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疾病神经系统并发症.ppt
《内科疾病神经系统并发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疾病神经系统并发症.ppt(10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内科疾病神经系统并发症,1.1 内科疾病能引起的神经系统常见症状 意识障碍 头痛 头晕 肢体瘫痪 癫痫或抽搐,1 概述神经系统与其他系统关联密切,1.2 内科疾病引起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病原理,中毒性:外界毒素和组织器官衰竭产生的毒素血管性:血管本身病变及血液成分异常代谢性:糖尿病、肾病、低钾血症自身免疫反应:红斑狼疮浸润压迫:肿瘤 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常见症状,2.1 意识障碍2.1.1 意识产生过程,感觉器官,特异性投射系统,丘脑特异性核团,大脑相应的特异区域,途径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内脏性感觉冲动和体液性刺激,丘脑,丘脑下部,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弥散作用于大脑皮质,大脑边缘系统,反馈调节网状
2、结构,觉醒,A:意识范围的缩小:记忆、情感、智能、判断力、理解力的改变、淡漠、沉默、欣快、情绪不稳、谵妄、意识朦胧、梦幻、意识错乱。意识模糊(意识浑浊):轻、中、重B:意识清晰度(觉醒障碍)下降:多睡、嗜睡、昏睡、浅昏迷、中度昏迷、重度昏迷、过度昏迷(脑死亡)、死亡。,2.1.2 意识障碍的分类,假性昏迷:癔病性不反应状态;木僵状态;闭锁综合征醒状昏迷:去皮层状态;双侧大脑半球皮质、白质广泛性 损害 无动性缄默(睁眼昏迷);间脑中央部及中脑 网状结构损害 持续性植物状态:丘脑、脑干、脊髓的功能存 在或影响较小,特殊意识障碍:,血液动力学缺氧体内代谢异常时产生的脑损害物质(包括各自危象)中毒细菌
3、感染肿瘤浸润脑本身的病变,2.1.3 能引起意识障碍的原因,2.1.4意识障碍患者的体格检查 血压、呼吸(幅度、频率)、脉搏(强弱、有无脱落)、体温(过高或过低)瞳孔的大小、肌肉张力的改变全身其他部位的查体,血糖、尿酮体DM昏迷、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 BUN尿毒症昏迷 血氨肝昏迷 血离子、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 ECG心肌梗塞 腹部超声内出血、妇产科疾病 血气分析肺性脑病 甲功测定甲状腺危象 17羟、17酮测定肾上腺危象 脑脊液,2.1.4 意识障碍患者的实验室及理学检查,瞳孔缩小的病因范围,组织胺头痛、桥脑病变、乙脑、化脑、海绵窦炎症、眶上裂炎症、糖尿病、肌强直性营养不良、脑动脉硬
4、化、酒精中毒、三叉神经旁综合征、偏头痛、颅外段颈内动脉瘤、颅脑外伤、Horner综合征、帕金森综合征、精神分裂症、痴呆、癔症、阿罗瞳孔、神经梅毒、多发硬化、老年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中脑肿瘤、松果体肿瘤、颅咽管肿瘤、眼眶外伤、遗传性脊髓性共济失调、遗传性共济失调性多发性神经炎(Refsum综合征)、颈髓空洞症、药物性瞳孔缩小(毛果芸香碱、乙酰甲胆碱、依色林、新斯的明、组织胺、麦角胺、吗啡、冬眠灵、有机磷)。,瞳孔扩大的病因范围,动眼神经麻痹、脑疝、Adie综合征、眼部疾病(虹膜萎缩、青光眼睫状体危象、虹膜括约肌断裂、黑朦性瞳孔扩大、先天性瞳孔括约肌缺如)、药物中毒(阿托品、拟肾上腺素药物、抗组织
5、胺药物、甲醇中毒、氰化物中毒、苯中毒)、其他(惊厥、癫痫发作、糖尿病昏迷、尿毒症昏迷)。,2.2 头痛,2.2.1 头痛产生的原因 血管因素 神经因素 精神心理因素2.2.2 能出现头痛的组织与器官 皮肤、脑膜、血管 三叉神经 枕神经,2.2.3 能引起头痛的常见疾病血管痉挛三叉神经痛、枕大(小)神经痛、耳神经痛、舌咽神经痛脑内病变:高颅压、脑膜炎、脑出血、脑肿瘤血管炎2.2.4 头痛患者的查体意识、瞳孔、血压、脉搏脑膜刺激征头面部血管的查体,2.2.4 头痛患者的实验室检查,CT或MRITCD(经颅多普勒)Xe-CTCSF血生化检查,2.3 抽搐,2.3.1 什么是抽搐 各种原因所造成的肌肉
