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师府景区导游解说词.docx
《天师府景区导游解说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师府景区导游解说词.docx(3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天师府景区导游解说词主要景点方位:中间主殿,面朝门外言左右,左右配殿各一间,左边稍尊于右边;中间主祀,面朝门外言左右,左右陪祀各一位,左边稍尊于右边;为便讲解,人进入门内不转身,则右边稍尊于左边。布局:头门一一仪门一一二门(玉皇殿)一一三门(相国仙府)一一后门头门:道尊,德贵,麒麟,碑记,太极图阴阳鱼头门与仪门之间:石碑(龙虎天下绝)一一天师赐福一一甬道一一钟亭(元代大铜钟)仪门与二门之间:玄坛殿一一法箓局二门(玉皇殿门):敕灵旨一一道德经一一罡斗步/禹步一一灵泉井/法水井一一玉皇殿一一仁靖碑/玄教大宗师碑七星古樟宫保第一一道碑三门(相国仙府):三省堂(中)一一授箓院(左)一一万法宗坛(右)游
2、踪:头门一一仪门一一玄坛殿一一法箓局一一二门一一玉皇殿一一仁靖碑一一万法宗坛一一三省堂一一授箓院一一钟亭一一头门玄坛殿财神殿(主殿-财政部):正一玄坛赵云帅赵公明,崇宁真君/关帝圣君关羽,陶朱公范蠡;救苦殿(左配殿-民政部):太乙救苦天尊,吕纯阳吕洞宾,黄大仙黄初平;文昌殿(右配殿教育部):文昌帝君/梓潼帝君,许真君许逊,葛仙翁葛玄;法箓局斗姆殿(正殿):斗姆元君/紫光夫人、太阴之精西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玄母殿(左配殿):九天玄女娘娘/女婿娘娘、魏华存魏夫人、妈祖林默/天后娘娘/海神娘娘;慈航殿(右配殿):慈航道人/观音大土、何仙姑/何秀姑、碧霞元君/送子娘娘/泰山娘娘;二门六位门神:秦
3、琼、迟恭、单雄信、程咬金、罗成、杨林玉皇殿:主祀:玉皇大帝胁侍:金童玉女陪祀:十二天将(岳飞、朱彦、苟兴、庞乔、张骄、邓忠、温琼、殷郊、毕环、刘甫、陶荣、辛环等十二天将陪祀两边)仁靖碑:玄教大宗师张留孙碑下龟:龙之六子蜀质万法宗坛三清殿(主殿):三清四御、五方五老、三官大帝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中)、上清灵宝天尊(左)、太清道德天尊(右)四御:昊天金阙玉皇大帝(左2)、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左1)、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右2)、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右1)五方五老:(右左)后:北方黑帝(水),东方青帝(木)中:中央黄帝()前:西方白帝(金),南方赤帝(火)三官大帝:天官赐福紫薇大帝(正月十五上元节),地官
4、赦罪清虚大帝(七月十五中元节),水官解厄洞阴大帝(十月十五下元节);化身尧、舜、禹真武殿(左配殿):真武大帝/玄武大帝/荡魔天尊,十八元帅雷祖殿(右配殿):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十八元帅土地庙:土地公,土地婆甲子殿:六十甲子六十太岁神罗汉松:左雄右雌三省堂:主祀:祖天师张道陵;胁侍:王长、赵升二弟子;陪祀:30代天师张继先、张宇初;迎送石:天然太极阴阳鱼屏风石/照壁:鹤、鹿、蜂、猴授箓院:天师殿:祖天师张道陵以及弟子王长和赵升、其余62代天师狐仙堂:狐仙娘娘;祈福堂:福禄寿三星(福星天德星君、禄星天佑星君、寿星老人星君)以及月下老人道碑:永掌天下道教事(朱元璋御笔)钟亭:元代大铜钟、龙之四子蒲
