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诊疗部门类现场处置方案.docx
《医院诊疗部门类现场处置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诊疗部门类现场处置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医院诊疗部门类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描述1. 1诊疗部门类事故类型诊疗部门是医院的主要业务部门,它包括病房和门诊的各临床科室,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急诊科、预防保健科通常也属于诊疗部门。诊疗部门类事故主要是指医疗技术风险,是指医疗服务过程中存在或出现的可能发生医疗失误或过失而导致病人死亡、伤残以及躯体组织、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受损等不安全事件的危险因素,无论不良后果是否发生以及患者是否投诉,均属预警健康范围。1.2 事件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事件主要发生在门诊科室、住院部。1.3 事件可能发生的季节和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诊疗部门类事件无明显的季节特征。诊疗部门类事件可导致患者伤
2、亡和医院财产损失。1.4 技术风险预警分级根据工作和医疗活动中因失误造成的医疗缺陷的性质、程度及后果,将技术风险预警分为三级。1.5 .1一级预警项目指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操作规程和常规,但尚未给患者或医院造成损害招致患者投诉等不良后果的情形。(1)违反工作纪律D上班或值班时间擅自离岗、脱岗,班前班中饮酒影响正常工作:2)为患者进行诊疗服务过程中,不遵守职业礼仪,聊天、打手机;3)违反职业道德和医疗保护原则,不负责任地透露或散布有关患者的情况;4)不负责任地任意解释医院规定和其他科室、其他医务人员的工作,造成患方误会或不满;5)诊疗工作中违反医疗保险有关规定;6)违反医德规范,以医谋私,
3、吃拿卡要,收受红包。(2)违反诊疗规范1)违反首诊负责制有关规定;2)危重患者来诊后,未立即进行抢救;3)门急诊医师对3次就诊未能确诊的患者未安排会诊或请上级医师复诊;4)门诊、急诊或住院医师会诊时,未在规定时限内到达,或未诊查者只看病历进行“书面会诊”或“电话会诊”;5)门急医师不见病人即开具“住院通知单”;6)病房医师不查病人即开写医嘱;7)三级查房不及时、不认真,记录、签名、审签不规范、不及时;8)住院患者病情恶化处理效果不佳时,未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指导9)疑难病例未及时提请科内、科间或医院内外会诊;10)对需要立即执行的医嘱,医师未通知护理人员从而导致执行延迟;11)对危重患者未进行床
4、头交接班,或未按规定书写交班记录;12)临床医师发现传染病未按要求进行报告,出现迟报、漏报;13)麻醉医师对手术患者术前未查房,或术后24小时内未随访;14)手术科室对重大手术未按手术分级管理权限履行报批手续;15)手术医师在手术后未及时诊查患者,患者手术后3日内无上级医师查房;16)错发、漏发药品,但未造成不良后果,尚未引起患者投诉;17)因医方对择期手术准备不足,延误手术进行;未按医院要求上午8时整时开展手术;18)供应或使用过期失效的灭菌器械或不合格材料,尚未造成良后果;19)护理环节未正确执行医嘱;20)错采标本,错贴标签,错用抗凝剂等导致不能正常检验;21)违反处方管理规定,药物适应
5、证、禁忌证、剂量、用法、配伍等方面出现错误,尚未造成不良后果;22)发生严重工伤、重大事故、传染病暴发流行等事件时,未及时上报;23)患者转科治疗过程中,转出科室未提前联系妥当或转入科室借故拒绝或拖延转入。(3)医疗保障缺陷1)抢救药品器材质量不合格,过期失效,供应、补充、更换不及时、账物不符;2)设备、器材出现故障,维修不及时影响正常使用;3)医技科室对仪器设备疏于维护,违规操作,导致结果失真;4)医技科室疏于查对,弄错标本、项目或检查部位;5)遗失检查检验标本;6)特殊标本、病理标本保存时间不符合上级规定;7)检查检验结果出现可疑、矛盾资料或意外阳性结果时,未进行复核、主动报告或未通知临床
6、科室及时重查;8)药剂科未能及时发现处方中用药不当、用法错误、配伍禁忌、违规超量等风险;9)调配中药处方时,对需要先煎、后下、冲服等特殊处理的药物未单包注明;10)调配中草药不使用计量器具;11)划价收费错误,导致患方投诉;12)计算机网络疏于维修和管理,导致运行障碍,影响正常作。(4)诊疗记录缺陷1)门急诊医师未及时、规范书写门急诊病历;2)门急诊病历、住院病历中未记录药物过缴史,输血患者未记录输血史;3)未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日常病称记录及规定应当记录的其他资料;4)对转科转本院内患者,未书写转科、转本院内记录;5)对意外死亡病例,未及时报告医务科或行政值班;6)大中型
