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及功能.ppt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及功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及功能.ppt(15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及功能,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包括:与脑神经和与脊神经相连的脊神经,以及在脑神经和脊神经中支配内脏和心血管的植物性神经,神经系统概念,一、中枢神经系统1、脑,大脑半球间脑小脑脑干 中脑 桥脑延髓,大脑半球,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人类的大脑最为发达,由左右大脑半球组成,半球表面有许多沟回。大脑半球表面称大脑皮层(灰质),共有100多亿个神经细胞,是管理全身运动、感觉、语言和内脏活动的最高司令部,分布在脑回,即所谓的神经中枢。在大脑半球的表面,呈现许多深浅不同的沟,或裂。沟、裂之间有隆起的脑回。沟裂的产生可能是因为大脑皮质各部在发生
2、上快慢不均所致,发育快的露在表面而将生长慢的部分挤往深部。大脑由两侧大脑半球借胼胝体连接而成。上面观略呈卵圆形,脑沟 大脑表面的凹槽 脑回 脑沟之间的皱褶,半球背外侧面的沟与回,大脑半球脑沟和脑回,每个半球分为背外侧面、内侧面和底面。大脑半球借大脑外侧沟、中央沟和顶枕沟分为五叶,即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和岛叶。,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边缘叶,大脑半球,大脑皮层,三种功能区运动区(Motor areas)感觉区(Sensory areas)联络区(Association areas),运动区 Primary Motor Cortex,控制运动功能初级运动皮层(躯体运动区)中央沟前方 锥体细胞,皮质
3、的深面为神经纤维形成的白质(髓质),它们除了联系大脑不同区域的皮质外,更重要的是大脑皮层以外的脑和脊髓,把皮层运动中枢发生运动信息向下传,把感受到的感觉信息往上传给皮层感觉中枢,这些传导纤维都要集中通过“内囊”,而且有交叉,即传导到对侧身体的运动与感觉信息。因此内囊有损伤就会引起对侧身体“半身不遂”。,脑 叶,额叶frontal lobe 在中央沟的前方有与其平行的中央前沟,中央沟与中央前沟之间为中央前回。自中央前沟向前走出与半球上缘平行的额上、下沟,此二沟的上方、中间、下方分别为额上回、额中回和额下回。顶叶parietal lobe 在中央沟的后方有与其平行的中央后沟,中央沟与中央后沟之间为
4、中央后回,自中央后沟向后走出与半球上缘平行的顶间沟,后者上方为顶上小叶,下方为顶下小叶,顶下小叶前部为环曲回,后部为角回。颞叶 temporal lobe 在大脑外侧沟下方有与之平行的颞上沟和颞中沟,在2者上方、中间、下方分别为颞上回、颞中回和颞下回、在颞上回的上面(大脑外侧沟内)有几条短的颞横回。,脑 叶,枕叶 occipital lobe 居小脑幕上,枕叶重要的沟裂为距状沟,距状沟与顶枕沟间为楔叶,与侧副间沟为舌回,楔叶和舌回靠近距状沟区域的皮质,为视觉中枢。岛叶 insular lobe 隐居于大脑外侧沟深方,被额颞顶叶所掩盖,只有分开额叶、颞叶和顶叶岛盖处才能看到它。机能可能与内脏活动
5、有关。边缘叶 limbic lobe 由半球内侧面和底面某些脑叶的脑回组成,它呈O形环绕于脑干前端。通常包括胼胝体下回、扣带回、海马回、海马结构。主要功能是调节内脏活动,实现情绪反应以及参与记忆、睡眠、性欲、食欲等的调节。,位于:边界、额上回,额中回及额下回,额叶的功能:,额叶的功能:,1.皮质运动区2.皮质侧视中枢3.书写中构(额中回后部)4.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5.额叶联合区,损害表现及定位,1.精神症状 主要为痴呆和人格改变(易怒、欣快,表情淡漠等)2.瘫痪(单瘫、面舌瘫、双下肢瘫)3.言语障碍:运动性失语4.书写障碍:失写症5.强握及摸索:,顶叶,1.皮质感觉区(倒人状)2.运
