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培训(加入新指南内容)摘要.ppt
《心肺复苏培训(加入新指南内容)摘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肺复苏培训(加入新指南内容)摘要.ppt(5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心肺复苏概念,指对于任何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对患者进行抢救治疗,使循环和呼吸恢复,这些措施称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的历史,1947年美国Claude S.Beek 教授首次报道为室颤病人进行电除颤获得成功1958年美国Peter Safar 教授发明口对口呼吸法,被确定为现场呼吸复苏首选方法1960年Williavn Kouwenhoven 发表胸外按压复苏心脏骤停成功报告,被称为心肺复苏里程碑口对口呼吸法、胸外按压法、体外电击除颤,构成了现代心肺复苏的三大要素,指南回顾,1974年美国心脏协会制定了正规心肺
2、复苏指南,从1980年开始又多次进行修改。1992年制定心肺复苏指南,首开国际合作的先河。也是多国家首次达成共识。第一次提出“生命链”概念。2010年10月 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针对心肺复苏实施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更改和阐述2015年10月15日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心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SCA,心脏骤停: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心脏性猝死: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分为四个时期:前驱期、终末事件期、心脏骤停、生物学死亡。,时间就是生命,心跳停止3秒钟-黑朦心跳停
3、止5-10秒钟-晕厥心跳停止15秒钟-昏厥或抽搐心跳停止45秒钟-瞳孔散大心跳停止1-2分钟-瞳孔固定心跳停止4-5分钟-大脑细胞不可逆损害,争分夺秒,大量实践证明: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一半人被救活。4-6分钟内进行复苏者,10%被救活。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超过10分钟存活率几乎为0。,心脏骤停,成人常见原因:心脏疾病(冠心病最多见)创伤、淹溺、药物过量、窒息、出血等小儿常见原因:非心脏性,如气道梗阻、烟雾吸入、溺水、感染,中毒等,心脏骤停 现分为三期:心电期:此期多有室颤,早期除颤高度有效循环期:持续410min,需高质量心肺复苏(CPR)增加血液循环,改善心脑氧合和预后代谢期:10
4、min后开始,疗效差,长时间缺血引起代谢异常,心肺复苏2010理念,技术关键:早期除颤有效按压,临床表现,心搏骤停的预兆征象 多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出现烦躁不安、血压骤降;严重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呼吸出现叹息样呼吸及临终前潮式呼吸等。心搏骤停的临床征象 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脉搏动消失,面色苍白或紫绀,出现不规则呼吸、喘息甚至呼吸停止等表现。,心脏骤停,4种类型:心室纤颤(VF)无脉室速无脉电活动(PEA)心室停搏,室颤,心肺复苏仍然面临挑战,院外心脏骤停存活出院率1-8,院内心脏骤停出院存活率17,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BLS)高级生命支持(ACLS),早期识别与呼叫,早期CPR,早期除颤
5、,早期有效的ALS,心脏骤停后综合处理,+,+,2010年指南急救成人生存链:加强及四步变五步,为增加复苏后存活率,实施:多学科、综合、完整的治疗体系,包括:心肺复苏和神经系统支持(例如:急诊PCI和低温),2015AHA指南:生存链一分为二AHA 成人生存链分为两链:一链为院内急救体系,另一链为院外急救体系。,院内急救应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早期预警系统、快速反应小组(RRT)和紧急医疗团队系统(MET)。,手机时代,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呼叫施救者,手机等现代化电子设备能够在院外急救中发挥重要作用;,生存链一分为二,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 识别心肺复苏(CPR)(ABCCAB)胸部按压(C,c
6、ompression)开放气道(A,airway)人工呼吸(B,breathing)除颤(D,defibrillation),心肺复苏BLS(识别),识别判断:医务人员在检查患者反应时,同时快速检查呼吸,如果没有或不能正常呼吸(即无呼吸或仅仅是喘息)则施救者应怀疑发生心脏骤停。心脏骤停后早期濒死喘息常见,会与正常呼吸混淆。而且即使是受过培训的施救者单独检查脉搏也常不可靠,而且需要额外的时间。因此假如成年患者无反应、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施救者应立即CPR,不在推荐“看,听,感觉”呼吸的识别办法。重呼轻拍启动急救系统(EMS)、找到AED:呼救EMS系统:地点、呼救电话、事件、人数、伤 员情况、
7、正在进行的急救措施。,明确识别心脏骤停指标,1992年前:无意识、无呼吸、无颈动脉搏动、瞳孔散大。2000年:无意识、无呼吸、无运动(咳嗽)。2010年:民众识别指标:无意识、无呼吸或无正常呼吸(指叹气样呼吸)医务人员识别指标:除上述“三无”外,加上10秒钟触不到脉搏(大动脉),2015年AHA新版指南更新,*快速反应,团队协作施救者应同时进行几个步骤,如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以缩短开始首次按压的时间;由多名施救者形成综合小组,同时完成多个步骤和评估(分别由施救者实施急救反应系统;胸外按压、进行通气或取得球囊面罩进行人工呼吸、取回病设置好除颤器同时进行-RRT),心肺复苏BLS(CAB),脉搏检
8、查:1岁以上触颈动脉,1岁一下肱动脉 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10秒,如 10秒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应开始心肺复苏并使用AED(如果有的话)。,心肺复苏BLS(CAB),判断循环:触摸颈动脉搏动 1、颈动脉位置:气管与颈部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沟内。2、方法: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一旁滑移约2-3cm,至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凹陷处。,推荐C-A-B理由,一、绝大多数心跳骤停发生在成人,而在各年龄段的患者中,发现心脏骤停最高存活率者均为有目击的心脏骤停,且初始心律是室颤(VF)或无脉搏性室性心动过速(VT)。在这些患者中,基本生命支持的关键操作是胸外按压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苏 培训 加入 指南 内容 摘要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20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