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内科学》教学大纲.docx
《《西医内科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医内科学》教学大纲.docx(5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医药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中医临床专业床边教学用)课程名称:内科学课程类别:必修课程编码:030820课程总学时:108开课单位:第一临床医学院英文名称:MediCine课程类型:考试课程学分:6实验(实训I)学时:教研室:西医内科学课程负责人:一、一般情况内科学是研究内科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诊疗技术的临床学科,属临床专业课,是各临床学科的基础学科,也是临床专业本科教学的主干课程。高等中医院校开设“内科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系统掌握中医学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掌握常见病的现代医学诊疗知识,掌握必要的危重病抢救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有利于中医学与西医临床的相互渗透与利用,
2、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优势和特色,促进中医药学与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强、应用范围广的学科,又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因此,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力求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应用发展的观点来组织教学。讲授时要求概念准确清楚,临床思维严谨科学,内容重点突出、方法切实可行;要求讲授内容层次分明,突出常见病与多发病、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的讲授,并注意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注重床边教学的实施与临床见习,重视本学科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本大纲根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内科学(第二版)教材编写,适用于中医学专业各专业方向五年制实施床边教学的本科生教学。教材内容中传染病内容在该专业开设的传染病学
3、课程中讲授及考核,部分与急诊医学重叠的内容如急性呼吸衰竭、ARDS、DIC、上消化道出血等,放在急诊医学中讲授,该大纲中不作教学及考试要求。教学大纲中将教学内容分为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与病区典型病例床边教学两大部分,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可以保证典型病例有较大选择空间的疾病应实施病床边教学,其余疾病根据具体施教条件,实施课堂理论教学随后床边强化的教学方法。二、教学内容与方法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第一节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目的要求1 .掌握COPD、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COPD的临床分级;慢支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2 .熟悉慢性支气管的辅助检查及其诊断意义、临床分型与分期。3 .了解
4、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改变。教学内容1 .概述:概念、流行病学特点。2 .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病因包括吸烟、感染、理化因素及过敏因素,重点介绍吸烟的危害,长期反复作发可发展为慢性。3 .临床表现:着重介绍“咳、痰、喘、炎”的临床特点。4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常规、痰液检查、X线检查及肺功能检查等。突出肺功能检查的主要改变及诊断价值。5 .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要点。(2)鉴别诊断:肺结核、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及肺癌等。6 .并发症: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7 .治疗:发作期对症处理、抗菌药物的应用;缓解期治疗。8 .预防。教学方式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阻塞性肺气肿目的要求1 .掌握阻塞性
5、肺气肿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2 .熟悉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3 .了解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机制、病理改变。教学内容1 .概述:概念及分类。2 .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各种因素均可引起阻塞性肺气肿。而由于肺、胸廓或肺血管疾病,其中主要是慢性支气管炎。肺组织、支气管的病理改变特点。3 .临床表现: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在原有症状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强调肺气肿的临床体征特点。4 .实验室及特殊检查:血常规、血气分析、肺功能、心电图和X线检查等,强调肺功能检查的诊断价值。5 .诊断:诊断要点。6 .治疗:(1)氧疗:强调氧疗的重要性。(2)药物治疗:抗生素、解痉
6、止咳祛痰。(3)其他:营养支持、康复治疗等。7 .预防。教学方式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第二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目的要求1 .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临床表现、临床分期及其表现,诊断与治疗。2 .熟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并发症。3 .了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理、鉴别诊断。教学内容L概述:概念、流行病学,强调慢性肺心病我国的常见病与多发病。2 .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慢性支气管-肺、胸廓或肺血管疾病,其中主要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肥大及右心衰竭等,强调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机制。主要病理改变为肺动脉高压与右心室肥大。3 .临床表现:代偿期具有慢性肺部疾病
