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生理题库.docx
《南方医科大学生理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方医科大学生理题库.docx(14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若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A型题1 .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蛋白的形式:EA.仅在内表面B.仅在外表面C.仅在两层之间D.仅在外表面与内面E.靠近膜的内侧面,外侧面,贯穿整个脂质双层三种形式均有2 .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脂质分子的亲水端:DA.均朝向细胞膜的内表面B.均朝向细胞的外表面C.外层的朝向细胞膜的外表面,内层的朝向双子层中央D.都在细胞膜的内外表面E.面对面地朝向双分子层的中央3 .人体。2.CO2进出细胞膜是通过:A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入胞作用E.出胞作用4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膜是属于:CA.主动转运B.单纯扩散C.易化扩散D.入胞作用E.吞饮5 .安静时细胞
2、膜内K+向膜外移动是由于:bA.单纯扩散B.单纯扩散.C.易化扩散D.出胞人用E.细胞外物入胞作用6 .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CA.在静息状态下,Na+K+通道都处于关闭状态B.细胞受刺激刚开始去极化时,就有Na+通道大量开放C.在动作电位去极相,K+通道也被激活,但出现较慢D. Na+通道关闭,出现动作电位的复极相E. Na+、K+通道被称为化学依从性通道7 .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运转可使:DA. 2个NN移出膜外B. 2个移人膜内C. 2个Nl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t移人膜内D. 3个NN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I移人膜内E. 2个NN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
3、t移人膜内8 .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1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DA.膜在安静时对IC通透性大B.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CNa+,(易化扩散的结果D.膜上Na-I泵的作用E.膜上ATP的作用9 .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而出现兴奋的同时和以后的一个短的时间内,兴奋性周期性变化是:4A.相对不应期一绝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一低常期B.绝对不应期一相对不应期一超常期C.绝对不应期一低常期一相对不应期一超常期D.绝对不应期一相对不应期一超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一低常期一相对不应期10.以下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2A.逆浓度差将进入细胞内的NN移出膜外B.顺浓度差使细胞膜外
4、的转入膜内C.阻止水分进入细胞D.建立离子势能储备已是神经.肌肉等组织具有兴性的基础11 .以下关于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3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B.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一般表现为锋电位D.刺激强度越大,动作电位幅度也越高E.受刺激后,细胞膜电位的变化也可称为复极化12 .静息电位的实测值同K+平衡电位的理论值相比:2A.前者大B.前者小C.两者相等D.前者约大10%E.前者约大20%13 .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1A.K-B.NaC.C.D.Ca2+E.Mg2+14 .人工地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IC浓度,静息电位的绝
5、对值将:3A.先减小后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减小D.增大E.不变15 .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2A.钠的平衡电位B.钾的平衡电位C.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D.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差E.锋电位与超射之差16 .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相,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2A.K+B.NaC.CD.Ca2+E.Mg2+17 .人工地增加细胞浸浴液中Na+的浓度,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将:4A.先减小后增大B.不变C减小D.增大E.先增大后减小18 .下列关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形成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5A.细胞内的Nd浓度高于膜外B.细胞受刺激兴奋时,Nl通道开放造成Nl外流C.大量Nl外流使膜
6、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D.达到Nl的平衡电位时,Na+外流停止E.NN通道失活,IC通道进一步开放,动作电位自然出现下降支19.阈电位是指:4A.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B.造成膜对I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C.超极化到刚能引起动作电位时的膜电位D.造成膜对N或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E.造成膜对Nl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20 .单根神经纤维受到刺激而兴奋,当它的兴奋性处于低常期时,相当于其动作电位的:5A.阈电位B.去极相C超射时期D.负后电位E.正后电位21 .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峰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2A.相对不应期B.绝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E.绝对不应
7、期加相对不应期22 .单根神经纤维受刺激而兴奋,当它的兴奋性处于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时,相当于动作电位的:4A.阈电位B.去极相C.超射时期D.负后电位E.正后电位23 .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简便指标是:3A.阈电位B.时值C.阈强度D.刺激强度的变化率巳刺激的频率24 .刺激阈指的是:3A.用最小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的最短作用时间B.保持一定的刺激强不变,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作用时间C.保持一定的刺激时间不变,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D.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E.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25 .下列有关同一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8、5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B.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C.在有髓纤维是跳跃传导D.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26 .兴奋通过神经一肌肉接头时,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使终板膜;2A.对NI,I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B.对NaK.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C.仅对IC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D.仅对Ca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E.对乙酰胆碱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27 .神经一肌肉接头传递的阻断剂是:3A.丸阿托品B.胆碱酯酶C.美洲箭毒D.六煌季镀E.四乙基钱28 .神经一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4A.肾上腺素
