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45001、ISO14001全部程序文件.docx
《ISO45001、ISO14001全部程序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O45001、ISO14001全部程序文件.docx(6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XXXXXX有限公司程序文件受控状态:受控口非受控文件编号:XG/ESP-2022文件版号:A/0编制:ISo编制小组审核:批准:2022年11月20日发布/实施序号文件编号程序文件名称版号1XG/ESP-01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程序A/02XG/ESP-02文件控制程序A/03XG/ESP-03记录控制程序A/04XG/ESP-04正和预防A/05XG/ESP-05内部审核控制程序A/06XG/ESP-06管理评审控制程序A/07XG/ESP-07公司环境分析控制程序A/08XG/ESP-08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A/09XG/ESP-09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A/010XG/ESP-10法
2、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控制程序A/011XG/ESP-11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控制程序A/012XG/ESP-12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A/013XG/ESP-13信息交流控制程序A/014XG/ESP-14应急与响应控制程序A/015XG/ESP-15相关方需求和期望控制程序A/016XG/ESP-16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A/017XG/ESP-17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A/018XGZESP-I8绩效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A/0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程序1目的建立书面的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并执行,确保本公司人力资源的提供,使新进本公司员工皆经过上岗培训,特殊岗位人员皆得到适当培训及获得资格,整体上
3、提高各阶层人员的素质,从而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作。2范围全公司人员的培训和聘用3职责1、办公室:负责人力资源管理、新员工上岗培训、制订年度培训计划,统筹及管理各部门培训工作和人员招聘工作。2、相关部门:负责拟定本部门培训计划和人员需求计划并负责推动执行。4细则4.1培训计划4.Ll每年年底,办公室发出“培训申请表”给各部门,收集各部门培训需求。4.L2办公室统计各部门培训需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项培训的时间、地点、讲师、受训人员等,于年底前制订次年的年度培训计划表交总经理批准后实施。4.L3负责年度培训计划表应按培训课程、对象、人数、次数等项目进行编制。4.1.4年度培训计划表核准后,各培训主
4、办单位依计划开始实施。4.1.5未编制在年度培训计划表内但又急需培训时,由部门主管填写“培训申请表”交办公室,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4.2培训内容4.2.1新进木公司人员的培训内容如下:4.2.1.1木公司发展历史及组织机构的介绍。4.2.L2本公司纪律、规章制度、安全教育、人事制度、行政管理、工资福利、奖惩制度等。4.2.1.3本公司的环境及工作性质介绍。4.2.1.4产品知识及品质重要性等4.2.2上岗培训:主要培训岗位操作规程,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培训结果填入“会议/培训记录表”中。4.2.3特殊岗位培训4.2.3.1检验员:培训国家相关检验标准检验操作方法及本公司各种产品检验标准。4.
