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广西国家旅游风景道——粤桂风景道(广西段)建设工作指导方案.docx
《环广西国家旅游风景道——粤桂风景道(广西段)建设工作指导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广西国家旅游风景道——粤桂风景道(广西段)建设工作指导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环广西国家旅游风景道粤桂风景道(广西段)建设工作指导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三地两带一中心”升级版建设、高质量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决策部署,深化粤桂两地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加快建设环广西国家旅游风景道一一粤桂风景道(广西段),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按照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的综合带动和先行先导作用,统筹粤桂风景道(广西段)沿线县(市、区)发展,推动形成品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加快沿线
2、配套设施建设、文旅品牌打造,实现风景道从单一交通功能向交通、景观、游憩、服务、生态、文化、经济等复合功能转变,构建特色鲜明、生态优良、设施完善、服务一流的高品质旅游风景道,提升人民幸福指数,为广西建设文化旅游强区贡献力量。(二)基本原则1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环保。力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立文化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体系、大力开发文旅产品,培育新业态,打造新品牌,倡导绿色消费,加强风景道沿线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促进区域人文与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2 .坚持文化为魂、彰显特色。在全面保护风景道沿线文化遗产及生态环境基础上,依托文物古迹、历史
3、建筑、传统村落、特色节庆、民族歌舞等人文资源,深入挖掘其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加强沿线六堡茶文化、骑楼文化等文化体验产品的开发,让文化遗产活起来。3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作为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据市场需求,适当新建和完善旅游服务基础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舒适、愉悦、安全的旅游体验。4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在生态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保护优先的前提下,根据风景道沿线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分布、规模和开发条件,合理谋划和布局文旅重大项目,实现对自然山水、生态田园、历史人文等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三)线路选择粤桂风
4、景道(广西段)涉及贺州市、梧州市、玉林市等3个设区市,从北至南依次途径八步区、平桂区、苍梧县、万秀区、长洲区、龙坪区、岑溪市、容县、北流市、玉州区、福绵区、陆川县、博白县等13个县(市、区)。串联贺州黄姚古镇、西溪森林温泉、临贺故城、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梧州六堡茶生态旅游区、明朝两广总督府景区、骑楼城、泗洲岛、苍海旅游区、天龙顶山地公园,玉林大容山旅游度假区、容州古城景区、都蟒山景区、五彩田园度假区、六万大山森林公园、铜石岭风景区、谢鲁山庄、宴石山风景区等核心旅游吸引物,辐射周边的特色村镇、传统村落和乡村旅游点。粤桂风景道(广西段)主线:线路北接湘桂风景道,南连滨海风景道。起始于八步区桂岭镇,
5、往南经八步区、平桂区、苍梧县、万秀区、长洲区、龙灯区至岑溪市,折向西经容县、北流市至玉州区,折向南经福绵区、陆川县,终止于博白县龙潭镇。包括国道G207、G24KG32KG323、G324、G359等,全长约538公里。风景道“快进”支撑路网:由汕昆高速、信梧高速、包茂高速、广昆高速、呼北高速、玉湛高速组成的高速路网。(四)建设期限结合当地旅游发展趋势及社会经济现状,同时更好地与县(区、市)“十四五”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相衔接,建设期限为2024-2026年。(五)建设目标经过三年时间建设,风景道沿线“快进慢游”立体交通体系较为完善,沿线旅游品牌较为成熟,旅游服务达到较高水准,旅游