6、异常收缩 包括: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肌肉本身和神经系统病变2.3.2 抽搐发生的原因 A.肌肉病变:低钙、破伤风、局部肌肉痉挛(面部常见),B.神经系统病变 脊髓疾病:多发硬化、脊髓炎 脑病 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兴奋 脑血管疾病 肿瘤 占位压迫、浸润 中毒 氟乙酰铵 代谢 渗透压、糖、NH、BUN 感染 脑炎 缺氧性脑病 临床用药:青霉素、奎诺酮、亚胺培南、雷米封C.癔病性抽搐,2.3.2 抽搐的检查,查体 意识、瞳孔、心率、血压辅助检查 血糖、血气分析、BUN、血氨 血离子 血常规 血、脑脊液检查、间凝试验 头部CT、MRI 脑电,2.4 晕,晕的种类1.头昏2.头晕3.眩晕,头昏:为头脑昏昏沉沉
7、和不清醒。病因:全身性疾病、神经官能症、躯体生理变化等导致大脑皮质功能的弱化所引起。,头晕:为自感头重脚轻,行立摇晃不稳或震动感。病因:内耳病变(耳石症)。头部在做直线运动或头位改变时出现、加重,运动停止后消失。视觉病变,眼和脑的病变。深感觉病变,脊髓疾病。,眩晕:为自身或外物按一定方向旋转、翻滚、左右移动、上下浮沉感。多在头部呈角运动、转体运动和睁眼时加重。常伴有倾倒和恶心、呕吐等症状。病因:多由迷路半规管平衡系统病变及 脑干、小脑病变所引起。,检查:听力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2.5 关于“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误区“概念”由后循环缺血替代。颈椎X-线及头部CT检查不能诊断本病。,病
8、因:血管因素 颈椎骨及间盘的变性对于本病的检查手段:TCD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 血管造影检查(CTA、MRA、DSA),接诊患者时所需注意的1:病史的询问(既往史、个人史、遗传家族史)心脏病史、糖尿病史、肾病史、肝病史、肺病史、妊娠史、饮酒史、一氧化碳中毒史、药物中毒史2: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检查:血压、脉搏、瞳孔、眼底、呼吸、体温等等。重要的体征检查:肌张力、对疼痛刺激的反应、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伴有神经系统合并症的内科疾病处理 首先积极抢救生命体征(血压、呼吸、心跳)脑及其他重要器官的保护。生命体征平稳后,积极地寻找原发病,进行病因治疗。,【临床分型及临床表现】1、周围神经病变 对称性周围
9、神经病变(多发性糖尿病性神经病)不对称性周围神经病变(单侧神经病变、多发神经病变)神经根病变 慢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炎常见,多对称性损害,下肢重于上 肢,女性重于男性 a感觉障碍:自发性钝痛和感觉异常,夜间、寒冷时加重。腱 反射减弱或消失,1/4末梢型感觉障碍。b运动障碍:出现晚,肌肉无力和肌肉萎缩,肌张力低。c共济失调:下肢轻瘫,明显共济失调,深感觉障碍及腱反射 降低。此型常常伴有营养障碍。,糖尿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2、颅神经病变 眼外肌麻痹、复视、眼球活动受限、瞳孔改变。一侧外展神经一侧动眼神经两侧外展神经或两侧动眼神经。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糖尿病性弱视。颅神经麻痹可突然发生或反复发生。3、
10、自主神经病变(自主性内脏神经病变)胃肠功能紊乱:呕吐、腹胀、慢性腹泻。体重 减轻不多。血管神经异常和泌汗异常 a 表皮血管痉挛引起四肢发凉 b 直立性低血压、头晕、晕厥,c 下半身少汗、无汗,上半身代偿性多汗。泌尿生殖系统症状:膀胱无张力、阳痿、月 经紊乱。瞳孔障碍:光反射迟钝、瞳孔缩小、不等大。神经性关节病:肢体远端关节肥厚、肿胀、骨质破坏。足部无菌性溃疡、坏死。糖尿病性神经性消瘦。,4、脊髓病变 后侧索硬化型:与亚急性联合变性相似 横贯性脊髓病型:可有脊髓前角细胞损害,部 分病例出现脊髓灰质炎。假性脊髓痨型:后根及后束的变性。肌萎缩型:多为老年人,肌萎缩及肌力减退为 主要症状,盆腔肌肉受损
