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瘢的诊治常规.docx
《过敏性紫瘢的诊治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敏性紫瘢的诊治常规.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过敏性紫瘢的诊治常规过敏性紫瘢属小血管性血管炎的亚型,组织学上为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亦称免疫性血管性疾病。并伴小血管炎。由于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紫瘢、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关节痛、腹痛、胃炎。多见于儿童和青年,病因有感染、食物、药物、花粉等。【临床提要】1 .单纯皮肤型(紫瘢型)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瘢。基本皮损为可触性紫瘢,也可有风团、红斑、斑丘疹、结节、水疱、血疱、坏死或溃疡。皮损好发于下肢,常呈对称性。2 .腹型(HenOCh型)毛细血管受累,有恶心、呕吐、呕血、腹痛、腹泻及黏液便、血便、肠套叠等。3 .关节型(SChonIein型)关节部
2、位血管受累,关节肿胀、疼痛、压痛及功能障碍。4 .肾型肾小球毛细血管炎,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偶见水肿、高血压及肾衰竭等。5 .混合型皮肤紫瘢合并其他类型紫瘢。6 其他可因病变累及眼部、脑及脑膜血管,而出现相关症状、体征。7 .实验室检查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半数以上阳性。血小板计数(93%患者正常)、功能与凝血检查均正常。BT可能延长。皮肤都有IgA、补体C3和纤维素的沉积。IgA型免疫复合物水平增高。8 .组织病理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毛细血管及小动脉发生免疫性病变,引起血管壁有纤维素样坏死和红细胞渗出血管外,血管壁及其周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9 .诊断典型病例根据:皮肤,特别是下肢伸侧、臀部有分批
3、出现、对称分布、大小不等的丘疹样紫瘢。多数患者在紫瘢出现之后或之前有腹痛、关节痛、尿改变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小板计数、止血功能及骨髓检查无特殊发现等。【治疗处理】(一)治疗原则应尽量找出致敏药物或化学物质,立即撤除或停止接触该类物质,并避免再次接触。如有明显感染,应给予有效抗生素。如果同时存在有慢性疾病,治疗潜在的疾病可改善皮肤损害。根据皮肤损害程度和治疗药物毒性和副作用,治疗药物可分为一线和二线两种。(二)基本治疗1 .作用靶位(1)阻止IgE参与的速发型变态反应和IgG参与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2)抑制肥大细胞,释放介质;(3)抑制血小板聚集,微血栓形成;(4)减少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
4、基底膜上的沉积,及炎性细胞浸润;(5)减轻血管壁通透性,胃肠道、关节组织水肿,皮肤、黏膜出血。2 .除去病因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药物、寒冷(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外伤、更年期、昆虫叮咬、结核菌素试验、精神因素。3 .系统治疗(1)非解体抗炎剂:治疗关节痛;(2)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皮肤腹痛、肠道出血、关节痛、肾损害;(3)免疫抑制剂(硫哇喋吟/环磷酰胺):治疗肾小球肾炎;(4)血浆置换疗法、免疫球蛋白疗法;(5)抗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可用青霉素。4 .局部治疗安抚止痒剂,对症处理。(三)治疗措施1 .一般治疗(1)除去病因:细菌和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食物(异体蛋白)、药物(抗生素、解
5、热镇痛剂、镇静安眠药、人工合成雌激素、丙酸睾酮、胰岛素、抗结核药、洋地黄制剂、奎尼丁、麻黄碱、阿托品、奎宁、金、碑、钺、汞等),其他有寒冷、外伤、昆虫叮咬、花粉、种痘、更年期、精神因素。(2)抗组胺类药物:基于本病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故可选用异丙嗪、布可利嗪(安其敏)、氯苯那敏等抗过敏类药物,但其疗效不定。(3)维生素C、卡巴克络及芦丁:可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及脆性,作为辅助剂应用。一般剂量宜大,维生素C以静脉注射为好。2 .对症治疗(1)腹痛:皮下注射阿托品、山苣若碱、东蔗若碱等解痉剂,可用0.1%肾上腺素0.30.5l,皮下注射。(2)浮肿、尿少:可用利尿剂、山梨醇等;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过敏性 诊治 常规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00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