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的精细分型与精准治疗2024.docx
《高血糖的精细分型与精准治疗20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糖的精细分型与精准治疗2024.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高血糖的精细分型与精准治疗2024摘要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病因学分类系统(1999)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分型系统,如果考虑生物标志物、基因型和遗传风险等因素,应将糖尿病进一步细分为更多类型,现有的糖尿病分型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需要更加简单有效、对临床治疗有直接指导意义的糖尿病分类方法。该文梳理高血糖的定义及流行病学,对国内外目前已有的各种分型方法进行回顾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前期的临床研究结果和诊疗经验,提出一个基于现有分型法的邹氏高血糖精细分型法,把高血糖分为应激性高血糖、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3种状态,再根据糖尿病的不同特征进行精细分型,以期为后续临床实现精准治疗提供参考。糖尿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
2、患者数量增长最迅速的非传染性疾病,对其精确预测、诊断和治疗以达到控制目标一直是医学界共同的心愿。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瞧尿病病因学分类系统(1999)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分型系统,如果考虑生物标志物、基因型和遗传风险等因素,应将糖尿病进一步细分为更多类型,以产生可能更有利于确定治疗方案的分类方法。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患者是糖尿病患者中最主要的群体(超过90%),在临床特征、进展和并发症风险方面具有高度异质性,鉴别诊断往往也具有挑战性,很多不符合其他糖尿病分类标准的糖尿病常常被诊断为T2DMo糖尿病是一种多
3、因素疾病,是遗传和环境风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在的糖尿病分型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因此,我们需要一种简单有效、对临床治疗有直接指导意义的糖尿病分类方法。基于此,我们对国内外目前已有的各种成熟分型方法进行总结和综述,并结合前期的临床研究和诊疗经验,提出一套基于现有分型法的新的高血糖精细分型方法,以期为后续临床实现精准治疗提供依据。一、高血糖的定义及流行病学我国成人的正常血糖是指空腹血糖(fastingbloodglucose,FBG)6.1mmol/L糖负荷后2h血糖7.8mmol/U1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hemoglobinA1c,HbA1c)6%o而美国糖尿病学会(America
4、nDiabetesAssociation,ADA)最新标准则定义为FBG5.6mmolL(100mg/dl),糖负荷后2h血糖7.8mmol/L(140mg/dl),HbA1c5.7%2o两国的血糖值有所差异,这与人种、地域、饮食习惯和环境都密不可分。血糖超过正常值就是高血糖,临床上包括糖尿病前期、应激性高血糖和糖尿病3种状态。糖尿病前期影响着美国1/3的成年人和全球约7.57亿人3,每年约5%1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会进展为糖尿病。2017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总患病人数为1.298亿,患病率达12.8%4;糖尿病患者的医疗支出约为非糖尿病患者的1.4倍5o二、糖尿病分型回顾糖
5、尿病分型主要包括1999年WHO的分型、2019年WHO的分型、糖尿病分型诊断中国专家共识分型和LeifGrooP糖尿病分型等(图1),其中国际上广泛使用的糖尿病分型是1999年WHo的分型6,也有不少学者更倾向于应用2019年WHO的分型702022年中国学者制定了糖尿病分型诊断中国专家共识,提出分型建议82018年瑞典学者LeifGroop团队打破了原有1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mellitusfT1DMT2DM和1.5型糖尿病的传统,基于6项指标对初诊糖尿病患者进行聚类分析,将糖尿病分为5种亚型906项指标分别包括存在谷氨酸脱竣酶抗体(glutamicaciddecarbox
6、ylaseantibody,GADAX诊断时的年龄、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1HbA1cs稳态模型2评估B细胞功能(homeostasismodelassessment2-,HOMA2-X稳态模型2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modelassessment2ofinsulinresistance,H0MA2-IR这个分型方法对临床诊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分类过于复杂,参数H0MA2-,H0MA2-IR需要使用繁琐的计算公式和聚类分析软件对患者进行分类,在临床工作中较难实施,止匕外,他们对轻度和严重的界定范围模糊未量化,临床上不好判断,当使用不同的纳入标准、替代
7、变量或较低质量的数据时,这种聚类方法是否可以产生可靠且可比较的结果尚不清楚。三、邹氏高血糖精细分型法WHO分型应用多年,可以指导临床处理高血糖相关性疾病,但以上分型不够精细,不利于对高血糖进行精准治疗,有必要探索出一套高血糖的精细分型,临床医师据此实现精准治疗。因此,我们根据循证医学证据,结合国内外广泛的糖尿病分型系统,提出一种新的高血糖精细分型,命名为邹氏高血糖精细分型法,把高血糖分为应激性高血糖、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3种状态。(一)应激性高血糖应激性高血糖是指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如严重创伤、烧伤、重症感染、心脑血管意外等)血糖一过性升高的一种病理生理现象,一旦急性应激消除后,血糖会恢复正常。诊
8、断五要素包括:(1)有应激因素,无糖尿病病史;(2)FBG7.0mmol/L2次随机血糖111mmol/L(3)HbA1c6.5%;无症状则不同时间2次检测满足上述血糖标准的任一条7o1 .特殊类型糖尿病:(1)单基因糖尿病:是由单个基因的1个或多个变异引起的遗传性疾病,约占所有糖尿病的3%,具有广泛的异质性,主要包括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型和胰岛素作用缺陷型两大类8,包括新生儿糖尿病、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aturityonsetdiabetesoftheyoung,MODY线粒体糖尿病和自身免疫单基因糖尿病。由于具有单个基因变异引起的特点,使得精准医疗成为可能,具有某些特定基因缺陷的患者
