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
《嘉陵江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嘉陵江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9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章编制范围、依据和原则1.1 编制范围1、南充东联络线双线特大桥LZD1K3+185.69-LZD1K6+990,全长3.804km2、南充东联络线左线特大桥LZD1K6+990-LZD1K8+327.02,全长1.427km3、南充东联络线右线特大桥LZD1K7+350-LZD1K9+599,全长2.249km1.2 技术标准1. 2.1正线技术标准铁路等级:I级;正线数目:双线;限制坡度:6%o;旅客列车速度目标值:200kmh;最小曲线半径:一般3500m,困难2800m;标准线间距:4.6m;牵引种类:电力;机车类型:客机SS7E、货SS7、动车组;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闭塞方
2、式:自动闭塞。1.2.2联络线技术标准旅客列车速度目标值:120kmh;1.3编制依据1、国家、铁道部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规定等;2、铁道部现行新建客货共线铁路(速度目标值200kmh和160kmh)设计规范、质量验标标准及施工技术指南等;3、兰渝铁路公司制定的兰渝铁路建设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4、铁二院编制的施工设计图;5、新建兰渝铁路LYS-12标招投标文件;6、现场踏勘调查的桥址施工环境、地形地貌、地质与水文等资料;7、我单位积累的桥梁工程施工经验。1.4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招标文件中的安全、质量、工期、环保、文明施工等的规定及铁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款内容。严格执行国家、铁道部的有
3、关法律、法规以及业主、监理工程师的工程指令和文件。2、贯彻均衡生产、合理分配资源的原则:认真安排总体施工进度、设置和配备组织机构、人员、设备、材料,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坚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根据工程特点,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的组织方法,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置劳动力、物资、机械设备,以达到安全、优质、经济、高效的目的,确保工期目标的按期实现。3、统筹安排、突出重点:通过对施工区段和分部分项工程的详细解构分析,准确把握关键路线。在关键路线上,优先并充分配置施工设备、人员等资源,同时对其它分部分项工程也要进行合理配置,并留有一定的贮备量。避免顾此失彼,
4、造成矛盾的转化。4、采用先进机械设备及先进施工技术。施组中的主要工程项目做到设备配置先进、工艺新颖。5、确保工期的原则:严格按照建设单位对本合同段的工期要求,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计划进度,确保按总工期要求完成工程任务。6、确保工程质量的原则:优化施工方案,加强施工管理,贯彻ISO9000质量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创优规划、质量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一次验收合格率100%,确保优质工程。7、安全第一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采用先进可靠的安全预防措施制定了安全措施,完善安全设施,健全安全制度,加强安全检查,严格安全教育,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安全施工。8、坚持文明施工,加强环保意识。