6、产品体系基本形成,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较高,建成特色鲜明、生态优良、设施完善、服务一流的高品质粤桂风景道(广西段),打响“粤桂画廊茶药养生”品牌。二、主要建设任务(一)优化风景道空间布局重点围绕风景道沿线13个县(市、区)文化和旅游优势资源,突出区域特色,构建“3+3”风景道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即:L三大风景道主题名城贺州温泉名城:依托贺州市西溪温泉、大汤温泉、里松温泉、天沐温泉等丰富的温泉旅游资源,围绕“世界长寿市”“中国温泉之城”的特色品牌,加大长寿养生、温泉度假等主题系列产品的培育力度,拓展旅游消费新业态,完善旅游服务功能,高水平建成集文化旅游、健康养生、康养旅居、产业融合于一体贺州温泉名城
7、、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梧州六堡茶城:依托梧州市茶文化、骑楼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等丰富旅游资源,以打造“茶船古道、岭南风情、红色摇篮、名人文化”四大名片为抓手,以六堡茶产业为基础,深度开发“茶旅+康养”“茶旅+研学”等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快建成中国六堡茶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促进贺州市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玉林中医药康养名城:依托玉林市中医药、香料等产业基础,以建设“康养休闲旅游胜地”“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市”和“文化旅游强市”,构建“三带两区一通道”文旅发展新格局为抓手,大力开发以温泉养生度假、中医药养生、道教文化养生等核心康养产品,完善旅游服务配套
8、设施,打造“中医药康养名城”。2.三条风景道特色主题段温泉康养主题段:充分利用风景道沿线良好的生态环境、温泉养生等丰富资源,串联贺州温泉、西溪森林温泉、里松温泉、天沐温泉、梧州沧海温泉、玉林陆川九龙山庄温泉、容县天堂湖温泉、博白温泉、广西温泉疗养院等沿线温泉养生旅游项目,打造以温泉养生为主要功能的风景道主题段。六堡茶文化体验主题段:依托梧州深厚的六堡茶文化底蕴,提升国道G207、国道G324等风景道路段沿线配套设施,加强风景道沿线梧州六堡茶生态旅游区、骑楼城景区、明朝两广总督府景区、苍海旅游区、贺州南山茶海景区、月湾茶园生态旅游区、玉林金沙帽茶园、侨乡茶园等景区的文化体验产品的创新开发,打造以
9、六堡茶文化为特色的“茶旅+”融合发展主题段。中医药养生文化主题段:以风景道沿线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勾漏文化资源、山地资源,以风景道串联勾漏洞景区、都嶙山风景区、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天龙顶山地公园、大容山旅游度假区、铜石岭旅游度假区、苍海旅游区、玉林银丰国际中药港、六万大山森林公园、陆川县橘红旅游区等特色康养旅游项目,推动沿线景区的提档升级,打造集健康养生、森林康养、文化体验和山水观光等为主要功能的风景道主题段。(二)塑造风景道特色文化品牌L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体验打卡点深入挖掘风景道沿线温泉文化、生态文化、历史文化、农业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加强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0、,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体验打卡点。专栏L特色文化体验打卡点温泉文化体验打卡点:八步区西溪森林温泉、平桂区贺州温泉、天沐温泉、里松温泉、容县天堂湖温泉、陆川九龙山庄温泉、广西温泉疗养院、谢鲁温泉等。道家养生体验打卡点:北流勾漏洞景区、容县都崎山风景区、八步区大桂山森林公园、平桂区姑婆山景区、龙牙区苍海旅游区、北流市大容山旅游区、福绵区六万大山森林公园、陆川县龙珠湖景区、龟岭谷景区、博白县宴石山风景区等。历史文化体验打卡点:八步区临贺故城景区、万秀区骑楼城、明朝两广总督府景区、龙珏区李济深故居旅游区、岑溪市东山文化园、容县容州古城景区、容县近代建筑群、北流市铜石岭旅游区、博白县王力书香景区等。茶文化体
11、验打卡点:昭平县南山茶海旅游风景区、黑石山茶文旅综合体、长洲区摩天岭六堡茶海、苍梧六堡茶特色小镇、梧州羽生谷生态旅游区、玉林金沙帽茶园、侨乡茶园。2.打造沿线特色的文化景观段落加强风景道沿线城镇、乡村的文化景观风貌改造提升,与周边自然山水环境相协调。依托八步临贺故城、平桂姑婆山、苍梧六堡茶、万秀骑楼城、龙灯苍海、岑溪天龙顶、容县真武阁、北流陶瓷、玉州区中药材、博白宴石山等特色资源,深挖沿线文化和旅游资源内涵,提炼具有代表性的生态山水和历史人文符号,有效运用于沿途景观氛围营造和城乡风貌改造中,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景观段落。(三)推动风景道旅游产品提档升级L加快粤桂风景道重点项目建设挖掘粤桂风景道(
12、广西段)沿线丰富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资源,加强资源整合、产品培育和开发运营管理,加快推进旅游景区和旅游度假区提质升级。实施旅游景区、度假区、特色旅游名镇、重大文化和旅游项目等文旅精品项目工程建设,全面提升风景道的核心吸引力。专栏2:粤桂风景道重点项目1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梧州骑楼城龙母庙景区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贺州姑婆山旅游度假区、玉林大容山旅游度假区培育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梧州苍海旅游度假区、贺州南乡西溪森林温泉景区培育创建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3 .特色旅游名镇:八步区贺街镇、平桂区黄田镇、沙田镇、苍梧县六堡镇、龙珏区大坡镇、岑