9、可能更适合某种特定药物,如MoDY和杂合子HNFlA或HNF4A基因突变的患者对磺版类药物高度敏感210(2)继发性糖尿病:胰源性糖尿病:胰腺广泛损伤后可能会引起胰源性糖尿病,包括急性和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胰腺切除术后等,其中胰腺炎后糖尿病(post-pancreatitisdiabetesmellitus,PPDM)是最常见且重要的一类胰源性糖尿病,是成人新发糖尿病的第2大常见原因,仅次于T2DM22LPPDM的病理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胰岛细胞数量减少、自身免疫反应、局部或全身炎症反应以及胰岛素-肠促胰岛素轴的改变有关23L通常可以使用二甲双服和胰岛素来治疗24,此外,胰
10、酶补充剂也广泛应用于治疗PPDM22,胰腺切除术后PPDM患者还可采用自体胰岛移植的方法25o内分泌疾病性糖尿病:内分泌疾病如皮质醇分泌增多症、嗜铝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等引起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等异常增高,导致血糖升高26o库欣病的糖尿病患病率为40%45%,肢端肥大症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约为27%27o糖皮质激素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胰岛素分泌。此类型的继发性糖尿病患者需要首先治疗原发病,随着原发病得以缓解,血糖也会随之下降。其他继发少见糖尿病:包括药物或化学品相关性糖尿病、感染相关性糖尿病、罕见免疫介导性糖尿病、遗传综合征相关性糖尿病等。2.T1DM:
11、多数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部分为非自身免疫的破坏所致,其特征是由于佟田胞破坏导致胰岛素产生绝对不足。T1DM首选胰岛素注射治疗,干细胞和胰岛移植也显现具有一定疗效28o(1)自身免疫型(IA型):B细胞出现自身免疫性破坏,起病时间通常难以发现,是由胰岛细胞、GADA.胰岛素和酪氨酸磷酸酶样蛋白的特异性自身抗体破坏细胞引起的29,可采用胰岛素以及免疫调节方法治疗。(2)特发型(IB型):指那些具有T1DM征象但各种胰岛自身抗体阴性的TlDM,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病率较高。Vipin等30报道了110例年龄18岁的TlDM患者,发现近30%的印度患者在T1DM发病时,胰岛抗体均呈阴性。目前特发型TlDM
12、的机制尚不清楚。此类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替代治疗或进行胰岛移植。(3)暴发型(IC型):是TlDM的一种亚型,其佟田胞在几天或1周内被破坏,极易引起严重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ketoacidosis,DKAX暴发型T1DM是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国家T1DM的常见亚型,西方国家很少见31o韩国新诊断为T1DM的患者中,暴发型T1DM的患病率为3.2%29o诊断标准如下:DKA症状严重血PH值6.9;空腹血糖16mmol/L,HbA1c8.7%,空腹C肽0.3gL;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轻度升高,常伴腹痛。由于胰岛细胞快速大量被破坏,补充胰岛素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在DKA的急性发作期,需及时
13、纠正酸中毒并保持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积极预防横纹肌溶解。3. 1.5型糖尿病:部分患者的临床特点介于T1DM和T2DM之间,这类糖尿病被称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autoimmunediabetesofadults,LADA),又被称为1.5型糖尿病。此病早期临床阶段,在没有胰岛素治疗的情况下细胞进行性缓慢的自身免疫损伤,已被ADA认可是T1DM的一种特殊形式32o但其与T1DM并不相同,差异较大。C肽水平和针对细胞的自身抗体是诊断LADA重要的生物标志物33o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LADA患病率较高,患者数量居世界首位。LADA可分为接近T1DM和接近T2DM的两种亚型。LA
14、DA的治疗药物包括胰岛素、睡嗖烷二酮(thiaZolidinediOne,TZD)、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dipeptidylpeptidase-4inhibitor,DPP-4i)和维生素D等。(1)接近TIDM型(1.5A型):表现与T1DM类似的LADA,占全国新诊断TlDM患者的65%34,存在针对胰岛偿田胞的抗体,抗体滴度高,破坏胰岛细胞,进而引发高血糖。这类患者启用胰岛素时间较1.5B型更早350(2)接近T2DM型(1.5B型):大多数表现与T2DM相似,病情一般不如T1DM严重,容易被误诊为T2DMzLADA患者占中国30岁以上新诊断T2DM患者的5.9%34,虽然也存在针对胰
15、岛佟田胞的抗体,但是滴度低,与经典T1DM相比,其免疫破坏的进展速度要慢得多,并且具有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JR)的特征。治疗采用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可以控制血糖35,并可以延缓B细胞功能下降的速度。4. T2DM:T2DM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肠促胰素不足和外周IR,从而导致血糖升高。它是患病率最高的糖尿病类型,约占全部糖尿病的90%36o(1)胰岛素分泌不足型(2A型):指空腹C肽1.0gL,占25.21%37,胰岛素分泌不足主要是由于胰岛功能缺陷所致。一般使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服或-葡萄糖甘酶抑制剂治疗有效38o(2)肠促胰素分泌不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糖 精细 精准 治疗 2024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00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