7、手术未按手术分级管理规定进行术前讨论并完成讨论记录;7)未认真履行知情同意手续,并及时、规范、严密地签订知情同意文书;8)诊疗资料记录不真实、不完善、不及时、不规范,造成安全隐患;9)出具各种虚假诊断证明,或超越专业权限出具医学证明;10)各种诊疗记录和资料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签名不正规、越权签名或未进行审签;11)以刮、涂、擦等违规方式修改病历资料;12)诊疗科室、病案室保管不周,造成病历丢失、损坏或被违规复制。1.4.2二级预警项目(1)因发生一级风险预警引起患方投诉;(2)一年内累计发生两次及两次以上风险预警;(3)由于责任者的过失,造成非事故性医疗缺陷,给医院造成经济损失(经协商、调
8、解或法院判决),金额低于3000元人民币。1.4.3三级预警项目(1)一年内发生两次及两次以上二级风险预警;(2)由于责任者的过失,造成非事故性医疗缺陷,给中心造成经济损失(经协商、调解或法院判决),金额超过3000元人民币;(3)出现医疗事件酿成医疗纠纷,虽未认定为医疗事故,但责任者过失严重,情节恶劣,严重损害了中心声誉;(4)发生严重违反医德医风事件,被上级通报或新闻媒体曝光,造成较坏的社会影响。2应急工作职责2.1应急工作小组分工事件发生后,立即成立应急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实施事件应急处置和现场处置工作。组长:现场负责人成员:应急救援办公室值班人员、现场工作人员2.2应急工作小组职责组长:
9、事件发生后,分析判断事件类型、级别,立即启动现场处置方案,积极组织现场应急处置。若事态扩大,立即请求增援。应急救援办公室值班人员:接到事件报告,按照指令,召集应急小组成员,协调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同时做好相关记录,并向应急救援办公室主任及应急指挥部汇报情况。现场工作人员:服从指挥,按职责和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预警处置工作。3应急处置3.1 应急处置程序3.1.1 医疗技术风险预警信息来源1)各级各类查房:医师三级查房、护理查房、临床药师查房、主任查房、医德医风查房等;2)职能管理部门日常检查、监督、考核、评价、分析、反馈;3)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日常工作中的反映和积累;4)义务监督员提
10、供:5)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领导机关监督检查提示或通报;6)患方反映、投诉、举报;7)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启示等。3.1.2医疗技术风险预警处置程序(1)立案1)自查立案: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药剂科及其他有关部门日常工作中检查发现预警项目内容,均有权利和义务立案处理。2)投诉立案: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管理部门接到投诉,经核实确系风险预警内容时,应在24小时内立案。(2)处理程序1)属于自查立案的,应当限期整改并做好记录。2)属于投诉立案的,应在受理投诉后48小时内通知被投诉单位并限期整改。3)被二、三级医疗技术风险预警警示的当事科室或当事人,接到通知后最迟在小时内必
11、须主动作出检讨或说明,根据情节、后果、态度和整改结果,10日内作出处理。4)经依法鉴定认定为医疗事故的医疗事件,按照处理医疗事故的相关规定以及中心有关规定处理。(3)处罚1)根据警示等级、情节轻重与后果,参照态度和一贯表现,确定处罚度。2)做出处罚决定时,要区别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合理地确定责任者在综合原因中应负的责任比重。3)对于受到风险警示的部门和个人,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对于及时发现风险、努力补救、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的工作人员,应当给予一定的奖励。3.1 .3事件扩大及医院应急预案衔接程序(1)如果医疗技术风险较重,现场负责人应向应急救援办公室报告。(2)应急救援办公室立即向应急
12、指挥部成员汇报,由总指挥启动医院综合应急预案。(3)总指挥启动医院综合应急预案的同时应按报告程序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3.2 诊疗部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措施3.2.1 门诊应急处置措施(1)门诊高峰期应急处置措施1)门诊各科室就诊患者等候时间预计超过2小时,应立即启动本预案。2)发生需启动预案的情况时,由诊室坐诊大夫上报门诊办公室,再由门诊办公室上报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3)各科诊室应急服务措施:a开足诊室,有序分流患者。b由医务科调派病房医师支援门诊,给予人力保障。C增派导医、保安、志愿者维护秩序,帮助分流患者。4)窗口服务应急措施:(挂号收费、出入院处、药房、检验科、超声科、医学影像科等)a开足
