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总结.docx
《2023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总结.docx(4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总结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音乐教育面对全体学生,也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教材编写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四年级上册总共7课,七个单元,加上游戏宫和欢乐谷,分别是朝夕足迹农家乐可爱的家故乡快乐的少年冬雪、7个单元!其中表演歌曲有:清晨晚风雨花石我怎样长大丰收的节日苹果丰收牧场上的家外婆的澎湖湾故乡的小路详见的小路丁玲玲雏鹰之歌堆雪人雪花带来冬天的梦14首新歌!还有16首欣赏歌曲:晨景渔舟唱晚嘎达梅林歌唱二小放牛郎丰
2、收锣鼓、打猪草回家可爱的家西乡曲小村之恋谁不说俺家乡好嬉游曲缆车乘雪橇迎来春色换人间,加上游戏宫郊外去欢乐谷我们的田野我的音乐表现并配以群体的音乐活动本册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新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各年级的歌曲还兼顾时代性。朗朗上口,易听易记,让学生爱唱爱听。在乐谱使用上,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兼顾世界上使用的各部分主要谱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教材的最后,还有活动性的测试与评估,鼓励学生自测、自评
3、、互评、他评,形式丰富多彩。二、学情分析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五年级的音乐课。从整体的水平看,学生总体水平进步很快!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方面学生相对都有提高!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很好,举手发言的学生较多。在教学常规方面大有进步。在视唱练耳、音乐知识等方面有所提高,四年级学生已经系统地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例如:他们已经基本认识了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学习了很多内容健康、优美、动听的儿童歌曲,感受了音乐的美,具备了一定的编创能力。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在课上进行多媒体教学,加强教育科研,加快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改革,努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步实
4、现全面发展。总的来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训练,进一步巩固、完善教学,还要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要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音乐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春三、教学目标(学期总目标及单元或章节目标)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能从音乐
5、中感受各种精神。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增强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2、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唱好课本歌曲以外,能自学六首以上的儿童歌曲,并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3、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初步接触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五、教学设想及措施1 .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认真写好教案。2 .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350分钟的课堂时间,向3540分钟要效率。3,充分做好课前准备,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 .认真上课,在课上多给学生自我表现和发问的机
6、会。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5 .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发声练习曲。6 .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7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8 .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教师正确处理、引导。9 .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阔学生的视野,并了解一些音乐知识。10 .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11 .在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中渗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12 .根据本校条件设
7、备,充分利用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13 .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用轻松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喜爱音乐课。14 .丰富课外音乐活动,以学生的爱好为主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学习音乐。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要坚持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精选一些妙趣横生、有趣味的教法,让学生多听多唱,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
