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启动及其效应.docx
《依恋启动及其效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依恋启动及其效应.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引言20世纪60年代认知科学兴起,认知科学为人类研究和理解心理和行为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框架,特别是在社会心理和人格等研究中出现了社会认知转向。依恋研究作为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发展科学的交叉领域同样经历了该转向。在研究问题上,出现了从关注依恋个体差异向关注差异背后的认知表征的转变,即研究者关注点从不同依恋类型的成因、后果和功能转向不同依恋类型个体的信息加工过程。在研究方法上,出现了从测量向认知实验的转变,研究由借助情境观察和问卷测量转向使用认知实验方法与脑成像技术的结合。在理论建构上,研究者由传承了客体关系理论的传统依恋理论转向社会认知理论。依恋研究的社会认知转向极大加深和丰富了人们对依
2、恋的理解,为依恋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依恋理论建构之初,依恋研究的社会认知转向就已经在孕育中了,Bowlby广泛吸收了当时诸多理论的精华,如客体关系理论、发生论、控制系统论等,其中认知科学对依恋理论建构产生了很大影响,如“内部工作模式”概念的提出及作用机制。但在Ainsworth,BleharzWaters和Wall(1978)创造性地开发出陌生情境测验后,以依恋类型为代表的依恋个体差异问题一直是依恋研究的焦点。该研究分支是对BoWIby强调依恋特征的个体差异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令人惊讶的是,Bowlby依恋理论中依恋特征的动态性和情境敏感性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BoWlby认为人生而具有依恋系
3、统,且该系统具有情境敏感性,情境会激活依恋系统,也会终止系统激活。依恋系统会根据个体当前情境信息,结合个体基于依恋经验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式调节依恋相关心理和行为。随着研究方法的变革,通过实验操作探究依恋相关信息加工过程成为可能,也为BoWIby的上述观点提供了证据。与依恋系统的激活和终止观点一致,通过刺激激活心理表征的启动技术得到研究者关注。BaldWin等(1996)最早采用引导想象启动方法探索不同依恋经验启动对约会对象选择的影响。随后,研究者采用不同的启动方法就依恋启动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迄今,对依恋启动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答,本文首先梳理依恋启动范式
4、的缘起,继而论述依恋启动研究的进展及依恋启动的认知机制,最后提出未来值得关注的几个方向,以期能助益于后续相关研究开展。2、依恋启动的研究方法依恋启动是启动技术在依恋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者首先给被试呈现依恋相关刺激,激活依恋系统或依恋图式,通过考察不同依恋启动条件下个体在后续任务中的表现探究依恋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启动思想在依恋研究中并非全新的,陌生情境测验即基于启动的思想。陌生情境测验通过创设分离和团聚情境激活或终止幼儿的依恋系统,进而根据依恋系统激活或终止引导的依恋行为对母婴依恋进行评估和分类。分离和团聚情境创设分别对应依恋启动范式中的依恋不安全启动和依恋安全启动。但当前依恋启动范式更多是
5、基于图式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对环境刺激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是由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形成的心理图式或表征驱动的。个体在不同关系中形成的不同依恋表征会对环境刺激进行过滤,并引导个体的想法、感受和行为。同时,情境刺激会激活依恋表征,使其暂时取代个体长期占主导地位的表征处于“工作”状态,引导个体的信息加工过程和行为,使其表现出与该表征一致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依恋启动效应并非启动程序所引发的一致性情绪导致的。为了探究依恋启动效应的独特性,研究者在依恋启动研究中设置与依恋启动对照的情绪启动条件,该条件除刺激材料外,其他流程均与依恋启动条件相同,且刺激材料的不同仅限于依恋相关性,材料的效价、唤醒度等其他特征均相同。M