5、力创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第二章工程概况和工程数量2.1 自然条件2.1.1 地形地貌桥址位于兰渝正线与既有达成铁路南充东站的联络线上,在四川省南充市东北方向荆溪镇和小龙镇(以嘉陵江为界)境内,距市中心IOkm左右。属于四川盆地边缘低山丘陵区及局部冲积平原区。地面高程为250380m,相对高差50120m,地形起伏较大,缓坡地带多为旱地及荒坡,沟槽被垦为良田,植被茂密。丘间槽谷宽缓平坦,江河岸边则较陡峻。桥位在嘉陵江西岸,经过荆溪河下游地段冲积平原,村镇居民较多;嘉陵江东岸已开发为新市区,新建桥梁与既有铁路、高速公路、城市道路、房屋交叉。在绕城高速清泉寺大桥上游约Ikm处斜跨嘉陵江(约斜交4
6、0),下游3km处为小龙门电站拦水坝。从西至东,桥梁依次经过花厂村、荆溪镇、在荆溪镇内跨越荆溪河、从荆溪22OkVA变电站左侧经过,穿过桑树坝村居民点、在入江口附近再次跨越荆溪河、西岸桑树坝村滩地、嘉陵江主河槽、江心洲|、嘉陵江东岸采砂区。在嘉陵江东岸边线路左右分离,左线跨越江东大道后设桥台。右线则两次跨过绕城高速公路、江东大道、达成铁路后,接进南充东站路基。见图2.1嘉陵江特大桥桥址平面图。图2.1南充东联络线跨嘉陵江特大桥桥址平面图2.1.2工程地质特征桥址内地貌为嘉陵江河谷阶地地貌,两端为残丘。地表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晚更新统冲积层粉质粘土、软土、松软土、卵石o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
7、沙溪庙组紫红色泥岩夹砂岩。地表水系主要为嘉陵江及其支流荆溪河,部分地带为沟水和水田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土层底部分布砂卵石层,属强透水层及富含水层,第四系孔隙水较发育,基岩裂隙水发育在浅层风化裂隙带中。来源主要为接受地表水及壤中水下渗透补给。地下水在酸性环境下和S(V-对碎腐蚀等级为Hi。桥段范围内地层单斜,未见地质构造,无不良地质。总体地质条件较好。由于桥位处长期采砂,细沙部分已经被采空,剩下主要为卵砾石层。2.1. 3水文规划通航等级为IV-(3)级航道。据调查了解,下游3km处小龙门电站拦水坝于2008年建成后,桥址处河段已无通航的可能,仅有采砂及其运
8、输船短途作业。每年的58月为洪水期,在洪水期受上游降水和暴雨影响,水位可能发生突然暴涨现象,1954年、1981年和2001年的特大洪水,曾将桑树坝滩地全部淹没,水位达275.0以上。冬季枯水期(11月次年3月)桥址处水位在264.0以下,东岸浅滩区简易道路可达江心洲,但自从小龙门电站拦水坝建成拦水发电后,桥址处水位在269.0左右徘徊,已无枯水期可言。东岸河滩成为常年采沙场,水深达68m,主河槽水深达12m以上,荆溪河入江口水深在4m左右。调查的小龙发电站水文资料:水坝处正常设计水位为269.3米(注:标高体系可能是吴淞水位),流量为43693s;100年水位为276.48米,流量为3030
9、0m3s,校核洪水水位为279.4米,流量为42500m3s2.1.4气象特征桥址位于四川盆地东北边缘,属湿热气候带。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418。最高温度41.7,最低温度-5,年平均降雨量900140Omm。6、7、8月为雨季,相对湿度7080%。2.1.5地震基本烈度本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W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o1. 1.6交通运输条件铁路运输可在达成铁路南充东站卸货转运。嘉陵江无水运条件。公路交通条件为:嘉陵江西岸通往荆溪镇的道路在LZDK4+200处与桥位相交;嘉陵江东岸江东大道分别与左、右线相交;通往西岸桑树坝滩地的乡村道路不可通行重车,往西岸主河槽
10、T形刚构的主通道需另行开辟新道路;通往东岸采砂区的简易道路可整修拓宽利用,但部分地段与右线重合。顺桥向无可利用的道路,要新建。通往右线跨铁路立交和跨绕城高速公路立交没有可以利用道路,要从江东大道与达成铁路交叉处向内新修施工便道。2. 1.7地材来源中粗砂采用当地合格的卵石加工成机制砂,桥梁上部高标号碎用砂从简阳的五风溪用火车运到营业站,汽车运至工地。施工用碎石较为困难,采用卵石破碎加工。3. 2工程概况1、线路平面、纵断面联络线左右线间距4.Om0桥位从LZDK4326.55(荆溪镇)LZDK7+558.25(嘉陵江东岸)以长达3.2317km直线斜跨嘉陵江,跨河段长度约1.8km。西端(兰州