5、2.3.2内审员:培训标准内部审核的有关知识。4.2.3.3电工、焊工等:培训专业理论、技能及安全操作知识等。4.2.4在职人员的培训,依年度培训计划实施。4.3培训原则4.3.1 如属一般性及共同性内容,以本公司自办为原则;如培训内容属特殊性以派外培训为原则。4.3.2 内部培训讲师以部门主管或曾受同样培训的人员担任为原则,若本公司无该类专业人员则必须外聘。外聘前须先将讲师的学历、资历送办公室备查。4.4培训注意事项4.4.1受训人员的直属主管应按照开课通知,负责督导受训人员按时上课,并填写好“会议/培训签到表”。4.4.2被指派的受训人员依通知准时参加培训,如因公事或重大事故不能参加者,应
6、事前经公司主管许可并向培训主办人员请假。4.5培训效果及资料保存4.5.1培训结束后,应由培训讲师进行考核,以作为检验培训效果及改进培训方式的考。4.5.2受训人员参加的培训,列入“会议/培训记录表”内,该表由办公室保管,以建立完整的员工培训资料(离职人员资料保存一年后销毁)。4.6人事资料的管理4.6.1办公室负责对全公司经上岗培训的所有正式员工,进行员工人事资料的登记管理。4.6.2本公司所有员工进行“员工档案”登记、编号,并将员工相关证件进行复印存档,备查。5记录年度培训计划表培训申请表会议/培训签到表会议/培训记录表应聘登记表员工档案文件控制程序1目的对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
7、控制,确保各部门所使用的文件为有效版本。2 适用范围适用于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控制。3 名词术语3.1 采用标准给出的术语。3.2 技术类文件:工艺、检验、技术标准等类文件。3.3 管理类文件:除技术类以外的文件。3.4 受控文件:与管理体系紧密相关的各类文件,主要包括:体系文件、技术类文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顾客提供的文件及与质量相关的其他性文件等。3.5 非受控文件:受控文件以外的其它文件。4 权责4 .1办公室负责公司文件的归口管理;4.2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工作相关的三级文件的编制,及所使用文件的收集、整理及保管。5 程序5.1 文件的分类5.1.1 一级文件:质量手册一一公司质量管
8、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管理体系运行的基本准则;5.1.2 二级文件:程序文件一一是对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的控制要求;5. 1.3三级文件:1、作业文件一一如技术标准、规范、图样、管理制度、操作指导书等;2、记录一一作为质量体系运行的客观证据,证实产品的符合性,是用于追溯和提供验证、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证据;3、其他相关文件一一可以是针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编制的质量计划,还可以是上级主管部门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等管理性文件。5.2 文件的编号5. 2.1质量手册:XX/QM-XXXXI黑年份表示手册版本号QUALITYMANUAL的缩写瑜业名称大写英文字母缩写6. 2.2程序文件:XX/Q
9、P-XXI对应的程序文件序号QUALITYPROCEDURE的缩写企业名称大写英文字母缩写7. 2.2作业文件:XX/QW-XXI对应的程序文件序号对应工序作业文件的代号企业名称大写英文字母缩写8. 2.4记录表格:QR-XX-XXI记录表格序号,用01、02等表示对应程序的代号记录简称5.3 文件的编写、审核、批准、发放5.3.1文件发布前应得到相关批准,以确保文件是适宜的:a)手册由办公室负责组织编写,经办公室审核、总经理批准颁布实施;b)程序文件由办公室组织编写,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核,办公室批准颁布实施;c)作业文件由各相关部门负责组织编写,经部门领导审核,办公室批准颁布实施;d)各部门
10、内部的其他工作文件原则上由各部门主管批准实施;若涉及到其他部门有关工作的文件应呈报总经理批准后方可颁布实施;e)所引用的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及顾客提供的文件,由使用部门的负责人进行确认并签字。5.3.2发放和回收:文件的发放部门应确保文件使用的各场所得到工作相关文件的适用版本。5.3.2.1文件的发放和回收,应记录在文件发放/回收记录上。5.3.2.2对已发放的文件,若有关部门因文件破损、遗失或相关工作需要,必须填报文件补发申请表经文件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文件管理员依此办理补发:a)因破损而重新领用的新文件,发放号不变,并收回相应的旧文件;b)因遗失而补发的文件,应给予新的发放号,并注明已丢失
