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docx
《四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四平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号)四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已由四平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22年7月29日通过,经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于2022年9月28日批准,现予公布,并于2022年11月1日起施行。四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2年10月10日四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2022年7月29日四平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2022年9月28日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批准)第一条为规范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城市蓄水、渗水和涵养水的能力,形成生态、安全、可持续的城市水循环系统,根
2、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发展区的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活动。本条例所称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的管控,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着手,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措施,有效控制城市降雨径流,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对原有自然水文特征和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第三条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将海绵城市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政府统筹、多专业融合、部门分工协同的工作体制机制,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第四条市、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主管部门,
3、负责统筹协调、技术指导、监督考核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相关工作。第五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依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报市、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后予以实施。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应当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和具体指标,并与城市道路、绿地、水系、排水防涝等专项规划相衔接。第六条详细规划应当与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做好衔接,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主要内容纳入详细规划。第七条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供应城市建设用地时,应当在规划条件中明确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指标,并依法纳入建设项目选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规划核实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平市 海绵 城市建设 管理条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9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