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主体间精神分析的误解.docx
《对主体间精神分析的误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主体间精神分析的误解.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主体间理论在全世界精神分析领域越发流行,文献数量呈爆炸式增长。在这一浪潮下,近年来,国内学界对主体间精神分析的研究和应用也逐渐增多。然而,部分国内学者在引进这一研究取向时,由于研究资料掌握不全面,出现了以下几种误解。误解一:主体间精神分析是自体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这一误解源于将主体间精神分析狭隘地等同于斯托罗洛等人的观点。无疑,斯托罗洛、阿特伍德和奥林奇等人在主体间精神分析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地位。1978年,他们将主体间性作为方法概念引入美国精神分析领域。这一工作得到了阿隆的高度重视,成为美国精神分析学界的一个里程碑式事件。泰西耶甚至将斯托罗洛视为主体间性的“术语使用之父二以他们为代表的分
2、析师与自体心理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新自体心理学的一部分。然而,斯托罗洛等人并非主体间精神分析的全部。在他们之外,还可以看到许多重要的主体间分析师,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阿隆、本杰明、奥格登、毕比、拉赫曼、波士顿变化过程研究小组、布隆伯格、巴朗格及格林。其中一些研究者也受到了自体心理学的影响,但他们有着多样化的精神分析背景(如客体关系理论、人际精神分析和拉康学派),不能简单地等同为自体心理学阵营的人物。因此,将主体间精神分析视为自体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不正确的。误解二:主体间精神分析是一个精神分析学派显然,主体间精神分析并不能视为一个精神分析学派。它更多是不同理论观点的松散集
3、合,其内部还存在诸多分歧和争议。首先,关于主体间精神分析的术语并不统一。梳理现有的众多文献,可以看到,描述这一取向的术语非常混乱。除了主体间精神分析之外,还有主体间理论、主体间性理论、主体间性理论、主体间取向、主体间视角、主体间主义、主体间范式、主体间思维、主体间观点、主体间定向和主体间模型。其中,前六个术语最常见,使用也最频繁。相比之下,主体间学派出现的次数极少。其次,在对主体间性的理解上,分析师们也存在着分歧。“主体间性”一词源于哲学领域(尤其受到现象学的影响),涉及人的认知、生存、伦理和实践维度,内容复杂而多样。因而,精神分析研究者在使用这一术语时也存在差异。在一些分析师眼里,主体间性指
4、一种发展成就,涉及个体与他人分享经验、认识他人与自己的能力。而在另一些分析师看来,主体间性泛指一种人际互动,即任意两个主体(如分析师和来访者、母亲和婴儿)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可以视为一种主体间互动。最后,在对待单人心理学重点关注的内心维度上,主体间分析师也存在争议。一部分研究者赞同“析取”立场,认为主体间理论与传统理论并不兼容,于是在重视主体间维度时,忽视或抛弃内心维度;另一部分研究者支持“合取”立场,主张主体间理论与传统理论存在一定连续性,因而在关注主体间维度时,兼顾内心维度。相应地,主体间性与不同的精神分析分支结合,产生了诸多具有“家族相似性”的主体间取向,如主体间自体心理学、主体间自我心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主体 精神分析 误解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22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