政争议通过调解、复议等非诉途径解决。要切实履行好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的第一责任,加强本单位法制机构建设,通过集体学法、专题培训、庭审观摩、案例指导等方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落实情况纳入法治莲都(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体系,纵深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做出成效。(三)强化示范引领。主动挖掘在推进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发挥系列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案例,大力培育提升“复议为民”为主题的最佳实践项目,打造在全省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中具有莲都辨识度和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大力宣传报道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改革中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创新经验,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群众参与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感受度、认同度和满意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86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