6、用中枢(复杂动作和劳动技能)3.视觉语言中枢(角回),损害表现及定位:,1.皮层感觉障碍(复合性感觉障碍)2.体象障碍3.古茨曼综合征:四主征4.失用症(供应缘上回顶下叶的动脉为大脑中动脉发出的顶后支,闭塞则可出现失用症和其它顶叶受损表现,如病灶对侧深浅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和前庭症状、共济失调等。可有触觉滞留、倒错、失认或定位不能表现。)5.视野改变,颞叶功能,1.听觉中枢:颞上回中部及颞横回2.感觉性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3.嗅觉中枢4.高级神经活动(记忆、联想、比较等)5.边缘系统、精神活动,颞叶损害表现,感觉性失语(wernike失语)命名性失语(喝水用、茶杯)颞叶癫痫幻觉精神症状(人格改
7、变、情绪异常、记忆障碍、精神迟钝)视野改变,功能主要与视觉有关损害表现及定位,枕叶,1.视野改变(光反射好,象限盲)2.视幻觉(幻视、闪光、暗影)3.视物变形,边缘叶,边缘叶由扣带回,海马回,钩回组成.边缘叶与杏仁核,丘脑前核,乳头体核,丘脑下部等共同组成边缘系统.,内囊,内囊是位于尾状核,豆状核及丘脑之间的白质带,其外侧为豆状核,内侧为丘脑,前内侧为尾状核,同纵行的纤维束组成,其纤维呈扇形放射至大脑皮质.,内囊,前肢后肢膝部,损害表现及定位,完全损害:三偏部分损伤:部分症状,2、间脑,间脑位于左右大脑半球之间,其中的下丘脑是仅次于大脑皮层的皮层下的内脏和感觉中枢所在,管理体温、饮食行为、物质
8、代谢和内脏的机能活动,协调内分泌腺的活动。,3、小脑,小脑位于大脑的后下方,脑干后方,管理躯体的平衡,协调运动。,Corpus Callosum,中脑脑桥延髓,脑干,脑干(包括中脑、桥脑和延髓),共有10对神经核(2,4,4)(三叉、面、外展、前庭蜗、舌咽、迷走、副、舌下)传导束:深浅感觉传导束,锥体束,锥体外通路及内侧纵束网状结构:维持人的意识清醒状态.如网状结构受损,可出现意识障碍.,脑干的生理功能,最重要的生理功能区域,脑干有维持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吞咽中枢等,如遭损伤会危及生命。1.各种感觉信息的传入(视、嗅除外)2.各种运动指令的传出3.正常呼吸、循环(生
9、命中枢)4.脑桥为头面部的感觉、运动的输入、输出,脊髓,脊髓位于椎管内,上连延髓,下端终于第一腰椎高度。脊髓中央是神经细胞集中的部位,叫灰质,这些神经细胞有些与感觉有关,有些则直接与躯体运动有关。运动神经细胞有病变,就会引起它们所支配的肌肉瘫痪,如小儿麻痹症。脊髓周围是向上和向下的神经纤维传导束,这些传导束如受损,与高级中枢的联络就中断,也会发生瘫痪和感觉障碍。,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植物神经。,嗅神经 视神经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 展神经 面神经 前庭蜗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舌下神经,脑神经,连于脑的神经,共12对。,脑神经记忆口诀:嗅视动眼,车
10、叉外展,面听舌咽,迷副舌下全。,嗅神经olfactory nerves 含内脏感觉纤维,嗅丝穿筛孔入颅传导嗅觉。,一、有些脑神经只传导感觉如嗅神经,视神经传导视觉,穿视神经管入颅中窝,连于视交叉,再经视束连于间脑。,视神经外面包有三层被膜,所以颅内压增高时,常出现视神经盘水肿。,前庭蜗(位听)神经vestibulocochlear nerve,由蜗神经和前庭神经组成,属躯体感觉性神经。,二、有些脑神经只与运动有关,III.动眼神经IV.三叉神经VI.展神经XI.副神经XII.舌下神经,有些功能比较复杂,混合性脑神经:,三叉神经VII.面神经IX.舌咽神经X.迷走神经,1.构成:,由前根(运动性
11、)和后根(感觉性)在椎间孔处汇合形成一条脊神经,共31对。后根在椎间孔附近有膨大的脊神经节。,脊神经构成、分部和纤维成分,2.脊神经的纤维成分,脊神经前支形成丛的概况,1.组成:由C1-4前支组成。,(一)颈丛,2.位置:胸锁乳突肌上部深面。,脊神经,1.组成:由C5-8前支及部份T1前支组成。,(二)臂丛,2.位置:经斜角肌间隙穿出,反复分支、组合后(五根、三干、六股、三束),在腋腔内形成三个束包围腋动脉中段。以锁骨为界,将其分为锁骨上部及锁骨下部。,1.组成:胸1-12前支。第1-11对胸神经前支位于相应肋间隙中,称肋间神经,第12对位于第12肋下,称肋下神经。,(三)胸神经前支(肋间神经
