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的最新进展CPR国际指南.ppt.ppt
《心肺复苏的最新进展CPR国际指南.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肺复苏的最新进展CPR国际指南.ppt.ppt(9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开 场 白,心肺复苏(简称CPR,即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是针对濒死病人最基本、最重要而且最紧迫的医疗急救技术,无论内外妇儿、医生护生或者普遍市民,统统都应该熟练、正确地掌握,2,由于心肺复苏的对象是人,所以复苏医学不能仅局限于纯粹的医疗技术,更是一门人文与伦理科学;在实施CPR的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和尊重,以及对生命的珍惜与敬畏。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至高无上的,生命只有一次,人死不能复生!,3,因此,从人文意义上来讲,CPR含义又可解释为:Care Peoples Revival,即“关爱人类的复活”。下面展示几张图片:,4,多么浩瀚的
2、星球,5,多么神秘的天穹,6,多么旖旎的大地,7,多么美好的人间,8,多么遐艺的生活,9,但多么无奈的人类,10,在生与死之间痛苦挣扎!,11,上面这几张图片天马行空,从天空到大地、从宇宙到人类、从美好到痛苦、生与死的较量,充满深刻的哲学思想,揭示了一个主题尊重生命、热爱生活,学好心肺复苏吧!,12,演 讲 目 录,一、指南的历史性回顾二、新指南的产生过程三、新指南的主要精神四、新指南的修改要点五、CPR操作程序指引六、何时终止心肺复苏,13,一、指南的历史性回顾,CPR国际指南 之研讨会议的由来和变革,14,1966年 第一次会议,美国AHA发起1973年 第二次会议,美国AHA主持1979
3、年 第三次会议,AHA训练考试1983年 AHA专题讨论儿童生命支持1985年 第四次会议,AHA制定全美国CPR指南,强调脑复苏(CPCR)1992年 第五次会议,AHA邀请欧洲复苏学会共同组成了国际复苏联合会(ILCOR),提出“生存链”的概念,15,2000年 第六次会议,以ILCOR名义制定出CPR和ECC国际指南,这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指南”,得到全世界的一致公认 2005年 第七次会议,美国AHA主持,对CPR和ECC专题讨论提出科学的推荐方案,产生新的国际指南修订版本:CPR2005,16,二、新指南的产生过程,严格按照科学循证程序,17,1、会议主办单位,CPR2005国
4、际指南修订会议由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即AHA)主持发起,于2005年1月2329日在美国南部城市达拉斯召开。本次会议没有邀请欧洲复苏学会参与,18,2、会议的目的,学习、回顾并且评价自2000年CPR和ECC国际指南面世以来,历经5年的实践检验和充实,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关的科学进展证据。按照循证医学程序,就CPR和ECC任何能广泛实施的推荐治疗方案达成一致性意见,推出更新的修订指南,19,3、会议的讨论内容与方式,围绕基础生命支持(BLS)、高级生命支持(ACLS)、儿童加强生命支持(PALS)、急性冠脉综合症/心肌梗死(ACS/AMI)、脑卒中(
5、Stroke)等问题,举行全体会议、分组专题会议、壁报张贴等多种讨论方式,20,4、会议的修订原则,遵照循证医学的基本原则,首先就CPR和ECC相关问题划分256个专题讨论小组,通过文献的系统回顾来评价推荐证据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确定证据水平及推荐类别,提出一致的推荐方案,从而产生新的国际指南修订版本,21,5、会议结果,心肺复苏最新的国际版本CPR2005 国际指南经本次会议修订完成后,已于2005年十一月正式向全世界公布,全文刊登在由美国AHA主办的“Circulation”杂志上!(Circ.2005,NOV.,可上网查阅)但目前尚无中文全译本,22,三、新指南的主要精神,与CPR
