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疾病.ppt
《口蹄疫疾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蹄疫疾病.ppt(3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1/9,1,口蹄疫疾病,2024/1/9,2,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人亦可感染。世界各国对该病非常重视,无论是存在口蹄疫的国家,还是已经消灭口蹄疫的国家,都动用大量的科研和经济力量控制和防止口蹄疫的发生。国际兽疫局将口蹄疫列为动物A类疾病,我国农业部把口蹄疫列为第一类动物疫病中的第一个病。本病传播途径多、传染性强、为多种动物共患,曾多次在世界上发生大流行,近几年在亚洲等地再次暴发,已严重影响本国本地区的农业发展和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控制口蹄疫的发生和流行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其本身
2、所带来的危害了。,2024/1/9,3,流行历史情况,14-15世纪 阿拉伯学者记载了类似口蹄疫的疾病1514年 意大利学者比较详细地记述了该病17-18世纪 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爆发该病19世纪 欧洲大陆多次发生和广泛流行该病1971年 非洲发生的一次口蹄疫流行波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1977年 亚洲发生口蹄疫流行,波及13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 英国出现严重的口蹄疫疫情2005年5月 我国山东、江苏、新疆、北京以及河北等地区爆发的口蹄疫疫情。,2024/1/9,4,1997年,口蹄疫在台湾爆发,涉及整个台湾岛;1998年以来,我国周边地区包括缅甸、马来西亚、蒙古、韩国、日本等均相继爆发口蹄疫。
3、我国自建国以来曾发生过5次大流行,尤其是1999年发生的牛猪口蹄疫是该病在国内最严重的一次大流行。目前,邻国蒙古的口蹄疫大流行正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畜牧业。目前国内情况。Details in Green Book,2024/1/9,5,遗传变异研究,FMDV遗传和变异的研究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以生物学观点解释病毒基因组每部分的功能;二是解释病毒的遗传关系和产生多样变异的原因。FMDV的变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温度敏感变异 FMDVts变异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获得稳定的弱毒株 2抗胍变异 3培养特性变异 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制苗用弱毒株都是经过空斑技术变异选择的,因此要求控制在1020代内使用。4重组变异
4、5毒力变异 6抗原变异 FMDV的抗原很容易发生变异,这是突出的特征之一。,2024/1/9,6,目前解释FMDV高变异频率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特异抗体压力选择机制 一种是类群(guasispecis)机制,2024/1/9,7,(猪)口蹄疫疾病 口蹄疫是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烂斑,故民间有“口疮”、“蹄癀”、脱靴症”之称。病原 口蹄疫的病原体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的口蹄疫病毒。,2024/1/9,8,口蹄疫病毒的形态特征,FMDV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口疮病毒属(Aphthoviru
5、s),是已知最小的动物RNA病毒。在病毒的中心为一条单链的正链RNA,由大约8000个碱基组成,是感染和遗传的基础;周围包裹着蛋白质决定了病毒的抗原性、免疫性和血清学反应能力;病毒外壳为对称的20面体。,2024/1/9,9,口蹄疫病毒的理化学特性,FMDV的结构和成分都比较简单。成熟病毒粒子约含30%的RNA,其余为蛋白质。FMDV的RNA呈单股线状,是正链RNA,具有感染性,分子量约2.6106 2.8106。FMD的完整粒子(146S)的衣壳由1A(VP4)、1B(VP2)、1C(VP3)、1D(VP1)4种结构蛋白各60个分子组成。FMDV颗粒的直径为725nm,沉降系数12146S,