11、,肌张力增加,腱反 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5、脑部病变 慢性脑血管病及急性脑血管意外:动脉硬化,血栓常 见,可反复发生。糖尿病性昏迷(高渗性昏迷及酮症酸中毒):头痛、嗜睡、呼吸加深、加快、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各种 反射迟钝或消失。6、糖尿病性肌营养不良症7、糖尿病患母的婴儿神经病变8、神经衰弱症候群:失眠、健忘、记忆力下降、易疲 倦、情绪不稳、焦虑、易怒、恐惧、抑郁、反应迟 钝、痴呆。,【实验室检查】,1、肌电图:四肢末端麻痹肌肉多为神经原 性损害,近端混杂肌原性损害。2、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发生于其他症 状之前,对早期诊断具有意义。3、脑电图:额顶部可出现慢波波。4、脑脊液检查:糖含量增
12、高,蛋白也可少 量增高。,.,【治疗】一、原发病的治疗二、神经症状的治疗 1周围神经病的治疗:大剂量维生素B族,ATP,胞二磷胆碱。疼痛严重可用酰胺咪嗪。2自主神经失调:有胃肠道症状用胃动力药,腹泻 用易蒙停,体位性低血压用氟氢可的松,膀胱功能 障碍用碳酰胆碱。,尿毒症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一、尿毒症性脑病 二、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 三、尿毒症性肌病 四、其他(一)颅神经损害(二)自主神经损害(三)癫癇发作(四)肾性侏儒症(五)脑膜刺激征,尿毒症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一、尿毒症性脑病【病因】1、血中毒性物质蓄积中毒 2、脑内氨基酸代谢障碍 3、血中甲状旁腺激素增加 4、脑循环障碍 5、代谢性酸中毒 6、
13、电解质紊乱,【临床表现】,本病早期表现为易倦、轻度迟钝及注意力集中困难,而后出现淡漠、呆滞、定向、感知、记忆障碍或有欣快、幻觉、抑郁等精神症状或健忘、昏睡等意识障碍,也可有扑翼震颤、肌阵挛或抽搐甚至局灶或全身性痉挛发作、偏瘫、单瘫、失语、眼颤、眩晕、耳聋、一过性黑蒙 等神经症状、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最终可表现为去皮质,去脑强直状态及昏迷。,【辅助检查】,(一)血液电解异常。(二)脑电图可见弥漫性慢波间有高振幅发作性慢波。(三)头颅CT及MRI可显示脑室扩大,脑实质萎缩。(四)肾小球滤过率(GFR)低于正常的10以下。,【诊断】,(一)诊断要点 尿毒症患者。有淡漠、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失眠、
14、记忆力减退,定向力障碍,抑郁及易激惹、谵妄、幻觉、震颤及运动障褥、肌阵挛、强直、惊厥、嗜睡、昏迷等精神神经症状。脑电图表现为弥漫性慢波。(二)鉴别诊断 脑血管疾病、癫痛、脑炎等可根据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治疗】(一)纠正水电解质异常及代谢性酸中毒。(二)血液透析。(三)对症治疗 有反复癫痫发作时,需服用苯妥英钠,也可试用丙戊酸钠,【护理】(一)卧床休息。(二)翻身、拍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 炎。(三)注意病情变化,如精神、意识、呼吸、脉搏、血 压及瞳孔的改变。【预后】近年来由于血液透析的推广应用,尿毒症性 脑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二、尿毒症性周围病,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主要见于慢性
15、肾功能不全患者,发生率1386不等。其症状类似末梢神经炎的神经症状。下肢较上肢多见。【病因与病理】病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肌酐诱导体等代谢产物影响。糖代谢障碍。蛋白质代谢障碍。营养障碍。血管障碍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神经轴突变性,以远端 较明显,并有节段性脱髓鞘损害。,【临床表现】,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感觉运动均受损害,四肢末端,尤其是脚趾及足底或脚后跟的麻木、刺痛等感觉异常。初期出现不宁腿综合征,此外10患者出现足的烧灼及疼痛感即所谓烧灼足综合征。运动障碍可产生四肢尤其下肢乏力,走路不稳,肌肉萎缩。腱反射大多减弱或消失。单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消瘦和长期卧床可遣成浅表神经压迫性瘫痪,在受压神经支配区