5、牢完整讲解词道教发展(道教三祖)道家的思想源于黄帝和老子,即“黄老之学”,而道教的创始人则是东汉末年的张道陵。所以说道教有三祖,分别为始祖、道祖、教祖。始祖就是黄帝,道祖就是老子,教祖就是张道陵。(张道陵)张道陵在龙虎山“十月怀胎”,炼丹造基,三年丹成而龙虎现,在鹤鸣山“一朝分娩”,创立了早期的道教组织“五斗米道”。奉其道者,须纳五斗米,约为现在的15斤米。因张道陵托言太上老君降临蜀地,亲授“正一盟威之道”,命其为“天师”,嘱托其扫荡妖魔,救护生民,所以“五斗米道”又称“正一道”或“天师道”。教徒尊张道陵为祖天师,其后该教历代教主都由张道陵的子孙后代担任,并世袭“天师”封号。(张鲁)第三代天师
6、张鲁凭借五斗米道的良好群众基础割据巴蜀,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后来投降曹操,促进天师道向北方传播。(张盛)第四代天师张盛携带着祖天师的印、佥h符、篆等信物,历尽艰辛,回到了祖天师张道陵炼丹造基的龙虎山。自此天师道在龙虎山扎根,又称“龙虎宗”,是我国一姓嗣教时间最长的宗派,龙虎山因此被誉为“道教祖庭”,为道教第十五洞天第三十二福地。而历代天师康续相传,世袭道统63代,近1900年,从宋朝的“提举三山符箓”,到元朝的“掌江南道教事”,再发展到明朝“永掌天下道教事”人称“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最初道教只有天师道一个派别,后来在漫长的发展中,道教不断地完善、分化,形成许多不同的派别,元朝时又合流为正
7、一教和全真教,形成了天下道教两大教派的局面,有“南正一、北全真的说法。(南正一)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敕封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为“正一教主”,又加授“主领三山符箓”,以此为标志,符箓派合流为正一教。“三山符箓”指龙虎山的天师道,茅山的上清派,阁皂山的灵宝派,其中龙虎山的天师道是正一教的中心,统领江南道教。正一教重符箓,能够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此外还有炼金术和炼丹术(这里指外丹):没有严格的清规戒律,道士可不出家,不住宫观,可以结婚生子,可以吃荤饮酒;主要流行在江南和台湾省。(北全真)全真教分为南北两宗,北宗指由金代王重阳在终南山创建的“重阳派”,南宗指南宋白玉蟾创建的“紫阳派”,
8、两宗以南宗大师陈致虚提出的“五祖七真传承系统为契机,于元惠宗(13331370在位)时期正式合并,金丹派合流为全真教。全真教重内炼,以身为鼎,聚精气神于内丹,不尚符箓,不事炼金之术,不事外丹之术,以修真养性为正道;有严格的清规戒律,道土必须出家,必须住宫观,不得结婚生子,不可吃荤饮酒;主要流行在北方地区。在长期的发展中,正一教和全真教互相影响,符箓派和金丹派互相吸收,形成了“外用符箓,内炼金丹”的修行法门,但总体上,正一教侧重外用符箓,全真教侧重内炼金丹。历史沿革天师府是历代天师生活起居和祀神之处,以及掌管道教事的办公总署。天师府始建于宋崇宁四年(Ilo5年),第三十代代天师张继先由于道法高深
9、,医治瘟疫有功,得到宋徽宗的赏识和嘉奖,遂敕建天师府于上清关门口,作为张继先的私宅。这开创了皇室为宗教首领建府的先河。元延祐六年(1319年),三十九代代天师张嗣成迁宋代天师府于今长庆坊处,过几年又迁到今留侯家庙处。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赐白金15镒(360两),在今址上清镇中心重建,以“新其第”。元世祖忽必烈封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为“嗣汉天师”,天师道教主“天师”的称号在元朝忽必烈时代开始被官方正式承认。其意表明自东汉始,代代相袭,道脉悠长,所以天师府改称“嗣汉天师府”。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至尊为天,其有师也,改封第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为“正一嗣教大真人,嗣汉天师府便改称“大真人府于
