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docx
《北辰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辰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docx(6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天津市北辰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北辰分局2023年12月a=.刖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北辰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展水系连通工程、植树造林、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园林城市建设等生态修复工程,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局部生态系统退化和潜在风险突出等问题交织,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矛盾显现。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举措,对维护地区生态安全和提升国土空间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为认真履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有序推进北辰区国土
2、空间生态修复工作,依据市规划资源局关于开展区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的函(津规自生态修复函(2021)259号)、天津市区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技术要点(试行)、天津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天津市北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等相关规划及要求,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北辰分局组织编制了天津市北辰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北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重要专项规划,提出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战略格局,统筹安排重点工程和实施措施等,全面贯彻落实了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北辰区开展国土
3、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是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的依据。第一章总则第一节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筑牢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共建天津市生态安全格局为目标,面向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三类空间,遵循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优化生态系统结构,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提升国土空间生态品质,为北辰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安全保障和基础。第二节基本原则1 .战略引领,科学编制落实国家、天津市和北辰区重
4、大战略,充分衔接各级各类上位规划,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遵循生态系统内在规律,科学引导自然资源合理有序配置,统筹推进规划期内生态修复工作。2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立足于北辰区自然地理格局和生态系统状况,以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脆弱区、生态敏感区等为重点区域,准确识别突出生态问题,科学预判主要生态风险和挑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制定规划目标,优先修复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区域和解决生态突出问题,重点实施有影响、示范好的生态修复项目。3 .统筹协调,系统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考虑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与农田、城市等人工生态系统之间的协同性,体现综合治理,突出整体效益,以
5、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探索多种生态价值转换路径。4 .充分论证,公众参与坚持“开门编规划”,建立跨部门、多领域合作的工作机制,广泛征求专家学者、企业、社团组织、社会公众等意见,在规划编制的各阶段充分论证,凝聚公众智慧和共识,提升规划开放性、包容性。第三节规划依据一、法律法规L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正);5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正);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修订);7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年修订);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修正);9 .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2021年);10 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19年
6、);11 天津市湿地保护条例(2020年);12 天津市绿化条例(2018年修订);二、政策依据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20)24号);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19号);5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关于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通知(财建(2016)725号);6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7、指南(试行)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0)38号);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国办发(2021)40号);8 .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修订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资环(2021)76号);9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天津等市(自治区)启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作为报批建设项目用地用海依据的函(自然资发(2022)2254号);10 .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通知(试行)(自然资发(2022)142号);11 .天津市区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技术规程(试行);12 .市规划资源局等关于印发天津市鼓励
