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更新解读.docx
《最新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更新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更新解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最新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更新解读摘要为更规范地指导我国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患者的管理,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组织专家对我国CHB防治指南进行更新,强调对一般人群更广泛地筛查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标志物和对HBV感染者更积极地抗病毒治疗。本文就该新版指南更新要点进行介绍和解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2022年年底发布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版指南)1,该指南以目前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
2、sBvirus,HBV)感染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为依据,在既往指南基础上结合现阶段我国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防治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进行重要更新。该指南着重强调对一般人群更广泛地筛查HBV感染标志物和对HBV感染者更积极地抗病毒治疗。笔者现就指南的重要更新要点进行介绍和解读。1更新流行病学数据2022版指南对HBV感染的流行病学数据进行了更新。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报道,2019年全球一般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Bsurfaceantigen,HBsAg旅行率为3.8%,我国所处的西太平洋地区为中流行区
3、,HBsAg流行率为5.9%2o根据Polaris国际流行病学合作组织推算,2016年我国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为6.1%,慢性HBV感染者为8600万例,这与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仍存在一定距离。因此,HBV感染仍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需要继续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策略来降低HBV感染带来的危害。2强调扩大筛查策略和新生儿预防2022版指南强调要加强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的HBsAg筛查。2019版指南鼓励在不涉及入托、入学和入职健康体检中或就医时,进行HBsAg筛查。而在2022版指南中,HBsAg筛查由鼓励调整为应该,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4、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者、男男性行为者、静脉药瘾者、HBV感染者的性伴侣和家庭接触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或抗肿瘤药物者、接受抗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药物治疗者等以及孕妇、育龄期和备孕期女性强调更积极地进行HBsAg筛查。2022版指南进一步强调新生儿乙型肝炎预防的重要性。在既往指南推荐的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12h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型肝炎疫苗的基础上,2022版指南新增推荐HBsAg阴性母亲的危重新生儿也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包括超低体质量儿(100Ogl严重出生缺陷、重度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特殊新生
5、儿。2022版指南进一步强调了母婴阻断的重要性,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或HBsAg情况不详母亲的新生儿、早产儿和低体质量儿(250Og)应在12h内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第1剂乙型肝炎疫苗。总之,2022版指南强调对于一般人群及高危人群进行HBsAg筛查,强调新生儿尽早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和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联合接种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重要性。3强调HBV整合的意义、优化自然史分期和新增不确定期的介绍2022版指南在HBV的病原学描述上强调了HBV整合的重要性,目前研究认为HBV整合与HBsAg持续表达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发生密切相
6、关5-6。此外,还强调HBV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其中逆转录酶区的突变多与核苗(酸)类似物nucleos(t)ideanalogues,NAs耐药有关,前S/S区、基本核心启动子区和前C/C区的突变可能与急性肝功能衰竭和HCC有关7。2022版指南在自然史分期部分不再沿用既往免疫学概念进行分期,而是综合考虑病毒学、生物化学及组织学特征,参考国际主流指南和专家共识,将慢性HBV感染自然史分期更新为: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Beantigen,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HBeAg阳性CHBx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和HBeAg阴性CHB。该指南还将既往的ALT正常明确为ALT
7、正常值上限(upperlimitofnormal,ULN),同时将HBVDNA界值调整为高灵敏HBVDNA检测的阳性或阴性,以此纳入更多患者进入HBeAg阳性CHB期和HBeAg阴性CHB期开始抗病毒治疗。值得注意的是,该指南还首次对M不确定期患者进行阐释,主要是指随访1年,按其HBVDNAxALT水平及组织学均难以明确归于以上4期的未经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所谓不确定期患者并非处于一个独立时期,而是指难以明确其分期。据文献8-9报道该部分患者占28%55%且仍有相对较高的疾病进展风险,因此可能也需要抗病毒治疗。新版指南的修订,使自然史分期标准更为明确,使不确定期患者比例相对减少,扩大了抗病
8、毒治疗人群。4辅助检查4.1 强调高灵敏HBVDNA和HBV感染新型标志物的应用在CHB患者实验室检查部分,主要新增推荐采用更灵敏且检测线性范围更大的HBVDNA检测方法(检测下限为10-20ImL),这将有助于发现低病毒载量的CHB患者,便于更早地开始抗病毒治疗或及时调整抗病毒治疗方案。针对HBV新型标志物检测部分,新版指南将HBVRNA定量检测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相关抗原(hepatitisBcore-relatedantigen,HBcrAg)定量调整至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epatitisBcoreantibody,HBcAb)定量之前。有研究10发现HBVRNA水平可以作为肝内共价闭
9、合环状DNA(covalentlyclosedcircularDNA,cccDNA)的替代指标,当HBVDNA低于检测下限时,HBVRNA可能为停止抗病毒治疗时机提供参考。最近的一篇系统综述研究口1提示HBcrAg与肝内CCCDNA转录活性有关,其在预测NAs停药后是否复发、HBsAg是否消失、干扰素抗病毒疗效和HCC发生方面有一定价值,但仍有待更深入的研究。研究口2-14发现HBVRNA联合HBcrAg有助于预测NAs停药后的复发风险。此外,该指南还新增描述HBcAb定量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且能预测慢性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预后15-16o总之,2022版指南强调了高灵敏HBV
10、DNA检测技术和HBV感染新型标志物在CHB患者临床监测中的价值。4.2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技术肝脏硬度值(Iiverstiffnessmeasurement,LSM)测定主要包括超声技术的瞬时弹性成像(transientelastography,TEX点剪切波弹性成像、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和磁共振弹性成像。我国的一项研究口7提示抗病毒治疗前6个月TE值的早期下降率可以预测CHB患者在抗病毒治疗第18个月时肝纤维化的组织学逆转情况,同时该研究还发现NAs抗病毒治疗后TE早期快速下降可能是纤维化逆转和炎症消退的共同作用。目前,关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后TE的诊断界值尚无统一标准。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诊断
11、肝纤维化专家共识(2018年更新版)推荐:对于胆红素、ALT正常的CHB患者LSM达到12.0kPa者考虑肝硬化,LSM达到9.0kPa者考虑进展期肝纤维化,LSM9.0kPa者排除肝硬化,LSM50kPa)和除外(SSM21kPa)临床显著门静脉高压中的价值和辅助识别高风险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作用19。5肝硬化再代偿期的定义2022版指南新增再代偿的定义。再代偿是指部分失代偿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可以逆转为代偿期肝硬化,其定义为在病因消除或控制的基础上,至少1年内不再出现腹水(不用利尿剂)、肝性脑病(不用乳果糖或利福昔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伴稳定的肝功能改善。我国学者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慢性 乙型肝炎 防治 指南 更新 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98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