10、是大家普遍认为天师,是上天的老师,其实是错误的。在太平经里,张道陵阐明了自己与天的关系,乃是“以天为师”,效法天道的人,因为天师已经做到“上与天合意,也就是儒家所谓的“我心即是天心的修养境界,故称“天师。且天师也是服从于天意,如果“天不欲言,那么天师纵然知道,也不敢妄说,否则会遭到上天的谴责,甚至是诛罚。民国十六年(1927年)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维修天师府,“大真人府”便改用原名“嗣汉天师府,后沿用至今。在漫长的岁月里,它屡建屡毁,屡毁屡建。1983年,国务院把它列为全国重点宫观保护单位。1987年,列为全国21座重点道观之一并对外开放。在政府的扶持和海内外善信的赞助下,天师府得以逐年修复,
11、至今保留完好。尚存古建筑6000余平方米,均为明清遗物。头门嗣汉天师天师府府门五间,坐北朝南。碧瓦红墙,重檐、丹楹、彤壁、朱扉等典型的道教建筑风格十分鲜明。临街耸立,气势恢宏,上悬“嗣汉天师府”匾额,前正中两柱书有抱柱楹联一对“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门前一对石刻麒麟,威风凛凛,灵气逼人;地上有太极八卦图一幅,玄妙无穷;左右碑记各一块,左为元武宗加封张与材金紫光禄大夫的诏制,右为嗣汉天师府修复重建记。其门临泸溪河,背靠华山,左右青山环抱,正是“前有照、后有靠、青龙白虎两边抱”的风水宝地。道教主要分为正一教和全真教两大派系,龙虎山是正一教的祖庭,天师府是正一教的“圣地”。天师府全称“嗣
12、汉天师府”,最早建于北宋,元代迁建今址。天师并不是指天的老师,而是指以天为师,上合天意的人,是对历代正一道领袖的一种尊称。祖天师张道陵是道教的创始人,其后天师之位世袭,代代相传。天师府,原为宋徽宗御赐地三十代天师张继先的私第,元朝时第三十六代天师被封为嗣汉天师,嗣汉天师,其意表明自东汉始,天师道代代相袭,道脉悠长。,天师府因此改名为“嗣汉天师府”。历代天师都身份显赫,祖上也是显贵之家,我们可以看看门口的楹联。“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这是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于嘉靖年间所撰所书。“麒麟殿”指的是汉高祖刘邦所设立的军机议事之所,用以召集朝廷重臣举行军事会议的地方。“神仙客”则指的是辅佐刘邦
13、建立汉王朝的开国军师张良。张良封留侯后即弃官隐居,跟随赤松子学道成仙去了。而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正是张良的第八世孙(亦有古籍记载为第九或十世孙)。天师道为世袭制,自元代以来,天师均世袭二品,其中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被元武宗皇帝封“特授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锡金印”,与宰相同为一品,故称“宰相家”,彰显了天师世家的显赫地位。“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这副联集中体现了道教深受儒家影响、融出世与入世为一体的特征。道教不忘社会责任,一方面关心民生疾苦,替人治病、逐疫;另一方面积极参与朝廷政事,向下发展与向上发展并行。道教礼仪注意事项道教禁忌不踩门槛,门槛代表神灵的肩膀。进门男踏左脚,女踏右脚。左右
14、两侧门,左进右出。不拍神像,神像是神明的分身,保持敬畏和尊重。道教称呼与道人称呼,无论男女,都应尊称为“道长”、“师父”等,忌直称为“出家人”、“道土”“道姑”等,甚至有侮辱性的称呼。道教拱手礼无论男女,都是左手抱右手,负阴而抱阳。具体为:右手抱住左手大拇指,左手外四指抱住右手外四指,两手拇指在虎口处形成“太极图”形状,而大指相互在另手的手心,就是太极图的两个眼睛,用来接通自身阴阳二气。道教以左为尊,拱手时,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示真诚与尊敬。左为阳、生气也,右为阴、杀机也,以阴抱阳,以阳护阴,以生制杀。左手为善,右手为恶,左手抱右手,抑恶扬善。道教问候语福生无量天尊或慈悲(不可直呼“无量天尊
