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2577-2022 轴流转浆式水轮发电机组检修规程.docx
《DL∕T 2577-2022 轴流转浆式水轮发电机组检修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T 2577-2022 轴流转浆式水轮发电机组检修规程.docx(3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 27.140CCS K 55DL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25772022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检修规程MaintenancecodeforKaplanhydro-turbinegeneratingunits2022-11-04发布2023-05-04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四1 电力出版让扫码免费兑换电子书目 次前百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规定24.1 水轮机检修24.2 发电机检修55受油器检修55.1 受油器分解55.2 受油器装复56水导轴承检修56.1 水导轴承分解56.2 水导轴承装复及调整67主轴密封及检修密封检修77.1 主轴密封检修77.2
2、 检修密封检修78导水机构检修78.1 导叶、拐臂及连杆检修78.2 导叶接力器检修88.3 控制环检修88.4 顶盖、支持盖检修89转轮检修99.1 转轮分解99.2 转轮各部件检查、处理109.3 转轮组装及试验Il9.4 转轮装复1310主轴及操作油管检修1310.1 主轴检修1310.2 操作油管检修1411埋件检修1412附属设备检修1412.1 顶盖水泵检修1412.2 真空破坏阀检修1413机组检修后试验1513.1 一般要求1513.2 检修后启动试验和要求15附录A(规范性)轴流转桨式水轮机A、B、C级检修项目表17附录B(规范性)轴流转桨式水轮机A、B、C级检修质量标准及质
3、检点22附录C(规范性)轴流转桨式水轮机A、B、C级检修金属部件检查项目及质检点27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电力行业水轮发电机及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10)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大化水力发电总厂、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大唐水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海德、杨汝班、徐维友、徐刚、杨国献、黄国庚、沈帆、谭茂业、陈南文、李文、林枝坤、覃美智、周昌虎、李荣、
4、吴智丁、何良超、隆元林、覃献业、李贵吉、时志能、邓玮琪、文宇、井弦伟、徐进、马明。木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检修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范了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检修的等级、间隔、项目、工艺质量和试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额定容量IOMW及以上或转轮直径3m及以上的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的检修及其附属设备。其他轴流式水轮机检修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5、(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067.1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8564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DL/T507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DLTT817立式水轮发电机检修技术规程DL/T1318水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50362020转桨式转轮组装与试验工艺导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水轮机检修maintenanceofKaplanhydro-turbine为保持或恢复水轮机规定的性能而进行的检查和修理。以水轮机检修规模和停用时间为原则,将水轮机检修分为A、B、C、D四个等级。3.2A级检修Aclassmaintenance对水轮机进行全面解
6、体检查和修理,以保持、恢复或提高设备性能。3.3B级检修Bclassmaintenance针对水轮机某些设备存在的问题,对水轮机部分设备进行解体检查和修理。B级检修可根据机组设备状态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实施部分A级检修项目或定期滚动检修项目。3.4C级检修Cclassmaintenance根据设备的磨根、老化规律,有重点地对水轮机进行检查、评估、修理、清扫和消缺。C级检修可进行少量零件的更换、设备的消缺、调整、预防性试验等作业以及实施部分B级检修项目或定期滚动检修项目。3.5D级检修Dclassmaintenance当水轮机整体运行状况良好时,对主要设备的附属系统和设备进行消缺。D级检修除进行
