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3T-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应用技术规程.docx
《DBJ53T-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应用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J53T-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应用技术规程.docx(5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云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应用技术规程DBJ53350mm350mm400mm4OOmnis450mm450m11l500mm500mm550mm550mm600mm600mm,3.1. 3实心方桩按配筋数量及对应抗弯性能或有效预压应力值分为:A型、AB型和B型。3. 1.4实心方桩标记表3.L4方桩代号与规格选用代号预应力高强混凝土实心方桩(SHC)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SC)混凝土强度等级C80C60桩型A型、AB型、B型规格300、350、400、450、500、550、600SC(SHC)-XXXXX-XX代号型号边长桩长例如:SC桩、AB型、边长为400X400mm,
2、桩长12米的标记为:SC-AB40012(条文说明:参考国家标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规定,对实心方桩进行分类。SC桩是指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60(用“预应力混凝土”表达)的方桩;SHC桩是指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80(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表达)的方桩,SC、SHC桩的规格确定,既考虑到了云南省目前生产的状况,也考虑到了今后工程建设的需要,木规程选用了相应的方桩规格列入其中。)3.2构造3.2.1钢筋骨架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应力钢筋应沿方桩周边均匀配置,最小配筋率不低于0.5乐且不少于8根;2实心方桩螺旋箍筋的直径应符合下列要求:边长300X3OOmm350X350mm不小于
3、4mm;边长400400mm500500mm不小于5mm;边长550X550IJlm600X600mm不小于6mm;3实心方桩两端150Omm2000mm范围内螺旋箍筋的间距宜为40mm60mm,其余位置的间距宜为80mmIlOmmo4实心方桩的预应力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mm。(条文说明:本实心方桩应用技术规程,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环境类别二b进行耐久性设计。当基础的环境、地质条件对桩有侵蚀性时,应根据使用条件按有关规范采取有效的防腐蚀措施。)3.2.2实心方桩的连接可采用焊接法或其他可靠的连接方法。3.2.3每根桩的接头数量不宜超过3个。1.1.1 要求1.1.2 3
4、.1混凝土及搅拌混凝土用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应符合下列要求:1制作预应力方桩的混凝土质量应符合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并按照该标准的要求进行检验;2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其质量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3细骨料宜采用洁净的天然硬质中粗砂或人工砂,质量应符合建筑用砂GB/T14684的有关规定,且含泥量不大于1%,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1%;4粗骨料宜采用碎石或破碎的卵石,其质量应符合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的规定;碎石的岩体抗压强度宜大于所配混凝土强度的1.5倍;5混凝土拌和水不得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和硬化的有害杂质和油质,其质量
5、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6外加剂质量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不得采用含有氯盐或有害物的外加剂。1.1.3 钢材质量应满足下列要求:1预应力钢筋采用1420MPa,35级延性的低松弛预应力混凝土用螺旋槽钢棒,其质量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GB/T5223.3的规定;2螺旋箍筋采用冷拔低碳钢丝或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其质量应分别符合混凝土制品用冷拔低碳钢丝JC/T540,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的规定;3端板、桩套箍和桩尖采用的钢材质量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中关于Q235B的规定;4焊条宜采用E43XX型,质量应符合碳钢焊条GB/T5117的规定。焊缝质量不应
6、低于二级,现场焊缝质量除注明者外,不应低于二级。1.1.4 钢筋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应清除油污,不应有局部弯曲,端面应平整,单根方桩同束预应力钢筋下料长度的相对误差参照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对应要求执行;预应力钢筋骨架编笼应采用滚焊机成笼,装配钢筋笼时不得变形、松散。2预应力钢筋墩头宜采用热墩工艺,预应力钢筋锁头强度不得低于预应力钢筋材料强度标准值的90%;墩头不得有裂纹、偏心,厚度卡位后不得高出端头板面。3预应力筋和螺旋箍筋焊接点的强度损失不得大于预应力钢筋材料强度标准值的5%,松脱的焊点应用钢丝绑扎。1.1.5 采用先张法模外预应力工艺,总张拉力应符合产品工艺设计规定
7、,在应力控制同时检测预应力钢筋的伸长值,当发现两者数值有异常时,应检查、分析原因、及时处理。1.1.6 混凝土配料应采用电子秤称量,误差控制应符合相关规定。混凝土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拌。1.1.7 混凝土的浇灌应均匀布料、振捣成型。灌注混凝土时,应由桩顶部分往桩尖方向进行,必须连续灌注不得中断并边浇边振,并保证桩身混凝土密实。对桩顶、桩尖部分应加强振捣避免闭气产生气孔或不密实现象。3.3.7蒸汽养护工艺应按预养、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进行,其中升温速率每小时不宜超过25,恒温温度不宜超过90Co3.3.8预应力钢筋放张时,与混凝土方桩相同条件养护下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不得低于45Mpao
