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耳鼻咽喉科其他治法.docx
《中医耳鼻咽喉科其他治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耳鼻咽喉科其他治法.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医耳鼻咽喉科其他治法一、擒拿擒拿法是推拿手法之一,主要用于咽喉科病,因咽喉红肿疼痛剧烈,吞咽困难,汤水难下者,不能进食者。单侧擒拿法:患者正坐,手向侧平举,拇指在上,小指在下,术者站于患者手之正侧面,用与患者侧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紧按患者鱼际背部(相当于合谷穴处),小指扣于腕部,拇指与患者拇指罗纹相对,并用力向前压紧,另一手拇指按住患者上侧锁骨上缘肩关节处(相当于肩禺穴),食指、中指、无名指紧握腋窝处,并用力向外推开,如此反复多次,此时患者咽喉疼痛明显减轻,可以吞咽,助手可将汤药或半流质食物喂下。此法可连续使用。双侧擒拿法:令患者坐在无靠的凳子上,术者站在患者背后,用两手从患者腋下伸向胸
2、前,以食指、中指、无名指按住锁骨上缘,两时臂压住患者胁肋,术者胸部紧贴患者的背部(肺的部位),即可开始擒拿。其法:两手用力向左右两侧拉开(沿锁骨到肩胛),同时两肘臂和胸部将患者胁肋及背部压紧,三方面同时使用气力。如此反复多次可使患者咽喉松动,便于吞咽,助手即将备好的汤药或稀粥给患者吞服。二.导引导引,又称“道引”,义取“道气令和,引体令柔”的意思。它是古代流传的一种健身方法。唐王冰谓:“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凡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可知导引以肢体运动、呼吸运动和自我按摩相结合为特点。导引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养筋壮骨,除劳去烦,导邪外出之功,对
3、防治疾病,强身益寿有很大作用。现将耳鼻咽喉科导引方法简介如下:耳的导引法1 .按摩耳郭:用于防治耳鸣、耳聋。如养生方载:“以手摩耳轮,不拘遍数,所谓修其城郭以补肾气,以防聋月贵也。”此法是用双手掌心,对称地按于两耳屏部,慢慢地向下、向后至耳根,再向上至乳突、至颍部,再向前、向下回到两侧耳屏。如此轻轻按摩,不计次数,一般按摩到两耳郭潮红发热为度。2 .咽鼓管自行吹张法:用于治疗耳胀、耳闭,可以通畅咽鼓管及活动鼓膜。方法是嘱患者捏鼻闭口鼓气入鼻咽,迫使空气窜入咽鼓管,患者在听见“轰”的一声之后觉得耳内发胀即可。有上呼吸道急性感染者忌用本法。鼻腔有涕液应先清除后再吹张。3 .鼓膜按摩法:用于治疗耳胀
4、耳闭、鼓膜内陷、耳鸣耳聋。方法是用中指或食指尖插入外耳道口,轻轻摇动数次后,使外耳道的空气排出,即突然拔出,可重复35次;或用两手中指,分别反复按压两耳耳屏,耳屏掩住外耳道口,一压一放,重复数十次;或用两手大鱼际稍用力部按压于外耳道口后,突然移开,反复多次。4 .鸣天鼓:用于防治耳鸣耳聋。内功图说十二段锦总诀的方法为:将两手心紧贴两耳,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对称横按在枕部,两中指尖相触,再将两食指翘起叠在中指上面,然后把食指从中指上用力滑下,重重地叩击枕部,此时耳内可闻宏亮清晰之声如击破。先左手二十四次,再右手二十四次,最后两手同时叩击四十八次。遵生八笺的击探天鼓,与鸣天鼓相似,方法是将
5、两手的掌心紧贴于两耳外道口,使外耳道暂时处于密封状态中,然后将放在枕部的两手手指叩击枕部。上述方法每天可多次施行,应长期坚持。5 .耳眩晕导引法:实证取涌泉、大椎、卤会等穴,掐与擦各一百次;虚证取百会穴,掐与擦各一百次。鼻的导引法1 .外鼻自我按摩:用于经常鼻塞,流涕,或多喷嚏等症。先将双手鱼际互相摩擦至发热后,即按鼻两侧,沿鼻根至迎香,上下往返摩擦至局部有热感为止。此后再由攒竹向太阳穴推,至局部有热感。每天23次。亦可用养性书灌溉中岳法,即以两手中指于鼻梁两边上下摩擦2030次,至局部发热。通过鼻部自我按摩,可使鼻面部经络疏通,气血流畅,达到扶正祛邪之目的。2 .鼻蚓导引法:如陈希夷二十四次
6、导引坐功图势:“每日丑寅时,正坐,两手按膝、转头,推引各三五度。叩齿,吐纳咽液。”此法主要是防治鼻蝴。方法是盘膝趺坐(即双足交迭而坐),身体笔直而不倾斜,左右两掌心覆盖于左右膝盖上,将头向左转,头面的正中线恰在肩上,约两次呼吸的时间。头位慢慢复位。然后再转向右侧,动作如上,头向左右各转十五次。最后叩齿,鼓漱。咽喉的导引法1 .养津保喉导引法:“咽需液养,喉赖津濡”,通过调息漱津,使咽喉常得津液滋润,对咽喉预防保健有重要作用。如苏沈良方:“每夜盘足坐,叩齿三十六通,握固,闭息,内视五脏待肠满气极,则徐徐出气,候出入息匀调,即以舌搅唇齿内外,漱练津液。未得咽下,复作前法,闭息内观调息漱津,皆依前法
7、。如此者三,津液满口,即低头咽下。”此方法是于凌晨趺坐,上下牙齿相碰作响三十六次,两手紧握拳头,并要做到排除杂念,凝神聚意,好象见到自己的五脏六腑一样,运真气于丹田,调匀呼吸,然后以舌尖顶住上腭,又搅口内上下两旁,使水津自生,鼓漱三十六次。如上反复三次。红炉点雪有“平日睡醒时,即起端坐,凝神息虚,舌舐上腭,闭口调息,津液自生。分作三次,以意送下。此水潮之功也。”亦属养津保喉导引。类似导引法在很多医籍中均有提及,其作用相似。2 .喉痹自我导引法:诸病源候论有“一手长舒令掌仰,一手捉须,挽之向外,一时极势二七。左右亦然。手不动,两向侧极势,急挽之二七。去喉痹。”即一手长伸,手掌向上,另手捉下巴向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鼻咽 喉科 其他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95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