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环境消毒灭菌与管理.docx
《医院内环境消毒灭菌与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内环境消毒灭菌与管理.docx(3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医院内环境消毒灭菌与管理一、医院室内空气消毒(一)I类环境的空气消毒I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和层流洁净病房。这类环境要求空气中的细菌总数WloCfU112,只能采用层流通风,才能使空气中的微生物减到此标准以下。(二)11类环境的空气消毒11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1 .消毒方法(1)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这种消毒器由高强度紫外线灯和过滤系统组成,可以有效地滤除空气中的尘埃,并可将进入消毒器的空气中的微生物杀死。按产品说明书安装消毒器,开机器30min后即可达到消毒要求,以后每过15min开机1次,消毒15min,
2、一直反复开机、关机循环至预定时间。本机采用低臭氧紫外线灯制备,消毒环境中臭氧浓度低于0.2mgm3,对人安全,故可在有人的房间内进行消毒。(2)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这类消毒器采用静电吸附原理,加以过滤系统,不仅可过滤和吸附空气中带菌的尘埃,也可吸附微生物。在一个203011)2的房间内,使用一台大型静电式空气消毒器,消毒30min后,应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可用于有人在房间内空气的消毒。2 .注意事项(1)所用消毒器的循环风量(m3h)必须是房间体积的8倍以上。(2)有些小型的上述消毒器,经试验证明不能达到上述消毒效果,则不宜用于11类环境空气消毒。用户可查验其检测报告和经卫生行政部门发证时批准
3、的使用说明书。(3) 11类环境均为有人房间,必须采用对人无毒无害,且可连续消毒的方法。(三)IH类环境的空气消毒这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和房间,这类环境要求空气中的细菌总数500CfU/Hi,o可采用下述方法。L消毒方法(1)臭氧消毒。市售的管式、板式和沿面放电式臭氧发生器均可选用。要求达到臭氧浓度220mgm2,在相对湿度(RH)270%条件下,消毒时间230min0消毒时人必须离开房间。消毒后待房间内闻不到臭氧气味时才可进入(大约在关机后30mi左右)。(2)紫外线消毒。可选用产生较高浓度臭氧的紫外线灯,以利用
4、紫外线和臭氧的协同作用。一般按每立方米空间装紫外线灯瓦数2L5W,计算出装灯数。考虑到紫外线兼有表面消毒和空气消毒的双重作用,可安装在桌面上方InI处。不考虑表面消毒的房间,可吸顶安装,也可采用活动式紫外线灯照射。上述各种方式使用的紫外线灯,照射时间一般均应大于30min。使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消毒,人不得在室内。使用的紫外线灯,新灯的辐照强度不得低于90uwcm2,使用中紫外线的辐照强度不得低于70wcm2,凡低于70wcm2者应及时更换灯管。测定紫外线强度应采用经过计量部门检定的紫外线强度计,或用紫外线强度监测指示卡进行监测。(3)熏蒸或喷雾消毒。可采用化学消毒剂或中草药空气消毒剂喷雾或熏蒸
5、消毒,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过氧乙酸。将过氧乙酸稀释成0.5%1.0%水溶液,加热蒸发,在60%80%相对湿度,室温下,过氧乙酸用量按lgr113计算,熏蒸时间2ho过氧化氢复方空气消毒剂。市售品以过氧化氢为主要成分,配以增效剂和稳定剂等,一般用量按过氧化氢50mgm3计算,采用喷雾法,在相对湿度60%80%,室温下作用30mino季铁盐类消毒液。采用双链和单链季铁盐,配以增效剂和稳定剂制成的空气消毒剂。每立方米喷1.2ml(折合药物浓度IOnIg113左右),作用30min。中草药空气消毒剂喷雾消毒。按说明书操作。2.注意事项(1)所用消毒剂必须有卫生许可批件且在有效期内。(2)消毒时室内不可
6、有人。(3)甲醛因有致癌作用不宜用于空气消毒。(四)IV类环境的消毒(1)可选用上述中的方法进行。(2)中草药消毒剂:有些中草药消毒剂对空气中微生物有杀灭作用,可用于IV类环境消毒,使用方法和用量可按说明书进行。二、环境表面和物体表面消毒(一)I、11类物体表面的消毒I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II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EII类环境要求物体表面的细菌总数W5cfuc11)2oL地面消毒医院地面经常受到患者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的污染,由于人员的流动量大,如果不能及时清除地面污染,极易造成病原菌的扩散。