7、的症状和体征,失代偿期具有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的症状和体征。4 .实验室及特殊检查:血常规、血气分析、肺功能、心电图和X线检查等。5 .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要点。(2)鉴别诊断: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与风心病、冠心病等鉴别要点。6 .并发症:肺性脑病概念及重要性、酸碱平衡失调特点等。7 .治疗:(1)急性加重期治疗: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人工器械通气的应用,呼吸兴奋剂的应用。控制心力衰竭侧重讲述与一般心力衰竭处理的不同点及洋地黄的使用注意事项。积极治疗并发症如肺性脑病、酸碱平衡失调等。(2)缓解期治疗。8 .预防。教学方式典型病例床边教学。第三节支气管哮喘目的要求1 .掌握支气管哮喘的
8、病因、典型发作的临床表现、诊断及药物治疗原则。增加近年支气管哮喘诊治指南中的诊断要点(方法)及治疗原则等内容。2 .熟悉辅助检查的选择及临床意义,与心源性哮喘的鉴别要点,危重哮喘的诊治。3 .了解发病机制及病理。教学内容1 .概述:概念、流行病学。2 .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病因与气道慢性炎症有关,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密切相关。简要介绍速发相哮喘反应与迟发相哮喘反应,其中迟发相哮喘反应在哮喘气管炎症病理过程中对炎症细胞浸润及炎症介质释放起重要作用。病理改变特点为早起呈可逆性,以慢性炎症为本质。3 .临床表现:着重介绍哮喘典型发作及重症哮喘的临床特点。增加病情分级标准及急性发作的分级标准。4 .实
9、验室及特殊检查:血常规、痰常规检查、动脉血气分析、X线及肺功能测定、气道激发试验等。5 .诊断及鉴别诊断(1)诊断要点。增加支气管哮喘诊治指南中的诊断要点(方法)。(2)鉴别诊断:与心源性哮喘、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鉴别要点。6 .治疗:治疗原则。由过去重视解痉平喘到现在重视抗炎治疗,以改善气道炎症,降低气道反应性,强调缓解期继续抗炎治疗的必要性。介绍各类抗炎、解痉、平喘药在临床中的应用。介绍重症哮喘的处理。教学方式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第四节慢性呼吸衰竭目的要求1.掌握慢性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根据、治疗原则与措施。2,熟悉呼吸衰竭的分类方法及标准,分型诊断的治疗学价值。3. 了解呼
10、吸衰竭的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教学内容1 .概述:重点讲解呼吸衰竭的概念、急性与慢性呼吸衰竭的区别。2 .病因与发病机制:重点介绍I型及11型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简要介绍五大发病机制的特点及与临床表现的关系。3 .病理: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各系统及代谢的影响。强调呼吸衰竭的本质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4 .临床表现: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多系统症状,着重讲授肺性脑病的临床表现。5 .辅助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的正常值及诊断意义。6 .治疗:氧疗、抗感染、通畅气道、呼吸兴奋剂的应用、人工机械通气的应用等。教学方式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第五节肺炎目的要求1 .掌握肺炎的病因学分类,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病因、
11、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2 .熟悉肺炎链球菌肺炎的鉴别诊断、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与治疗。3 .了解发病机制、病理分期及流行病学特点。教学内容1 .概述:肺炎的概念、分类。2 .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肺炎链球菌的病原学特点,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病理分期。3 .临床表现:典型症状及体征、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4 .实验室及特殊检查:以血液一般检查、影像学诊断为主。5 .诊断及鉴别诊断:(1)诊断要点。(2)鉴别诊断:重点介绍与其他病原学肺炎的鉴别要点。6 .治疗:青霉素及其他抗菌药物的应用。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处理。7 .预防。教学方式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第六节肺结核目的要求1 .掌握肺
12、结核的病因、传染源、传播途径,诊断,抗结核药物的应用原则及常用初治方案,复治病例的确定。2 .熟悉肺结核的病理与临床分型。3 .了解发病机制及鉴别诊断、并发大咯血的处理要点。教学内容1 .概述:概念,强调肺结核为慢性传染病,流行病学特点。2 .发病机制与病理:肺结核的基本病理变化及分型。3 .临床表现:着重介绍本病临床常见类型的典型表现。4 .实验室检查与特殊检查:痰菌检查、血常规、血沉、PPD.影像学检查等。5 .诊断及鉴别诊断:(1)诊断方法与要点。(2)鉴别诊断:与肺炎、肺癌、慢性支气管炎等鉴别要点。6 .治疗:抗结核治疗药物的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大咯血的处理。其他疗法:对症、手术等
13、。7 .预防.教学方式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第七节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目的要求1 .掌握肺癌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原则。2 .熟悉肺癌的病理分型及组织学特点、转移途径,鉴别诊断。3 .了解发病机制、化疗方案。教学内容1 .概述:着重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2 .病因:吸烟、工业性致癌因素、大气污染等,重点介绍吸烟的危害。3 .病理改变:根据发生部位分型,根据癌细胞分化程度及形态分型,转移方式。4 .临床表现:强调早期症状,咳嗽、咯血、肺外症状的特点及其对早期诊断的重要性。5 .实验室与其他检查:(1) 痰、胸腔积液及癌细胞检查。(2) X线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3)支气管镜检查、活体组织检查
14、等。6 .诊断及鉴别诊断:(1)诊断:强调早期诊断思路。(2)鉴别诊断:肺炎、肺结核、肺脓肿、结核性胸膜炎、转移性肺癌等。7 .治疗:以手术根治为主的综合治疗,重点为组织学类型对各种治疗方法的敏感性。8 .预防。教学方式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第二篇循环系统疾病第十节心力衰竭目的要求1 .掌握慢性左心衰竭、右心衰竭的常见病因与诱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2 .熟悉心功能评价与辅助检查的诊断意义。3 .了解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教学方式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教学内容慢性心力衰竭1 .概述:心力衰竭的定义,流行病学,强调慢性心力衰竭的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当,是严重的临床问题。2 .病因:(1)基