13、溪市南渡镇、容县石寨镇、北流市民安镇、玉州区茂林镇、福绵区成均镇、陆川县乌石镇等。4 .重大文化和旅游项目:临贺故城二期项目、大桂山森林小镇、苍梧县六堡茶特色小镇、黑石山茶文旅综合体、珠山公园及周边景区提升工程项目、梧州骑楼城保护与综合整治一期项目、苍海新区大健康旅游产业新城、容县都崎山文化生态旅游景区、天堂湖温泉度假山庄、北流铜石岭国际旅游度假区二期项目、陆川谢鲁温泉康养小镇、博白县印象客家博览园等。2.推进沿线美食文化创新发展开展特色美食资源普查,挖掘风景道沿线各县(市、区)特色美食,推动地方特色美食与文化融合创新发展,形成地方特色主题系列菜系。完善风景道沿线景区景点、农家乐、特色餐馆、餐
14、饮酒店等的旅游配套设施,加强对餐饮管理员、厨师、服务人员等的培训I,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打造升级一批上规模、有档次、特色化的地方文化特色主题餐饮店。推动各县(区、市)较为知名的美食街、美食城、步行街等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餐饮休闲聚集区。专栏3:特色美食产品L特色美食产品:贺州酿菜、梧州纸包鸡、梧州蜜枣、冰泉豆浆、龟苓膏、岑溪古典鸡、容县药膳、北流小吃、玉林牛杂、牛巴、肉蛋、陆川猪手、博白白切、黄田扣肉、牛肠酸、瓜花酿等。2.特色美食街区:梧州骑楼城、龙牙岭南美食一条街、河西老码头美食街、八步远东新天地步行街、玉林骑楼步行街、博白文地美食街、容县民国小镇美食街等。3 .推动山水主题酒店和文化主题
15、酒店建设依托粤桂风景道(广西段)沿线的自然山水生态环境和丰富历史人文资源,结合八步区大桂山、平桂区姑婆山、苍梧县六堡镇、龙珏区苍海、北流市大容山、铜石岭、陆川县龙珠湖等生态环境优越区域,重点打造一批配套设施完善、环境宜人、主题鲜明,突出休闲度假功能的山水酒店和文化主题酒店。4 实施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推进风景道沿线广西三星级(含)以上乡村旅游区、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水利风景区等旅游产品提档升级。挖掘骑楼文化、客家文化、农耕文化、历史文化等文化资源内涵,引导乡村旅游点开发文化体验、文化创意、民俗演艺等多种乡村文化体验产品,丰富乡村旅游业态,积极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广西“农文旅”
16、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区、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等乡村旅游品牌。专栏4:乡村旅游品牌1.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平桂区沙田镇、苍梧县六堡镇、北流市民安镇。2.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八步区贺街镇河西村、平桂区黄田镇路花村、苍梧县六堡镇塘平村、山坪村、长洲区长洲镇泗州村、容县石寨镇石寨村、北流市民乐镇万平村、玉州区茂林镇鹿塘社区、陆川县马坡镇新山村等。3 .广西“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区:八步区贺街镇西南村、平桂区沙田镇龙井村、苍梧县六堡镇六堡村、万秀区夏郢镇思良村、容县容州镇千秋村、玉州区茂林镇鹿塘社区、福绵区新桥镇新桥社区、陆川县温泉镇洞心村等。.4 .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万秀区思良江乡村旅游区、长
17、洲区富万旅游区、岑溪市绿云乡村旅游区、北流市神秘花园、容县源泉度假村、绿碧山乡村旅游区、玉林欢天喜地园艺场、博白县桂牛客家田园等创建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四)推进风景道交通体系建设L完善便捷高效的旅游交通网络按广西旅游公路标准以及风景道建设指引要求,加快对国道G207、G241、G321、G323、G324、G359等风景道主线道路升级改造注重高速公路和旅游风景道的衔接及疏导,提高连接线的公路容量和通行服务能力。完善风景道主线、周边高等级旅游景区(点)、高速公路之间的连接线路,打通旅游交通的“最后一公里”,形成“互联互通、快捷进出”的旅游交通网络。同时加快优化风景道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在具备条
18、件的公路服务区、加油站等场所配建公共快充设施,提升沿线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倡导绿色低碳交通用能方式。2 .推进“高铁+风景道”连接工程充分发挥贺州、梧州、玉林各设区市高铁站点的旅游集散功能,完善相关旅游咨询服务设施,提供景区景点、旅游线路咨询与票务预定。完善高铁站到风景道沿线景区的公共交通,增设旅游专线或公交车,串联风景道沿线重要的景区景点。开通网约车、租车服务,解决高铁游客游览风景道的交通难题。3 ,加强风景道沿线氛围营造结合国家实施乡村振兴工程,挖掘自然生态和地方民俗文化内涵,提炼特色文化和山水生态元素符号,并用于风景道沿途景观、景观标识和城乡风貌改造中。对风景道开展景观绿化提升工程