9、B.去甲肾上腺素C.Y一氨基丁酸D.乙酰胆碱E.5羟色胺29.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主要引起接头前膜的:2A.N通道关闭B.通道开放CK*通道开放D. CL-通道开放E.水通道开放30 .骨骼肌细胞中横管的功能是:4A. Ca的贮存库B. Ca进出肌纤维的通道C.营养物质进出肌细胞的通道D.将兴奋传向肌细胞深部E.使Ca和肌钙蛋白结合31 .骨骼肌兴奋一收缩耦联过程的必要步骤是:3A.电兴奋通过纵管传向肌细胞深部B.纵管膜产生动作电位C.纵管终末池对Cd的通透性升高D.纵管终末池中的Ca逆浓度差进入肌浆E. Ca与肌钙蛋白亚单位T结合32.骨骼肌收缩时释放到肌浆中的Ca被何处的钙泵转运
10、:A.横管B.肌膜C.线粒体膜D.肌质网膜E.粗面内质网第二章神经系统A型题1.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4A.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B.突触前膜超极化C.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D.潜伏期长,持续时间长E.通过轴突-树突型突触的活动来实现2.当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1A.钠、钾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去极化B.钠、钙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超极化C.钾、氯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超极化D.钾、钙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去极化E.钠、氯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去极化3 .GAB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其结果是:4A.直接引起一个动作电位B.先引起EPSP,经总和达到阈电位,产生一个动作电位C.先
11、引起IPSP,经总和达到阈电位,产生一个动作电位D.引起IPSP,突触后神经元出现抑制。E.引起一个较大的EPSP4 .突触前抑制产生的机制是:3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增多B.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增多C.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减少D.突触后膜超极化,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E.突触间隙加宽5 .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是:2A.入泡作用B.出泡作用C.易化扩散D.主动运输E.单纯扩散6 .下列关于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3A.Ca由膜外进入突触前膜内B.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C.突触后膜对NaK+,尤其是对IC的通透性升高D.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E.突
12、触后膜电位去极化达阈电位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7 .关于突触传递的下述特征中,哪一项是错误的:3A.单向传递8 .中枢延搁C.兴奋节律不变D.总和E.易疲劳8 .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元细胞体主要集中于脑内哪一部位:4A.脊髓前角B.中缝核C.纹状体D.低位脑干E.黑质和红核9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侧支与闰绍细胞形成的突触所释放的递质是:4A.5羟色胺B.甘氨酸C.Y-氨基丁酸D.乙酰胆碱E.去甲肾上腺素10.脊髓的RenShaW细胞,其末梢释放的递质是:4A.乙酰胆碱B.去甲肾上腺素C.GABAD.甘氨酸E.牛磺酸11.交互抑制的生理作用是:1A.保证反射活动的协调性B.及时中断反
13、射活动C.使反射活动局限化D.使兴奋与不兴奋的界限更加明显E.有利于反射活动的交互进行12 .RenShaW细胞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抑制属于:4A.交互抑制B.传入侧支性抑制C.突触前抑制D.回返性抑制E.对侧肌抑制13 .下列哪种神经元的连接方式是产生反馈性调节作用的结构基础:3A.单线式联系B.聚合式联系C.环状联系D.辐散式联系E.链锁状联系14 .在动物实验中,当脊休克过去之后,在原来切断面以下再作第2次切断,其结果是:2A.脊休克再出现B,不再出现脊休克C.动物立即死亡D.脊休克加重E.出现血压降低15 .膝跳反射是属于:1A.单突触位相性牵张反射B.单突触紧张性牵张反射C.多突触
14、位相性牵张反射D.多突触紧张性牵张反射E.单突触的牵张反射16.丫一运动神经元的生理功能是:5A.引起梭外肌收缩B.直接兴奋a神经元C.引起梭内肌舒张D.直接抑制a-神经元E.调节肌梭的敏感性17.肌梭与梭外肌的关系及其生理功能是:1A.并联关系,感受长度变化B.并联关系,感受张力变化C.串联关系,感受长度变化D.串联关系,感受张力变化E.并联关系,感受压力变化18 .腱器官与梭外肌的关系及其生理功能是:4A.并联关系,感受长度变化B.并联关系,感受张力变化C.串联关系,感受长度变化D.串联关系,感受张力变化E.并联关系,感受压力变化19 .在对侧伸肌反射中,反射时的长短主要取决于:2A.感受
15、器兴奋及冲动在传人的传导时间B.兴奋经过中枢突触的传递时间C.冲动在传出神经上的传导时间D.冲动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导时间E.感受器兴奋所需的时间20 .肌梭的传入神经纤维是:5A. Q纤维B. 丫纤维C. I类纤维D. 11类纤维E. I和H类纤维21 .下列关于脊休克的叙述,错误的是:4A.与高位中枢离断的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B.是由于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高位中枢的调节C.脊髓反射逐渐恢复D.反射恢复后发汗反射减弱E.反射恢复后屈肌反射往往增强22 .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动物脑干,可出现:3A.脊休克B.肢体痉挛性麻痹C.去大脑僵直D.去皮质僵直E.腱反射增强,肌张力降低23.抑制肌紧
16、张的中枢部位有:4A小脑前叶两侧部B.前庭核和纹状体C.小脑前叶蚓部和前庭核D.纹状体、小脑前叶蚓部和网状结构抑制区E.网状结构抑制区24 .大脑皮质运动区的4区,其生理功能是:2A.主要与双侧远端肢体的精细运动有关B.主要与对侧远端肢体的精细运动有关C.主要与双侧近端关节的运动有关D.主要与对侧近端关节的运动有关E.主要与同侧远端肢体的精细运动有关25 .锥体系的生理功能是:3A.抑制肌紧张B.设计、制定运动指令的程序C.加强肌紧张D.增强传人冲动的传递以保证肌群间的运动协调26.执行随意运动指令的部位在大脑皮质的:3A.顶叶B.颍叶C.中央前回D.中央后回E.枕叶27.支配躯干和近端肢体运
17、动的大脑皮质代表区位于:2A.中央后回312区B.中央前回6区C.中央前回4区D.第二运动区及运动辅助区28.震颤麻痹患者的病变主要部位是:4A.尾核B.苍白球C.底丘脑D.黑质E.红核29.震颤麻痹的主要症状有:3A.全身肌紧张降低B.腱反射减弱C.面部表情呆板D.运动多E.意向性震颤30.小脑绒球小结叶的生理功能是:2A.加强肌紧张B.维持身体平衡C.抑制肌紧张D.协调随意运动E.管理远端肢体的精细运动31.交感节后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失活主要是;A.单胺氧化酶破坏B.弥散人血C.神经末梢再摄取D. CONT破坏E;肝内破坏32 .儿茶酚胺与B受体结合后,可产生抑制作用的部位是:A.
