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门事业编考试职业能力测验(职测)第二次冲刺检测试卷(含答案和解析).docx
《民政部门事业编考试职业能力测验(职测)第二次冲刺检测试卷(含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政部门事业编考试职业能力测验(职测)第二次冲刺检测试卷(含答案和解析).docx(1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民政部门事业编考试职业能力测验(职测)第二次冲刺检测试卷(含答案和解析)一、单选题1、郑兵的孩子即将上高中,郑兵发现,在当地中学,学生与老师的比例低的学校,学生的高考成绩普遍都比较好,郑兵因此决定,让他的孩子选择学生总人数最少的学校就读。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指出了郑兵上述决定的漏洞?A、忽略了学校教学质量既和学生与老师的比例有关,也和生源质量有关B、仅注重高考成绩,忽略了孩子的全面发展C、不当地假设:学生总人数少就意味着学生与老师的比例低D、在考虑孩子的教育时忽略了孩子本人的愿望【答案】:C【解析】:题干中郑兵的出发点说的是学生与老师的比例,但当他选择学校的时候却只考虑基数,即只考虑学生人数的多
2、少。可见,郑兵错误地将学生人数等同于学生与老师的比例。选项C恰当地指出了这一点,即郑兵不当地假设:学生总人数少就意味着学生与老师的比例低。2、第一次庭审时,原告律师向法庭所作的,了三年来原告在这起家庭暴力案件中遭受虐待的真相。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oA、申述揭穿B、申述揭露C、申诉揭穿D、申诉揭露【答案】:B【解析】:申述指详细说明。申诉指诉讼当事人或其他公民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载定不服时,依法向法院或检察院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原告律师向法庭陈述的是事实真相,所以应选申述。揭穿是贬义词,一般指揭穿阴谋,显然用在这里不合适。3、()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态度。A、一切为了群众B、一切依靠群
3、众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答案】:B【解析】:一切依靠群众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态度。4、公元250年至800年,玛雅文明还十分发达,城市繁荣,庄稼收成也很喜人。气候记录显示,这一时期玛雅地区的降水量相对较高。此后玛雅文明开始衰落。从公元820年左右起,在连续95年的时间里,该地区开始经历断断续续的干旱,有些地方的干旱甚至持续了数十年之久。许多专家由此认为,9世纪的气候变化或许正是玛雅文明消亡的原因。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的观点()A、在9世纪衰退的玛雅城市大多分布在南部,使用木材进行的建造活动也大大减少B、和所有的大型农耕文明一样,玛雅人的社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4、农作物,干旱导致农产品减少,严重影响玛雅人的生存C、大多数玛雅城市是在公元850年到925年之间衰落的,和干旱发生的时间高度重合D、公元100O年至1075年期间,玛雅地区石雕和其他建造活动减少了将近一半,而那时当地又一次遭受了严重的旱灾【答案】:B【解析】:本题出自2022年国家(省部级)行测真题,本题考查加强论证。论点:9世纪的气候变化或许正是玛雅文明消亡的原因。论据:公元250年到800年,玛雅文明十分发达,从公元820年左右起,在连续95年的时间里,该地区开始经历断断续续的干旱,有些地方的干旱甚至持续了数十年之久,玛雅文明开始衰落。A项中,使用木材进行的建造活动大大减少与论点中的气候变
5、化导致玛雅文明消亡无关,无法加强;B项中,属于原因解释,干旱导致农产品减少,严重影响玛雅人的生存,由此说明玛雅文明消亡的原因就是气候变化导致的,可以加强;C项中,城市衰落期间和干旱发生的时间重合,说明玛雅文明消亡的原因可能是干旱,可以加强;D项中,玛雅地区石雕和其他建造活动减少了与文明消亡的原因无关,属于无关项,无法加强。对比B、C两项,C项中,即使时间重合也不能说明一定是干旱导致了文明消亡,只是加强了可能性,而B项直接解释了消亡的原因,因此,B项的支持力度强于C项。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OoA、海南人说:我们这里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最强B、黑龙江人说:我们这里夏季
6、的白昼时间最长,太阳辐射最强C、西藏人说:我们这里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最强D、新疆人说:我们这里气候干燥,云雨少,晴天多,太阳辐射最强【答案】:C【解析】: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日照时间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日照时间受纬度位置和天气状况的影响,正午太阳高度角受纬度位置的影响。选项C,西藏位于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是我们国家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那里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而且那里多晴朗天气。选项A,海南纬度位置低,为季风气候,夏秋季节多受台风影响,多阴雨天气;选项B,黑龙江纬度位置高,也为季风气候;选项D,新疆虽然干燥,云雨少,晴天多
7、,但和西藏比还是没有西藏太阳辐射强。故选G6、一个三位自然数.把它十位上的数字去掉后变成的两位数是原来三位数的七分之一。问这样的三位数有几个?A、 1月。日B、 1月1日C、 1月2日D、3【答案】:B【解析】:设这个三位数百、十、个位分别为a,b,c,则7(10a+c)=100a+10b+c,整理得3c=5(3a+b)0则所以只有105这一个数能满足题干条件。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逑泥于某种原则或教条,绝不是我们应该奉行的实事求是的做法。我们曾经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上自己,一旦解除,道路越走越宽广。旗脑照相的经营者想出一个招揽生意的奇妙招数:在大型商厦租赁一