8、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意见的通知(津规资生态发(2022)83号)。三、相关规划1 .全国重要生杰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规划(2021-2035年);2 .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3 .天津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h4 .天津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5 .天津市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专项规划;6 .天津市绿地系统规划(2021-2035)h7 .天津市村庄布局规划(2021-2035年);8 .天津市北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9 .天津市北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10 .天津市北辰区水系连通规
9、划;11 .天津市北辰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12 .北辰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13 .天津市北辰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14 .天津市北辰区水土保持规划(2020-2030年);15 .其他相关规划及资料等。第四节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规划范围为北辰区行政辖区内全部国土空间。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基期年为2020年,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远期目标年为2035年。第二章现状与问题第一节国土空间生态本底一、自然地理概况地理区位。北辰区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北部,介于北纬39。1000”3902rl1”之间,东经116。5613”117。2427”之间,东与宁河区、东丽区相
10、邻,南与河北区、红桥区相连,西南与西青区相界,西、北与武清区接壤。北辰区距首都北京100千米,距天津新港50千米,距天津滨海国际机场16千米,境内公路纵横交错,交通便利,是连接京津、辐射华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是京津城市发展带上的重要功能区。地形地貌。北辰区地处华北地区,华北平原东北部,属海积冲积平原区,是永定河水系泛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永定河、北运河下游冲积平原。地势坦荡低平,自西北向东南微微倾斜,线河、安光、青光以南一线向南倾,最高8米、最低0.5米,平均坡度为1/5000,为典型平原地貌。气象气候。北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风多雨少,夏季雨量集中,秋季冷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
11、;全年平均气温12.10oC,高温极值40.4(TC,低温极值零下227C;根据区气象局统计,2020年平均降水量515.8毫米,降水随季节变化显著;全年大风日数较多,年平均风速2.7米/秒,冬、春两季较大,夏、秋两季较小。北辰区气象灾害有陆地大风、干旱、暴雨、扬沙暴等。水文条件。北辰区地处永定河、北运河尾闾,共有河道16条,其中一级河道7条,分别为北运河、永定河、永定新河、北京排水河、子牙河、新引河、新开河金钟河,总长度105.97千米;二级河道9条,分别为北丰产河、郎园引河、淀南引河、永青渠、机场排水河、永金引河、卫河、外环河、中泓故道,总长度126.56千米。另有水库2座,分别为原永金水
12、库和原大兴水库,水库总库容1686万立方米。河流水量受降水季节变化影响明显,夏季雨量充沛,河流流量大增;冬季降水少,河流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枯水季偶尔存在季节性断流。土壤条件。北辰区土壤类型为潮土类,又分为普通潮土、盐化潮土和湿潮土3个亚类,依西高东低地形特点,由西向东呈现规律性分布。土壤质地一般西部较粗向东变细,西部为沙化土地,土壤透水性强,有机质含量低,保肥性能差。区内土壤的盐渍化程度主要以无盐化为主,中度盐渍化区域占全区总面积约3%,主要分布在小淀镇和大张庄镇等地区,多数耕层全盐含量0.2%左右,酸碱度偏高,适宜旱作,但产量不高。二、自然资源现状土地资源。根据2020年国土变更调查,北辰
13、区耕地89.80平方千米,园地23.93平方千米,林地50.66平方千米,草地5.98平方千米,湿地2.52平方千米,农业设施建设用地6.74平方千米;城乡建设用地191.36平方千米,区域基础设施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39.45平方千米,陆地水域65.22平方千米,其他土地0.08平方千米。根据2020年统计年鉴,北辰区国内生产总值624.1亿元,城镇化率90.44%,城镇化水平高,土地利用受人类活动干扰大,建设用地占全区总面积48%,国土开发强度大,国土空间呈“半农半城”的特征。水资源。根据2020年天津市水资源公报,北辰区水资源总量为0.4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0.3亿立方米,地下水与
14、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0.19亿立方米,全区水资源总量占全市水资源总量3.7%,水资源总量低。2020年全区用水量1.41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量0.24亿立方米,农业用水量0.26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0.24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0.67亿立方米。北辰区现状供水来源主要有外调水、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2020年全区供水量1.41亿立方米,其中外调水0.65亿立方米,地表水0.23亿立方米,地下水供水量0.05亿立方米,再生水供水量0.48亿立方米,基本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但外调水占供水总量46%,供水对外调水依赖性严重。随着北辰区全面禁采地下水,水资源供给趋紧,将影响河流、农田、林地等各类生
15、态系统健康发展和服务功能。生物资源。北辰区有野生动物7大类146种、野生植物135种。北辰区植被多为广布的田间植被,有芦苇、荆条、紫穗槐、狗尾草、盐地碱蓬、狐尾草、金鱼藻、里藻、水葱、扁杆蔗草等,发育良好。全区无特有物种,生物群落结构简单。三、生态空间根据2020年国土变更调查,北辰区生态用地总面积约244.94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51.5%,主要包含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河流水面、湿地等。(一)耕地园地北辰区耕地总面积89.80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18.87%,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大张庄镇、西堤头镇及西部的双口镇、青光镇等;果园23.93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5.03%。耕地、园地构成农田
16、生态系统,是人类积极干预自然形成半自然生态系统,需密集的人为补水施肥、播种和收获来维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结构简单。(二)林地北辰区林地50.66平方千米,主要沿道路、河流两侧,呈带状和零星分布。林地均为人工造林,树种以杨树、国槐和柳树等为主,林地功能主要有防风固沙和道路防护等。受人类活动干预,树种简单,生物多样性低,林地生产力相对较小,生态系统稳定性不高。人工林保护修复重点为满足上位规划对北辰区林地数量和布局的要求,进行林地有机更新等。(三)陆地水域及湿地北辰区有河流水面、水库水面、湿地、坑塘水面(不含养殖坑塘)、沟渠约56.81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11.94%,其中市级重要湿地天津市北
