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00吨厚朴叶初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500吨厚朴叶初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500吨厚朴叶初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7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章总论Ll项目概述1.1.1 项目名称XX自治州XX医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年产500吨厚朴叶初加工建设项目1.1.2 项目承办单位XX州XX医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XXXo1.1.3 项目业主简介XX自治州XX医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经XX自治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XX自治州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成立于二00七年十月七日,经营范围为:生物制品、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制剂、生化制品经营。公司本着创造有魅力的品牌,创造有魅力的管理,创造有魅力的服务拓展施医药事业。以科学管理,全科学连锁的经营理念,以服务社会关爱全民健康为宗旨,以创建一流的药品流通企业为目标。经过两年的快速发展
2、,现已形成逐具规模、高密度、社区化、乡镇化的连锁药店格局。公司现有连锁药店45家,分别分布于XX、利川、来凤、鹤峰等县市和乡镇。现有员工150人,其中高层管理人员8人、中层管理人员37人、副主任药师3人、执业药师1人、主管药师8人、中药师109人、药师10人、药剂师3人,是一支具有较高业务素质的产业集群。近几年公司投资近500万元夯基础、促发展,基本实现了经营专业化、体制股份化、管理现代化三大目标,并在企业发展战略、商业模式、经营管理、政府资源、资金来源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一年多来,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及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下,公司实现年销售收入3000多万TSoL1.4项目拟建地点及
3、性质XX经济开发区硒都绿色食品工业园LL5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6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XXXXXX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该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法人代表:XXX1.1.7 研究工作依据(1)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出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指南(试用版)的通知(计办投资200215号)(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3) XX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4) 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5)中共XX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药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恩市发20043号);(6)工程咨询协议书以及业主提供的相关材料和基础资料。1.
4、1.8 研究工作范围(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条件(2)市场分析及建设规模(3)工程建设方案(4)公用配套设施(5)环境保护和节能(6)投资估算(7)经济效益预测(8)风险分析1.2 主要建设内容(1)征用土地5亩;(2)修建厂房9050f(其中生产车间1500m原料仓库1500m成品仓库150Onl办公及职工生活用房450011f、门房5011f),配套建设市政公用设施;(3)安装厚朴叶初加工生产线1条,设计年生产能力500吨。1.3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项目总投资199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95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49万元。项目投入总资金汇总表序号费用名称投资额占项目投入总资金的比
5、例估算说明1建设投资1950.001.1建设投资静态部分1950.001.1.1建筑工程费1075.001.1.2设备购置费351.551.1.3安装工程费126.041.1.4工程建设其它费用304.561.1.5基本预备费92.861.2建设投资动态部分01.2.1涨价预备费01.2.2建设期利息02流动资金49.00铺底流动资金3项目投入总资金1999.00(2)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1999万元,全部为企业自有资金。L4项目建设期建设期:2年。1.5 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1)经济效益指标预计正常经营年份的:年均销售收入:100o万元;年均销售税金及附加:16万元;年均利税总额:550万元;
6、年均净利润(25%所得税后):413万元;财务效益评价指标年均投资利润率:19.52%;年均投资利税率:27.49%;静态投资回收期:6.95年(所得税后,含建设期2年);动态投资回收期:8.7年(所得税后,含建设期2年);财务内部收益率:16.70%(所得税后);累计财务净现值i=8%:1087万元(所得税后)。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主要指标汇总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据备注11.产品产量2厚朴吨500达产年32.项目投资总投资万元199942.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95052.2新增铺底流动资金万元4963.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万元195073.1申请银行长期贷款万元83.2企业自筹资金万元
7、195094.新增流动资金来源万元1631()4.1申请银行短期借款万元0114.2企业自筹资金万元49125.项目建设控制指标国家规定本项目135.1单位面积项目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万元/亩75390.00145.2容积率0.62.71155.3建筑系数%300.46165.4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150.0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布置于车间层以上,不需另外用地176.劳动定员人40187.建设期年2198.销售收入(不含税)万元1000达产年2()9.利税总额万元719按正常生产年数据计算219.1增值税万元152229.2附加税万元16239.3利润总额万元5502410.
