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医患沟通案例剖析.ppt
《内科医患沟通案例剖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医患沟通案例剖析.ppt(3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内科医患沟通案例解析,2,医疗风险无处不在,3,医患沟通的重要,“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钟南山说,在中华医学会处理的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中,半数以上是因为医患之间缺乏沟通引起的。没有沟通、不会沟通、沟通不恰当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紧张对立情绪。他认为,一名优秀的医生除了有责任感、具有对病人的关爱之心外,更重要的是学会与人沟通。,4,今天你沟通了吗?,来自加拿大的报道:欧美国家医生和病人沟通的平均时间:德国为7.6分钟,西班牙为7.8分钟,荷兰为10.2分钟,比利时为15分钟。门诊沟通时间最长的为加拿大和美国,平均17.6分钟,每个病人每天 5分钟,5,传统上医患关系定位在“以疾病为
2、中心”的医学模式之上,关系是不平等的,容易产生纠纷并激化矛盾。而现代的医患关系建立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新型医学模式之上,促进医患关系的平等,首先要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当看作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的表现。”,6,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术模式医生是服务-征得患者的同意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医患关系的法律化,双方约定 权利义务,共同参与的医患关系。,现代转变,7,医患关系紧张不信任的表现,患者 录音医生的谈话进行 笔记诊疗情况 录相医生的操作 隐满病情考医生医生戒备 不积极突破旧的方案 不敢创新 能推就推,不超越专业范围
3、 不敢讲真话 不敢真心交流,8,患者心态,求医心切,对医学的期望值较高,不希望后果不好。高度自我,医护人员对他们的病情重视,更多地关心。耐心解释病情的服务态度。医疗费用不能太高 尊重他们的人格、隐私等权利。个别患者有钱、有权,认为医务人员就必须为其服务,我是上帝,可以唯所欲为。发生患者死亡或不良后果,人财两空,认为打闹就可以得到补偿。医生不负责任,感到信誉危机。,9,医务人员心态,患者不懂医学知识,应当听医生的话。患者太多,没有时间耐心细致地解释,另外患者也听不懂。一些小病没关系,司空见惯,患者及家属大惊小怪。医疗费用、药品定价不是医院定的,患者无理对医院提出费用过高问题。工作太忙,职业风险大
4、,收入低,价值无所体现,很辛苦,得不到理解,很委屈。由于医患纠纷紧张,保护自己,只要不违规,也不会积极突破实施抢救。检查完备,不能考虑费用问题。患者是否要告我。,10,沟通的基础,站在患者和家属的角度注意患者家属心情因素、状态了解其心态求生欲焦虑获知欲-期望值-信任危机预后承受力真诚、信任态度、仔细、关心自我保护,11,社会公德必须建立在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彼此不分贵贱、互敬互让、和睦相处。医生对患者应理解、沟通、关心、负责、认真,提高技术水平,保证准确、安全医疗。,12,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熟悉法律,尊重患者权利,做到安全医疗。,现代的医生应具备的要素,13,患者也不
5、能是上帝,也不能凌驾于医生之上,也不能提出不合乎科学的无理要求,更不能依权或依钱仗势,歧视、打闹、污辱医务人员。,14,沟通,为什么沟而不通-患者投诉,案例 1 我住院两天了,棉被又硬又薄不够暖,问医生护士,他们说不是他们的责任,让我找护理员,找护理员又说病人太多了,没有棉被了。今天我衣服脏了,想换一下,但护理员说:“要按规定时间换。”我觉得很不满意。点评:医疗团队是一个整体,岗位职责分工只是医院内部的事,与病人无关。为病人提供舒适的生活服务用品是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它没有时间之分。如果不在自己的岗位责任范围,应主动寻找相应人员帮助解决。,15,患者投诉,案例 2 晚上7:30我到急诊科看病