11、端)以RT600m半径曲线穿荆溪镇与荆溪河与兰渝正线相连。东端(重庆端)左右线分离,左线连续以R-700、R-600跨江东大道,右线连续以R-500、R-600小半径曲线跨绕城高速公路、江东大道、达成铁路,分别从两侧进入南充东站。特大桥起点兰州台至LZDK4700线路纵断面为5.5%。下坡,跨江段为平坡,长达3.6km,轨顶标高为312.741。跨过嘉陵江与绕城高速公路、江东大道、达成铁路后以较大坡率(11.9%。)降至303.221引入南充东站。由于地面起伏较大,墩台高650m02、桩基T形刚构主墩采用2.Om钻孔桩24根,其它墩采用1.25m1.5m钻孔桩912根。3、承台T形刚构主墩采用
12、分离式双承台,平面25.6m8.2m,间距0.8m,高5.011b其上设一层高2.Om墩底垫块。其它墩墩高20m以下承台高2.5m,墩高20m以上承台高3.0m,水中墩设单层高2.Om墩底垫块。4、墩身T形刚构主墩采用分离式圆端形双壁墩,平面尺寸15.83m2.0m,双壁中心距9.Om,中部设2.5m高连系梁。其它双线墩,墩高在15m以下为直立式圆端形实心墩;墩高15m30m为放坡式圆端形实心墩,坡率35:1;墩高30m以上为放坡式圆端形空心墩,坡率40:Io单线墩,根据墩高设为放坡式圆端形空心墩与放坡式圆端形实心墩,坡率随墩高和直、曲线位置而变化。5、上部结构嘉陵江特大桥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顺庆
13、区和高坪区,中心桩号为LZDIK6+190,双线斜跨嘉陵江。嘉陵江特大桥上部结构形式为17X32+2X24+3X32+(72+128+72)连续刚构+2322X24+13X32+1X24+16X32+2X24+3X32+22417X32+(88+160+88)连续刚构+(48360+48)m连续梁+(48+3X60+48)m连续梁+(48+3X60+48)m连续梁+9X32+2X24+21X32+(40+56+40)连续梁。梁部结构除嘉陵江主河槽和荆溪镇处跨荆溪河两处T形刚构,以及嘉陵江江东岸五处跨公、铁路采用连续梁之外,采用32.0m、24.Om标准跨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梁,以32.0m梁
14、为主,24.0In梁用以调配墩位。嘉陵江主河槽8891墩上部结构为(88+160+88)mT形刚构,0号块梁高IL5m,长14m,C60预应力钢筋碎679.3m%重1800.It;挂蓝悬浇梁段共21段,梁高lL216.0m,长2.54.OmC60预应力钢筋碎64.598.3m重170.9260.5t;边跨现浇段梁高6.0m,长3.8m,C60预应力钢筋碎113.7mM303.3t;中跨合拢段梁高6.Om,长2.0m,C60预应力钢筋碎35.4m重93.8t;边跨合拢段梁高6.Om,2.0m,C60预应力钢筋碎32.3向、重85.6t荆溪河25,28*墩上部结构为(40+64+40)mT形刚构。
15、2.3工程特点与难点分析2.3.1技术复杂1、深水基础:常水位在269.0左右。在常水位以下的墩有32个。水深412,其中主墩(8990#)承台和垫块高9m,承台底在水下近16.5m。需利用栈桥运输和水上作业平台钻孔、双壁钢围堰施工承台(若承台底能提高,则采用钢吊箱)。主墩平面尺寸大,双壁钢围堰外径达36m,高达20m。2、覆盖层薄:据初步调查了解,由于桥位地处采砂场,覆盖层很薄。这给栈桥与钻孔平台的搭设,钻孔护筒和双壁钢围堰的定位都将造成很大的困难。3、墩身高:水中墩身都在30m以上,最大达50m。除主墩外设计为圆端形空心墩,8990主墩为中部有联系梁的双壁墩。4、梁部工程数量大、技术复杂:
16、主跨(88+160+88)m为三跨T型刚构梁,跨荆溪河为(406440)m三跨T型刚构梁,另外江东岸左右线分离后,二跨绕城高速公路、二跨江东大道、一跨双线电气化既有达成铁路,目前无设计,预计将设三跨连续梁或钢梁。主河槽T型刚构0*块长14m,高11.5m,C60预应力钢筋碎680m3,重达1800to拟分为34次施工,施工支架不宜采用托架,拟从承台顶搭设支架。悬浇段分21段施工,每段长2.54m不等,高11.56.0m,最重2#块C60预应力钢筋碎98.3m3,重260.5toT型刚构分二次合拢,先中跨,后边跨。5、水文条件差由于采砂的原因,造成江心洲至江东岸长达600m范围河床下降,覆盖层薄