15、”)道教拜神礼一柱香:三根香,两根蜡烛先点蜡烛,再点香;站三拜,跪三拜,退一步,谢神;右手不洁,左手上香。石碑一龙虎天下绝2016年2月,习近平主席在江西视察工作时指出:江西是个好地方,生态秀美名胜众多。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闻名天下。人称【庐山天下悠、三清天下秀、龙虎天下绝】。2017年7月26日,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谕书写于天师府。龙虎有四绝:碧水丹岩、崖墓群落、阴阳绝妙、道教文化。其中天师府就是龙虎山道教文化重要的标志。仪门有仪可象进府门,有一条百余米的鹅卵石铺成的宽阔甬道直通二门。甬道正中,有重建的仪门一一大门内的第二重正门,两旁松、柏、槐、杨、桐竹、花草等各具特色。仪门是明清
16、两代官署大门之内的门,既取“有仪可象”之意一仪表可以表象,同时隐含两仪生四象内涵,象征勃勃生机。同时又表示“列仪迎送”,取孔子三十二代孙孔颖达周易正义中“有仪可象”之句而得名,是坐轿、骑马的起止点。甬道指庭院中居中的通道,有“官道”的意思。古代文武官员至此都要下轿、下马,张天师则根据客人的身份在此迎送。就此,我们便也做了次“神仙客”,身入了“宰相家”内,当我们继续穿过“有仪可象”、勃勃生机的仪门,脚下的甬道笔直延伸至二门“敕灵旨”。二门外东西坐落着的便是“玄坛殿”和“法箓局”了。玄坛殿封土为坛说文解字中曰:“封土为坛”。玄坛殿的“坛”字,原意是土筑的台子,是天师筑士为坛、讲经说法、祭祀天地的地
17、方。现在的玄坛殿是1999年修复的,正殿三间,奉祀三位财神,左右配殿各三间,分别为救苦殿、文昌殿。玄坛殿联:坐镇玄坛主万民之福命,身骑黑虎为累世之金神。“玄坛”即祭坛,古代“封土为坛,除土曰墉。“黑虎”按神话传说乃财神赵公明的坐骑。此联意为财神赵公明坐镇玄坛,福佑万民,所以成为民众信仰的尊神。正殿财神殿祀赵公明、关羽、范嬴。殿前有楹联:手执金鞭常进宝,生财有道义为先。此联除了表达民众求财心愿之外,着意提醒要遵守正道,典出孔子。(赵公明)殿中间祀赵公明,又名赵玄坛、黑虎玄坛,是道教所信奉的财神,传说他能以役雷驭电,除瘟禳灾,主持公道。秦时得道于终南山,封为财神,被塑造为骑坐黑龙,一手执钢鞭,一手
18、托元宝的形象,统率招财、进宝、利市、纳珍四位童子,助世人买卖求财,世称“五路财神”。后为道陵天师守护“玄坛”,由此得名“正一玄坛赵元帅”。财神:赵公明家境贫寒,年青时为木材商打工,力大技精,背运木材。为人诚实守信,仗义勇为,深得工友信任。木材商十分赞赏,多次奖励。赵公明攒下钱财以后,又借贷工友的钱款,凭着勇气胆识和诚信,自任木商,进行经营。赵公明目光远大,胸怀宽广,客户自然信赖他,争着和赵公明做生意,积累了巨额财富。有人借赵公明的百金做生意,不料想遭遇天灾亏了木,一时无力偿还债务。赵公明仅仅让其还了一双筷子,抵消所欠的债账。为富行仁,义利双收。赵公明不但周济贫困,出手大方,而且资助国家的军事行
19、动,亲自参军打仗,十分勇敢。赵公明一边经营商业,一边到终南山楼观拜访道家学者,精研道理修得正道。赵公明驯养了一只曾经骚扰平原百姓的黑色老虎,人们视为奇迹,称为赵公明的黑虎坐骑。赵公明讲信用、扶贫助困、学道修行、和美处事、善于隐讳。集众多美德于一身,后人才将赵公明敬为财神。元帅:赵公元帅姓赵名玄朗,字公明。原是日精之一。古时天有十日,九日被后羿射下以后,变化为九鸟,座落于青城山,变成九鬼王。八鬼行病害人,但是赵玄朗却为过去的所作所为忏悔,因而独化为人,避隐蜀中,精修至道。后来他的八个兄弟危害人间,张道陵大战八大鬼王并收服之,赵公明也因此跟随张道陵。张道陵在青城山炼丹时,赵玄朗护卫丹室。天师丹成,