8、角,通过商厦售货员向顾客派发免费照相单凡在本店购货满100元以上者,将一张精美照片。鲤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东欧各国在协调经济政策、共同危机方面还存在需要加强之处。A、束缚敬赠防御B、束缚惠赠抵御C、禁锢惠赠抵御D、禁锢敬赠防御【答案】:A【解析】:h禁锢指强力限制;束缚指使受到约束限制停留在狭窄的范围内,根据题意应选后者。P,敬赠指恭敬地赠送;惠赠是敬辞,指对方赠与(财物),根据题意应选前者。P,、防御指抗击敌人的进攻;抵御指抵挡、抵抗,根据题意应选前者。8、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给予制裁的行政行为。据此,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的是:()A、对醉酒的人约束至
9、酒醒B、对严重违反公务员法的公务员给予开除处分C、对到期不缴纳税费的纳税人,按日加收滞纳金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D、暂扣违章司机的机动车驾驶证【答案】:D【解析】:【答案】选D、本题可以运用排除法作出判断。A项的醉酒与行政管理应该没有什么关系,可以直接排除。B项的处分是机关单位的内部行为,不属于行政处罚,排除。C项的加收滞纳金属于经济行为,排除。只有D项,违章司机因为违反了、行政管理秩序,受到了扣驾驶证的处罚,属于行政处罚。所以,正确选项是D。9、我们需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美人之美,善于发现和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不;需要以文化自觉的主体意识、各美其美,坚守和弘扬优秀中华文化传统,不、盲目崇外。依
10、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OOA、目空一切自暴自弃B、妄自尊大妄自菲薄C、唯我独尊自惭形秽D、自高自大自轻自贱【答案】:B【解析】:本题出自2021年4省市联考(新疆/福建/重庆/河南)行.文段两句话用分号连接,为并列关系,且为反向并列,前半句强调要善于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不能狂妄自大;后半句强调与此同时要坚守优秀文化,不能过分看轻自己。同时,第二空填入的词应与后文的盲目崇外构成并列关系。B项、妄自尊大与妄自菲薄可体现出反向并列,同时,妄自菲薄与盲目崇外相呼应,意为过分看轻自己,盲目地崇拜外来文化。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10、 2,7,O,32,52A、14B、15C、16D、17【答案】:D
11、【解析】:该数列相邻两项的差是5,10,15,20,是以5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因此所求项为7+10=17。故选D。11、民族主义曾经是社会争取统一与独立的现代化力量,而今一旦立国成功,却很容易变成一种保守压迫的力量。几乎没有政治领袖具有这样的见识:将其国民的需要置于国家目标之上,而常常是实现现代化的手段本身变成了目的。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OA、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B、民族主义具有保守与压迫的本质属性C、有远见的政治家会将国民的需要置于重要地位D、在现代国家的建立过程中,民族主义起过积极性作用【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型,主要考察局部精读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识别陷阱类型中的概括
12、不当。B选项是以偏概全,民族主义很容易变成一种保守压迫的力量不等于民族主义具有保守与压迫的本质属性。故本题选择Bo根据民族主义曾经是社会争取统一与独立的现代化力量,而今一旦立国成功。却很容易变成一种保守压迫的力量可以判断A选项正确。根据几乎没有政治领袖具有这样的见识:将其国民的需要置于国家目标之上可以判断C选项是正确。根据民族主义曾经是社会争取统一与独立的现代化力量可以判断D选项是正确。因本题选择的是理解不正确的,所以,本题选择B答案。12、1234()98121827A、6B、7C、10D、11【答案】:A【解析】:下一层数的两两之差等于上层数字。13、34,62,79,98,(),194o
13、A、142B、119C、223D、254【答案】:A【解析】:34=62-2,62=82-2,79=92-2,98=102-2,194=142-2,各项的底数为依次排列的合数,由此可知空缺项应为122-2=142,故选A。14、根据国家赔偿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赔偿义务机关决定不予赔偿的,应当书面通知赔偿请求人,并说明不予赔偿的理由B、被羁押人在羁押期间死亡的,赔偿义务机关的行为与被羁押人的死亡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赔偿义务机关应当提供证据C、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D、财政部门应当自收到支付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支付赔偿金【答案】:D【解析】:国家赔偿法第
14、13条第3款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决定不予赔偿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书面通知赔偿请求人,并说明不予赔偿的理由。A项正确。第26条第2款规定,被羁押人在羁押期间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赔偿义务机关的行为与被羁押人的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赔偿义务机关应当提供证据。B项正确。第35条规定,有本法第3条或者第17条规定情形之一,致人精神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C项正确。第37条第3款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支付赔偿金申请之日起七日内,依照预算管理权限向有关的财政部门提出支付申请。财政
15、部门应当自收到支付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支付赔偿金。D项错误。15、甲班有42名学生,乙班有48名学生,在某次数学考试中按百分制评卷,评卷结果两个班的数学总成绩相同,平均成绩都是整数,且都高于80分。请问甲班的平均分与乙班相差多少分()A、12分B、14分C、16分D、18分【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假设甲乙两班的平均分分别为一(100x80,100皿,且为整数)O则有:428,即:哈由于3X8O,且为整数,10080,且为整数,故:“%,WI2即有:r12所以,选A16、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16、。最低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作为认知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a,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与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