6、在氯化铯中的浮密度为1.311.5g/cm3。用酸处理FMDV,可使每个病毒粒子释出20个蛋白亚单位。,2024/1/9,10,口蹄疫病毒的抵抗力,FMDV在4比较稳定,于-20,特别是-50-70十分稳定,可以保存几年之久。37于48小时内使病毒灭活。最适pH为7.47.6,于酸性环境中迅速灭活。常用消毒剂,例如石炭酸、酒精、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和土温80等去垢剂的灭活作用不理想。乳酸、次氯酸和福尔马林比较有效。,2024/1/9,11,口蹄疫病毒的流行病学,易感动物有猪、牛、绵羊、山羊、骆驼等。急性病畜和潜伏期带毒动物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病畜的水疱皮和水疱液中含有大量病毒,血液、肉、唾液、乳
7、汁、精液、尿、粪等分泌物和排泄物中都含有病毒。本病通过直接接触病原体和借助空气进行感染,有一定的季节性,感染率和发病率很高,传染力强,传播迅速,范围广。,2024/1/9,12,口蹄疫病毒的病原性,猪的潜伏期为12天。病猪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舌、唇、齿龈、腭黏膜和鼻镜上出现水疱和糜烂。蹄冠、蹄叉、蹄踵等部位红肿、敏感,随后出现水疱和糜烂。母猪乳房和乳头也常见水疱和糜烂。如无细菌感染,1周左右痊愈。吮乳仔猪的口蹄疫常呈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死亡率一般可达6080。,2024/1/9,13,口蹄疫病毒的病原性,牛的潜伏期一般为2 5天,病初体温达4041。精神沉郁,厌食或停
8、食。闭口流涎。2天后,唇内、齿龈、舌面发生水疱,大小如黄豆、蚕豆或更大。水疱约经一昼夜就破溃,出现边缘整齐的红色浅表烂斑,或大片溃疡面。同时或稍后,趾间及蹄冠表现热、肿痛,继而发生水疱、烂斑、跛行。水疱破溃后,体温正常。烂斑逐渐愈合,全身症状慢慢消失。,2024/1/9,14,口蹄疫病毒的病原性,若蹄部继发细菌感染,则局部化脓环死,病程延长,甚至蹄甲脱落。犊牛患此病,多数无水疱,犊牛表现出血性肠炎、心肌炎。犊牛多为急性经过,死亡率较高。奶牛患此病,除口腔、蹄部有成年牛的症状外,乳房上也有水疱和烂斑。奶牛产乳量因此下降,甚至中断,直到下次产犊才恢复。,2024/1/9,15,口蹄疫病毒的病原性,
9、羊的潜伏期1周左右。病状与牛大致相同,但感染率较牛低。绵羊蹄部症状明显,口粘膜变化较轻。山羊症状多见于口腔,呈弥漫性口粘膜炎,水疱见于硬腭和舌面,蹄部病变较轻。羔羊有时有出血性胃肠炎,常因心肌炎而死亡。,2024/1/9,16,口蹄疫病毒有7个不同的免疫血清型。1928年国际兽疫局决定采用O、A、C三型为国际通用命名。1948年命名了南非型(SAT)、南非型(SAT)、南非型(SAT)。1954年报道了亚洲型(Asia)的存在。口蹄疫病毒与其他动物病毒不同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互不免疫的血清型。每个血清型又有很多亚型,1977年世界口蹄疫中心公布口蹄疫病毒有7个血清型和65个亚型,每年还会有新的亚
10、型出现。(多型性、易变性、互不免疫性。)各型之间在临床表现方面没有什么不同,但彼此间无交叉免疫性。同型各亚型之间交叉免疫程度变化幅度较大,亚型内各毒株之间也有明显的抗原差异。,2024/1/9,17,口蹄疫病毒存在于病畜的水泡皮和水泡液中,在发热期,病畜的血液、水泡液、水泡皮、口涎、乳、眼泪、尿、粪等全身各种组织、分泌物及排泄物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病毒。口蹄疫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但高温和阳光易杀死病毒,酸和碱对其作用也较强。,2024/1/9,18,诊断(一)流行特点 病毒能侵害多种动物。在自然流行时,主要发生于偶蹄兽,以黄牛、奶牛最敏感(特别是纯种奶牛),其次为水牛、牦牛、猪(尤其是纯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口蹄疫 疾病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95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