17、运河重要湿地0.83平方千米。陆地水域及湿地处于生态过渡地带,是重要的生态交互作用区,河岸植被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和相对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未来要保证湿地面积不减少,满足行洪、排涝、灌溉、生态景观要求。(四)草地北辰区草地5.98平方千米,均为其他草地,分布较零散,其中位于城镇开发边界内2.71平方千米,占草地总面积的45.29%;位于开发边界外3.27平方千米,占草地总面积的54.71%。第二节生态修复工作成效北辰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逐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编制北辰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北辰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等;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大力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实施北运河、永定河等重
18、点河道综合治理;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程,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镇空间品质,生杰修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打造良好生态环境提供坚实保障。一、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北辰区推进北运河、永定河等重点河道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实施引滦明渠周边及沿线污口封堵、村落治理和违法建筑拆除;完成永定新河二期绿化工程,绿化长度8.9千米,绿化面积15.33公顷。加快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和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建设,实施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完成规划保留村的污水收集及处理,基本实现规划保留村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改扩建北仓、大双和双青污水处理厂,新建新区污水处理厂,完成果园新村、天穆镇、双街镇等雨污分
19、流改造及雨污水混接点切改及污水管网补建工程。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清理脏乱点位477个,治理黑臭水体117条,地表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二、林地面积逐步增加十三五期间,北辰区植树造林3733.33公顷(5.6万亩),按时保质完成天津市下达的植树造林任务。同时推进北辰郊野公园、栖凤湖生态公园等建设,促进林地提质扩量。三、废弃矿山治理成果显著按照自然资源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加快推进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意见和天津市露天矿山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北辰区以“关闭取缔、优化重组、生态修复、督查验收”为主要手段,持续加大力度推动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目前,双口镇兴旺砖厂、
20、大张庄镇旭东砖厂等6处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均已顺利通过市级检查验收,废弃矿山修复为土地综合利用创造了条件,有效提升了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四、农业农村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全区开展西堤头镇2013年高标准农田整理项目、大张庄镇2014年高标准农田整理项目等建设高标准农田约6833.33公顷(10.25万亩),开展大张庄镇大吕庄村、西堤头镇赵庄子村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920公顷(1.38万亩),新增节水面积406.67公顷(0.61万亩),改善农田灌溉面积2000公顷(3万亩),较好的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和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北辰区基本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新建改造户厕2.36万座、公厕26
21、2座,完成双街示范镇和首批7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建设,构建了景观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宜居乡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历年,努力打造“水秀、天蓝、地绿”美丽家园。五、城镇空间品质不断提升北辰区加强园林城市建设,建成双青公园、高峰路公园、平津道公园、辰锦公园等生态景观公园8座,新建和提升改造绿地217.9公顷。根据北辰区2020年国有自然资源管理情况报告,北辰区森林覆盖率为14.13%,在全市9个平原区中位居首位。第三节生态系统评价一、生态系统重要性评价(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根据北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下简称双评价),北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
22、要有水源涵养功能、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水土保持功能、防风固沙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区约占全区总面积5.8%,主要集中在永定新河、北运河、引滦明渠、重要林地和水域等地区。(二)生态敏感性评价根据双评价成果,依据水土流失敏感性和土地沙化敏感性等因子评价生态敏感性,北辰区无生态环境极敏感区,敏感区占全区总面积93.6%,一般敏感区占约6.4%,敏感区主要受土壤质地、干燥度等因素影响。(三)生态保护重要性集成评价根据双评价成果,依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结果评价生态系统重要性,北辰区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占全区总面积2.6%,主要分布在永定新河、北运河、引滦明渠及其沿线;重要区占全区总面积
23、的59.2%,主要为大片耕地、其他生态用地;一般重要区占全区总面积的6.3%,主要为城镇和村庄用地。北辰区生态保护极重要区与永定新河等自然生态系统范围一致,与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一致。二、生态系统退化力分析分析北辰区2009年至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近二十年来,北辰区建设用地增加34.49%,生态用地减少19.58%,耕地是主要生态变动区域,耕地减少约42.98%,主要表现在农田向建设用地、农田向林地的转化。三、生态恢复力评价从生态主导功能、土壤条件、干扰强度等方面建立恢复力评价体系。北辰区河流、森林、农田生态系统恢复力相对较强,城镇生态系统恢复力较弱。从空间上看,环外地区生态恢复力较好,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辰区 国土 空间 生态 修复 规划 2021 2035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90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