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案.docx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根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理论的过程及其主要内容,并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开展状况,对三民主义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指导作用作出客观的评价。了解新三民主义提出的时代背景,概述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认识新三民主义在国共合作和第一次国民大革命中的历史作用2、过程与方法:教师应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了解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理论的时代背景,及孙中山为实现三民主义而不懈努力奋斗的历史过程;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并及时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孙中山的新三民
2、主义是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和影响下提出的,它较之旧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和巨大进步。作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与时俱进、顺应历史潮流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尊崇和学习。【重点】三民主义的根本内家及其在推动褥产阶级民主革命比程中的历史作用.;新三民主义的主委内参及其历史意义。【难点】如何理解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拟,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和巨大进步?【课前预习】四个阶段1B40-18941、(1度 (2) 思 甚 (5)4 2、; (I)If (2)1! 三民 孙斗94-19151915-1919的历程1919以后资产阶级睁眼看世界洋务运动革命派激进的资产阶级、外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马克
3、思主义 者和中共三个层次先进技术政治制度西方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君系)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3、如何评价三民主义?性质:三民主义是比拟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进步性:反映了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开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展,成为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革命斗争的旅帜局限性:未明确(族);民权掌握在手里(权);没有彻底的革命纲领(生)。结论:资产阶级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根源:和局限性4、三民主义的实践与结果:实践:1905年革命派与改进派的论战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反清武装斗争(萍浏酷、黄花岗、武昌起义等)1
4、9H年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并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1918,1922年两次护法运动(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结果:推翻了、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孙中山为保卫民主共和,先后领导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1、原因(1)三民主义指导下保卫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2)的帮助,五四运动的影响;(3)孙中山本身与时俱进的精神认识到旧三民主义的局限。2、提出: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广州)3、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并指.出新三民主义的“新主要表达在哪些方面?4、评价(1)意义
5、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新三民主义同中共在阶段的纲领是根本一致的,是的政治根底,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和高涨。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未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孙中山三民主义开展的历程萌发:上书李鸿章的失败和兴中会的创立.提出:的组建,以及民报发刊词把同盟会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三民主义.传播:革命派同保皇派的论战.实践:武昌起义和的公布.挫折: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的相继失败.开展:中国召开,确立了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开展为新三民主义.再实践:以北伐战争为标志的国民大革命.再挫折:蒋汪背叛革命和大革命的失败【课堂探究】【探究一】请阅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孙中山 三民主义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08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