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考点速记手册.docx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考点速记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考点速记手册.docx(9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考点速记手册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考点一】事故隐患、危险、海因里希法则、危险源1 .事故隐患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1)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2)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2 .危险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一般用风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在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与严重性的结合给出,即R=f(F,C)【理解为R=FXCR一风险F一发生事故的可能性C一发生事故的严重性对于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可分为人、机、环境、管理1类风险。3 .海因里希法则在机械事故中,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的比例为1:29:300,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不同类型的事故,上述比例关系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这个统计规律说明了在进行同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4 .危险源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般把危险源划分
3、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1)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具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的后果越严重。例如,炸药、旋转的飞轮等属于第一类危险源。(2)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广义上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它出现得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例如,冒险进入危险场所等。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第一类危险源客观上已经存在并且在设计、建设时已经采取了必要的控制措施,因此,
4、企业安全工作重点是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问题。【考点二】本质安全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失误-安全功能(人为失误也不会出现问题)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2)故障-安全功能(机械故障也不会导致问题)指设备设施或生产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其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本质安全是生产中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
5、,也是安全生产的最高境界实际上,由于技术、资金和人们对事故的认识等原因,目前还很难做到本质安全,只能作为追求的目标。第二节事故致因及安全原理【考点一】事故致因原理1.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即少数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工人是事故频发倾向者,他们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原因。如果企业中减少了事故频发倾向者,就可以减少工业事故。因此,人员选择就成了预防事故的重要措施,通过严格的生理、心理检验,从众多的求职人员中选择身体、智力、性格特征及动作特征等方面优秀的人才就业,而把企业中的所谓事故频发倾向者解雇。频发倾向理
6、论是早期的事故致因理论,显然不符合现代事故致因理论的理念,2.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1)遗传及社会环境(2)人的缺点(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4)事故(5)伤害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也和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一样,把大多数工业事故的责任都归因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过于绝对化和简单化,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3 .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博德(FrankBird)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1)控制不足-管理(2)基本原因-起源论(3)直接原因-征兆(4)事故-接触(5)受伤-损坏-损失4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意外释放的各
7、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因此,应该通过控制能量,或控制作为能量达及人体媒介的能量载体来预防伤害事故。能量逆流于人体造成伤害的分类方法,将伤害分为两类:第一类伤害是由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第二类伤害是由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主要指中毒、窒息和冻伤。5.事故防范对策从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出发,预防伤害事故就是防止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防止人体与过量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接触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的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蔽措施主要有下列11种:(1)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2)限制能量(3)防止能量蓄积,(4)控制能量释放,(5)延缓释放能量(6)开辟释放能量的渠
8、道,(7)设置屏蔽设施(8)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置屏障,在时间或空间上把能量与人隔离(9)提高防护标准,(10)改变工艺流程.(Il)修复或急救。6 .轨迹交叉理论(1)主要观点是: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遇,则将在此时间、空间发生事故。(共同作用)轨迹交叉理论作为-种事故致因理论,强调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按照该理论,可以通过避免人与物两种因素运动轨迹交叉,即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同地出现,来
9、预防事故的发生。(2)轨迹交叉理论作用原理轨迹交叉理论将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基本原因一间接原因一直接原因一事故一伤害7 .系统安全理论系统安全理论包括很多区别于传统安全理论的创新概念。1)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改变了人们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的故障在事故致因中作用的传统观念,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的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2)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通常所说的安全或危险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能够造成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称做危险源,来自某种危险源的造成人员伤害或物质损失的可能性叫做危险。危险源是一些可能出问题的事物或环境
10、因素,而危险表征潜在的危险源造成伤害或损失的机会,可以用概率来衡量。3)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应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消除几种选定的危险4)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有时不能完全认识危险源和危险,即使认识了现有的危险源,随着技术的进步又会产生新的危险源受技术、资金、劳动力等因素的限制,对于认识了的危险源也不可能完全根除,因此,只能把危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即可接受的危险C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万一发生事故,把伤害和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上。【考点二】安全原理系统原理动态相关性原则、整分合原则、反馈原则、封闭原则人本原理动力原则、
11、能级原则、激励原则、行为原则预防原理偶然损失原则、因果关系原则、“3E”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强制原理安全第一原则、监督原则(一)系统原理及原则1 .动态相关性原则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显然,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2 .整分合原则。高效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运用该原则,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整体目标和进行宏观决策时,必须将安全生产纳入其中,在考虑资金、人员和体系时,都必须将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考虑。3 .反馈原则。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成功、高效的管理