6、2000国际指南相比,新指南仍重点强调六个主要精神,没有改变,23,1、“生存链”仍旧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唯一途径,及早呼救并到达(E1)及早徒手CPR(E2)及早电击除颤(E3)及早高级生命支持(E4),24,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构成“生存之链条”,早呼救 早CPR 早除颤 早ACLS,25,2、现场心肺复苏的方法仍旧是两个“ABCD”结合,26,最初紧急处置:第一个ABCD(基础生命支持BLS,最为重要),A Assessment+Airway 判断后 徒手开放气道B Breathing 口对口人工呼吸C Circulation 胸外心脏按压D Defibrillation 体外电击除颤(
7、AED)如果一次电击失败,则立即转入“第二个ABCD”,27,第二阶段处置:第二个ABCD(高级生命支持ACLS,技术后盾),A Airway 建立人工气道B Breathing 人工正压通气C Circulation 持续人工循环 D Druggery 给予复苏药物(D还有Defibrillation、Debasing temperature与Differential diagnosis 等四层含义),28,3、新指南仍然主张进行有效的心脏按压,按压/通气比例改为 30:2,突出胸外心脏按压的重要性“用力和快速地按压”,频率100次/分每次按压后应使胸廓完全恢复到正常位置,按压/放松时间大致
8、相等不间断胸外按压,尽量减少中断时间,29,正确的胸外按压部位与手法,30,4、新指南仍然强调电击除颤的重要性,电击除颤越早越好!心搏骤停一分钟内实施,一次成功率高达94%只要除颤仪到了病人身边,就应尽快实施电击除颤,此时为第一优先除颤仪选用单向波、双向波、手动或AED方式均可以,何者优先选择并无定论,有什么就用什么,31,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成 功 率%,0 1 2 3 4 5 6 7 8 9开 始 除 颤 时 间(min),100,成功机会每分钟减少7%10%,除颤每延误一分钟生存率降低710%,32,5、新指南仍然提出应重视围心搏骤停期的处理,围心搏骤停
9、期类似“围产期”的概念预防才是最好的治疗,应尽量避免发生心搏骤停,不要等心脏停搏了再去被动、疲劳、无奈地心肺复苏积极对因治疗,祛除心搏骤停原因密切监护重要生命体征,如神志、脉搏、呼吸和血压,突然意识丧失与临终前异常呼吸是心搏骤停先兆,33,6、新指南仍然建议尽量简化CPR的步骤和方法,人工呼吸的吹气量以可见病人胸廓的抬起为适当,而不强调具体的数值规定 医护专业人员在应用儿童CPR指南时,应将原指南的“儿童患者”改为青春期前(118岁)患者,即新的儿童BLS只适用于1岁以下的婴幼儿,34,对于非专业救护人员实施CPR,在开始胸外按压以前,可免除对患者循环征象的评估,不需检查心跳。即当发现倒地者无
10、呼吸或出现临终前的异常呼吸,在给予两次人工呼吸后检查仍无反应者,便可认为心脏停搏而立即作胸外按压,35,四、新指南的修改要点,与CPR2000国际指南相比,新指南的主要修改有五处,36,1、新指南最大的修改之处,将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交替比例,由过去的15:2改为30:2(级推荐)理由:中断胸外按压明显降低出院生存率,而过度通气会造成神经损伤,强调“应不间断地心脏按压”,37,不管哪一个年龄段的患者(新生儿除外),不管是单人法还是双人法抢救,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统统为30:2除此以外,仅针对新生儿或者双人法儿童CPR,其比例则改为15:2,38,而一旦建立了高级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成功
11、后),急救人员不再需要胸外按压与人工通气反复交替实施,即30:2的比例不复存在。取而代之,以连续100次/分钟的频率进行心脏按压,同时以 10次/分钟的频率持续人工通气,各唱各的调,按压/通气不用再交替进行,39,2、强调胸外按压的重要性,新指南进一步突出了胸外心脏按压建立人工循环的重要性,要求向抢救者说明(级推荐):胸外按压必须做到“用力”(能触摸到颈动脉的搏动)、“快速”(按压频率 100次/分),应允许胸廓充分回弹,尽量缩短每次胸外按压的间歇期,40,新指南建议:在所有的抢救努力过程中,包括实施高级生命支持的手法诸如气管插管、反复电击除颤、给予复苏药物以及重新检查病人时,均应尽量减少中断
12、胸外心脏按压;不得不暂停胸外按压时,中断时间不能超过5秒钟(b级推荐),41,0,10,15,20,25,30,35,40,45,50,0 5 10 15 20Duration of hands-off,sec,PROSC,%,Eftestol T et al:Circulation 2002;105:2270-3,n=156,心脏停搏时中断按压对复苏成功率的影响,42,为了保证胸外按压的效果,新指南提出当多名急救人员到场时,BLS 每2分钟或做完5个CPR周期后,而ACLS每35分钟(因不再需要按压/吹气交替),急救人员应轮换“胸外按压者”,换人在5秒钟内完成。相互轮换之前应快速检查病人的循