6、ikUIinCer,Gillath等采用不同依恋启动方法进行的系列研究发现,安全依恋启动可以提高个体的共情反应,而积极情绪启动则无显著影响。依恋启动常用刺激材料包括依恋相关词汇、图片、记忆、想象和故事等。依恋相关词汇既包括积极词汇(如温暖、拥抱、亲吻等),也包括消极词汇(如拒绝、死亡、失败等),还可以是依恋对象(母亲、伴侣、上帝等)的名字。图片材料包括母亲和伴侣的照片,以及老师的照片。除上述外部刺激外,内部刺激也可作为启动材料,如依恋相关记忆和想象等。依恋启动方法按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按个体对启动刺激加工的意识水平依恋启动分为阈上启动和阈下启动。阈上启动常用方法包括引导想象法、可视化法、回
7、忆书写法、故事阅读法、词汇启动、图片启动以及开放问题回答法等,而阈下启动中研究者或在阈下呈现刺激(IOmS24ms)使被试不能对其进行有意识加工或设置虚假任务,不要求被试对刺激进行有意识加工。两种启动方法均能对长时记忆中依恋表征的加工进行考察。阈上启动的整体启动效应较大、更敏感,但被试容易被呈现的刺激吸引,猜测实验目的;而阈下启动效应较小,但能够排除有意加工对反应的影响,并能检验依恋加工的自动化问题。按刺激效价,依恋启动可分为安全启动和不安全启动。安全启动通过向被试呈现支持性依恋相关刺激或引导被试对支持性依恋相关信息进行加工,激活依恋安全基地相关心理表征,这些被激活表征将引导个体后续认知过程和
8、行为表现,产生启动效应。依恋安全基地是指当婴儿探索世界时将依恋对象当作基地以获得安全感。为了激活支持性依恋关系表征,有研究者要求被试阅读描绘个体获得依恋对象帮助的故事,如一个人回到家后发现自己的钥匙丢了,他打电话向妈妈求助,妈妈停下手头的工作,马上回家给他送钥匙;还有研究者要求被试回忆一件与依恋对象共同经历的、自己感到舒适、亲密和被爱的真实经历。能发挥依恋安全基地功能的个体或符号可能都可以引发安全启动效应,如研究发现了上帝和宗教符号在信徒中的积极启动效应。不安全启动包括依恋焦虑启动和依恋回避启动,研究者通过刺激材料激活了与依恋焦虑或回避相关的依恋图式,随后个体会采用与该图式一致的应对方式调控个
9、体的心理和行为。研究者通常要求被试想象一段符合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典型特征的关系:在依恋焦虑启动条件下,要求被试想象一段他们觉得他人不愿意与自己亲近,且常忧心自己是否被他人抛弃的关系;而在依恋回避启动条件下,则要求被试想象一段他们感觉很难信任他人,并且他人尝试亲近自己时感到不舒服的关系。而未激活特定依恋图式的威胁启动也是一种不安全启动。威胁启动中研究者通过呈现与依恋直接相关刺激(如与依恋对象分离图片)或与依恋并不直接相关刺激(如“失败”一词)激活个体依恋系统,从而产生启动效应。3、依恋启动的效应依恋启动范式是当前探究依恋情境对个体心理和行为作用的最常用方法之一。尽管上述启动方法同属启动范式,
10、但不同启动方法因激活的依恋图式不同会对个体信息加工和人际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研究者对依恋安全启动和不安全启动在信息加工和人际互动中的效应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3.1 安全启动效应依恋安全启动通过激活安全基地图式暂时提高个体安全感,降低焦虑和抑郁水平,缓冲不安全依恋经验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使个体无论在个体层面,还是人际层面,均表现出积极的心理和行为倾向在个体层面,安全启动后个体信息加工更加积极、开放、灵活。首先,信息加工更加积极,如个体报告更多积极情绪,更少消极想法,并表现出更高的情绪恢复能力。其次,信息加工更加开放,如个体对对立观点更加包容,对消极记忆的通达性更高。再者,信息加工更
11、加灵活,如个体表现出更高的反应抑制能力及更多创造性行为和探索行为。在人际层面,安全启动后个体在互动中表现出更高的开放性,更愿意进行个人披露,并更倾向于维持稳定关系,容忍人际压力,采用积极的人际策略。同时,个体能够克服自我中心性,关注他人的需要,更愿意支持和帮助他人。再者,安全启动不仅能够增加亲社会行为,还可以减少攻击行为。可见,安全启动后个体在信息加工和人际互动的各方面均表现出积极效应且十分稳健。安全启动效应会受个体其他特征的调节,如个体特质性依恋特征、归因风格、认知状态等。个体特质性依恋特征会调节安全启动效应,如通常认为安全依恋启动会产生积极作用,但有研究发现,相对其他个体,安全启动可能增强