8、净利润万元41325%所得税后25IL评价指标所得税前所得税后2611.1投资利润率%26.0319.52按正常生产年数据计算2711.2投资利税率%34.0027.49按正常生产年数据计算28113静态投资回收期年6.186.95含建设期2年2911.4动态投资回收期年7.338.70i=8%含建设期2年3()11.5财务内部收益率%21.0816.703111.6累计财务净现值万元17321087i=8%3212.盈亏平衡点%29.361.7 可行性研究结论项目符合XX州、市政府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和重点工业项目发展思路,她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农民种植厚朴长期难以受益,发展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而且
9、使XX紫油厚朴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既满足了医药工业对XX紫油厚朴的需要,又保护了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可观。建议各级各部门积极支持,尽快批复,使该项目早日建成,发挥应有的效益。第二章项目背景、有利条件和必要性2项目区域自然概况XX市地处鄂西南腹地,长江之南,清江中游。地跨东径109。448”1095842,北纬2905033”30。3930,属于我国地形第二阶梯末端,云贵高原的东延部分。巫山山脉环绕西北部边境;东南部有武陵山脉余支沿东北方向横展全市;中部为局部陷落地区。东瞰江汉,西接渝蜀,南控潇湘,北通豫陕,是武陵山区重要物资集散地和商业经济中心。国土面积3967平方公里,人口79
10、万。境内崇山峻岭,山峦逶迤,地质结构稳定,地貌复杂多变。伏流断涧,奇峰异石,构成秀丽壮观的自然景色。XX市是XX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1991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1998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广称号,2002年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湖北省文明城市”,2003年12月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XX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总的特点是:冬少严寒,夏无酷暑,雾多寡照,终年湿润,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低山16.3C,二高山13.4C,高山7.8。年降水量东南部IloO1300三,西北部10001900mm,中部1400160Omm。年平均日照低山1300小
11、时,二高山12001350小时,高山1350I(M)O小时。无霜期低山238348天,二高山237264天,高山170233天。相对湿度低山82%,二高山85%,高山82%o全市共有9个土类,PH值在4.57.5之间占86.2%,总面积595万亩,海拔在800米以下约161万亩,占27.1%,海拔在8001200米的225万亩,占37.8%,海拔在1200米以上209万亩,占35.1%。气候、光照、土地资源和复杂多样的地貌特征形成了我市植物资源的多样性。誉为华中植物荟萃地。XX市拥有世界上唯一独立的硒矿床,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高硒区。土壤硒含量37.25PPM(最高达365PPM),水资源
12、硒含量0.014PPM0.016PPM,富硒土壤里生长的药材,其含量高出黑、陕、川、浙、云等省缺硒区135036倍,形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富硒药材特色。2.2项目区域社会经济概况2008年XX市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战胜了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自然灾害,基本实现了阶段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经济实现平稳增长,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2008年XX市实现生产总值为58.60亿元,同比增长9%;实现财政总收入6.65亿元,其中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63亿元,分别增长38.44%、25.4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10亿元,增长18.4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
13、总额32亿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1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00元,分别增长16%、10%。2.2.1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园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首期4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投入使用,金桂大道一、二标段建成通车。工业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实施新建、续建项目35个,累计完成技改投资4.50亿元;九洲牧业屠宰加工、龙王塘电站等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山泰水设、康强科技等项目建成投产,腾龙水泥、湖北中烟XX卷烟厂等项目即将投产,煤阡石综合利用、铁矿开发、林产品加工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富硒绿色食品产业跻身全省52个重点产业集群。招商引资取得较好成效。滨湖印刷、慧聚太阳
14、能、中空玻璃等2007年度签约项目入驻标准厂房;强化招商引资考核机制建设,新签招商引资项目合同12个,落实内资到位资金6.85亿元。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总数达到6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30亿元,增长20%;实现工业增加值11亿元,增长10%。外贸出口大幅增长,实现出口创汇583万美元,增长66%。2.2.2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发展壮大。稳定“两烟”面积11.66万亩,实现产量27.26万担;发展茶叶总面积达到17.62万亩,实现产值2.48亿元;种植商品蔬菜22万亩,实现产值2.60亿元;建成华硒生态万头生猪养殖场和14个千头生猪养殖场,年生猪饲养量达到145万头,出栏
15、81.36万头。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州级及州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9家,其中省级4家。抗灾保丰收目标基本实现,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13亿元,增长9.23%;粮食产量达到25万吨,增长17%。农业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启动7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和22个示范小区建设,新建沼气池8500口,完成了40.80公里通乡油路、96公里通畅工程、13.60公里通达工程、81公里省级出口路及经济断头路等建设任务,解决了4.50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林权制度改革、农村劳动力培训、移民安置等年度工作任务圆满完成。2.2.3 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16、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启动实施城市建设项目33个。施州大桥、恩鹤路土桥坝至高速公路七里坪互通段、市二中至东门大桥河堤库岸整治、6条背街小巷改造等14项工程竣工;施州大道改扩建、旗峰大道改造升级、火车站片区开发及安置小区建设、屯堡集镇至州城污水收集管网、五峰山自来水加压站等项目抓紧实施;红旗大桥、连珠大桥开工建设。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强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力开展“城管进社区”活动,严格落实门前“四包”(包环境卫生、包门前秩序、包门前绿化、包门前公用设施)责任制,从严整治“五乱”(乱吐、乱扔、乱堆、乱倒、乱撒)行为,进一步加强“两违”(违法占地、违规建房)清理,积极推进城市主干道停车社会
