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疾控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会后修改).docx
《太原疾控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会后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原疾控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会后修改).docx(3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章总论11.1 工程概况11.2 编制依据21.3 研究范围21.4 编制指导和主要技术原那么31.5 可行性研究结论3第二章工程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52.1 工程建设背景52.2 工程建设必要性62.3 工程建设的可行性6第三章工程选址及建设条件73.1 工程选址73.2 建设条件73.3 公用设施配套8第四章建设规模及内容104.1 编制依据104.2 建设内容104.3 建设规模10第五章拟购置设备方案115.1 工程概况115.2 设备选型原那么115.3 设备选择115.4 主要设备技术性能12第六章节能156.1 设计依据156.2 节能原那么156.3 节能措施15第七
2、章环境评价177.1 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177.2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177.4 环境评价结论19第八章劳动平安卫生与消防208.1 劳动平安卫生208.2 消防22第九章工程实施与组织管理249.1 工程实施249.2 工程组织机构249.3 组织管理25第十章工程实施进度26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2711.1 估算依据2711.2 投资估算2711.3 资金来源及使用方案27第十二章招标方案2912.1 编制依据2912.2 编制原那么2912.3 工程招投标情况29第十三章社会评价3113.1 社会影响分析3113.2 社会效益分析3113.3 工程互适性分析3113.4 社会
3、评价结论32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3314.1 结论3314.2 建议33附图:1、地理位置图2、工程总平面布置图附件:1、委托书2、山西省固定资产投密工程节能登记表真实性承诺书3、事业单位法人证书4、关于成立太原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和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批复5、土地证6、组织机构代码证第一章总论1.1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平安风险监测体系重点配置设备工程工程建设地点山西省太原市新建南路89号1.1.3 工程承办单位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LL4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购置高智能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脉冲凝胶电泳仪、基因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全自动核酸提取仪五套设备,供微
4、检科、理检科科室使用。1.1.5 建设周期工程建设期为10个月,建设工期为2023年3月至2023年12月。1.2 编制依据11)建设工程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投资工程可行性研究指南;(3)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5号;(4)食品平安法实施条例;(5)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6)食品平安风险监测管理规定(7)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假设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40号);(8)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卫办疾控发20041108号);(9)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公共职能定位;(10)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平安法;UD建设单位提供的有
5、关资料;(12)建设单位委托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1.3 研究范围1、本项报告主要涉及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平安风险监测体系重点配置设备工程,购置高智能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脉冲凝胶电泳仪、基因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全自动核酸提取仪五套设备,供微检科、理检科科室使用,其他不在本工程研究范围之内;2、对需求进行细致的分析,对方案从经济、技术、运行本钱上分析可行性;3、论述工程建成后的效益。1.4 编制指导和主要技术原那么指导思想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为指导,落实2023年公布的国家食品平安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食品平安的检验检测体系,形成有效的食
6、品平安检验检测机制,不断增强检验检测技术效劳的独立性;要合理布局、科学统筹新建立的检验机构,以防止重复建设;要采取政策引导和其他多种方式,促进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的开展;要严格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管理工作,切实提高检验结果的公信力;要推进食品检验信息共享,要求承当政府委托食品检验任务的检验机构逐步连接入网,推动检验报告、数据电子化,实现实时调取、查询要求。此外,还提出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要提高自检能力等具体要求。主要技术原那么工程建设必须把握严格的政策界限。本工程是政府公共财政投资工程,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执行;适度超前的原那么。随着社会经济蓬勃开展,与之相适应的政府效劳功能也要不断提升,适度超
7、前规划疾控中心的效劳功能,提升疾控中心硬件根底设施水平,可以更好地效劳于社会经济;(3)以人为本的原那么。本工程是CDC工程,既要表达疾控中心严格管理的特点,又要以人为本,表达更多的人文关心;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疾控中心建设的有关标准、规定、标准。1.5 可行性研究结论工程总投资805万元,其中:设备购置费用800万元;其他费用5万元。随着太原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开展,公共卫生防疫任务的不断加重,公共卫生效劳需求的不断提高,现有疾病防控和食品平安的工作设施均不能满足形势开展的需要,该工程的建设能进一步提高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平安风险监测的能力,提升城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
