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方案.docx
《安徽省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安徽省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健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的决策部署,参照科技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科发才(2022)255号),结合安徽实际,制定本试点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以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旗帜性抓手,以建设新时代人才强省为目标,以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推进人才兴皖工程,聚焦“四个面向”,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
2、、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激励各类科技人才潜心从事科学研究,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二、试点范围试点单位: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深空探测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安徽皖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试点期限:2年(自本方案印发之日起)。三、试点任务坚持德才兼备,把品德作为科技人才评价的首要内容,在加强对科技人才科学精神、学术道德等评价的基础上,按照承担国家和省重大攻关任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社会公益研究等创新活动进行分类,开展
3、分类评价,从评价导向、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提出试点任务。(一)评价导向1 .以职业属性和岗位要求为基础,坚持共通性与特殊性、水平业绩与发展潜力相结合,分类建立健全涵盖创新价值、能力和贡献等要素,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1)对承担国家、省重大攻关任务的人才,突出国家使命导向,建立体现支撑国家安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实际贡献和创新价值的评价指标,重点评价国家和省重大科研任务完成情况。实行重大科研项目“里程碑”节点考核。(2)对基础研究类人才,突出原创和价值导向,建立体现重大原创性贡献、国家战略需求以及学科特点、学术影响力和研究能力的评价指
4、标。重点评价高质量论文代表作或国内、国际公认的重大成果,鼓励更多成果在具有影响力的国内期刊发表,不把论文数量、影响因子高低等相关指标作为量化考核评价指标。(3)对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人才,突出技术突破和产业贡献导向,建立体现产学研和团队合作、技术创新与集成能力、成果的市场价值与应用实效、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评价指标。重点评价技术标准、技术解决方案、高质量专利、成果转化产业化、新产品开发应用、产学研深度融合成效等代表性成果。不得将是否发表论文、取得专利多少、申请国家和省级项目经费数量为主要评价指标。(4)对社会公益研究类人才,突出农业、卫生等行业特色和岗位特点,建立体现成果应用效益、科技服务满意
5、度和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标。重点评价服务公共管理、应对突发事件、保障民生和社会安全等共性关键技术开发、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与效果。突出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高危岗位、基层一线和从事科研支撑性工作人员的贡献,不得设立硬性经济效益评价指标。2 .根据各类科技人才职业属性和岗位要求的不同、创新价值和实际贡献的不同,科学合理地设置评价指标权重,具体权重由试点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建立评价标准动态更新调整机制。(二)评价主体3 .发挥政府在人才评价中的引导作用。减少政府对科技人才评价的行政干预,强化政府在人才评价宏观管理、政策法规制定、公共服务、监督保障等方面职能。合理界定和下放人才评价相关权限,支持具备条
6、件的用人单位自主开展评价工作。不断优化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建立评价专家责任和信誉制度、评价主体信用评级制度,营造公平公正的评价环境。积极培育发展各类人才评价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支持企事业单位之间高层次人才双向交流,形成不同单位之间人才层次互认机制。4 .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评价中的主体作用。用人单位结合自身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自行确定评价标准和方式(国家和省有规定的除外),自主开展评价聘用(任)工作,持续改进和完善岗位设置、岗位聘用、绩效工资、绩效考核、表彰奖励、中长期激励等单位内部人才评价相关规章制度,使人才发展与单位使命更好协调统一。5 .有效发挥市场和社会评
7、价机制作用。注重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公共人才服务机构等作用,加强科技人才评价社会组织和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度。把人才享受的薪酬待遇、创造的市场价值、获得的创业投资、取得的代表性成果等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参考。(三)评价方式6 .创新和丰富人才评价方式,科学灵活采用考试、评审、考评结合、考核认定、个人述职、面试答辩、实践操作、业绩展示、服务测评、大数据分析等不同方式进行评价,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精准性。(1)对承担国家、省重大攻关任务的人才,持续完善科研任务及成果为导向的评价方式,坚持“谁委托谁评价”“谁使用谁评价”,充分听取国家、省重大攻关任务委托方、成果采用方的意见。(2)对基础研究类人才,采
8、取同行评议为主的评价方式,探索按比例引入学术团体等第三方评价和国际同行评价。(3)对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人才,采取市场评价为主,市场、用户、专家等第三方深度参与的评价方式。(4)对社会公益研究类人才,以行业用户和服务对象评价为主,建立政府决策部门和社会公众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7 .科学设置科技人才评价周期。遵循不同类型科技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科学合理设置评价周期,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相结合,克服评价考核过于频繁的倾向。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对承担重大项目人才,以项目契约周期为人才评价周期;对基础研究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健全低频次、长周期的人才评价机制。8 .注重个人评价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科技人才 评价 改革 试点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13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