7、(1)当地面无明显污染情况下,通常采用湿拭清扫,用清水或清洁剂拖地每日12次,清除地面的污秽和部分病原微生物。(2)当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通常采用二滨海因消毒剂200500mgL消毒,作用30min,致病性芽抱菌污染用10002000mgL作用30min或用有效氯或有效溪500mgL的消毒液拖地或喷洒地面。(3)对结核患者污染的表面,可用0.2%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或二澳海因消毒液擦洗。对烈性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表面,如霍乱、炭疽等可用有效浪或有效氯100O2000mgL作用30min消毒。2 .墙面消毒医院墙面在一般情况下污染情况轻于地面,通常不需要进行常规消毒。当受到病原菌污染时,可采用化
8、学消毒剂喷雾或擦洗,墙面消毒一般为2.02.5m高即可。对细菌繁殖体、肝炎病毒、芽抱污染者,分别用含有效氯或有效澳250500mgL.2000mgL与20003000mgL的消毒剂溶液喷雾和擦洗处理,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喷雾量根据墙面结构不同,以湿润不向下流水为度,一般50200l2。病房各类用品表面的消毒:病房内用品有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一般情况下室内用品表面只进行日常的清洁卫生工作,用清洁的湿抹布或季铁盐类消毒液,每日2次擦拭各种用品的表面,可去除大部分微生物。当室内各种用品的表面受到病原菌的污染时必须采取严格的消毒处理。(1)用100200mgL二溟海因或含有效氯200500mgL
9、的消毒剂溶液、含有效碘250500mgL的碘伏,可擦拭或喷洒室内各种物品表面。(2)紫外线灯照射:悬吊式或移动式紫外线灯消毒时,离污染表面不宜超过1m,消毒有效区为灯管周围1.52mo紫外线灯管表面必须保持清洁,每12周用酒精纱布或棉球擦拭一次,照射时间根据灯管强度及所杀灭病原微生物而定,时间不得少于30mino高强度、低臭氧紫外线杀菌灯,照射3060s,对物品表面消毒效果可靠。3 .其他表面的消毒包括病历夹、门把手、水龙头、门窗、洗手池、卫生间、便池等物表,这些地方容易受到污染。通常情况下,每天用洁净水擦抹刷洗处理,保持清洁。当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应进行消毒。4 .床单位的消毒床单位包括病床
10、、床垫、枕芯、毛毯、棉被、床单等。臭氧消毒,可采用床单位臭氧消毒器进行消毒,按说明书操作。(二)In类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III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III类环境要求物体表面的细菌总数10CfU112o可以采用以下消毒方法。(1)喷洒或擦洗:配制IoOOmg/L洗必泰溶液,对各种污染的表面进行喷洒或擦洗。(2)各种物表及台面消毒: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化验室的各种物表及台面等每日用300500mgL含氯或含澳消毒剂擦拭,湿拖把拖地。(5) IV类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IV类环境包括传染病科及病房,可选择适宜的消毒
11、方法,IV类环境要求物体表面细菌总数15cfu11)2。(四)化验室污染区的消毒化验室污染区的各种表面消毒包括:(1)桌椅等表面的消毒。每天开始工作前用湿布抹擦1次,地面用湿拖把擦1次,禁用干抹干扫,抹布和拖把等清洁工具各室专用,不得混用,用后洗净晾干。下班前用250500mgL有效澳消毒液或0.1%0.2%过氧乙酸抹擦1次。地面的消毒可用2倍浓度上述消毒液拖擦。(2)各种表面也可用便携式高强度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表面照射消毒。(3)若被明显污染,如具传染性的标本或培养物外溢、溅泼或器皿打破、洒落于表面,应立即用消毒液消毒,用10002000mgL有效溟或有效氯溶液或0.2%0.5%过氧乙酸溶液
12、洒于污染表面,并使消毒液浸过污染物表面,保持3060min,再擦,拖把用后浸于上述消毒液内lh。(4)若已知被肝炎病毒或结核杆菌污染,应用2000mgL有效氯或有效澳溶液或0.5%过氧乙酸溶液擦拭,消毒30mino三、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与灭菌(一)医疗器械分类对医疗器械进行分类是为正确进行清洗,科学合理地选用消毒灭菌方法,确保消毒灭菌效果。L按危险程度分类(1)高度危险物品即关键性物品:是指那些在临床医疗中要穿入皮肤和黏膜或接触人体无菌组织和体液或接触新生儿和免疫功能极度低下者的物品。主要包括各种外科器械,穿刺器械(注射器、穿刺针、针灸针等),输血输液器具,无菌内窥镜(腹腔镜、关节镜、羊水镜及