17、。由于下游3km处小龙门电站于2008年开始蓄水,今年6月4台机组正式发电,常年水位标高达269.0左右,已无枯水期可言。据称,流量超过500011)3s时,才开闸放水。由于滞后作用,反映在桥位处,将造成水位较高,流速较大的变化。例如2009年9月14日一天水位涨至272.3m,一天后又降为269.0In左右。目前尚未掌握水位变化规律,须进一步调查。2. 3.2安全质量控制难度高1、水中深基坑施工对技术方案、施工设备要求高。要有较早、较深入的技术研究,落实施工方案,且要有应变力强的工程预案,确保施工的安全、质量与控制工期的措施。2、高墩:30m以上的墩达96个,占63%,最高50m,对模板、提
18、升设备均要有明确的方案和规划。模板建设采用翻模,提升采用塔吊和汽吊相结合。3、刚构和连续梁施工安全质量控制难点主要是吊篮设备的设计、制作,过程控制中的重要控制点和环节很多,一个都不能疏漏。4、高处作业,安全措施和制度的落实。5、跨公路、铁路的专项措施,其中跨铁路难度最大,要求高。2.3.3工期压力大嘉陵江特大桥桥长、墩多、工程量大、技术复杂,其中主跨(88+160+88)m三跨刚构及墩(88*91*)是控制工期的关键线路。除此之外,跨荆溪河的(72+128+72)m三跨刚构以及江东岸5处跨公、铁路的连续梁,为次一级的关键线路。主跨工期按已掌握的资料,采用兰渝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定的指标,从钻
19、孔平台起到刚构合拢为846天(28.2个月)。2. 4工程项目一、下部工程1 .挖孔桩0根其中:1.25m0根1.5m0根2 .钻孔桩1608根其中:1.25m683根1.5m845根2.Om80根3,基坑土石方85256.89m34 .承台206个其中:双线承台102个单线承台104个5 .墩身203个其中:双线墩身101个单线墩身102个二、上部工程1. (88+160+88)m三跨T型刚构梁1处2. (72+128+72)m三跨T型刚构梁1处3. 连续梁8处2. 5主要工程数量表嘉陵江特大桥主要工程量表工程名称型号数量方量/m3桩基1.25m68323886.7755311.91.50m
20、84525527.612.Om805897.51承台20685256.895墩台206117445.63合计一258014.415第三章施工组织机构及劳动力安排2.1 施工组织机构嘉陵江特大桥由中交一公局兰渝LYS12标一分部负责施工。一分部对全管段组建两个工区,其中二工区负责全桥施工。一分部组织机构如下图:组织机构框图3. 2劳动力安排本桥由中交一局兰渝铁路LYS-12标段项目经理部第一分部负责施工,对该桥的安全、质量、进度、环保负直接责任。设置负责人1名,分管安全、技术、质量各1名,技术员2名,专职质检员及专职安全员各1名,测量员5名,试验员5名,架子队1支。本桥施工安排1个架子队,设队长
21、1名,副队长2名,直接负责整座特大桥的全部工作,技术人员2人,作业人员296人。作业人员按照各道工序不同分12-35人一个班组,分为6个作业班组,各班组设工班长一名。统一由架子队队长及领工员指挥。各班组人员数量和主要工作人员名单见下表:人员数量表序号人员数量(人)进场日期备注1管理及后勤252009.102模板工352009.113钢筋工762009.114钻孔班652009.115混凝土班552009.116普JL402009.11架子队主要管理人员名单职务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进场日期备注队长赵恩茂男3501281962042614132009.8.20副队长谢堂男44172219701123
22、383X2009.10.01副队长付茂新男3714251956121800112009.10.01技术负责人冯燕平男6121011978122502322009.9.01质检员阎宏达男1504241987060545132009.8.15安全员李想男5101211978061342342009.8.15安全员崔万江男1301031967021500132009.10.01技术员苑广德男3203211988092816362009.10.01技术员洪要男3713231983010714112009.10.01试验员赵恒男6102031987110400342009.9.20测量员文中传男152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嘉陵江 大桥 施工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19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