15、本病因。(2)诱发因素。3 .发病机制:重点讲述继发性介导因素导致心室重塑而致心力衰竭的进程与概念。4 .临床表现:重点讲述慢性左心衰竭(包括急性肺水肿)、右心衰竭的症状与体征。5 .实验室与其他检查: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及创伤性血流动力学检查的临床应用。6 .诊断:(1)左心衰的诊断(重点)。(2)右心衰的诊断。(3)心功能判断(重点)。7 .鉴别诊断:慢性左心衰与心源性哮喘的鉴别,慢性右心衰与肝硬化的鉴别。8 .治疗:(1)消除病因和诱因。(2)治疗目标与治疗原则。(3)减轻心脏负荷。(4)增加心排血量。(5)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及B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对正性肌力药
16、物洋地黄制剂及血管扩张剂的重新评价。(6)收缩性隐匿型(无症状性)心力衰竭的治疗。9 .预防第十一节心律失常目的要求1 .掌握心律失常的概念,过早搏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的常见病因、诊断与治疗原则。2 .熟悉常见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诊断。3 .了解常见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教学方式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教学内容概述1 .概念。2 .心律失常的分类。3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折返激动等。4 .心律失常的诊断方法:有创伤性及无创伤性。5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及其应用(第六内容)。过早搏动1 .概述。2 .常见病因。3 .发病机制:(1)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2)折返激动
17、。4 .临床表现。5 .心电图诊断:房性、房室交界性及室性过早搏动。6 .治疗:(1)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原则;(2)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过早搏动的药物治疗;(3)洋地黄中毒引起的过早搏动的治疗。阵发性心动过速1 .概述。2 .病因和发病机制。3 .临床表现:重点为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表现。4 .心电图诊断:室上速、室速。5 .治疗:(1)室上速:发作时的治疗:a刺激迷走神经,b药物治疗(重点):洋地黄制剂;抗心律失常药;升压药;C同步直流电复律。预防复发:药物、抗心动过速起搏器、导管射频消融及外科手术、积极进行病因治疗。(2)室速:发作时治疗(重点):a药物治疗,b同步直流电复律。预防复发:
18、药物、抗心动过速起搏器、导管射频消融及外科手术、积极进行病因治疗。心房扑动与颤动1 .概述。2 .病因和发病机制。3 .临床表现。4 .心电图诊断。5 .治疗:(1)急性及初发性房颤和房扑的处理:原发疾病和诱因的治疗;控制快速的心室率(药物治疗重点讲述);房颤、房扑的转复:药物复律、电复律。(2)慢性房颤(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药物复律(阵发性、持续性);同步直流电复律(阵发性、持续性);控制心室率;预防栓塞;射频消融、埋藏式心脏律器或手术治疗。房室传导阻滞1 .概述。2 .病因和发病机制。3 .临床表现。4 .心电图诊断:(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
19、滞。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5 .治疗:(1)病因治疗。(2)暂时提高心率。(3)人工心脏起搏器:根本性治疗。第十四节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目的要求1 .掌握风湿热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要点。2 .掌握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与治疗。3 .熟悉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4 .了解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教学方式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教学内容风湿热1 .概述。2 .病因和发病机制:强调链球菌感染的重要性。3 .病理和病理生理。4 .临床表现。5 .辅助检查:血液检查的诊断价值,X线、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6
20、 .诊断与鉴别诊断。7 .治疗:(1) 一般治疗。(2)抗生素的应用。8 .预防慢性风湿性心脏病1 .概述。2 .病因和发病机制。3 .分别讲述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联合瓣膜病变:(1)病理和病理生理。(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X线、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4 .并发症:感染、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栓塞、急性肺水肿。5 .治疗:(1)内科治疗:缓解症状;防治并发症。(2)介入和手术治疗。6 .预防第十五节高血压病目的要求1 .掌握高血压病的主要易患因素、靶器官损害、诊断、治疗原则及常用药物。2 .熟悉主要鉴别
21、诊断及高血压急症的概念与处理。3 .了解发病机制。教学内容1 .概述:讲解清楚基本概念一血压、高血压、高血压病。2 .病因:强调易患因素一性别、年龄、超重、高钠饮食、饮酒等。3 .发病机制:神经精神学说、RAAS,内分泌学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及胰岛素抵抗。4 .病理:心、脑、肾、视网膜损害。5 .临床表现:(1) 一般征象;(2)脑、心、肾受累时的相应表现;(3)高血压脑病及高血压危象。(4)特殊类型: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6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肾功能、血脂、血浆肾素活性、血糖及血胰岛素等。(2)其他检查:X线、心电图、眼底、超声心动图、动态血压监测。7 .
22、诊断:1999年WHO高血压诊断与分级标准,2005中国高血压指南诊断标准。8 .鉴别诊断:与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9 .治疗:(1)非药物治疗:休息、饮食、运动等。(2)药物治疗: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11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11受体阻滞剂。(3)降压药物的选择和应用、联合用药。(4)高血压急症治疗。10 .预防。教学方式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第十六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目的要求1 .掌握冠心病的易患因素、临床分型。典型心绞痛发作的临床特点、心绞痛的诊断、治疗原则与抗心绞痛药物的应用。2 .熟悉临床分型、常用诊断技术的临床意义、鉴别诊断。3 .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医内科学 西医 内科学 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95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