19、。在保障安全条件下,融入地方文化元素,加强风景道沿线挡土墙、隧道口、岩壁等设施的文化改造,营造粤桂风景道(广西段)独特的文化旅游氛围。(五)完善风景道旅游公共服务设施L构建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完善风景道沿线各设区市旅游集散中心、广西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景区服务中心、公路服务区、驿站等设施内部旅游服务功能,构建层次分明、覆盖面广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给旅客提供全面、便捷、准确的旅游服务。2 .完善自驾车旅游公共服务设施(1)汽车旅游营地。依据国家自驾车旅居车营地质量等级划分(LB/T078-2019)广西汽车旅游营地星级的划分与评定(DB45/T5662020)等规范、标准要求,在风景道沿线风景优美
20、,环境质量好的地域建设休闲舒适、配套设施齐全、服务体系完整的汽车旅游营地,丰富旅游内容,提升服务品质,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自驾服务体验。重点推进平桂区姑婆山、北流市大容山、八步区森林仙草、苍梧县六堡茶小镇、岑溪市天龙顶、容县都崎山等汽车旅游营地建设(2)旅游驿站、休憩服务点。结合风景道当地气候、地理、文化特点,在风景道沿线科学合理布设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驿站、休憩服务点,主体建筑突出地域特色,景观营造避免过度人工化,实现自然、人文景观和谐统一。完善设施内部旅游咨询、餐饮购物、休憩服务、便民服务等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补给、文化展示、购物体验等优质的旅游服务。重点推进八步区大宁镇旅游驿站、平桂
21、区姑婆山旅游驿站、六堡镇旅游驿站、岑溪市安平镇旅游驿站、北流市铜石岭旅游驿站、博白县龙潭镇旅游驿站、西溪森林休憩服务点、苍梧县仙迹桃花岛休憩服务点、博白县宴石山休憩服务点等项目建设。(3)停车场。推进风景道沿线重点旅游乡镇、景区景点、集散中心、码头等旅游聚集区域停车场的提升工作,完善停车场内公共充电桩、岗亭、引导标识标线等配套设施。加强停车场绿化美化,将地方特色文化、生态山水元素融入到景观营造中,提升整体美观度和文化内涵。结合旅游驿站、沿线观景平台等观景休憩设施设置小型停车场,满足游客短暂停留观景的需求。3 .建设观景平台结合风景道沿线地势地貌及景观特点,在风景道沿线两侧最具有特色、最为优美的
22、观景地点建设观景平台,并配套建设观景、休息、旅游厕所、停车位等设施。观景平台设计应注重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注重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将观景台与风景融为一体,成为风景的一部分,给游客提供良好的观景空间和打卡点。4 .完善多功能慢行体系依托粤桂风景道(广西段)沿线生态空间、河湖水系、文化遗产等自然和人文资源,构建层次鲜明、功能多样、顺畅便捷的旅游绿道系统,串联风景道沿线旅游景区、乡村旅游区、农家乐、民族特色村寨。重点推进八步区贺江、大桂山、平桂区姑婆山、潇贺古道、苍梧县六堡茶小镇、龙好区苍海、容县大容山、玉州区五彩田园、陆川县九洲江等区域建设。5 .推进旅游厕所建设优化风景道旅游厕所布局,鼓励发展智慧
23、旅游厕所,推进风景道沿线景区景点旅游厕所电子地图上线工作。健全厕所管理与服务机制,探索旅游厕所社会化、市场化管理新模式,鼓励“以商建厕、以商养厕、以商管厕”,促进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可持续发展。6 ,完善风景道旅游标识系统按照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以县(市、区)为单位,对风景道沿线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牌进行统一规划设计,重点在高速公路出口、国省道出入口、主要旅游景区与外部公路连接口、省界等重要节点,设置符合国家规范的旅游标识牌,标识系统应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为游客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特色化的标识引导服务。7 .加快发展智慧旅游体系推动文化、旅游、交通、公安交警、气象等部门数据的开放共享,加强旅游大数据
24、应用,在公共服务平台上及时发布风景道出行、气象预警、景区实时游客量等信息。结合沿线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景区、智慧饭店、智慧旅游乡村等系统建设,打造风景道智慧旅游平台,提高客流信息的获取与分析水平,为游客提供更为智慧便捷的旅游出行服务。专栏5:风景道旅游公共服务设施1 .汽车旅游营地:国家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平桂区姑婆山汽车营地创建国家5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北流市大容山汽车营地国家4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广西星级汽车营地:八步区森林仙草、苍梧县六堡茶小镇、岑溪市天龙顶、容县都崎山创建四星级汽车旅游营地。2 .旅游驿站:八步区大宁镇旅游驿站、莲塘镇旅游驿站、信都镇旅游驿站、平桂区姑婆山旅游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国家 旅游 风景 建设 工作 指导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92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