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docx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一、农业发展基础坚实一是应城糯稻发展态势良好,截至2018年,应城糯米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创建绿色糯米品牌5个,获批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二是稳产争优发展格局逐步形成,2018年全市投资L9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0.8万亩,发展糯稻32万亩、稻田综合种养6.5万亩,全年粮食总产36.4万吨,居全省第25位,其中水稻总播种面积66.2万亩,总产量33.7万吨,居全省第19位;现有糯米加工企业20多家,年加工销售糯米产品11万吨,初步形成糯稻产、力口、销一体化格局。全市油菜总播种面积12.8万亩,总产量2万吨,居全省第38位。全市蔬菜总播种面积25.8万亩,总
2、产量62万吨,其中水生蔬菜发展迅速,发展优势逐渐显现。全市畜牧业良性发展,规模养殖、标准养殖、特色养殖发展迅速,新建10万只及以上蛋鸡养殖小区13个,禽蛋产量7.7万吨,居全省第3位;新建万头级养猪场11个,其中永盛畜牧养猪场供港活猪规模达3万头,为国家和省级确定的生猪活体储备生产基地。全市放养水面面积达18万亩,水产品产量达6.4万吨,居全省第17位,基本实现渔业减量增收目标。三是品牌创建成绩可嘉,截至2018年,全市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企业共获得147个绿色产品认证和2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四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壮大,截至2018年,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9
3、7家、家庭农场472家。五是农旅融合稳步推进,应城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城市称号,连续三年获湖北省旅游发展先进县市;汤池镇为湖北省首批旅游名镇、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截至2019年上半年,共创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家,四星级以上农家乐6家,农旅融合示范线2条,农旅融合示范点7家,为农旅融合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二、构建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空间一、构建城乡发展新格局坚持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按照多规合一要求,对接应城市城乡总体规划(201
4、52030年),统筹谋划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主要布局,构建应城市乡村振兴一主两重两轴四片多点发展新格局,形成梯度辐射、功能互补的城乡体系布局。一主:指主城区,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平衡新老城区关系,发挥支点吸纳作用,打造吸纳农业人口转移集聚的主阵地。两重:指东部重点中心镇和西部重点中心镇。其中,东部重点中心镇是由东马坊和长江埠共同发展形成的新区;西部重点中心镇由汤池镇+杨岭镇组成。依托东城区工业重镇和西部地区旅游景区的特色产业,带动优势资源快速发展,建设成为应城东西两大经济新引擎。两轴:即横向城镇发展轴和纵向城镇发展轴。横向城镇发展轴:沿八汤线连接汉宜
5、公路东段,贯穿主城区、东城区所在的核心区和西片区;纵向城镇发展轴:沿烟应一应天线,连接市域北片区、主城区和南片区。四片:是围绕主城区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四大外围片区。东片包括老城区、东城区、城南新区、黄滩镇、郎君镇(东西汉湖以北)、三合镇以南部分村,为工业发展引领区;西片包括汤池镇、杨岭镇和城北街道办事处城区以外区域,为旅游发展核心区;北片包括田店镇、杨河镇、三合镇,为农业发展示范区;南片包括天鹅镇、义和镇、陈河镇、南垸良种场及郎君镇(东西汉湖以南),为生态特色保护区。多点:即6个特色镇和IOO个中心村。特色镇分别为汤池、杨岭、城北、杨河、田店、义和。选择人口在1500人以上的较大行政村建设中心村
6、,每个镇重点扶持510个中心村。二、探索城乡差异化发展路径1、工业发展引领区在加快促进原有工业转型升级,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要加大农业科技、精深加工两方面招商力度,依托工业发展优势,走出一条以工带农、以城带乡,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东城区:东城区以东城工业园和赛孚工业园为依托,重点推进现有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支持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等新兴业态发展;引进知名品牌商贸企业,提升现代服务业实力。按照城区南移、工业西进、美丽乡村集并、城乡互为一体的路径,将东城区建设成为应城城乡融合示范区。城南新区(黄滩镇):重点发展粉笔特色产业,建设农业科
7、技示范园,着重提升科技、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将其建设成为公共服务与特色产业发展区。打造秀美大富水,发展农旅融合区,绿色种植示范区,蒲骚泽畔、古碧遗风四季沐歌。要协调和处理产业与城市的空间关系,以产业作为城市支柱和动力源泉,以生态作为城市发展的特色,构筑起宜居宜业宜人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四里棚街道:鼓励盐化工业园延伸发展盐化工下游产业,重点建设农产品商贸物流园、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筹备建设木材产业园等专业市场,将其发展为应城现代物流商贸中心。城北街道: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包含果蔬加工区、调味加工区、粮棉油加工区、畜禽加工区、商贸服务区、市场服务区、仓储物流区等八大功能基地,力争将
8、园区打造成为湖北省绿色生态农产品加工基地。依托矿山公园爱漫文旅小镇建设,整合魏河油菜花、赵皈采摘园、五龙寺观光园等特色产业基地,发展魏河、盛滩韩湾为龙头的民宿旅游村,沿大富水、发展戴河肖廖农旅融合区、沿江古渡、上河柳岸、万家灯火。打造省级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郎君镇: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东西汉湖以北镇区为工农业融合发展区,主要发展华能热电产业园等绿色工业项目、绿色糯稻和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东西汉湖以南则主要发展绿色糯稻和特色水产养殖。为城区人民提供优质农产品,建成应城绿色产业综合发展区。2、旅游发展核心区丰富旅游产业发展形态,推动旅游+农业、文化、养生等产业全面融合发展,提升乡风文明程度和乡村治理