12、高焦虑个体不利的情绪反应,这可能是因为高依恋焦虑个体将安全依恋相关刺激评估为威胁性的,进而对安全依恋信息加工产生了消极反应。个体归因风格也会调节安全启动效应,安全启动后高乐观归因风格个体对成功进行更多外部归因,而高悲观归因风格个体对成功进行更多内部归因。再者,个体认知状态也会影响启动效应。研究发现安全启动只在心理损耗条件下才会对他人需要的反应性有促进效应,而在非损耗条件下则无该效应。除个体特征外,实验任务特征也会影响安全依恋启动效应,如刺激效价。研究发现,安全启动会降低高焦虑个体对疼痛相关照片的疼痛强度评分,而提高其对非疼痛相关照片的疼痛强度评分。此外,人际活动任务中互动对象的身份也会影响启动
13、效应,研究发现安全启动可以降低对群体外成员的消极反应,而对群体内成员没有影响。3.2 不安全启动效应不安全启动包括依恋焦虑启动、依恋回避启动和依恋威胁启动。前两种启动方法均通过刺激材料激活某一具体的依恋关系图式,图式被激活后,会提高相关信息的通达性,并影响个体接下来的心理和行为。研究发现,焦虑和回避启动会提高与该依恋特征一致词汇的识别速度以及一致状态性依恋特征评分,而对另一类无影响。而依恋威胁启动并未指向激活某一具体依恋图式,而是仅仅使依恋系统处于激活状态,这时,个体占主导地位的依恋图式可能会对个体接下来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更大影响。关于依恋焦虑和回避启动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结果不一致。依恋焦虑
14、启动后,个体会表现出更多不适应性行为,如表现出更严重的进食问题,亲密关系互动更不平等,并感知到更高的人际压力。但也有研究发现焦虑启动与安全启动表现出类似的效应,两者均表现出更高的疼痛阈限及疼痛耐受性,且两者无显著差异。此外,对安全及沟通相关词汇使用以及偏见和社会支配性的研究也发现两者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是因为依恋焦虑启动不但可以激活与亲密他人相关的消极认知和情绪,也可以激活积极认知和情绪。该观点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MikulincerzShaverzBar-On和Ein-Dor发现焦虑型个体对伴侣和人际亲密表现出矛盾的态度和动机。故而,焦虑启动既可能表现出消极效应,也可能表现出积极
15、效应,这可能取决于刺激材料激活依恋图式的性质。依恋焦虑启动和回避启动效应比较研究的结果也不一致。有研究表明,回避启动后个体认知和行为更加消极,与依恋焦虑启动相比,回避启动后,个体在书写任务中使用更多不安全词汇和消极情绪词汇,更难容忍人际评判带来的压力,并表现出更低的同理心、更高的偏见和社会支配性。但也有研究发现依恋焦虑启动和回避启动效应无差异,如两种启动条件下个体对消极关系词汇的抑制反应,以及个体的同理心、安全感和精力充沛感等均无显著差异。上述不一致结果可能是回避和焦虑相关依恋图式中他人表征不同造成的。通常认为回避型依恋个体的他人表征是消极的,而焦虑型个体的他人表征是积极的,但有研究者认为,焦
16、虑相关图式中他人表征并非单效价的,而是同时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冲突的效价。因此,依恋焦虑启动和回避启动研究中的不一致结果可能是任务中高焦虑个体和高回避个体他人表征的差异造成的。依恋焦虑相关图式中存在积极和消极两种效价的自我和他人表征可能是解释上述三种启动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关键。焦虑和回避启动均旨在通过激活具体依恋图式,使该图式处于“工作”状态,进而引导个体心理和行为。根据依恋理论,当个体处于恐惧、疲倦或虚弱状态时,依恋系统也会被激活,以提高对危险信息的警惕,进而驱使个体从依恋对象处获得安全感和亲密感。这种以威胁相关刺激激活依恋系统的启动称为依恋威胁启动。与理论一致,研究发现威胁启动可以提高对依恋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依恋 启动 及其 效应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17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