6、,病人不多,但医生三言两语就把我打发了。该医生头发留得较长,医生不像医生,倒有点像.这形象与医生的职业很不相称。点评:医生要注意的自己的穿戴整齐,让人感觉放心、舒服。服装、打扮可以反映一个单位的文化,一个人的素质,这是第一形象,是让病人信任你的基础。,16,患者投诉,案例 3 我的朋友眼角不停流血,被送到眼科急诊。眼科医生在看其他人,让我们等了三四分钟,我们催了他才给看,说眼球没有事,只是表皮受伤,我们在治疗室又等了三四分钟。请问,急诊病人和普通病人有什么区别呢?点评:一个处在焦虑、恐惧状态的人,容易把事物夸大。在着急的情况下,等待一分钟会觉得有10分钟这么长。病人着急时,告知你的去向并估计需
7、要的时间,给他一个明确的期待目标,可以减少焦虑情绪。,17,患者投诉,案例 4 我老婆1991年在杭州做了心脏瓣膜手术,一直服华法林。因药吃完今天到医院开药,医生要她化验血。她说:“杭州医生认为6个月化验一次就可以了,上次化验是正常的。”医生说要是6个月化验一次,就不要到台州医院来看了。点评:不要轻易否认别人的观点,要讲出你的观点更有利于病友的健康,要站在病人的利益上沟通,取得病人的理解。只简单地讲几句疾病治疗原则是没有用的。,18,让我们一起来沟通,案例 1 高血压门诊患者患者,男性,40岁,因体检发现血压高到门诊就诊。袁医生接诊,测量病人血压160/105mmHg,心率76次/分钟,其它无
8、异常发现。袁医生建议病人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病人认为自己没有症状,不愿意服用药物,问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治好。袁医生说,高血压就没有办法可以治好,不用药就随时会发生脑溢血、心梗甚至突然死亡,还有可能发生肾脏衰竭。病人害怕,让袁医生赶紧开药。第五天,病人再次到门诊就诊,对袁医生大吵大闹,说吃了袁医生开的药,不仅血压没有降下来,还出现了头痛、咳嗽、心慌等不适,还没有治疗前舒服。,19,让我们一起来沟通,案例 1 高血压门诊患者 刘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后发现,病人情绪紧张,夜间睡眠不好,担心自己随时会血管爆炸,血压160/110mmHg,心率96次/分钟,体型肥胖,喜食油腻、口味重的食物。刘医生告知病人:高
9、血压分两大类,一类为继发性高血压,就是其它病引起的血压高,只要找到原发病血压就可以治好,一类为原发性,病因还不清楚,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好。并且告诉病人,他现在的不适,一方面是因为降压药物的副作用所致,一方面是因为病人紧张、焦虑所致。高血压长期控制不好会引起心、脑、肾的问题,但只要控制好就不会用大的危害。一番话说得病人直点头。刘医生有给病人开具了相关检查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调整了降压药物,并详细告诉病人服药方法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还指导病人控制饮食,少盐少油,适当锻炼减轻体重,短期服用抗焦虑药物改善睡眠。现在病人血压控制良好。,20,点评,1.袁医生在诊治疾病过程中只注重病人的血压,没
10、有与病人充分沟通。虽然也讲明了高血压的危害,但用词不当。让病人产生了误解,引起了病人的恐慌、焦虑。再加上对病人服药的必要性、副作用观察交代不到位,结果导致病人不满意。2.刘医生更注重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他不仅注重病人高血压病因的检查,还关注到病人焦虑、紧张的心理状态,同时进行了生活方式的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沟通效果。,21,让我们一起来沟通,案例 2 冠心病门诊、住院患者患者,男性,54岁,因发作性胸闷半年到心内科门诊就诊。门诊王医生体检测血压正常,常规心电图正常,做心脏运动负荷试验(平板运动试验)时病人出现心率下降,心电图显示心肌明显缺血。,22,让我们一起来沟通,案例 2 冠心病门诊、住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科 沟通 案例 剖析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94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