9、水平,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现代化的农村社区,优先实现由农业、农村、农民向工贸、城镇、市民的转换。汤池镇:重点围绕汤池温泉4A级景区,不断注入农文元素新动能。重点建设孝感市农旅融合建设试点项目陶家湖田园综合体,四星级农家乐陶家湖农庄,深入挖掘汤池传说、灵泉文化、红色文化、陶文化和美食文化,以建设温泉康养小镇为突破口,将其打造成为应城西部旅游核心区,湖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休闲养生度假区,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速。杨岭镇:依托楚珍园3A景区,龙池山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基地,新四村美丽乡村旅游基地,龙池山庄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等乡村旅游资源
10、优势,结合楚珍园赏花观灯节、龙池端午诗词会等文化活动,东承应城城区的交通商贸区位优势,西连汤池温泉4A景区优势,以建设爱漫文旅小镇、侨亚龙池康养为突破,以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为着力点,以糯稻等农业产业为支撑,形成与城区和汤池镇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格局,将其打造成应城农旅融合示范镇。3、农业发展示范区充分发挥农业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全力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实施科技强农、品牌兴农战略,注重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加工企业领头羊,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开展质量提升和品牌创建工程,注重开发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等多种功能,延伸产业链,提高价值链。杨河镇:充分利用杨河糯稻省级种植示范基地和绿色糯稻原料基地,重点扶持糯稻加工
11、企业做大做强,打造应城糯稻产业核心区;依托交通区位优势,重点推进商贸物流园建设,打造应城北部商贸物流中心。依托罗曼假日玫瑰庄园项目,着力开发短港水库、罗家山新石器遗址、巡检司古镇等生态人文资源,结合美丽乡村和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打造农文旅养融合的玫瑰特色小镇。田店镇:充分发挥绿色糯稻产业优势,结合畜禽水产养殖产业基础和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形成田店镇产业发展三板块。重点加强糯稻品种改良和规模化种植;进一步规范畜禽、水产养殖,推广畜禽-沼气-蔬菜(茶、稻)等循环种养模式,形成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和水产健康养殖基地,将田店镇打造成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镇。利用有名店林场森林氧吧和蒲骚古战场,打造大富水
12、沿江古都、上河柳岸、万家灯火等旅游文化资源,结合休闲农业,统筹镇域5区8景1线农旅资源,充分发挥田店镇特色饮食文化传统,建设应城农耕文化小镇,并与周边的汤池、杨岭、杨河协同发展,形成旅游产业联合发展优势区。三合镇:依托城北街道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和三合镇生猪养殖发展优势,以生猪良种繁育基地为基础,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借助四里棚街道的物流商贸园,形成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将三合镇打造成应城畜牧第一镇。重点加强畜禽养殖资源化利用项目招商,全面推广畜一沼一X(菜、稻、茶)等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将三合镇发展成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镇。引导糯稻产业绿色发展,茶叶、豆皮等特色产品加工企业组团发展,培育特色农产
13、品品牌。4、生态特色保护区一方面要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另一方面要深入探索、挖掘水乡特色资源优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特色产业扶持力度,依托农业园区建设,积极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应城特色水乡。南垸良种场:依托南垸湖乡明珠优良的农耕条件,立足种子、棉花、水产、林特四大支柱产业,按照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品种产业化、品牌形象化的四化发展路径,积极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设施农业、有机农业和观光农业,将南垸打造成现代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和生态观光示范农场。天鹅镇:依托挂口、田万蔬菜示范基地,重点发展湖
14、乡特色蔬菜,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蔬菜种植基地,积极创建湖北省特色水生蔬菜优势区;依托湖北沧汇、云上湖畔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和特色水产养殖业;充分利用天鹅镇黄金水道优势,依托集装箱码头建设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项目,建设冷链物流园,将天鹅镇打造成应城南部冷链物流中心。充分发挥西汉湖优美的景观和秀美大富水,在严河、陈碧沿线发展原始生态保留区、绿色种植生态区、建设沿江古渡、上河柳岸、万家灯火。着力发展水乡生态旅游,将天鹅镇打造成为应城后花园。义和镇:依托葛蓬岗、天晓阖等市场经营主体,全力发展稻虾循环种养,建设特色水产品加工产业园,持续开展小龙虾节等商业节庆活动,与天鹅镇的冷链物流
