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年考题八年级下学期文言文《大道之行也》汇编(12篇).docx
《北京历年考题八年级下学期文言文《大道之行也》汇编(1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历年考题八年级下学期文言文《大道之行也》汇编(12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北京历年考题八年级下学期文言文大道之行也汇编(12篇)北京历年考题八年级文言文大道之行也汇编(12篇)礼记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陛,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
2、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反对把财物弃置于地的浪费行为,但并非据为己有;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词类活用1 .故人不独亲其亲(亲)动词作意动用法,以为亲,奉养。2 .不独子其子(子)名词作意动用法,以.为子,抚养。3 .使老有所终(老)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4 .壮有所用(壮)形容词作名词,壮年人。5 .幼有所长(幼)形容词作名词,幼童。6 .故外户而不闭(外)名词作动词,从外面。7 .选贤举能(贤)形容词作名
3、词,品德高尚的人。8 .选贤举能(能)形容词作名词,才干出众的人。主题思想此文在阐明“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这里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这里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文中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总之,此文中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幸福憧憬。虽然主观目的,只是论说礼仪
4、、阐释古制、宣传儒家思想,但其中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却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圣贤留给全人类的思想财富。读来启人深思,鼓舞人心。一、对比阅读(北京市东城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大道之行也)【乙】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泰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
5、何取之尽锚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多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选自杜牧阿房宫赋)注释:纷奢:繁华奢侈。锚(Zi)铢:比喻细微之量。古代以十粒黍的重量为铢,六铢为一锚。椽(ChUGn):放在梁上支架屋面和瓦片的木条。磷磷:水中石头突立的样子。这里形容
6、突出的钉头。庾:粮仓。直栏横槛:或直或横的栏杆。独夫:指秦始皇。含贬义,谓暴虐之君,众叛亲离。函谷举:刘邦于公元前206年率军先入咸阳,推翻秦朝统治,并派兵守函谷关。举,被攻占。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奈何取之尽锚铢,用之如泥沙?3 .结合【甲】【乙】两文,简析一个国家如何才能实现长治久安。(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大道之行也,完成下面小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旧。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
7、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4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故人不独亲其亲亲:(2)男有分分:5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选贤与能,讲信修建。6 .下列选项中关于“大同世界”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大道之行也中倡导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社会属于大同世界,人们有工作,有依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没有恶念恶行出现。B.西游记中的花果山属于大同世界,孙悟空在那里自称为“齐天大圣,众猴对他俯首称臣,体贴照顾。孙悟空过着随心所欲的生活。C.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属于大同世界,那里人们平等相处,生活富足,没有苛捐杂税,兵灾战乱,百姓安
8、居乐业。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社会属于大同世界,那时候人们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为社会无私奉献。7 .大道之行也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让人不由得想起桃花源记中,”这两句话。(北京市海淀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大道之行也与桃花源记,完成下列小题。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
9、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呜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鸣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旗,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8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不独子其子妻子邑人8 .天下为公不足为外人道也C.盗窃乱贼而不作其中往来种作D.大道之行渔人甚异之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10 .大道之行也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特征,桃花源记则写出作者心目中的“世外桃源”。用自己的话说说桃花源记所描绘的哪些社会生活场景,分别再现了大道之行也中“大同”社会怎样的特征。11 .大道之行也善用对偶句,造成铺排的效
11、果,增强说理的气势;桃花源记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增加故事的真实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请任选一篇,结合文章内容,对其写作特点作简要赏析。12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比较阅读大道之行也和桃花源记节选,回答以下各题。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乙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12、。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Ff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建,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OA.男有分,女有归(职分,指职业、职守)B.盗窃乱贼而不作(小偷)C.选贤与能(通“举”,选拔)D.货恶其弃于地也(厌恶)(2)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OA.桃花源记选段写了渔人进入桃花源,看到源内优美的环境,源中人快乐、幸福、安定的生活,并体会到他们的心情。B.”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不太合乎实际。桃花源人是秦朝时进入此“绝境”的,是与外人“间隔”的。从秦到晋太元年间有五百多年
13、,桃花源外的人衣着变化很大,桃花源中人衣着不可能“悉如外人C.大道之行也的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D.“天下为公”是说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要有公心,为人民多做好事。(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阡陌交通,鸡犬相闻。(4)甲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北京市延庆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
14、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乙】子墨子言日:“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日:“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第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兼爱)注:其:掠夺。13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不独子其子矜寡孤独B.故虽有名马故外户而不闭C.兄弟不和调和风细雨D.盗窃乱贼而不作成功之作14 .【甲】【乙】两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崇高的社会理想。【甲】文强调理想社会的核心是
15、,(用原文语句回答)【乙】文阐明仁人处理事务的原则必是(用原文语句回答)15.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说说“大同”社会有着怎样的特点。(北京市昌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正义)【乙】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日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罚不讳
16、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森剿其傅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选自战国策秦一卫鞅亡魏入秦)【注】亡:逃亡。踪期其傅:蕊(qng),墨刑。SJ(yl),割其鼻。法及太子,踪期其傅:太子犯法,由于太子是储君,不能施加刑法,就对辅佐太子的师傅施以鲸期之刑,以示惩戒。刻深寡恩:苛刻严酷,不施恩惠。特:只,不过。1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是()A.选贤与能与众不同B.货恶其弃于地深恶痛绝C.男有分恰如其分D.女有归落叶归根17 .翻译文中三处划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甲】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翻译:所
17、以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理解:“大同”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乙】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翻译:因此图谋之心不会产生,盗窃、胡乱害人的事情不能去做。理解:现实社会中诸多黑暗现象在“大同”社会里将不复存在,代之兴起的将是一个和平、安定的局面。【丙】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翻译:商鞅治理秦国,法令贯彻执行,公正而没有偏私。理解:商鞅治理国家依法行事,公正无私,友善待民,使得万民感恩,衷心臣服。18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甲】【乙】两段文字呈现的治国思想和太平之景各是怎样的。19 .(20
18、22北京昌平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甲】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挟,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量,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选自桃花源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
19、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大道之行也)(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阡陌交通交通:屋舍俨然俨然:选贤与能与:盗窃乱贼而不作作:(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O【甲】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翻译: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很感叹惋惜。理解: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讲述了自己在外面的见闻,桃花源中人感叹渔人见多识广,同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道之行也 北京 历年 考题 年级 下学 文言文 大道 汇编 12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08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