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马克思主义学院).docx
《9.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马克思主义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马克思主义学院).docx(3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培养目标坚持德智体全面开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思想道德素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高、理论根底扎实、知识面较宽、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较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研究人员,以及高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层次人才。二、研究方向1、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当代人的开展、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研究社会开展的规律与趋势,研究和答复当代社会开展提出的新问题。(2)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开展及新的特点
2、,研究当今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复杂关系,研究和答复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以及提出的各种新问题。2、马克思主义开展史(1)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开展: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开展的历史环境、错综复杂的开展过程、根本特点和根本规律,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生平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奉献,研究马克思主义在各个时期各个开展阶段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斗争的历史经验,评析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开展的各种见解。(2)马克思主义专题史: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及其经济思想史、政治思想史、军事思想史、文化思想史中一些根本理论问题的形成和开展;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国度、不同时期传播的
3、过程、历史特点和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研究马克思主义开展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代表性人物和代表性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开展史中一些根本原理的当代开展和当代价值。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条件、开展进程、根本经验、根本规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科学体系、历史地位、指导意义,总结中国共产党创新、开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经验。(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建设: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结合过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开展进程、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
4、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力求探寻其规律,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的开展与创新。(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主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背景、开展过程、科学体系、根本内容和历史地位;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规律;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奉献。4、国外马克思主义(1)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和资本主义理论研究:重点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资本主义性质、特征、模式和当代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探讨。(2)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和人物研究:研究兴旺资本主义国家、开展中国家马克思主义
5、派别的理论观点、政治主张、代表人物和著作。5、思想政治教育(1)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根本理论,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根底、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及规律、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及其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内容和原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等。(2)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探讨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包括文化及文化的现代价值解读、文化的根本内容、根本特征及其功能、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析、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关联的逻辑审视、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比拟。(3)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探讨青
6、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主要内容包括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根底、价值与功能、过程与规律、途径与方法等。(4)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探讨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包括社会工作根本理论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比拟研究;社会工作的根本方法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等。三、基准学制、学习年限与总学分本学科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基准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总学分3638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为2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一年。硕士研究生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其他培养环节的考核符合学校提前毕业的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在校学习时间达2年及以上,可申请提前毕业。提前毕
7、业或延长学习年限者按学校相关规定办理。四、课程设置本学科各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分为两大类: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学位课程包括全校公共必修课程、一级学科必修课程、二级学科必修课程。具体安排附后。五、实践环节本学科各专业实践环节包括教学实践、学术活动两局部。教学实践安排在第三、第四两学期,担任本科生教学助理或助理班主任。前者进行教学实习,协助任课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辅导、批改作业、讲课(课时不少于4学时)。后者进行综合实习,主要承当本科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心理辅导、学习指导等工作,同时给本科生作专题讲座,不少于2讲4课时。成绩合格者,记2学分。学术活动包括实地考察、收集资料、参加学术会议、
8、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请教知名专家、参与咨询等,每次活动须提交学习报告。学业结束前,由导师和导师组对其进行考评。成绩合格者,记2学分。研究生参与实践环节活动的情况须记入?华中师范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活动考核表?,由导师及学科组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方能进入学位论文辩论。六、科学研究1、本学科各专业三年毕业的硕士生不作发表论文的硬性要求,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生按?华中师范大学关于硕士生申请提前毕业的规定(试行)?执行。2、本学科各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完成4篇课程论文,2篇学年论文。鼓励硕士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争取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七、学位论文1、本学科各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
9、水平的根本要求为:(1)须在本学科各专业范围内,选取马克思主义理论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研究。选题须具有学科前沿性及理论和实际意义。(2)无论是根底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理论研究,都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那么,占有翔实的资料,并恰当地分析资料。(3)提出新见解和新观点。2、本学科各专业硕士生至迟应在第4学期第6周确定学位论文题目,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订出学位论文工作方案。3、本学科各专业硕士生论文写作时间为第三学年度。硕士生须于第5学期末提交初稿,在反复修改的根底上至迟于第6学期第10周提交硕士论文定稿,接受检查,参加评审。论文评审不通过者不得参加论文辩论。4、本学科各专业硕士论
10、文辩论依照?华中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那么?及有关规定进行。八、培养方式采取导师组集体培养与导师分工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那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系统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讲授与自学、讨论、读书报告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内外实践相结合,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素质全面、适应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九、必读文献本学科各专业研究生必须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在导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本专业的相关研究文献。具体数目附后。十、其它1、本学科各专业硕士生必须认真阅读“本专业硕士生必读文献”所规定的书籍,并做好笔记;导师必须定期检查硕士生的读书笔记,并根据其笔记,评定成绩。2、凡本培