17、化管理工作,市容市貌明显改观。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大。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加强州城饮用水源保护,积极改善城区水环境,狠抓节能减排,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实现年度双减2%目标,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7天。成功创建成为“省级园林城市工1.1.1 2.4旅游发展全面提速重点景区建设步伐加快。建成重点旅游景区7个。XX大峡谷、柳州城景区完成阶段性建设任务并对外试营业,枫香坡、土司城等景区实施了提档升级,土司城景区达到国家4A级景区标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工作成效显著,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旅游配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新增准四星级酒店2家。旅游宣传及营销工作取得新的进展。认真组
18、织“百名优秀摄影师看XX活动,积极参加旅游博览会,在武汉、重庆、上海等城市和韩国大力推介思施旅游,XX旅游人气明显提升。全年共接待游客12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6.28亿元,增长19.60%。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全年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24.50亿元,增长9%。1.1.5 “三张名片”影响力逐步提升改革创新XX大峡谷风景区管理体制,组建沐抚办事处对景区行政、经济、社会事务及景区开发实行统一管理,开启了景区科学开发与建设的新局面;景区建设累计完成投资9000余万元,核心景区于4月28日对外试营业,接待海内外游客3.60万人(次),XX大峡谷作为全州旅游发展龙头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景区地位得以
19、提升。不断创新“XX女儿会”活动形式,成功举办了“XX女儿会论坛”和“牵手女儿会,圆梦情人节”等活动,组织创作了系列文艺作品,“XX女儿会”作为XX土家民俗文化精品被纳入省民族文化重点研究课题。组建了“XX玉露茶产业协会”,以润邦国际茶叶公司为龙头,有效整合茶叶加工企业;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强化项目争取和实施工作;积极申请商标注册,狠抓工艺改进,严格质量标准,扩大销售市场,XX玉露茶荣获“湖北省第一历史名茶”称号。226“两大工程”深入实施抓好优化发展环境创“满意”和城乡“清洁家园”两大工程。对全市23个重点项目落实了“四个一”负责制,为项目落户和建设提供“保姆式”服务;扎实开展文明执法宣传
20、教育活动;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认真开展“三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涉企优惠政策、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清理,总结推广板桥镇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经验,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以国道和旅游线路沿线为重点,强化村镇建设,加大整脏治乱力度,引导农民摒弃生活陋习,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乡风文明不断提升,被纳入全省清洁工程“整县推进“示范县(市)。1.1.7 努力解决民生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增社会保险扩面8921人,征收社会保险费1.17亿元。新增城镇就业5350人,新转移农村劳动力就立102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0%以内。城市低保提标工作全面开展,农对低保扩大到276
21、99人;农村“五保户”供养、灾民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得到落实;启动实乏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参保率达到50%。认真组织雪灾倒损房屋恢复重建工作,恢复农房888户2027间。建成第四期6500平方米廉租房和8.6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解决了350户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对人均居住面积10平方米以下的最低收入家庭实行了应保尽保。加快拆迁安置小区建设步伐,还建安置拆迁户917户。积极支持汶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全市共为灾区捐款512万元。州、市政府承诺办理的实事基本完成IO1.1.8 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努力抓好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投资6000万元建成了施
22、州民族小学并投入使用,完成了5818平方米农村寄宿制学校改造项目。通过了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和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市)检查验收。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完成了7个乡镇卫生院、81个村级卫生室项目建设;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87.82%,综合补偿率达到45%;有效防控了手足口病、伤寒等疫情,确保了群众的身心健康安全。文体事业繁荣发展,累计完成36个行政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实施了“农家书屋”建设项目,XX灯戏、傩戏、扬琴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施科技富民和技术创新两大工程,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家。改革了广播电视事业管理体制,完成了1
23、94个自然村通有线电视建设任务。全面提高档案管理水平,55家单位档案管理通过省二级及以上评审验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完成州定主要责任指标。民兵预备役、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残联、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1.1.9 财力保障和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狠抓税源培植和税收征管,财政收入规模进一步扩大,地方可用财力不断增加。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8个,落实资金4293万元;争取省“616”对口帮扶项目14个,落实资金1300余万元;全年落实到位各类项目和专项资金7.35亿元。不断深化财政“四项改革”,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得到严格落实,部门预算更加深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产 500 厚朴 初加工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23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