13、窗口,增加机动窗口。b安排休班人员及当班人员延时加班。C增派导医、保安、志愿者,指引患者进行分流。d由医务科协调,实行门诊患者,住院患者错时检查(急诊除外)。5)实行弹性工作制,做到提前上班,中午连班,晚上加班。6)按不同检查项目分流患者,引导患者可先选择其他项目检查。(2)门诊就诊患者紧急情况应急处置措施1)门诊系统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规章制度,坚守工作岗位,注意观察来院门诊就诊的患者,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抢救措施。2)急救物品做到“四固定”,班班清点,同时检查急救物品性能,完好率达到100%,急用时可随时投入使用。3)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急重症患者的应急处理方法。4
14、)发现患者在门诊大厅或各诊室、走廊出现紧急情况,应迅速做出准确判断,第一发现者不要离开患者,应立即进行现场抢救,如患者猝死,应立即进行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急救中心医护人员来现场抢救。5)急救中心医护人员接到紧急呼救信号后,以最快的速度携带急救药品及氧气等赶赴现场。6)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对患者病情迅速做出判断,就地进行抢救,根据病情将患者搬至担架车,搬运过程中不可间断抢救,迅速送达急救中心救治。7)急救中心留科人员,当接到呼救信号时,迅速做好抢救准备,必要时可通知相关人员协助会诊救治。8)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应注意互相配合,有条不紊,严格查对,及时做好各项
15、记录,并认真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安慰等工作。9)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准确的记录抢救过程。10)抢救无效死亡,协助亲属将尸体运走,向医务科或总值班汇报抢救过程和结果。(3)门诊患者就医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应急处置措施待诊病人呼吸心跳骤停一门诊工作人员妥善安置病人立即行心肺复苏术,同时通知就近医师和急诊科医护人员,并协助医师进行抢救一门诊、急诊配合现场抢救一病情许可者立即转入抢救室抢救观察一病情稳定转入病房治疗。(4)门诊突发意外紧急情况应急处置措施1)发生意外后患者的抢救及处置原则a可能引发院内意外伤害事故的原因:门诊患者、职工不慎碰撞、摔伤;因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拥堵、踩踏;医院的地、房屋和设备等
16、维护管理不当导致的用水、用电、屋顶落物等安全隐患;院内各重点区域如药剂科、检验科、影像科等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所造成的意外人身伤害等。b病情重者立即将患者妥善安置,并通知就近医师就地抢救,同时通知急诊科。病情许可者迅速把伤者送往急诊科治疗处理。c及时通知医务科,下班时间应通知院总值班人员,告知情况。d如遇严重意外,应安排人员保护现场并进行调查。医务科或院值班人员应查明事件情况并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e在应急处理意外事件的同时,由医务科或院值班人员负责联系伤者家属并做好其他相关工作。2)火灾a门急诊所有灭火器的口常保养和检查由医院保卫部门进行,任何人不得擅自动用。b听从医院的安排,组织有关人员进
17、行相关培训,全科的工作人员由护士长组织培训。c每名工作人员要时刻提高防范火灾的意识,对于各种异常情况要及时给予关注。如:异常的气味、烟味、不明原因的烟雾、可疑的火光等。一旦发现要追根查源,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d发现微小火情,当事人积极进行扑救,同时告知附近人员协助并报警。工作人员要安抚就诊患者,不要围观,保持正常医疗秩序。C当发现火情无法控制时,要报警并立即组织患者疏散,及时报告分管部门及分管领导。先疏散重症患者,同时对需要生命支持的重患者,在转移过程中要同时携带氧气、输液等,并由主管医师负责,疏散途中遇有烟雾时要有湿毛巾保护,医护人员将患者全部疏散后再离开现场。疏散完毕医护人员清点患者数,报