8、个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六、课程安排周次教学内容课时备注1(9.5-9.9)第一课朝夕42(9.11-9.16)3(9.19-9.19)第二课足迹44(9.21-9.23)5(9.26-9.30)第三课农家乐12中秋节国庆节6(10.3-10.7)第四课可爱的家7(10.8-10.14)8(10.1710.21)第五课故乡9(10.24-10.28)10(10.31-11.4)第六课快乐的少年41111.7911.111211.14-11.18第七课冬雪413(11.21-11.25)14(11.28-12.2)游戏宫郊外去415(12
9、.512.9)1612.1212.16欢乐谷我们的田野我的音乐表现41712.1912.23儿18(12.26-12.30)复习教学设计第1课朝夕教学内容1、通过钢琴和伴奏带教唱学生清晨和晚风两首歌曲。2、对比歌曲欣赏描绘早晨的晨景和描绘夜幕的中国筝曲渔舟唱晚.3、创造性地表演及编配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感受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的音乐。2、通过欣赏外国的晨景,学唱描绘中国晨景的歌曲清晨。学唱俄罗斯歌曲晚风,感受中国器乐描绘夜幕的音乐风格。3、对比国内、国外描绘早晨和夜幕的不同音乐风格。4、唱好二声部合唱,提高合唱表现能力5、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
10、,激发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难点1、清晨因四段歌词太长,所以选择1、3、4段唱,第2段由学生课后自己学唱。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清晨第二乐段的曲调,重点是音准3、晚风第一小节的弱起部分,低声部合唱部分的演唱,以及全曲6/8拍的强弱对比。4、歌唱为主,欣赏为辅。教材分析:1 .管弦乐晨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于1888年为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五幕评剧培尔金特写了二十三段配乐。后选择其中八段改编为两个组曲。本曲就是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这原是诗剧第四幕中主人翁培尔金特流浪到摩洛哥时,描写日出和清晨景色的音乐。乐曲的主题仅在五声音阶范围内活动,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2 .筝曲渔舟唱晚这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
11、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标题取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句。乐曲大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用慢板奏出韵致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优美而舒缓;乐曲的第二部分清跃欢快,通过复式递升递降的旋律发展手法使旋律线循环往复、跌宕起伏。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流行于当时秦国(今陕西一带),因此人们称它为古筝,筝的形状狭长而扁平,琴体面板的音柱上架有很多条弦,均按五声音阶排列。筝的传统奏法是用右手弹奏琴弦,掌握音高和节奏,左
12、手则在音柱左侧用按、滑、揉、吟等手法来调节弦音变化,美化音色,装饰旋律,双手密切配合就能奏出音色美妙、韵味浓郁的音乐来。3 .歌曲清晨这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明快而又流畅的歌曲。2/4拍,宫调式,三段体结构。歌曲的第一部分由四个方整的乐句组成,第一,第三乐句是旋律的重复,第二、第四乐句旋律相同只,是在尾音上作了上移四度的变化,其句中插入的一小节间奏,更使曲调轻快活泼,富有动感,它生动地表现了人们早起迎着晨曦锻炼身体的情景。第二部分是歌曲的插入部,旋律优美舒展,与前段形成了对比。歌曲通过了对春天的草原、绿油油的秧苗、丛丛的山林等充满生机的大自然景色的描绘,不仅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充分地
13、表现了人们只争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随后,歌曲在“D-S”反复后又重复了第一部分的曲调,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结束全曲。4 .歌曲晚风这是一首富有田园风格的歌曲。歌曲以“晚风”为题材,生动的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夕阳的晚上”“树丛中的夜莺在歌唱”。抒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歌曲为6/8拍,大调式,由三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曲调优美抒情,委婉动听。第一乐句在弱起小节进入后以平稳的节奏展开,在第1小节和第3小节只作了上移一度的小变化,使得曲调在平稳中稍有起伏,似乎音乐一下子就把人们带到了黄昏时刻、当晚风吹来时四周田野一片静谧的情景之中,富有诗情画意。第二乐句在四度跳进后,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旋律
14、由上而下形成了一个较大的起伏,抒发了人们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情景之中像树丛中的夜莺一样快乐的歌唱。第三乐句完全重复了第二乐句的旋律。把赞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得以进一步地抒发。课程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唱描绘中国晨景的歌曲清晨,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对生活的热爱教学过程:1、引言:今天,我们请四位同学上台为大家表演一小段情景剧,是关于清晨我们起床之后的故事。无论你怎样描绘清晨,但一定要特别,最好不要和其他同学表演得一样。(选择性格活泼开朗,大方的同学。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学生表演同学们表演得真不错,通过刚才的表演,同学们对接下来的学习定会感到好奇,现在就让我们跟着音乐节奏