13、环征象,动态评估心肺复苏的效果,43,有关心搏骤停的快速判断,除了检查评价病人的无反应性:包括意识突然丧失、自主呼吸停止、颈动脉搏动消失、肢体活动和咳嗽反射均丧失外,新的改进为临终前的异常呼吸亦应按心脏停搏对待。急救人员应该询问旁观者,特别注意将临终呼吸作为心搏骤停的标志之一,44,3、有关除颤仪的使用,不要因反复电击除颤而延误CPR,因为除颤浪费时间,中断了胸外按压,反而降低出院生存率因此,新指南提出:在基础生命支持阶段只需要作一次电击除颤(级推荐),随后立即继续做CPR(从胸外按压开始),代替以往的连续三次电击除颤,45,新指南并且建议:在实施一次电击除颤后,不要急于检查病人脉搏,而应马上
14、继续CPR自胸外按压开始,给予周而复始 5个轮回的按压/吹气。待完成五个30:2的周期(大约2分钟)以后,再检查病人的循环征象,评估除颤效果,标志为自主循环和窦性心律是否恢复,46,实施电击除颤后不要马上检查病人脉搏的理由在于,除颤放电后至少需要37秒钟的时间,才能由室颤转变为窦性心律,而且刚恢复的窦性心律其血流动力学并不稳定,必须等待1 2分钟以后,才有可能逐步恢复自主循环,因此应继续给予 2分钟的CPR再检查病人的循环征象,47,新指南强调在第一个ABCD之阶段(即基础生命支持BLS)只需除颤一次,如果失败则立即转入“第二个ABCD”。这是由于新式除颤仪第一次除颤成功率较高,且由于假如一次
15、除颤失败,然后立即施以胸外按压可以改善心肌供血供氧,而使得下一次的除颤达到更好的效果,48,当然,在高级生命支持ACLS阶段(即第二个ABCD),给予气管插管、人工正压通气,注射肾上腺素等复苏药物,纠正电解质和酸碱紊乱,改善心肌供血与供氧,最终提高心肌的兴奋性、收缩性及传导性以后,如果床旁心电监护证实病人仍然是室颤或无脉性室速,照样可以反复多次的电击除颤,49,根据国际新指南,目前电击除颤所推荐的能量,单向波首次和其后系列电击都为360J、一步到位;而双向波除颤较单向波更加安全有效,能量低于200J,一般用150200J(a级推荐)。现在生产的除颤仪绝大多数均采用双向波;在正常阻抗下,实际释放
16、的能量比所设定的能量值要高,50,有关室性心动过速(VT)的电击治疗,如果病人为无脉性或者多形型VT,应该按室颤VF处理,立即给予高能量非同步电除颤。如果对单形或多形型VT一时分辨不清,也应按VF迅速电击处理。尽管同步电复律可以很好地治疗有规则的VT,但对于多形型VT却无法做到同步,而使用低能量电除颤又很可能诱发VF,51,新指南另一个有关除颤仪使用的改进,就是认同2003年ILCOR有关1 8岁儿童可以使用AED的推荐意见。将AED的适应对象从原来的 8岁以上,放宽到8岁以下、1岁以上的儿童(最好使用专门的电极片,并配备能量衰减器),当然必须选用带双向波的AED。而一岁以下的婴幼儿,除颤能量
17、按12 J/kg计算,52,单人现场急救应注意的程序是,一旦确定成人患者昏迷,应该“首先打电话”,目的是让急救人员及时带来AED。而对于无反应的婴幼儿或儿童,应该“首先行CPR”,做5个轮回或2分钟CPR后再求救。这与猝死的最可能原因有关,如果患者突然心脏性猝死,当然需要尽快使用AED,53,对非目击的心搏骤停患者,新指南建议专业救护人员在开始电击除颤以前,应该先给患者做够 5个轮回的按压和通气(或约2分钟);尤其是自呼救至赶到现场抢救时间已经超过4 5分钟者,不要急于进行除颤,必须严格遵循ABCD的程序,54,相反,对于当场目击的心搏骤停患者,如果身边没有除颤仪或者来不及去取,新指南建议专业
18、救护人员可用拳头捶击心前区,前提为:1)病人有明确的心脏病史,或者心电监护提示无脉性室速;2)家属理解或病人身边无家属。这是一个易于施行的徒手急救措施,安全有效,相当于低能量除颤,55,当急救人员目击成人心搏骤停,且现场有AED在身边时,应尽快实施电击除颤,此建议适用于在医院或备有AED机构中的任何人员。如果现场有多位急救员,在拿AED前,一位应先进行徒手ABC;另一位则立即打开AED开关并贴附、连接电极片;在仪器分析患者心律前,始终有人继续做CPR,仍循ABCD,56,最后,如果心电图已经变成一条直线,决不允许再电击除颤,此时应改为临时心脏起搏。有关心脏起搏新指南提出,经皮的体表起搏对心动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苏 最新进展 CPR 国际 指南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20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