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docx
《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为实施好研究生培养质量工程,根据高等教育法、学位条例、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和关于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结合我校“六个一”的培养要求,特制定本规定。本规定适用于我校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另行规定。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思想道德素质高,科学基础理论扎实,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应用研究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具有吃苦耐劳、敬
2、业奉献、团结协作、创业创新精神和较好的抗挫折心理素质。2、在所学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宽厚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追踪本学科有关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学术发展方向和前沿;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合作精神,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了解相关专业的国际准则。3、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专业技能,熟练使用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能够独立承担实际应用和科学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创业创新和产学研相结合的能力。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听说和书面表达能力。5、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二、修学年限硕士研究生的修学年限一般
3、为2-3年,最长不超过4年。三、研究方向每个学科应设置代表自身优势和特色的3-6个研究方向,并科学、规范、宽窄适度、相对稳定。设置研究方向时应具备以下条件:1、有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2、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和研究成果;3、能开出本研究方向的主干及相关课程;4、有培养研究生所需要的实验设备、实习实践基地和图书资料。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课程体系要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并应适当增大学科专业课程的比例。课程分为学位课、选修课、专题课和补修课。专业学位课的设置应着重于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同时注重拓展研究生的知识领域和专业面;选修课的设置应侧重于知识的前沿性和应用性、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专题课的设置应
4、着重于本学科发展前沿和最新研究成果;补修课的设置应为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除课程外还有其他培养环节,应注重于研究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修满的总学分应不少于35学分。(一)课程研究课程研究应修满的学分不少于29学分。1、学位课学位课分为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学科主干课),应不少于18学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3学分)(2)第一外国语课(4学分)课内安排170学时。说明: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者,必须选修第二外国语英语,记成绩,不计学分。(3)专业学位课(不少于11学分)包括专业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2、选修课选修课分为必选课和自选课,学分不少于学分。3、补修课对缺少本学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
5、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列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由研究生所在学院安排跟随本科生听课,参加考试,取得合格成绩,并计入学生的成绩单中,但不计学分。(二)其他培养环节其他培养环节应修满6学分。1、开题报告(1学分)2、学术活动(1学分)至少参加10次学术活动,其中必须有6次以上为本学科的学术报告,并就本学科研究内容,至少公开作一次学术报告。论文答辩前研究生将学术活动记录本和学术报告情况表提交给导师,由导师给出成绩,学院进行汇总后上交研究生学院。3、外文应用(1学分)(1)翻译经导师同意后的本学科外文期刊三篇,字数不少于L5万中文字符;(2)用外文撰写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院 攻读 硕士学位 研究生 培养 工作 规定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1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