15、园形成优势互补格局,构建水产养殖产业链,将义和镇打造成为应城稻虾第一镇。重点扶持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将义和镇打造成水乡休闲小镇,注重与天鹅镇、陈河镇协同发展,构建应城南部鱼米乡休闲旅游带。陈河镇:充分利用龙赛湖沿线低湖冷浸田资源,建设万亩名优稀特水产养殖基地,将陈河镇建设成为应城水产大镇。加快建设老观湖湿地公园建设田园综合体。积极创建人和尊养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全面提升陈河农业品牌竞争力。依托糯稻现代农业产业园综合服务园区建设,重点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仓储物流设施和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建设,建成现代农业示范镇。三、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顺应城乡融合发展趋势,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能源、生
16、态环保等布局,加快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科学划定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合理安排乡村布局、资源利用、设施配置和村庄整治,分类指导不同类型村庄发展,推动村庄规划管理全覆盖。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初步形成中心城区一中心镇一特色镇一一般镇四级城镇发展格局,提升中心城区、中心镇及特色乡镇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能力,推进就近、就地城镇化。全面提升中心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其服务周边农村的能力,引导周边一般村湾逐步向中心村集聚,形成以镇带村,以村促镇,镇村联动发展格局,分类推进村庄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新乡村。第二节引导乡村三生协调发展一、集约利用生产空间严格遵守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
17、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划定范围,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保护农业生产空间。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加大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力度,稳步提升耕地质量。严格落实养殖业三区划定范围,科学划定林业、畜禽、水产等农业发展片区,充分发挥各片区的比较优势,打造应城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力推进应城糯稻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水产品加工产业园、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和物流园建设,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拓展生产用地空间。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用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生产空间高质高效利用。二、合理布局生活空间建立农村地区人口动
18、态监测机制,按照乡村人口向城镇社区和中心村集聚的发展态势,科学预测发展规模,科学划定乡村生活空间管控边界,明确用地规模和管控标准,合理预留拓展空间。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效衔接,持续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重点完善乡村安全供水体系、三废处理配套设施和乡村公共生活空间建设。强化生活空间的人性化、多样化、现代化,注重挖掘原生态村居风貌、民族文化和当地特色文化,积极完善乡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构建便捷的生活圈、完善的服务圈、繁荣的商业圈,为乡村居民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三、严格保护生态空间整合市域山体、河流、森林、农田、风景区、城市绿地等生态要素,充分利用六大山系构建自然山体生态屏障圈
19、;重点保护龙赛湖、东西汉湖、老观湖、短港水库等湖泊湿地,在大富水、府河、漳河、汉北河等河流沿线完善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农田防护林网、生态旅游防护林带;持续推进绿廊系统建设及连通工程;构建山体屏障+河湖湿地+城镇绿廊+农田林网+防护林带生态空间格局;切实加强对自然生态空间的整体保护,修复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开发强度,强化准入管理和底线约束,有效提升生态功能和服务价值。第三节分类指导乡村发展一、集聚发展类村庄集聚发展类村庄包括现有规模较大、区位条件优越、产业支撑较强、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村庄。此类村庄要对标城镇社区开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生态环境,
20、保留乡村风貌,体现治理现代化,增强产业吸纳能力,促进村庄人口集聚。突出发挥比较优势,强化主导产业支撑,鼓励发展新产业、新业态,预留产业发展空间和生活空间,重点解决用地难题,支持农业、工贸、休闲服务等专业化村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设富裕幸福乡村。二、农耕传承类村庄农耕传承类村庄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仍将存续的一般村庄。科学制定村庄发展方向,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有序推进村庄整治提升。以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为重点,逐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振乡村人气、增添乡村活力,建成生态宜居型美丽乡村。以农业产业振兴为核心,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培育一批家庭农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善 农业 社会化服务体系 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1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