16、出现感觉障褥、运动障碍。,【辅助检查】(一)肌电图,显示运动及感觉传导速度延迟。(二)病理学检查,显示末梢神经轴突变性,节段性脱髓鞘损害。【诊断】(一)诊断要点 尿毒症患者。有四肢末端的感觉及运动障碍、肌肉萎缩。肌电图表现运动及感觉传导速度减慢。病理学检查有神经脱髓鞘损害及轴突变性。(二)鉴别诊断 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需与运动神经元疾病、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急性脊髓灰质炎、多发性肌炎等鉴别。根据临床症状特点及病史和血、尿及其他实验室检查可确诊。,【治疗】血液透析或肾移植。补充维生素B族(B1、B6、B12、烟酸等)。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对症处理,烦躁不安者可给予安定、水合氯醛。严重痉挛者可静注阿米
17、妥钠疼痛明显者给予止痛 药。其他、理疗、针灸、按摩。,【护理】(一)卧床休息,饮食要易消化而富维生素,保持大便 畅通。(二)预防褥疮及泌尿道感染。(三)适当的床上作肢体运动,注童功能锻炼。【预后】曲于透析或肾移植症状可显著改善,尤其后者1年内可完全缓解。,三、尿毒症性肌病,尿毒症患者出现肌肉萎缩,肌无力,肌痛等称为尿毒症性肌病,发病率少于4。【病因与病理】尿毒症患者血中的毒性物质增加,活化型维生素D不足,低钙血症,电解质(Na、K)异常、蛋白及其他物质不足等与肌病的发生有关。近年来有人提出有可能与肌细胞糖无氧酵解功能异常而导致乳酸积累有关。【临床表现】并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在尿毒症的早期即可出
18、现肌肉痛(多数为一过性)、肌萎缩、肌无力、尤其是近端肌无力。,【辅助检查】(一)肌电图 少数病例有肌电位改变。(二)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升高。(三)血清肌红蛋白上升。【诊断】(一)诊断要点 尿毒症患者。有肌萎缩、肌无力,肌痛等临床表现。血清肌红蛋白,肌酸磷酸激酶升高或有肌电图异常。(二)鉴别诊断 本症需与甲状旁腺亢进症性肌病、尿毒症性多发性、用周神经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炎、血清电解质异常、淀粉样变等鉴别。可根据病史及血、尿和其他实验室检查与之鉴别。,【治疗】(一)改善尿毒症。(二)纠正水及电解质紊乱。(三)补充钙剂及活化型维生素D3。(四)对症处理,由运动引起的肌痛应避免过激的活动。【护理】(一)
19、维持营养,注意皮肤清洁、防止褥疮。(二)帮助患者作功能锻炼。,四、其他 尿毒症约有65的患者并发有神经系统损害,除常见的尿毒症性脑病、周围神经病及肌病外,常可引起颅神经,自主神经损害及癫癇发作等。(一)颅神经损害 尿毒症颅神经损害多为暂时性的,且较轻微,包括嗅觉丧失嗅觉倒错,味觉缺失等。不少患者还可发生眼球震颤、瞳孔异常、斜视、面部不对称,神经性耳聋,咽部及舌肌轻度无力等。视力丧失常为急性一时性失明(尿毒症性黑蒙),约数小时至数天恢复,此可能系枕叶及颞叶功能失调引起的皮质盲,亦可系视网膜出血与渗出所致。,(二)自主神经损害 尿毒症患者自主神经损害较常见,可出现各种自主神经症状。如由于动眼神经末
20、梢纤维的副交感神经性兴奋引起瞳孔缩小,鼓索神经的分泌纤维及其中枢的刺激或障碍,早期常常发生含较少唾液素的稀薄唾液分泌亢进,而进行性的病例则因分泌减少致口腔与舌干燥,由于迷走神经的刺激结果,尤其在潮式呼吸时,可引起明显的无呼吸相慢脉,但在进行性病例与心衰体征同时出现心动过速,本病初期因副交感神经系的兴奋引起多汗症,相反地在进行性病例则皮肤干燥较多见。,胃肠道功能障碍在初期呕吐较少见,一般发生于饮食之后,进行性病例则渐变为频繁呕吐,且与饮食无关面发生在晨起空腹时,常常混有胆汁,后者系幽门功能不全所致,腹泻为肠粘膜水肿及溃疡等病变所引起,与直肠及肛门括约肌的功能障碍也有关此外,迷走神经摈后中部的节细