17、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他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是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b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之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
18、人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即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c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诗人、真正的艺术家.填入文中a、b、C处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oA、所以故因此B、所以但于是C、于是故
19、所以D、于是但因此【答案】:B【解析】:首先看b处,前后两句明显是转折关系,所以排除A、C两项。根据语意。a处前后句之间是因果关系,C处前后两句间是顺承关系,故本题答案为Bo17、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C02(二氧化碳),目的是OOA、用C02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B、节约氧气C、让人体吸收C02D、用C02增加氧气罐压力【答案】:A【解析】:本题出自2022年吉林行测真题,(乙级)(网络汇总版)二氧化碳是调节人体呼吸的有效生理刺激气体,在纯氧中混入5%的C02,可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有助于促进病人呼吸系统的健康。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18、依据我国宪法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
20、建置的批准机关是Oo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国家主席【答案】:A【解析】:宪法第62条第12款规定,全国人大的职权之一是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19、反诉:是指在已经提起的诉讼中,被告针对与原诉有联系的行为,提起独立诉讼请求的行为。根据以上定义,下列行为属于反诉的是:()。A、老师起诉学生借钱不还,学生起诉老师剽窃B、原告起诉离婚,被告请求法院确认婚姻关系本来就是无效C、原告起诉,要求被告按买卖合同交货,被告起诉供货商未能按时交货D、原告起诉被告居住的房屋所有权是他的,被告请求法院让原告偿还欠款【答案】:B【解析】:A选项中,借钱不还与剽窃并非基于
21、同一法律关系或同一事实,不能提起反诉;C选项中被告起诉供货商,此诉与原诉的原被告不一样,不能构成反诉;选项D中的房屋所有权与欠款也非基于同一法律关系或同一事实。故正确答案为Bo20、标杆管理:是指企业不断寻找和研究同行一流公司的最佳实践,以此为基准与本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从而使自己企业得到不断改进,以求进入赶超寻流公司创造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其核心是向业内或业外的最优企业学习。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居于标杆管理的是()A、空调业内两大巨头公司合力投资,联合研发新一代生态环保空调B、某保险公司将本公司与业内最优公司的年终业绩差距与员工年终资金挂钩C、某公司将同行公司生产产品之前先造就人才的
22、先进经营理念引入本公司D、某公司研究对手公司的优势和弱势,改进自身生产流程,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答案】:C【解析】:解析:A项两大巨头公司合力投资不符合定义中的、向最优企业学习;B项把两个公司的年终业绩差距与员工年终奖金挂钩和定义中的向最优企业学习没有关系。D项研究对手公司的优势和劣势和定义中的最佳实践不相符。只有C项完全符合定义。21、有人根据玛雅太阳历提出2012世界末日。科学界多年的观测与研究表明:2012年可能大规模爆发太阳耀斑,会影响地球通讯系统,但不会导致地球文明毁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OA、世界末日说对当代科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B、世界末日说缺乏科学依据,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
23、、世界末日说与太阳耀斑的内在关联,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D、科学界对太阳耀斑的爆发及其后果的预测,反映了联系的客观性【答案】:D【解析】:文段中两句话末日和不会导致地球文明毁灭表明,科学研究并没有印证玛雅人的预测。科学家的研究就是从不同事物的关联中去寻找规律,规律的存在即表明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种联系并不局限于自然界的事物之间,也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社会生产活动的各个领域之间。A项错误,指导意义无从谈起;B项错误,任何意识形式,不论其内容如何特殊,不论其是否远离现实生活,都不是主观自生的,也不是从天而降的,都是来自客观世界,都能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原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政部门 事业 考试 职业 能力 测验 职测 第二次 冲刺 检测 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88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