8、(条文说明:为确保方桩质量,本规程规定:放张预应力筋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均不得低于45MPa0)3.3.9实心方桩的分节长度可在规格长度内根据施工及运输条件调整。(条文说明: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JC934两个标准中没有提及生产工艺,为此,本节对主要生产工艺提出了一些原则性要求。)3.4产品质量要求3.4.1 实心方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1 SHC实心方桩不得低于C80;2 SC实心方桩不得低于C60;3.4.2 实心方桩的配筋、抗裂弯矩、极限弯矩、抗剪承载力、最大桩节长度及接头等的规格与构造详见附录A-附录D。3.4.3 4.3实心方桩的尺寸允许
9、偏差应符合附录E的规定。3.4.4 实心方桩的外观质量应符合附录F的要求。3. 4.5实心方桩的制作应符合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JC934和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标准中相应工艺的质量要求。3.4. 6实心方桩桩身混凝土强度须满足产品强度等级要求方可出厂。(条文说明:方桩的耐打性不仅与混凝土的强度有关,还与混凝土的成熟度有关,因此,沉桩不仅要求达到100%的设计强度,还要求方桩有一定的存放龄期。为提高方桩的耐打性,本规程规定:方桩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100%的设计强度,常压养护应满7天龄期后方可沉桩,如有其他有效措施且有试验数据表明混凝土抗压强度能达到与标准养护7天龄期的强度时,可不受
10、龄期的限制,但不得少于7天。桩的混凝土试块应与桩同条件养护,桩的强度以混凝土试块强度判定。)3.4.7桩尖采用钢板桩靴时,其钢板材质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的有关规定,材料的机械性能不应低于Q235B钢的要求,桩尖制作和焊接应符合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的要求。4岩土工程勘察4.1 一般规定4.1.1 勘察工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GJ72,以及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4. 1.2岩土工程勘察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1桩基按两类极限状态进行设计所需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及原位测试参数;2地下水位埋藏
11、情况、类型和水位变化幅度及抗浮设计水位,土、水的腐蚀性评价;3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震效应评价;4按设防烈度提供的液化土层资料;5施工工艺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分析粉土、砂类土、碎石类土以及较厚的硬塑状、坚硬状的粘性土沉桩的可能性;6对存在沉桩挤土效应的土体进行分析,并提出施工技术措施的建议;7供设计比对的相关桩型和可实施的分析评价。4.1. 3建筑场地与环境条件的有关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1建筑场地现状描述,包括交通设施、高压架空线、地下管线和地下构筑物的分布;2相邻建筑物安全等级、基础形式及埋置深度;3附近类似工程地质条件场地的桩基工程试桩资料和单桩承载力设计参数;4提出周围建筑物的防振、防噪音的
12、建议。4.1.4桩基工程的详细勘察,除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的有关要求外,尚应满足下列要求:1勘探点间距:1)应对场地所在地区的地质条件分析选择工程桩可能承载类型,初步确定勘探点的布置间距方案;2)对于端承型桩,主要根据桩端持力层顶坡度决定,宜为1224米。当相邻两个勘探点揭露出的桩端持力层层面坡度大于10%或持力层起伏较大、地层分布复杂时,应根据具体工程条件适当加密勘探点;3)对于摩擦型桩,宜按1530米布置勘探孔,但遇到土层的性质或性状在水平方向分布变化较大,或存在可能影响沉桩的土层时,也应适当加密勘探点。2勘探点深度:1)宜布置1312的勘探孔为控制性孔。对于设
13、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桩基,至少应布置3个控制性孔;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桩基,至少应布置2个控制性孔。控制性孔应穿透桩端平面以下压缩层厚度;一般性勘探孔应深入预计桩端平面以下58倍桩身设计直径,且不得小于5米;如存在软弱下卧层分布,应揭穿进入下伏土层的深度不少于5米;2)在勘探深度范围内的每一地层,均应采取不扰动试样进行室内试验或根据土质情况选用有效的原位测试方法进行原位测试,提供设计所需参数。4.2 工程特性指标4.2.1 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应包括强度指标、压缩性指标以及静力触探探头阻力,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载荷试验承载力等其他特性指标。4.2.2 地基土工程特性指标的代表值应
14、分别为标准值、平均值及特征值。抗剪强度指标应取标准值,压缩性指标应取平均值,载荷试验承载力应取特征值。4.2.3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可采用原状土室内剪切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现场剪切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方法测定。4.2.4 土的压缩性指标可采用原状土室内压缩试验:1群桩基础变形验算时,对桩端平面以下压缩层范围内的土,采用室内压缩试验确定压缩模量,试验压力不应小于实际土的有效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2如考虑土的应力历史进行沉降计算,应进行高压固结试验,确定先期固结压力、压缩指数;3确定回弹指数,应在估计的先期固结压力之后进行一次卸荷,再继续加荷至预定的最后i级压力;4试验成果用e-P曲线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J53T 预应力 混凝土 实心 应用技术 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89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