8、力和公共卫生管理能力,对提高太原市市民健康的保障水平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O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平安风险监测体系重点配置设备工程的建设符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的要求,符合工程单位的实际需要,符合国家相关建设标准和强制性标准。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使用功能完备。工程建成后,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根底设施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食品平安风险监测技术水平和应急能力将进一步提高。综上所述,本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第二章工程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2.1 工程建设背景为贯彻落实2023年公布的国家食品平安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食品平安的检验检测体系,形成有效的
9、食品平安检验检测机制,不断增强检验检测技术效劳的独立性;要合理布局、科学统筹新建立的检验机构,以防止重复建设;要采取政策引导和其他多种方式,促进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的开展;要严格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管理工作,切实提高检验结果的公信力;要推进食品检验信息共享,要求承当政府委托食品检验任务的检验机构逐步连接入网,推动检验报告、数据电子化,实现实时调取、查询要求。此外,还提出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要提高自检能力等具体要求。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太原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检验、性病艾滋病监测、卫生技术培训、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技术指导中心,太原市二十家工程技术中心之一,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教学基地和
10、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太原科研教学基地,国家环境与健康疾病监测试点之一。中心在原太原市卫生防疫站(1957年3月成立)的根底上,于2002年6月重新组建、直属于太原市卫生局的市级卫生事业单位。位于新建南路89号,中心现有工作用房5960平方米,其中实验室用房2400平方米。中心是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内设29个职能科室和专业业务科室,现有人员编制220人,其中卫生技术专业人员占总人数的81%,高级职称37人,中级职称82人。太市疾控中心承当的食品平安风险监测任务日益艰巨、责任更加重大。主要表现在下几方面:一是检测样品数量成倍增加。2023年为1855份样品,是2023年的2.2倍。二是样品
11、检测项次成倍增多。2023年为23240项次,为2023年的2.7倍,其中理化检测项次数是2023年的4倍。三是样品采集量加大。按照2023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工作手册要求,散装样品量为500g1000g,定型包装不少于500g,样品采集量较往年提高近50%。四是市场价格高的样品种类增加。如婴幼儿配方食品、白酒、干食用菌、熟肉制品、生食海产品等市场价格高的样品较2023年大幅增加,样品费用及难度相对提升。由于太原市疾控中心2023年食品风险监测任务由2023年的太原市一地,猛增晋中市、忻州市、吕梁市、大同市、阳泉市五家,市疾控中心的人员不得不放弃中午和节假日的时间加班加点,拼命赶进度。
12、但因为现有普通设备显老化,标准设备无备份,高端设备短缺,严重影响食品平安风险监测任务的完成。主要表现在:局部仪器老化,功能、参数比拟陈旧,加之使用时间较长,故障率较高,十分钟的工作得一个小时才能完成,严重影响效率;局部仪器设备仅有一台,一旦出现故障,检测工作不得不停止,目前由于仪器设备连轴转已出现这种状况;局部高端仪器短缺,相关检测工程得委托省疾控、海关等外单位检测。监测工作中的局部工程,特别是理化工程需要较为先进的色谱仪器,如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及气-质联用仪等各地普遍缺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食品风险监测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必须配备优良和完备的仪器设备。而目前,市疾控中心因投入缺乏,导致
13、检测设施配备不齐全,难以满足任务需求,工作难度较大,特申报国家卫生工程申请中央投资方案。本工程为购置高智能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脉冲凝胶电泳仪、基因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全自动核酸提取仪五套设备,供微检科、理检科科室使用。2.2 工程建设必要性食品平安的风险监测,通常简称为风险监测。是对食品各类健康危害因素及其导致食源性疾病发病情况的监测,是对食品平安进行风险分析的根底和前提步骤。目前,世界卫生组织部尚无风险监测的相关定义。由卫生部发布的有关风险监测的管理方法中,讲风险监测概括为三方面:一是明确可风险监测的对象,包括非食用物质的添加和食品添加剂的违规使用;二是明确可监测结果的可利用性
14、,即需要经过综合分析后及时进行通报;三是明确监测是需要系统和持续地收集数据的过程。根据国家食品平安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卫生部现卫计委)等6部局关于印发2023年国家食品平安风险监测方案的通知卫办监督2023131号),山西省卫生厅制定了山西省食品平安风险监测工作方案,太原市疾控中心承当了太原市、晋中市、忻州市、吕梁市全部和大同市、阳泉市局部食品风险监测任务。风险监测的目的:一是了解食品平安的整体状况,对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和有害因素对健康带来的危害进行科学的评价,提供制定有效的食品平安监管政策的技术依据;二是了解特定食品和特定污染物的存在水平,并掌握其变化趋势,制定食品平安标准的重要依据即是监测数
15、据;三是反映一个地区的食品平安监管的总体水平,指导监督筹建工作确定重点领域,对干预措施的效果公开评价,为政府提供食品平安监管方面的科学信息;四是用以指导向社会科学发布有关食品平安的预警信息,客观评价食品平安实际情况,有效提高消费者信心。2.3 工程建设的可行性(1)工程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山西省卫生事业的开展要求,对健全和完善食品平安风险监测体系、改善测试水平、提高对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和对食品平安检验的出路能力起推动作用,在规划上具有可行性。(2)工程的建设将增强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使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更好的履行其应有的义务,在需求上切实可行。(3)太原市