20、分丹饵之,遂能变化无方。赵玄朗食丹以后,其形酷似天师。天师遂命其永镇玄坛,故号玄坛元帅。(关羽)殿左祀关圣帝君,名关羽,是三国蜀汉著名武将。集忠、孝、节、义于一身,历朝均列入祀典。传说宋徽宗时,关帝圣君协助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平州盐池水溢,宋徽宗以“崇宁钱”赏之,因世祀关羽为“崇宁真君”,关羽变成了“武财神”。有司命禄、佑科举、驱辟恶、诛罚叛逆、庇护商贾招财进宝之法力,尊称为武财神。关羽成为财神的原因有以下几种说法:一说,是关羽在曹营中备受礼遇,曹操对他的礼遇甚至到了“上马金,下马银”的地步,就是说只要关羽上一次马便会送他一提金子,下马便会送他一提银子。二则,关公生前十分善于理财,曾设笔记法,发
21、明日清簿,这种计算方法设有原、收、出、存四项,后世商人公认为他是会计专才,所以被奉为商业神。三则,做生意讲究的是信用,关羽是重情重义的最佳代表,加上关羽勇武有力,出门在外的生意人也希望得到庇佑。晋商闯荡江湖,彼此之间需要互相照应,所以就以家乡名人关羽的情意为依托,盼望祭拜关羽,就能得到贵人的帮助、逢凶化吉。随着晋商富甲一方,其他商人纷纷效仿,关羽也就名正言顺地成了大家公认的财神爷。(范蠡)殿右祀陶朱公,原名范蠡。他辅佐越王句践(应读为“勾践”)灭吴称霸。越国灭吴国以后,范蠡功成身退,带着西施隐居陶地(今山东定陶一带),经商致富,常赈济灾民、乐善好施,后世奉他为文财神。故事:范蠡携妻儿与弟子、门
22、客悄悄来到齐国,在齐国范蠡购买了一些靠海边的土地,开垦种田,兼营渔业捕捞、开盐田等。范蠡与妻儿一起下地耕作,同穿布衣,进粗食。范蠡一反商家精苛细算,盘剥敛财的做法,对待雇工十分慷慨、亲和。遇到灾年减产,就减免地租,同时,开粥场赈济灾民。在年初,和一些农民、商人签订商品收购合约,到年底如果商品价格上涨,范蠡按照市场现价收购,如果价格下跌,就严格履行合约价格。由此,各国商人都愿意和范蠡做生意,工匠与农民也愿意为范蠡作工,虽然表面看来这样做吃些亏,但是却拥有了大量优质稳定的合作伙伴,使总成本降低很多。一次范蠡资金周转不灵,向一个富户借了10万钱,一年后,这个富户带着各家的借据出门讨债,不慎包裹掉到江
23、中,几十万钱的借据和路费都没了。恰好走到范蠡家,于是投奔范蠡,在没有借据的情况下,范蠡不仅连本带息还了钱,还额外赠送一笔路费给这名富户,由此,范蠡的仁信之名广播天下。之后范蠡为了扩大生意,三次短缺资金,各富户均主动送钱上门,帮助范蠡度过了危机,抓住了机会。短短几年时间,范蠡就成为齐国首富,家资巨万。据说在齐国闹灾时,灾民听闻其乐善好施,千里之外都来投奔,领取施舍,被后人颂称为“富行其德者”。消息传到齐国国君的耳中,齐王请范蠡进宫,拜其为相国。为相期间,范蠡大力发展经济,促进齐国与其他诸侯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冲抵灾年对齐国物资短缺的困扰,也奠定了齐国经济与文化繁荣的基础。三年之后,齐国国富民强,百
24、姓奉范蠡为神明,朝野中也是颂德声一片。就在此时,范蠡再次辞官。于是,范蠡挂印封金,尽散家财,分赠给好友与贫苦的百姓,随后带着妻儿飘然离开齐国。左配殿救苦殿一祀救苦天尊、吕洞宾、黄大仙。殿前楹联:七宝蹇林演说同生之道,九光莲座提携返魂之真。此联大意是表达对道教尊神“太乙救苦天尊”救助死难的孤魂怨鬼的感恩之意。(太乙救苦天尊)殿中间祀救苦天尊。救苦天尊是道教六御之一,太乙救苦天尊誓愿救度一切众生,并且具有天界考核群仙、人界寻声救苦、冥界救拔亡魂的三重功能。人类在危难之时,只要念诵天尊圣号,天尊即随声赴感,前往解救。诵念天尊圣号,可解忧排难,化凶为吉,功行圆满,白日升天。他大圣大慈,大悲大愿,寻声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师 景区 导游 解说词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21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