21、胞障褥时可出现探大呼吸;低体温及固定体温(体温变动较少),亦被认为与自主神经损害有关,皮肤苍白,除与贫血有关外,也与自主神经影响下,毛细血管床的容积减少有关。,(三)癫癇发作 常出现于尿毒症晚期,但有癫痫发作史或有脑氧织受过损害的患者,在轻度尿毒症的情况下,亦可引起癫痫发作。癫痫发作前常先有运动性不安、肌肉颤抽或肌阵挛发作,给予镇静剂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安定及副醛等有效有癫痫发作时常伴有各种代谢的变化,如代谢性酸中毒、水中毒等。脑电图检查示基本节律减慢、阵发性双侧同步性慢波。,(四)肾性侏儒症 不少儿童患者,可使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引起肾性侏儒症。(五)脑膜刺激征 部分病例出现的头痛与其伴随的
22、高血压无关,有时会出现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可见压力和蛋白轻度升高,淋巴细胞增多,脑脊液有时可呈淡黄色,可能与尿毒症时存在的出血性素质有关。,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损害,消化系统与神经系统关系密切,不少消化系统疾病与神经因素密切相关,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病理检查可见脑血管充血,部分病例有迷走神经背核、第三脑室、下丘脑的血管渗血。而脑瘤的患者可同时并发胃、十二指肠溃疡。肝脏是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之一,是机体多种物质代谢的重要器官,严重肝脏疾病时可造成多种物质代谢障碍,引起机体代谢紊乱,对神经系统产生明显的影响或造成神经系统的严重损害,如肝豆状核变性、肝性脑病、肝性皮质盲等。,肝性脑病,肝性脑病(H
23、aptic Encephalopathy)是严重肝病引起的各种精神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与来自肠道的有害物质进入脑部诱发昏迷有关。【病因与病理】一、病因和诱发因素(一)病因 由慢性肝病引起;如肝硬化、晚期血吸虫病、酒精性肝硬化、慢性药物性肝病、心源性肝硬化、肝豆状核变性及血色病等。少见病例有重症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中毒性肝炎、急性药物性肝炎及急性毒草中毒等;偶见有原发性肝癌及急性妊娠期脂肪肝、严重胆道感染等出现。,(二)诱发因素 可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有:1.出血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多见,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减少和质变异及肾功能衰竭时尿毒症,胃肠道粘膜糜烂均可引起出血。2.感染 严重
24、感染可使体内组织分解代谢增强,NH3产量上升;发热和缺氧增加大脑对NH3毒性的敏感性。3.大量利尿和大量放腹水 可出现脱水血容量减少,影响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微小血管收缩,肾功能恶化,出现氮质血症。大量放腹水可丢失蛋白质,加重肝脏损伤。4.摄取含氮食物与其他 进食肉和蛋或其他富含蛋白质食物可产生更多的NH3。5.其它 如饮酒、大手术、麻醉及安眠药也可导致脑肝肾的负担。,二、发病机理 肝性脑病的病理生理比较复杂,发病机理也未完全阐明。已知机体代谢严重紊乱,血中浓度增加有下列:氨、硫醇、芳香氨基酸、游离脂肪酸及短链氨基酸等;血中浓度下降有下列:核苷酸,支链氨基酸、葡萄糖及钾、钠、镁和钙离子等。
25、肝性脑病时血氨增高,脑内含氨量也上升,故考虑的脑病与氨中毒有关,且血和脑中核苷酸均见下降再者,究竟何种物质的变化是肝性脑病的主要因素亦有待进一步研究。,(一)氨中毒 目前公认肝硬化氨中毒仍是肝性脑病特别是 所谓氮性或外源性肝性脑病发病重要原因。1血氨的正常来源肠内产氨 肠道每日产氨为4克,占机体产氨总量的90。大部分由循环中尿素弥散到肠粘膜再经肠内以大肠杆菌为主的细菌所分泌的尿素酶,使尿素分解为氨。在正常情况下,肾脏也是产氨的场所血中谷氨酰胺及其他氨基酸,经过肾脏时可被肾小管细胞内的谷氨酰胺酶分解而成为NH3,自尿中排出。肌组织产氨;骨骼肌和心肌在运动时,肌肉磷酸腺苷的脱氨过程中也可产生不少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科 疾病 神经系统 并发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94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