13、其他窥镜的活检钳),各种体内导管(心导管、静脉导管、各种造影导管、内脏引流管),体内植入物(人工器官、植入药物等),心肺氧合机,手术隔离衣帽,无菌巾单,外科手套,ICU病房用品和新生儿用品等。高度危险物品必须进行灭菌处理。(2)中度危险物品即半关键物品:是指那些只接触人体完整的皮肤黏膜的物品。主要包括普通内窥镜(胃镜、肠镜、气管镜、尿道镜及其他接触体腔的内镜),呼吸麻醉装置,膜透析器,婴儿隔离服,婴儿孵育箱,口腔诊具,体温计等。中度危险物品必须进行严格消毒,按现代消毒学观点,应该用热力消毒方法或高效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3)低度危险物品即非关键性物品:是指那些不直接接触患者或只接触患者正常皮肤
14、的物品。主要包括诊疗设备,床具卧具,病房家具,室内环境表面,听诊器,诊锤,氧气面罩,湿化器管道等。低度危险品以清洁为主,只有在已经污染或可疑污染的情况下才需要消毒处理。消毒可根据情况使用含氯清洗消毒剂,不宜在医院环境中大量使用低效消毒剂,以免使环境中产生耐消毒剂菌株。2,按器械构造分类(1)表面光滑的器械:这类器械以光滑表面为主,体积大,如各种拉钩、大型骨科器械、刀柄刀片、仪器表面等,这类器械比较容易清洗消毒。(2)带有关节和钩纹的器械:很多外科器械都带有关节、沟、钩、槽状结构,如剪刀、血管钳、持针器、骨钳和牙钳、开合器、镶子等。这类器械的关节处、沟纹处的污染物清洗消毒比较困难,必须仔细刷洗干
15、净,消毒灭菌时必须将关节打开。(3)带有窄缝隙、细孔或盲管的器械:临床有许多特殊器械,带有很窄的缝隙或细孔和管道,如注射器、各种注射针头和穿刺针、吸引器管、探察器、细纤维窥镜等。这些器械不仅清洗困难、容易藏污纳垢,而且消毒灭菌因子难以穿透,往往造成消毒灭菌失败,应给予特别关注。3.按材料性质分类不同性质的材料制作的医疗器械对消毒灭菌处理有特殊的选择性和要求。(1)金属类器械:外科器械绝大部分由金属材料做成,钢铁材料居多,铜铝制品为少数,个别特种器械用到金银等。金属器械对灭菌因子的适应性比较广,它们耐高温,耐高压,耐辐射,但多数怕腐蚀,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予注意。(2)玻璃陶瓷制品:在医疗器材家族
16、中,有不少为玻璃陶瓷制品,注射器、输液器和输血器、检验器材等。玻璃陶瓷器材多数耐高温,耐辐射,耐氧化、耐酸碱,容易清洗和消毒;大多数对灭菌因子适应性比较广,容易灭菌;但它们易碎,很薄的玻璃器材不耐压力。(3)高分子材料制品:现代医疗器材及仪器零部件多为化学高分子合成材料制成,如橡胶、硅胶、乳胶制品,塑料和尼龙制品等。高分子材料制品主要有各种导管、纤维管、输血输液胶管、吸引管、外科手套、呼吸麻醉软管、透析软管以及人工器官等。它们大多耐辐射,耐腐蚀,耐酸碱,但不耐高温,清洗比较困难,无理想的灭菌方法。要求在彻底清洗的条件下,选择低温灭菌方法进行灭菌处理。(4)其他类型:医疗用品中尚有棉织品、纸制品
17、(被污染文件书籍、包装材料等)、一些特殊用品(电极、电刀、电焊、电线等),它们的共同的特点是怕湿、不耐高温,不适宜用高温灭菌和化学消毒剂浸泡。它们的灭菌往往采用福尔马林或环氧乙烷熏蒸、微波消毒、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等方法。(二)医疗器械清洗中存在问题(1)使用后器械处理不当。对污染有血液、脓液、体液、分泌物等的医疗器械没有能立即用水冲洗,使得污染物干涸在器械上,给清洗带来困难。使用中沾染有上述污染物的器械用后应立即用水冲洗干净,当时不能冲洗应在2h内处理。(2)先消毒后清洗带来的影响。带血器械用高于90热力消毒或用醛类消毒剂进行消毒,会造成蛋白凝固,使得污染物黏附得更牢固,给清洗带来困难。这些
18、问题往往发生在手工清洗过程中,使用自动清洗机进行清洗,消毒与清洗在一个连续过程中,可以克服这些问题。(3)清洗剂选择使用不当。使用后的医疗用品上污染有无机物,应选用酸性洗涤剂清洗;污染有机物质,选择碱性洗涤剂;污染有机物且器械结构复杂,应选择生物酶洗涤剂。清洗剂使用中的问题主要是:酶洗剂配制后反复使用多次,这不仅会使清洗作用降低,还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洗涤剂用量不足或浓度过低,会导致清洗能力下降。酶洗时温度控制不当影响酶洗效果,酶洗剂在水温低于30。C条件下不能完全激活酶活性,水温高于50。C会使酶失去部分活性并随温度升高酶活性损失增加,直到完全消失。(4)清洗方法不规范。医疗器械清洗不仅要考
19、虑污染情况,还要考虑器械的性能、结构、材质等因素。不能认为只要有自动清洗机就完全不用手工刷洗,也不能认为酶洗剂就是万能。有少数清洗操作人员把有关节的器械处于闭合状态就投入机器清洗;还有带管腔的器械与其他器械混到一起投入清洗机内,这些操作都不符合规范要求。(三)影响医疗器械清洗效果的因素(1)器械结构复杂性:有些器械带有齿、缝隙、细孔和关节或长管,比较难清洗。对于此类器械清洗时必须尽可能拆卸,采用手工仔细刷洗。(2)物品性质:在医疗用品中,依据其材料性质对清洗因素耐受性不同。有耐清洗、耐腐蚀器械,有怕腐蚀器械;有耐酸碱器械,也有不耐酸碱的器械。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清洗方法和洗涤剂。(3)污物的性