15、,去歌曲中的清晨感受吧!2、带着问题完整的聆听一遍范唱设问:歌曲表达的内容和我们心中所想象的清晨一样吗?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3、跟着钢琴用“LU”哼唱歌曲(2遍)4、朗诵一遍歌词(充分理解歌词的内涵。)清晨听到公鸡叫,喔喔推开窗门迎接晨曦到,花香鸟语春光好,喔喔,今天又是一个艳阳照。春天的草原对我笑,那绿油油的秧苗在山脚,丛丛的山村在身旁,那白茫茫的云雾在山腰。5、加上唱歌词歌唱清晨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把握通俗朴素,要像说话似地歌唱。唱好之后,注意处理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之间的对比表现。第二乐句比第一乐句处理得稍强一点。6、选择你认为合适的乐器给清晨伴奏伴奏的节奏由表演者自由加进,
16、但是一定要是具有美感和和谐的音响。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对比欣赏晨景与清晨及渔舟唱晚,对比国内、国外描绘早晨和夜幕的不同音乐风格。教学过程:1、引言:师:请问同学们认为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太阳都是同一时间升起来的吗?各国的晨景是否都是一样的呢?(同学讨论)教师作总结2、复习一遍歌曲清晨再次体验感受描绘中国的早晨的音乐清晨。3、欣赏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感受外国的早晨。在欣赏之前,提出教师的问题,两种音乐风格你更喜欢哪一种音乐描绘方式。并请同学们构思一下要让你去表现清晨,你会用什么方式去表现。4、讨论两种风格你更加喜欢哪种描绘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做好总结。5、再一次欣赏管弦乐晨景为这首管弦乐配上书上的三
17、幅画,你认为这三幅画应放在乐曲的什么地方。6、第三次欣赏管弦乐晨景将同学分组进行表演。结合学生自己对清晨的联想,在音乐中表现出来。7、欣赏渔舟唱晚现在我们一块来欣赏一首非常好听的中国古筝曲渔舟唱晚,在欣赏的时候请同学们多从内心深处的感受去体验,可以把眼睛闭起来欣赏。欣赏完请同学们说说对比欣赏了三首曲子,你最喜欢哪一首,为什么?8、充满感情及表情地演唱一遍歌曲清晨对比欣赏了这么多的曲子,感受早晨和晚上的风格都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唱唱清晨,愿我们生活每天都朝气十足!第三课时课时目标:学唱歌曲晚风,唱好二声部合唱,提高合唱表现能力教学过程:一、学唱高声部:1、引言:我们前几节课都感受了描绘早
18、晨的歌曲和乐曲,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感受一下描绘晚上歌曲。不知道同学们会不会唱一首外国的小夜曲。那老师今天想给同学表演一下。2、老师演唱一首小夜曲。强调和介绍我们要学唱的歌曲有相似的感觉,都具夜晚宁静的柔美气氛,给学生提出问题:这一首歌曲和我们即将要欣赏到的乐曲有什么样的相同之处?可以引导学生从感觉,节奏,速度方面去进行对比。3、欣赏范唱歌曲晚风对比感受小夜曲和晚风带给我们的感觉。4、跟钢琴学唱歌曲晚风课堂预想:学生在注意弱拍起的地方,肯定不能够把强弱表现得很好,所以这节课还要把强弱规律教给学生。另一方面,该唱够的地方一定要把节拍唱满。5、讲解六拍子的强弱规律。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块用手势来表示它们
19、。6、带着强弱规律的感觉去唱晚风7、结合教师的指挥,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晚风二、学唱歌曲晚风的合唱导入:刚才我们学唱了歌曲的旋律声部,大家都唱得很棒,但这是一首很美很美的合唱歌曲,我们只有唱好了两个声部才算完美,大家有信心吗?1、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块用LU来哼唱低声部的旋律2遍。2、把低声部的旋律声部唱熟了之后,就请同学们闭上嘴巴,用哼鸣的音去唱低声部。3、请同学们加进歌词慢唱一遍。在唱的时候心里的拍子一定要稳。提醒同学们要把拍子拖够,并且注意到换气符号的地方。换气之后的那个音一定要轻唱为后面的一个音做好铺垫。4、歌曲里面有两句当晚霞映红了天边的地方音高关系是不一样的,要唱得有对比,第一句比第二
20、句要弱一点。5、请同学们跟老师合作。由老师唱旋律声部,由同学们唱低声部。同学们在唱低声部的时候一定要轻轻地唱,第一次合唱时,可以选择学生不唱歌词,用“啦”代替歌词6、将同学们分组为A,B两个大组演唱这首歌曲。在一个组演唱完之后,教师要组织和引导另一个组的学生要对其进行评价,教师要对最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和评价。A组唱旋律声部,B组唱低声部。A组唱低声部,B组就唱旋律声部。7、选出一个低声部唱得好的组出来,强化训练一下低声部的歌词,再和高声部合起来。带着感情轻轻地演唱这首二声部歌曲晚风。课后反思:第2课足迹教学内容1、聆听嘎达梅林歌唱二小放牛郎2、演唱雨花石我怎样长大教学目标:1 .革命歌曲留下的历
21、史足迹,使我们不忘过去,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让我们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这是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好教材。2 .到图书馆寻找资料,在课内进行小品表演及造型设计等活动,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使课内外的封闭式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3 .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听红星歌,唱雨花石。第二课时:听红梅赞歌唱二小放牛郎。第三课时:唱我怎样长大,交流展示各自准备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马头琴、欣赏嘎达梅林教学目标:1、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2、了解嘎达梅林的历
22、史故事及嘎达梅林多种音乐题材的表现形式。3、初步了解蒙古的风土人情。教学重点:认识马头琴及其音色。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乐曲的感受与鉴赏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有很多家长来到我们班,希望咱们大家好好表现,咱们一起度过欢乐的音乐四十分。我给大家带来的见面礼是:请大家欣赏一段音乐,并回答问题:1.乐曲的名称是?(板书:嘎达梅林)2、多媒体所展示的画面表现的是我国的哪个少数民族?3、乐曲的主要演奏乐器是什么?(板书:马头琴)二、新授部分:(一)蒙古族风土人情。你能谈谈你所了解的蒙古族吗?蒙古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自治区,地处高原,地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人音版 音乐 年级 上册 教学计划 教学 设计 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25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