12、),2.位置:在肋间隙内,肋间内肌与肋间最内肌之间走行。,(四)腰丛,1.组成:由部份T12前支、L1-3前支和部份L4前支组成。,2.位置:腰大肌深面。,(5)闭孔神经:自腰大肌内侧缘穿出,贴小骨盆内侧壁前行,与闭孔血管伴行穿闭膜管出小骨盆,分前、后两支,经短收肌前、后面进入大腿内侧区,分布于内收肌群。,植物性神经,植物神经是内脏运动神经的别名,又称为自主神经。植物神经脊神经由脊髓发出,主要分布于躯干、四肢,司理运动与感觉。由脑和脊髓发出的内脏神经,主要分布在内脏,控制与调协内脏、血管、腺体等功能。因不受人意志支配,故称自主神经,也称植物神经。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
13、相互平衡制约中。在这两个神经系统中,当一方起正作用时,另一方则其副作用,很好的平衡协调和控制身体的生理活动,这便是植物神经的功能。如果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被打破,那么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半球内侧面的沟和回,自中央前、后回延续到内侧的部分称旁中央小叶。在枕叶有一深沟称距状沟,顶枕沟和距状沟之间为楔叶,距状沟下方为舌回,舌回向前连于颞叶的海马回,后者前端弯成约形海马回钩。环抱胼胝体上方的为扣带回(图1028),在胼胝体背面有胼胝体沟,在胼胝体沟上方有与之平行的扣带沟,谢谢大家,半球内侧面的沟和回,半球底面,额叶底面纵行的纤维束为嗅束,其前端膨大称嗅球,嗅球与嗅神经相连。嗅束向后扩大为嗅三角
14、,连于海马回前部和海马回钩等嗅觉高级中枢。,大脑半球上面观,岛叶,CNS的灰质和白质,通过前脑的额切面(冠切面)大脑皮层大脑深部灰质(基底节)大脑白质,灰质,前脑冠状切面,Figure 13.8,大脑皮层,灰质厚度2 4 mm 神经元胞体,树突,和短的轴突大脑皮层为皱褶状面积增加三倍 接近大脑重量的40Brodmann areas 52 个结构分区,大脑皮层的功能和结构性分区外侧面,Figure 13.11a,大脑皮层的功能和结构性分区内侧面,Figure 13.11b,Association Areas-联络区,建立不同感觉信息之间的联系在新的感觉传入和以往的经验记忆之间建立联系 联络区 高
15、级加工区,语言区(22、39、40、44、45)顶后联络区(5、7、40)体像 颞叶联络区(20、21、37、38、22)多种感觉整合,概念构思 前额叶联络区(9、10、11、12、46、47、44、45)判断、预见、人格,联络区,Motor Homunculus,Motor Areas Premotor Cortex,中央前回的前方控制更复杂的动作 参与动作的计划性,Motor Areas Frontal Eye Field,位于前运动皮层前方控制眼球的随意运动尤其与眼球的追随运动有关,Motor Areas Brocas Area,位于左侧大脑半球语言的产生,Sensory Areas,皮
16、层区域与感知觉有关各种主要的感觉有其各自的区域,Sensory Areas 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位于中央后回或顶叶一般躯体感觉,Sensory Areas 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对侧投射 大脑半球 接受对侧肢体的感觉传入 感觉模型,Sensory Areas Sensory Homunculus,Sensory Areas Somatosensory Association Area,位于初级躯体感觉皮层后方整合各种感觉传入触压觉、其它感觉利用以往储存的感觉体验,Sensory Areas Primary Visual
17、Cortex,初级视觉皮层 距状沟深部枕叶的后正中接受来自视网膜的视觉信息视觉传入的第一个加工区,Sensory Areas Visual Association Areas,视觉联络区初级视觉区周围继续加工视觉信息复杂的视觉信息加工 颞叶和顶叶的参与接近30个皮层区域参与两条通路进行视觉信息的加工,Sensory Areas Ventral and Dorsal Streams,腹侧通路 进入颞叶下部负责物体、文字、面孔的识别,即“是什么”背侧通路 延伸至中央后回 感知空间关系,即“在哪里”,Sensory Areas Primary Auditory Cortex,初级听觉皮层功能声音的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枢神经系统 解剖 功能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94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