20、质:外科器械上污染有血迹、脓迹、排泄物和分泌物,污染微生物数量大;污染特别严重的器械应占少部分。大量医疗用品都属于一般性污染,不需要特别处理。对于污染特别严重的物品,在选择清洗方法和洗涤剂方面要给予特别关注。(4)物品上有机物变干:使用后医疗物品上污染的有机物质没有及时用水冲洗,干涸在物品表面甚至在管腔内,清洗时很难将有机物彻底去除。(5)清洗的方法:对于不同污染医疗用品,选择清洗方法不当,会影响清洗效果。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手工清洗、机械清洗、超声清洗等;选择合适的工具和科学选择洗涤剂。(6)生物膜的存在的影响: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可黏附于物体表面形成生物膜以及不同种类细
21、菌的混合群体,不仅可阻挡理化因子,也可影响清洗作用。生物膜可在水池、水管和一些医疗器材(透镜、导尿管、中心静脉导管)中形成而不易清除。用有效的消毒剂、洗涤剂或酶洗剂等加机械力进行清洗,可有效清除生物膜性物质。(四)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L手术器械包的灭菌(1)灭菌前的准备:非感染症患者使用后的手术器械应选用加酶洗涤剂浸泡擦洗或选用洗净消毒装置或超声清洗装置清洗去污。感染症患者使用过的手术器械应分别采用物理或化学消毒方法处理,消毒选用洗净消毒装置或超声清洗装置煮沸8093oC40min或选用5001000mgL有效氯或有效溟的含氯或含溟消毒剂泡30min(金属器械须加防锈剂);但气性坏疽、破伤风感染
22、等应选用洗净灭菌装置或用2000mgL含氯或含澳消毒剂浸泡作用30min后进行常规清洗。清洗时,先用洗涤剂溶液浸泡擦洗,去除器械上的血垢等污染,有关节、缝隙、齿槽的器械,应尽量张开或拆卸,进行彻底刷洗,然后用流水冲净,擦干或晾干,并尽快打包,以免再污染。清除污染前后的器械盛器和运送工具,必须严格区分,并有明显标志,不得混用。盛器和运送工具应每日清洗消毒,遇污染应立即清洗消毒。(2)包装:包装材料应允许物品内部空气的排出和蒸汽的透入。市售普通铝坂盒与搪瓷盒,不得用于装放待灭菌的物品,应用自动启闭式或带通气孔的器具装放。常用的包装材料包括全棉布、一次性无纺布、一次性复合材料(如纸塑包装)、带孔的金
23、属或玻璃容器等。对于一次性无纺布、一次性复合材料必须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新包装材料在使用前,应先用生物指示物验证灭菌效果后方可使用。包装材料使用前应放在温度1822oC,相对湿度35%70%条件下放置2h,仔细检查有无残缺破损。布包装层数不少于两层。用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物品包,体积不得超过30cm30cm25cm;用于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物品包,体积不得超过30CnIX30cmX50cm。金属包的重量不超过7kg,敷料包不超过5kgo新棉布应洗涤去浆后再使用;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应经清洗后才可再次使用。盘、盆、碗等器皿类物品,尽量单个包装;包装时应将盖打开
24、;若必须多个包装在一起时,所用器皿的开口应朝向一个方向;摞放时,器皿间用吸湿毛巾或纱布隔开,以利蒸汽渗入。灭菌物品能拆卸的必须拆卸,如对注射器进行包装时,管芯应抽出。必须暴露物品的各个表面(如剪刀和血管钳必须充分撑开)以利灭菌因子接触所有物体表面。有筛孔的容器,应将盖打开,开口向下或侧放。管腔类物品如导管、针和管腔内部先用蒸镭水或去离子水润湿,然后立即灭菌。物品捆扎不宜过紧,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灭菌包每大包内和难消毒部位的包内放置化学指示物。(3)装载:下排气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得超过柜室内容量的80%,预真空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得超过柜室容积90沆同时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装载量又分别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内环境 消毒 灭菌 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96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