12、,离不开灵活、准确、快速的反馈。企业生产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所以必须及时捕获、反馈各种安全生产信息.以便及时采取行动。4 .封闭原则。在任何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这就是封闭原则。封闭原则告诉我们,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各管理机构之间、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之间,必须具有紧密的联系,形成相互制约的回路,才能有效。(二)人本原理及原则L动力原则。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这就是动力原则。对于管理系统,有三种动力,即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5 .能级原则。现代管理认为,单位和个人都具有一
13、定的能量,并且可以按照能量的大小顺序排列,形成管理的能级,就像原子中电子的能级一样。在管理系统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级,根据单位和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这就是能级原则。6 .激励原则。管理中的激励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的剌激,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是激励原则。人的工作动力来源于内在动力、外部压力和工作吸引力。例如,车间主任和员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为他们营造个人进取机会,大大激励了他们的工作热情。7 .行为原则。需要与动机是人的行为的基础,人类的行为规律是需要决定动机,动
14、机产生行为,行为指向目标,目标完成需要得到满足,于是又产生新的需要、动机、行为,以实现新的目标。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是防治人的不安全行为,(三)预防原理及原则1 .偶然损失原则。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这就是事故榻失的偶然性。无论事故损失的大小,都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如爆炸事故,爆炸时伤亡人数、伤亡部位、被破坏的设备种类、爆炸程度以及事后是否有火灾发生都是偶然的,无法预测的。2 .因果关系原则。事故的发生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最终结果,只要诱发事故的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或迟或早而己,这就是因果关系原则。
15、3 .“3E”原则。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可归结为4个方面: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以及管理原因针对这4方面的原因,可以采取3种防止对策,即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即所谓“3E”原则。4 .本质安全化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是指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本质安全化原则不仅可以应用于设备设施,还可以应用于建设项目。(四)强制原理及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安全第一就是要求在进行生产和其他工作时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当生产和其他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于安全,这就
16、是安全第一原则。2 .监督原则。监督原则是指在安全工作中,为了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得到落实,必须明确安全生产监督职责,对企业生产中的守法和执法情况进行监督。第三节安全心理与行为【考点一】影响人行为的因素影响人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个性心理、社会心理、生理等,既有客观性因素,也有主观性因素。(一)个性心理特征对人的行为的影响L性格与安全3 .气质与安全4 .能力与安全5 .情绪与安全(二)个性倾向性对人的行为的影响1 .需要与安全安全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并且是低层次需要。在企业生产中,建立起严格的安全生产保障制度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没有保证生产安全的必要条件,那么这种客观的不安全会使人产生心
17、理上的不安全感。2 .动机与安全个体的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行为总是来自动机的支配(2)某种行为可能同时受到多种动机的影响3 3)一种动机也可能影响多种行为【考点二】与行为安全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1)省能心理(嫌麻烦,图省事)例如,一运输工在运输中已发现轨道内一松动铁桩碰了他的车子,但他懒于处理,只向别人交代了一下,在他第二次运输作业中因此桩造成翻车事故,恰好伤害了自己。(2)侥幸心理(自以为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结果真的发生)例如,某滑石矿运输工人不懂爆破知识,为了紧急出矿,抱有侥幸心理冒险进行爆破作业,结果发生事故,当场被炸死。(3)逆反心理(产生与常态心理相对抗
18、的心理状态,偏偏去做不该做的事情)1985年,某厂一工人处于好奇和无知,用火柴点燃乙块发生器浮筒上的出气口,试试能否点火,结果发生爆炸,自身死亡。(4)凑兴心理(从凑兴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或发泄剩余精力,常易导致不理智行为)如汽车司机争开飞车,争相超车,以致酿成事故的为数不少。(5)好奇心理(对安全生产的内涵认识不足,于是将好奇心付诸行动,从而导致事故发生)无证驾驶往往是此种心理使然。(6)骄傲、好胜心理(总认为别人不如自己,或在特定情况下争强好胜)一种类型是经常表现为骄傲好胜的性格特征,总认为别人不如自己,满足于一知半解,有些是工作多年的老工人,自以为技术过硬而对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持无
19、所谓态度。另一种类型是在特定情况、特定环境下的表现,争强好胜,打赌、不认输,这种类型多是青年工人。(7)群体心理(人们通过模仿、暗示、服从等心理因素互相制约)许多情况下,违反规程的行为无人反对,或有人带头违反规程,这个群体的安全状况就不会好,应该利用群体心理,形成良好的规范,使少数人产生从众行为,养成安全生产的习惯。第四节安全生产管理理念【考点一】风险预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具有以下优势和鲜明的特点。一是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流程二是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三是实现超前预防管理四是突出风险控制的重点和考核机制五是建立循环闭合的运行体系第五节安全文化【考点一】企业安全文化现状杜邦安全文化建立的过程有4个阶
20、段:自然本能阶段、严格监督阶段、独立自主管理阶段、团队互助管理阶段。这就是对安全文化理论的模型总结。【考点二】安全文化的定义与内涵(一)安全文化的定义狭义的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安全文化。关于狭义的安全文化,比较全面的是英国安全健康委员会下的定义: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安全文化分为三个层次:(I)直观的表层文化,如企业的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与秩序。(2)企业安全管理体制的中层文化,它包括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管理网络、部门分工和安全生产法规与制度建设。(3)安全意识形态的深层文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9004)给出了企业安全文化的定义:被企业组织
21、的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统一体。(二)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功能1.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特征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目标是基本一致的,即“以人为本”,以人的灵性管理为基础。2.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功能(1)导向功能从观念入手(2)凝聚功能影响和作用行为(3)激励功能激励员工,自觉遵守(4)辐射和同化功能达到安全生产目标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内容第一节安全生产责任制【考点一】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纵向方面,即从上到下所有类型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二是横向方面,即各职能部门(包括党、政、工、团)的安全生产职责。(一)生产经营单位主要
22、负责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安全生产法将其职责规定为:(1)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2)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4)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5)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6)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7)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生产经营单位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
23、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保证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二)生产经营单位其他负责人生产经营单位其他负责人的职责是协助主要负责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不同的负责人分管的工作不同,应根据其具体分管工作,对其在安全生产方面应承担的具体职责作出规定。(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组织开展危险源辨识和评估,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工程师 安全生产 管理 考点 速记 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05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