11、养方案规定的学习工程均须进行考核。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标准以及有关要求,按?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考核及成绩管理方法?执行。3、每位硕士生须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本人实际,入校后三个月内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上制定出个人培养(学习)方案,根据个人培养方案每学期都要完成“在线选课,个人培养方案经导师和专业指导组组长审定后,报研究生处备案。4、本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方案完成与否,是审定本专业硕士生能否毕业及授予学位的根本依据。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公共000000000011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221全校硕士生必修必修课000000000
12、01109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612人文社科硕士必修程00000000001102第一外国语6441、2全校硕士生必修学位一级7800030500110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4832马克思主义课程学科必修课程78000305001102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专题4831理论一级学科所有硕士生必修78000305001103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4831二级学科必修课程7800030500110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根本问题研究3221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有硕士生必修78000305001105马克思主义开展史专题研究322278000305001106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3222
13、78000305001107专业英语322278000305001108当代西方哲学流派研究322378000305001109当代社会主义思潮322378000305001110当代资本主义研究322378000305001111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3223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78000305001112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3223、4-f11XCJ780003050011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3222科各专业硕选修程78000305001114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执政党建设专题研究3223土生选修各专业相关课780003050011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专题研究3223程4-5门780
14、00305001116毛泽东思想专题研究322378000305001117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专题研究322178000305001118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专题研究3223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78000305001119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专题研究322278000305001120比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322378000305001121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32237800030500112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研究3223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序号著作或期刊的名称作者或出版单位备注(必读或选读)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
15、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必读2列宁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必读3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必读4毛泽东文集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必读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11月必读6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3年必读7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必读8列宁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必读9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民出版社1997年选读10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选读1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必读12马克思主义开展史1-4册人民出版社1995年必读13刘少
16、奇选集人民出版社,上卷,1981年12月,下卷,1985年12月必读14周恩来选集人民出版社,上卷,1980年12月,下卷1984年12月必读15江泽民文选人民出版社,共三卷,2006年8月必读16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5月必读17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部统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选读18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育部统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选读19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选读20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陈万柏、张耀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选读21马克思主义开展史顾海良、梅荣政,湖北人民出版社,武汉大学、2
17、021年2月选读22国外马克思主义概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21年3月选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简明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编号78000305001101课程负责人陈万柏教学团队成员陈万柏、唐克军学时48学分3课程类别必修课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授课方式及时数分配集中讲授组织研讨实验分析读书指导实地调研自主学习其他24IO010040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引导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熟悉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根本观点,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课程内容主要篇目包括:?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18、共产党宣言?(节选)、?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开展?、?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谈谈辩证法问题?、?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局政治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等。考核方式1、理论考试2、读书笔记参考书目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原著2、谭培文、陈新夏、吕世荣主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3、刘德华主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导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4、罗国杰主编,
19、?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根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5、张一兵著,?回到马克思一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专题?课程简明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专题课程编号78000305001102课程负责人刘鹤玲教学团队成员刘鹤玲杨丽珍学时48学分3课程类别必修课授课方式自学与研讨相结合授课方式及时数分配集中讲授组织研讨实验分析读书指导实地调研自主学习其他2410010040教学目的及要求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根本观点,力求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去分析社会现象和解决社会问题。课程内容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
20、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理论体系,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局部组成。本课程通过专题研究,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整体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主要专题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开展规律;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及人对客观世界的实践把握;人类社会根本矛盾及其开展规律;资本主义形成与开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与实践;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形态等。考核方式1、理论考试2、课程论文参考书目1、刘同航主编,?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人民出版社,2006年。2、俞可平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中央编译出版社,
21、2006年。3、李惠斌,叶汝贤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根本问题?(共十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4、陈先达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张应杭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6、张风华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课程编号78000305001103课程负责人张祖林教学团队成员张祖林扬足仪学时32学分2课程类别必修课授课方式专题式教学授课方式及时数分配集中讲授组织研讨实验分析读书指导实地调研自主学习其他16707020教学目的及要求本课程从马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级 学科 硕士研究生 培养 方案 马克思主义 学院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28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