16、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供排水、供暖、供电等根底设施配套齐全,满足该工程的使用要求,在建设条件上具有可行性。(4)工程所在地紧邻公路,交通便捷,货物运输方便,为工程的设备运输进行提供了便捷的交通。(5)太原市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各乡镇卫生根底设施建设。方案投资805.00万元,资金来源:申请中央专项资金,资金来源可靠有保证,可以确保工程按时开工建设。为逐步建立食品平安风险监测网络,提升风险监测质量控制水平,提高食品平安风险监测能力,近期,国家发改委会同卫生方案生育委员会编制出台了食品平安风险监测能力(设备配置)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了省、市(地)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品平安风险监测的主要任
17、务,公布了省、市(地)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品平安风险监测设备配置参考品目,要求按照填平补齐原那么,配置相关设备,满足风险监测工作根本需求。方案提出,要为400所左右省、市(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购置食品平安检验检测设备约2.2万台(套),工程估算总投资44.52亿元,主要由地方筹措解决,中央给予适当补助,方案到2023年完成建设任务。方案要求,要在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围绕显著提升食品平安水平的要求,以有效提升食品平安风险监测能力为出发点,以省、市(地)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建设重点,逐步建立布局合理、全面覆盖、协调统一、运转高效的食品平安风险监测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平安。综上所述,
18、本工程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山西省卫生事业开展的要求,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加强对健康危害因素的监测和干预,保证正常的医疗秩序和维护社会稳定,对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具有可行性。第三章工程选址及建设条件3.1 工程选址工程选址在山西省太原市新建南路89号,地质条件较好、环境适宜、空气流通、日照充足、交通方便、场地平整、排水通畅、根底设施完善、周边绿色植被丰富、符合卫生和环保要求。3.2 建设条件3.2.1 地理位置太原市是山西省省会,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北端,北纬37054,东经112033,o迎泽区地处太原市汾河之东、城区中部,南连小店区,北接杏花岭区,东与榆次区、寿阳县相邻,西隔汾河与
19、万柏林区相望。3.2.2 交通情况太原市城区的路网结构以网状为主,最外有环状高速路。截至2023年,全市公路里程6035公里,城市道路里程1776公里。全市立交桥数共有23座,太原环城高速公路、大运高速公路、太旧高速公路、太古高速公路、太长高速公路、太佳高速公路、青银高速公路,太原第二环城高速公路(在建)等多条高速公路途经太原。3.2.3 自然资源太原矿藏堪称丰富,主要有铁、镒、铜、铝、铅、锌等金属矿和煤、硫磺、石膏、锐、硝石、耐火粘土、石英、石灰石、白云石、石美砂等非金属矿。在矿物资源中以煤蕴藏最丰,铁矿次之,石膏居三。山西以盛产煤而有“煤海之称。太原处在“煤海中部,地质上称太原的煤藏为“太
20、原系煤,储量居全省第七位,是山西煤炭资源的主要组成局部。太原系煤不仅储量丰富,而且煤种齐全,焦煤、肥煤、瘦煤、贫煤、气煤、无烟煤应有尽有。铁矿储量较为丰富,分布亦较广,主要类型为沉积变质型、接触交代(矽卡岩)型、沉积型,镒铁矿储量较少。非金属矿中石膏矿是太原第三矿产,石膏以其质地优良著名全国。太原植物区系含有种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葬、地衣、藻类和菌类,具有植物资源丰富、植物起源古老、单种属植物较多等特点。许多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广泛的用途,为太原市的科学研究、经济开展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植物资源。3.2.4 气象条件太原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温差较大,无霜期较长,日
21、照充足。年平均降雨量456毫米,年平均气温9.5七,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6.8(;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3.5七,全年日照时数2808小时。3.2.5 自然地理市区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较为开阔。为半封闭的区域地形,汾河由北向南纵贯市区。整个城市地形为北高南低,呈南北狭长的带状城市,平均海拔高度780m800m,土石山地、黄土丘陵、平川地分别占52%、30%、18%,为典型半封闭山谷盆地。3.2.6 地震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太原地震设防烈度8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20g,属于第一组。3.3 公用设施配套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楼内三层、四层,
22、购置设备有充足的安置条件,且本次购置设备没有较大超重的设备,所以对现有建筑的荷载要求不高,现有建筑足以承载此次须购置设备。给排水工程用水由工程现有供水管网提供,满足本工程的用水需求。热源工程采暖热源为工程现有城市供热管道,供回水温度为45C35Co电源供电电源由城市供电线路引进楼内变配电室,剩余容量为100kVA,可以满足工程用电。通风除尘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对凡需要保持恒定温度下工作运行的设备采用封闭式机房和操作间,设置房间式空调控制温度,对有防尘要求的精密仪器、设备均设置独立且防尘条件好的工作间,工作人员进出换鞋,防止带入尘土,并配备吸尘器,及时消除尘埃。第四章建设规模及内容4.1 编制依
23、据1、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假设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40号);2、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3、其他相关标准及规定4.2 建设内容本工程的建设内容为:购置高智能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脉冲凝胶电泳仪、基因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全自动核酸提取仪五套设备,供微检科、理检科科室使用。4.3 建设规模用地规模确定原那么本工程仅为购置设备,不存在用地不合理现象。原有建筑应做到:建设规划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用地符合国家有关土地使用的要求,建设用地坚持科学、合理,做好总体布局、充分考虑近远期开展规划,满足疾控中心各项建设设施指标到达国家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土地利用率,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太原 中心 可行性研究 报告 会后 修改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08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