7、附属系统和设备消缺外,还可根据设备状态评估结果,安排部分C级检修项目。3.6质检点(H点、W点)holdpointandwitnesspoint在工序管理中根据某道工序的重要性和难易程度而设置的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这些控制点不经质量检查签证不应转入下道工序。其中H点(holdPoim)为不可逾越的停工待检点,W点(witnesspoint)为见证点。3.7计划检修plannedmaintenance计划检修也称定期检修,是一种以时间为基础的预防性检修,根据设备磨损和老化的统计规律,事先确定检修等级、间隔、项目、需用备件及材料等的检修方式。3.8状态检修conditionbasedmainten
8、ance根据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提供的信息,在设备可能发生故障前有目的安排的检修,属于预测性检修。检修项目和时间的确定取决于对设备状态诊断分析的结果。3.9检修间隔intervalofmaintenance上次检修后发电机并网投产至下一次同级检修开始之间的可用时间。3.10检修停用时间timeformaintenance处于检修停运状态的时间。4基本规定4.1 水轮机检修4.1.1 检修间隔、检修停用时间轴流转桨式水轮机检修间隔及停用时间主要取决于水轮机的技术和运行状态,一般情况下,检修间隔和检修策略可按表1的规定执行,检修停用时间可按表2的规定执行。表1轴流转桨式水轮机检修间隔和检修策
9、略表检修等级检修间隔年检修策略A级检修815机组投产运行一定年限后,可选取一台水轮机实施抽查性A级检修,当检查状况良好,可延长其余机组A级检修间隔B级检修48在两次A级检修之间,安排一次机组B级检修;除为解决影响机组安全性或经济性的严重缺陷外,原则上不安排B级检修C级检修12通过机组状态评价与检修评估,设备状况良好的机组可适当延长C级检修间隔,机组C级检修间隔原则上至少为18个月D级检修0.51注1:对进口或技术引进的设备及状态稳定的国产设备,根据设备状态评价结果,可逐步延长检修间隔。注2:水轮机主要运行参数频繁超出规定值,或是水轮机效率、功率明显降低时,报主管单位后,可调整检修间隔、检修停用
10、时间。注3:多泥沙河流可适当缩短检修间隔。注4:水轮机检修要在定期检修的基础上,根据设备技术状况,结合部件的磨损、劣化和老化规律,逐步扩大状态的比例,缩短检修停用时间。2轴流转桨式水轮机标准项目检修停用时间转轮直径(D)mm检修停用时间天A级B级C级D级D4000607035-4010-12564000D600070-8045-5011-13676000D80007585505513-15788000D1000090-10060-7018-20910D10000120-15070-7520-231072注1:检修停用时间不包括检修竣工后机组带负荷试验时间。注2:对于大容量水轮机检修停用时间,可
11、根据设备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注3:在水轮机运行或检修过程中,发现有危及机组安全运行的重大设备缺陷,要立即停机检修或延长检修时间。注4:对于多泥沙河流、磨蚀严重的水轮机,其检修停用时间可在本表规定的停用时间上乘以不大于L3的修正系数。1.1.1 WS目轴流转桨式水轮机A、B、C级检修项目按照附录A的规定执行。4.1.3 检修质标准及质检点轴流转桨式水轮机A、B、C级检修质量标准及质检点按照附录B的规定执行,金属部件检查项目及质检点按照附录C的规定执行。4.1.4 检修工艺质一般要求4.1.4.1 水轮机检修时,检修场地应考虑检修部件放置后的承载能力,场地应光线充足,部件放置时地面应垫有木板,精密部
12、件应做好防锈、防尘措施并垫有毛毡或胶皮。4.1.4.2 2部件拆卸前,应对各零部件的相对位置和方向做好标记和编号;对固定部件的编号,应从+Y开始,顺时针编号(从发电机端视);对转动部件,应从转子1号磁极的位置开始,除轴上盘车测点为逆时针编号外,其余均为顺时针编号。4.1.4.3 设备拆卸时应先拔销钉,后拆螺栓;安装时应先打销钉定位,后安装紧固螺栓。拆卸零部件过程中,发现异常和缺陷时应做好记录,必要时拍照。对加垫的组合法兰面,应详细记录垫片厚度和方位。4.1.4.4 拆卸零部件时,不得直接锤击其加工面或易变形部位,必要时加垫铜板或用铜棒敲击,在拆分法兰和组合面止口时,扁铲、楔子板等楔形工具不宜打
13、入过深,以免损伤组合面及密封槽。4.1.4.5 拆下的螺栓、螺母、销钉等要分类保管,拆下零部件的配合面、轴瓦等应用细白布、羊毛毡或橡皮等覆盖,精密组合面要做好防锈、防碰的措施;对各管路、法兰接头或基础拆下后留下的孔洞、螺栓孔应封堵严密。4.1.4.6 起重用的索具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试验,索具的安全系数应按GB/T6067.1的要求选用,不应使用有缺陷的起重工具。4.1.4.7 零部件起吊前,应详细检查连接件是否拆卸完,起重工具的承载能力应足够,起吊过程中应慢起慢落。4.1.4.8 楔子板应成对使用,搭接长度为单块楔子板长度的2/3以上;对于承受重要部件的楔子板,安装后应用0.05mm塞尺检查
14、接触情况,每侧接触长度应大于70机4.1.4.9 设备安装前应对连接螺栓孔进行攻丝检查,对连接螺栓应进行清扫、研磨、试配,安装时应涂润滑脂;对于有预紧力要求的螺栓,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或遵照GB/T8564的要求执行;螺栓、螺母、销钉均应按设计要求锁定牢固。4.1.4.10 焊接时接地线应直接搭接在焊接部位上,不应利用接地网或预埋钢件作为连接导线;在转动部件上进行电焊时,地线应可靠地接在转动部件施焊部位上。4.1.4.11 机组连接件、紧固件、结构件、转动部件、过流部件等应按DL/T1318的要求进行无损探伤检查。4.1.4.12 用刀形样板平尺对设备组合面进行检查,应无毛刺、高点。合缝间隙用0.