18、告医务科或医院总值班。3)地震a出现震感时首先要准确判断是否为地震,以免造成人混乱。b地震发生时医护人员组织患者自我掩护,首先要就近寻找掩护物,如桌子、椅子、床等的下面都属比较安全隐蔽处,用随手物件护头和捂住口鼻,以免砸伤或被泥沙烟尘呛住。对幼儿、老人要特别关照;留观患者应用被褥蒙住头部和身体,并立即躲在床下;将重病患者的床位移动到跨度小的房间,待震动平静后再作下一步处理。C组织患者尽快离开房间,不可轻易再进房内,以免震动造成房屋坍塌伤人。d被困时保持镇静,保存体力,待外面有动静时再大声呼救或敲击。e患者转移完成后医护人员清点患者数,并上报医院。4)爆炸a门急诊一旦出现爆炸险情时,当事人应立即
19、向门诊办公室、保卫科、医务科或医院总值班报告。b立即组织患者疏散并要报警,及时报告分管部门及分管领导。先疏散重症患者,同时对需要生命支持的重患者,在转移过程中要同时携带氧气、输液等,并由主管医师负责。医护人员将患者全部疏散后再离开现场。疏散完毕医护人员清点患者数,报告医务科或医院总值班。(5)停水、停电、停气等异常情况应急处置措施1)任何人发现情况立即通知医院相关部门,派工作人员到场处理,必要时通知医务科或医院总值班。2)停电时,当班医师和护士立即准备好手电筒,留观室开启备用应急灯。医护人员安抚患者保持秩序。3)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应立即采取人工辅助通气(捏皮球),吸引器改用手动式吸引器(引流或吸
20、痰),直到供电恢复。4)停氧气时,使用呼吸机和吸氧的患者,立即启用备用氧气瓶,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5)故障排除期间,所有医护人员都要守护、安抚和处理患者的不适。3.2.2临床紧急用血应急处置措施1)临床科室医务人员首先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采集血标本,并通知血库做好紧急用血准备。2)输血科在常态下应贮存一定的应急用血量,包括新鲜冰冻血浆;遇临床急救用血且库存量不足时,工作人员应先行及时与泰安市中心血站联系并说明应急情况,请泰安市中心血站采取应急措施,积极配合临床抢救,并及时向科主任汇报,由科主任负责协调与处理。3)如果有多名医护人员处理多名伤员,此时应指定1名医师负责血液申请并与输血科联络。每
21、个患者的血标本和输血申请单上应清楚地标明患者姓名和唯一性病案号。若无法识别患者(如患者昏迷),可在病案号的基础上加紧急入院号(如Ol号、02号),避免在确认受血者身份和粘贴血标本标签时出错。4)急性失血患者如经液体复苏后收缩压能维持在10.66kpa(80mmhg)左右可暂不输血,因为患者维持在许可的低血压状态可缓慢出血,防止在伤口处形成的一个不结实的止血血栓被血流冲走。5)紧急情况下,需要紧急同型输血,来不及办理任何手续时,可由抢救现场的医师开具输血申请单,在输血申请单右上角标明“紧急”字样,连同血样快速交血库先行配血、发血,事后补办手续。6)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手术及其它治疗时间,可简化紧
22、急大剂量输血时供血之间的配血过程,由经治医师确定是否需要不等交叉配血试验完成就立即输血,但需抢救现场最高职务(职称)医师签署意见,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并签字认可,并报医务科方可实施。7)输血科在接到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血标本后,在未知患者ABO血型情况下,可快速发出第一袋“0”型悬浮红细胞或红细胞(最好是RhD阴性血),血袋上标明“未完成交叉配血试验”字样;已知ABO血型,无同型红细胞制品时,先行配合型输血,如0型红细胞可输注给任何型的受血者,A型或B型血细胞可输注给AB型受血者,但最好输注洗涤红细胞,且每次输注量不多于2单位。若已输入大量0型红细胞成分后,能否输注与患者同型的血液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当
23、患者原ABO血型的红细胞与新采集的患者血标本血清相合时,可以输注与患者原血型同型的血液(在改输原同型的血液时,须更换输血器)。若交叉配血试验由于ABO抗体所致不合时,则应继续输注。型红细胞。8)如果在紧急情况下无同型血浆,AB型血浆可安全地输给任何型的受血者;A型血浆可以输给A型和0型受血者;B型血浆可输给B型和0型受血者:0型血浆只能输给0型受血者。输注前要与患者或其亲属签订输血知情同意书说明利弊。但应注意:a型血浆同时输注时,少数a亚型的供者血浆中可能存在高滴度的抗al抗体,致al型患者红细胞怕破坏溶血;rhd阳性供者血浆中没有抗d抗体,可用于rhd阴性患者,但不能排除rhd阳性供者血浆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诊疗 部门 现场 处置 方案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8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