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专家意见.docx
《2023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专家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专家意见.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专家意见及时、快速控制出血,纠正失血性休克对严重创伤的救治至关重要。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3)在第一版共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更新并依据最新临床证据总结推荐意见,重点关注关注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救治。推荐意见一览推荐意见1:在灾难、战争环境下或其他无法获取患者(非脑外伤)生命体征时采用神志异常和(或)挠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两个指标快速建立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初步诊断(1CX推荐意见2:在可获取患者生命体征时,可首先采用休克指数(SI)1或者脉压30mmHg作为建立创伤失血性休克诊断以及判断其严重程度的标准(IC)推荐意见3:在持续救治过程中,应尽可能全面的获取致伤
2、机制并动态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脉压、脉搏、呼吸、尿量、意识状态、血气分析(血碱缺失及血乳酸水平)等可能反映循环或灌注不足的临床指标,并结合致伤机制对创伤后失血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临床诊断(1BX推荐意见4:在院前首次接诊伤员时应首先排查可见的或可预期的致命性出血,对活动性出血,要立即采取快捷有效的止血措施,尽量减少受伤和出血控制之间的时间间隔;然后(或同时)开始常规的初次评估与救治(即CABCDE原则)(1AI推荐意见5:局部压迫或指压法(区域控制出血)只能作为临时措施,应快速替换为止血效率更高,便于伤者转运的止血方式(1AI推荐意见6:对于肢体活动性出血局部压迫无效或者特殊环境下无法及时
3、探明出血部位时,可使用止血带控制致命性出血(1AX止血带使用后须尽快将患者转运至有条件进行确定性止血的医疗机构、尽快实施确定性止血手术,止血带使用超过2h可能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是否撤出止血带取决于是否将威胁患者的生命(1B1推荐意见7:对于有疑似因骨盆骨折所致的致命性出血时,使用骨盆带或外固定支架并限制骨盆活动,以达到降低出血速度的目的(IBI推荐意见8:无论采用何种紧急止血措施,都应动态评估止血效果(1AX推荐意见9:以最大限度避免低氧血症作为院前开放气道与人工通气操作的最终目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快速诱导麻醉插管(IA推荐意见10:人工通气时应尽可能避免长时间高氧浓度通气;尽量采用低潮
4、气量的策略(约6mL/kg),只有在脑外伤、颅内压进行性增高、为延缓脑疝发生时采用过度通气策略(IBI推荐意见11:尽量将严重创伤患者转运至就近且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创伤中心。对于对创伤耐受性较差的患者更应注重就近转运的原则(1B%推荐意见12对严重创伤患者合并有重度失血性休克、持续活动性出血,存在低体温(体温35C酸中毒(PH值7.2X凝血功能障碍风险,且I期完全的重建修复手术难以快速控制出血、耗时较长、手术范围较广、手术打击较大者采用损伤控制策略,阶段性手术治疗;制订分阶段手术决策时应充分考虑I期重建修复手术的可能以及替代I期重建修复手术的手术方式是否真正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打击(IBl
5、推荐意见13: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进行I期重建修复手术,除非存在严重污染以及存在可预期的因感染所致的重建修复失败的可能(1CX推荐意见14:术中可在已实施确定性止血的前提下,在有潜在渗血风险的创面上局部使用凝血酶类药物,以降低术后渗血风险(2CX推荐意见15:将血管内介入治疗作为创伤止血综合策略之一,适用于难以快速手术止血的动脉性出血,达到彻底控制出血、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术中出血的目的。在选择血管内介入治疗时,应充分考虑血管栓塞的并发症,并做好相应应对计划(IBI推荐意见16:在有条件的医院,对于不可压迫的致命性躯干出血可采用复苏性主动脉血管内球囊阻断术等方式进行临时,阻空制出血,为急诊确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创伤 失血 休克 急诊 专家 意见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94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