15、05mm塞尺检查,不能通过;允许有局部间隙,用0.1Omnl塞尺检查,深度不应超过组合面宽度的1/3,总长不应超过周长的20祝组合螺栓及销钉周围不应有间隙。组合缝处安装面错牙一般不超过0.10mm。4.1.4.13 对设备各部密封槽尺寸应按图纸尺寸校核;密封条对接错口不应大于Ojmm,对口黏接强度可采取拉伸和扭转方法检查。4.1.4.14 开口销装入零件后,其尾部应分开6090。4.1.4.15 定位销的端面一般应略高出零件表面,带螺尾的锥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大端应沉入孔内。4.1.4.16重要的圆锥销装配时应与孔进行涂色检查,其接触长度不应小于工作长度的60%,并应分布在接合面的两侧,否则进
16、行校孔处理。4.1.4.17设备容器进行煤油渗漏试验时,至少保持4h,应无渗漏现象。做完渗漏试验后的容器一般不宜再拆卸。4.L4.18设备及其连接件进行严密性耐压试验时,试验压力为L25倍实际工作压力,且不小于0.4MPa,保持30min,无渗漏现象;进行渗漏试验时,试验压力为实际工作压力,保持4h,无渗漏现象。4.1.5检修前准备工作4.1. 5.1机组检修前应具备的安全措施如下:a)机组退出运行至待检修状态。b)关闭机组进水口和尾水闸门。c)排干蜗壳、尾水管内积水,记录当时停止抽水时间,观察机坑水位上升的变化量,观察时间6h,计算闸门漏水量,闸门漏水量应小于电站设计允许闸门漏水量的范围值。
17、d)油压系统卸压、排油。e)转轮排油,各轴承油槽排油。D技术供水系统卸压、排水。4.1.5.2 机组分解前各类试验、测量检查如下:a)额定油压下操作导叶、转轮桨叶,全开、全关导叶、桨叶动作三次,检查并记录导叶、桨叶动作情况,以及转轮有无漏油现象。b)10%15%额定油压下操作导叶、转轮桨叶,全开、全关导叶、桨叶动作三次,检查并记录导叶、桨叶动作情况,以及转轮有无漏油现象。c)调速器无水试验,测定调速器检修前主配压阀开关导叶、桨叶时间及事故配压阀关机时间等相关数据。d)受油器分解前进行水平、中心测量,并记录。e)测量导叶检修前立面间隙、端面间隙。f)测量导叶接力器检修前压紧行程。g)测量各轴瓦间
18、隙、迷宫环间隙、转轮室与桨叶间隙及空气间隙,并记录。h)机组盘车,采集上、下导轴承,受油器轴,水轮机与发电机间的联轴法兰,水导轴承等部位摆度。4.1.5.3 转轮检修平台搭设具体内容如下:a)平台搭设前、拆除前应保证尾水管水位在离平台Im左右的高程。b)转轮室内检修平台搭设,应严格按照检修平台产品说明书进行搭设。c)检修平台搭设完成后,应严格进行三级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使用时严格遵照检修平台产品说明书安全技术要求。4.1.5.4 对于水轮机主轴与转轮分体吊装的情况,在桨叶上安装转轮受力转换装置,具体内容如下:a)对转轮室补偿块进行编号记录,并拆除补偿块。b)在转轮室边缘上安装受力转换装置。c)
19、机组盘车,使桨叶吊孔与受力转换装置的悬吊杆吊孔对齐,穿悬吊杆,安装悬吊杆螺母,紧固螺母,检查各悬吊杆螺母受力均匀。4.1.5.5 水轮机主轴与转轮、支持盖整体吊装的机组,在水导轴承上安装转轮受力转换装置。4.2发电机检修发电机的检修应按照DLZT817的规定执行。5受油器检修5.1受油器分解5.1.1受油器各部件分解后,应测量并记录各轴套内径及操作轴外径,计算配合间隙。5.1.2 记录各部位垫片的方位和厚度。5.1.3 拆卸各部件时要进行检查、处理,并做防锈防护保养。5.2受油器装复5 .2.1受油器装匏的所有轴套配合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6 .2.2受油器中心轴的摆度、盘车数据应符合设计要求。