18、子宫B.扩瞳肌C.支气管D.小肠E.括约肌33 .自主神经系统神经末梢的化学递质主要是去甲肾上腺素和:4A. GABAB. ATPC.多巴胺D.乙酰胆碱E. 5-HT34.Nl受体的阻断剂是:2A.阿托品B.六燃季镀C.十煌季镀D.育亨宾E.普蔡洛尔(心得安)35 .注射肾上腺素后,血压:3A.上升B.下降C.先上升后下降D.先下降后上升E.不变36 .支气管平滑肌的受体是:3A. M受体B. N受体C. Qi受体D. 受体E. 受体37 .可被箭毒阻断的受体是:2A. M受体B. N受体C. Qi受体D. 受体E. 受体38 .肾上腺素能纤维包括:2A.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前纤维B.大部分交感神
19、经节后纤维C.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D.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E.交感神经节前与节后纤维39.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递质是:3A.去甲肾上腺素B.乙酰胆碱C.乙酰胆碱或去甲肾上腺素D. 5羟色胺E.多巴胺40 .Q受体的阻断剂是:1A.酚妥拉明B.六燃季钱C.十烽季镂D.普蔡洛尔(心得安)E.阿托品41 .自主神经节的兴奋性递质是:4A.去甲肾上腺素B.肾上腺素C.ATPD.乙酰胆碱E. GABA42 .骨骼肌终板膜上的受体是:3A. M受体B. Nl受体C. 受体D. 受体E. 受体43 .使瞳孔缩小,心率减慢,胃肠收缩加强的递质是:4A.去甲肾上腺素B. ATPC. 5HTD.乙酰胆碱E. P物质44
20、 .饱中枢在:4A.弓状核B.视上核C.下丘脑外侧区D.下丘脑腹内侧核E.下丘脑前部45 .浅感觉传导路径传导:3A.痛、温觉和压觉B.痛、温觉和深压觉C.痛、温觉和轻触觉D.本体觉和轻触觉E.痛、温觉和本体觉46.视觉代表区位于:4A.中央后回B.中央前回C.颍叶皮质D.枕叶皮质E.岛叶皮质47.右侧大脑皮质中央后回损,引起躯体感觉障碍的部位是:4A.左侧头面部B.右侧头面部C.双侧头面部D.左半身E.右半身48.左侧枕叶皮质接受哪侧视网膜的传入纤维投射:5A.左眼鼻侧视网膜B.左眼颍侧视网膜C.右眼颍侧视网膜D.右眼鼻侧视网膜E.左眼颍侧和右眼鼻侧视网膜49 .传导快痛的外周神经纤维主要是
21、:3,A. Aa纤维B. AB纤维C. AY纤维D. C类纤维E.B类纤维50 .胆囊病变时的疼痛可能牵涉到:2A.左肩部B.右肩部C.心前区D.左上臂E.脐区51.左侧大脑皮质布洛卡三角区受损的病人,会发生:4A.失写症B.失读症C.失用症D.运动失语症E.感觉失语症52 .与海马环路关系密切的是:4A.摄食行为的调节B.体温调节C.水平衡调节D.学习和记忆E.精巧运动的建立53 .脑震荡可能导致:5A.近期记忆障碍B.远期记忆增强C.近期和远期记忆障碍D.顺行性遗忘症E.逆行性遗忘症54 .与慢波睡眠有关的递质是:3A.乙酰胆碱B.去甲肾上腺素C. 5羟色胺D.多巴胺E.谷氨酸55 .条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方 医科大学 生理 题库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19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