20、5.2.3受油器中心水平,水平度不应大于0.05mmm,中心偏差小于0.15mm。5.2.4测量受油器体对地绝缘,其阻值不应小于0.50MQ。5.2.5受油器的所有密封面所使用的盘根,其大小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且应为耐油橡胶盘根。5. 2.6受油器的绝缘垫、绝缘套应经烘干后使用。6水导轴承检修5.1 水导轴承分解6. 1.1排干净水导轴承油槽中的油,各附属设备拆除,并做好检查、处理、保养及防护,按检修前策划的零部件放置图要求放置。6.1.2 机组转动部分处于自由状态,对导轴承进行抱瓦,测量轴瓦间隙,并作为检修前导瓦间隙数据记录好。抱瓦前应在轴承体内侧的+X、-X、+Y、-Y方向上各架设一块百分
21、表,以监视主轴在X、方向上的位移情况。6.1.3 测量导轴承轴瓦间隙时,整个测量过程百分表应无变化或变化小于0.02mm。6.1.4进行机组盘车,测量水导轴承处轴颈主轴轴领摆度,并作为检修前数据记录好。6.1.5 分解出来的各零部件表面应做好防潮、防锈处理,特别是部件的结合面(组合面)、精加工面,要做好保养和防护,防止生锈和碰伤。6.1.6 导轴承瓦、主轴轴领表面应做好防潮、防撞击损伤处理。6.2水导轴承装复及调控1.1.1 2.1所有的零部件及工作面组装前应清扫干净,应无有锈蚀、毛刺、高点、缺损、变形等缺陷。1.1.2 2.2导轴承瓦面检查,巴氏合金轴瓦应无密集气孔、裂纹、硬质点及脱壳等缺陷
22、,不得有烧损现象;塑料瓦面应无裂纹、密集气孔、龟裂、硬质点、脱壳及无铜丝露出表面等缺陷,不得有烧损现象;轴瓦精刮后局部不接触面积不大于2%,总和不超过轴瓦面积的5%。1.1.3 主轴轴领检查,不应有锈蚀、毛刺、高点等缺陷。1.1.4 零部件组装的密封面所使用的盘根,其大小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盘根应为耐油橡胶盘根;密封面所使用的垫片、液态密封胶,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1.1.5 2.5水导轴承冷却器耐压试验:冷却器充水试验,在1.25倍的工作压力下,保压30min,应无渗漏现象。1.1.6 水导轴承油槽装复完毕后,应进行油槽煤油渗漏试验,将油槽内清扫干净,注入干净的煤油,观察4h,应无渗漏现象。1
23、.1.7 主轴轴线调整,在水导轴承轴领处+X、+Y方向安装百分表进行监视,机组盘车,主轴摆度不应大于设计范围。1.1.8 主轴中心调整内容如下:a)机组转动部分应处于自由状态。b)测量转轮室与桨叶之间间隙、转子与定子之间间隙、迷宫环间隙,同时测量+丫、+X、-丫、-X处轴领与轴承座的距离,计算主轴偏心值。C)确定移轴方向,移轴及轴的中心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6.2.9水导轴承瓦间隙调整内容如下:a)对于支柱螺栓式导轴承结构:1)检查水导轴承处轴颈应光洁无毛刺,对局部轴电流烧损或划痕可先用天然油石磨去毛刺,再用细毛毡、研磨膏研磨抛光,最后清扫应使用白布或丝绸和纯净的甲苯或无水乙醇将轴颈外表面清扫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LT 2577-2022 轴流转浆式水轮发电机组检修规程 DL 2577 2022 轴流 转浆式 水轮 发电 机组 检修 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28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