11、的文件发放号;c)因相关工作需要补发的文件,按5.3.2.1条款办理。5.4 文件的受控状况5. 4.1文件按受控状况分为“受控”和“非受控”两大类。所有下发的受控文件必须在文件封面加盖“受控文件”印章,且必须注明发放编号;6. 4.2盖有红色“受控文件”印章的文件严禁复印。5.5 文件的修改及评审5.5.1文件若需更改,负责更改的部门应填写文件更改表经办公室批准后方可进行,文件的修改原则上应由原文件编制部门执行,若由其他部门更改,则须经办公室授权,方可调阅相关的文件和资料进行修改;5.5.2当文件修改后,应将新的文件重新发放,同时回收旧版本的文件,并应记录在文件发放/回收记录上,确保有效文件
12、的唯一性。5. 5.3每年管理评审对体系文件的可操作性、适宜性进行评价。5.6 文件的保存、作废与销毁5. 6.1文件资料的保存可为书面文件或电子媒体文件,办公室应对所属归档的文件实施档案管理,易于识别和检索,并存放于干燥通风、安全处;6. 6.2各单位对本单位所使用的各类文件应指派专人负责保管,任何人不得在文件上乱涂乱改,不得私自外借,应确保文件的清晰、安全和完整;7. 6.3使用单位应及时将作废或失效的文件从使用场所撤出,交文件发放部门统一处理;若有关单位确因工作需要留作参考使用,应到文件归口发放部门办理留用手续,并加盖“作废文件”的印章标识,防止废止文件的非预期使用;8. 6.4办公室应
13、保留文件的历次修订版本的原件(以供文件更新时参考),并加盖“作废文件”印章标识,另行管理存放;9. 6.5对于需销毁处理的作废或失效的密级文件,有关部门应填写文件销毁申请表,经本部门主管同意、文件管理部门审核确认,报办公室批准后,由相关文件档案管理员在场监督实施销毁。5.7 外来文件的控制5.7.1外来文件的种类a)法律法规及标准b)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c)业务往来文件5. 7.2外来文件的管理a)法规文件由施工生产部负责接收、登记和归档,并传达到相关单位及人员;b)业务往来文件由相关部门负责接收、登记和归档,并传达到有关单位及人员;O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由办公室负责接收和登记,并传达到相关单
14、位及人员。5.8 记录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执行记录控制程序。5.9 文件的查询和借阅,执行文件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6引用文件6.1记录控制程序7记录表格7.1 受控文件清单7.2 文件发放/回收记录表7.3 文件更改申请表7.4 文件补发申请表7.5 文件/记录销毁申请表7.6 外来文件清单记录控制程序1目的建立和保持记录,以提供符合要求和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证据。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质量活动、结果、原始记录、报表、报告(包括来自供方的记录)的控制。3职责3. 1办公室负责对记录的归口管理,对质量体系运行中的主要记录实施控制管理。4. 2办公室负责产品检验与测量装置记录的管理。
15、5. 3各有关部门负责本部门发生的记录的控制管理。4工作程序6. 1记录设置的确定办公室根据程序文件中规定的记录进行设置,编制记录一览表,经管代批准后作为木公司记录设置和控制的范围。记录一览表的主要栏目有记录名称、编号、主管部门、保存期限。7. 2记录的设计与印制7.2. 1记录的表格建立按程序文件的要求由使用部门制订,办公室审核;办公室负责审批稿的管理及成批打印或印刷、分发、各相关部门负责控制保管;4.2.2记录格式一经设计确定,不得随意更改,因特殊情况需对现有格式进行修改时,必须重新进行审核、登记、未经审核、不得再印刷;4.3记录的填写和传递4.3.1记录由各有关文件规定的填写部门填写,按
16、文件规定的传递路线传递。4.3.2所有记录的填写须准确、完整、及时、字迹清晰、不允许漏填,补填、涂改,原始记录个别笔误处可划改,划改须由填写人盖章或签名。4.4记录的收集和标识各种记录,特别是原始记录,报表,每月由各控制部门统一汇总、装订,并附上封面,注明记录的名称、标识、起止时间和保存期;4.5记录的编目归档:办公室监督各记录控制部门按以下规定做好记录的编目归档工作;4.5.1按记录一览表的规定,对由办公室归档的质量体系运行的主要记录,收集后交办公室(办公室有留存的除外);4.5.2部门归档的记录按类别和记录形成的时间顺序进行整理装订,作为标识,并填写受控文件登记表,应明确保存的位置,以便于
17、检阅方便。4.6记录的贮存、保管和查询4.6.1记录须贮存在有防火、防潮、防盗、防虫蛀鼠咬的环境下;计算机软件、光、软盘有防病毒措施,确定专/兼职保管责任人妥善保管,以防止记录损坏和丢失。4.6.2记录须设置柜、架分类保存,存放处作好识别标识,装订好的封面上按本程序4.4的要求作好标识,并在“文件、记录归档登记表”中登记,以便于存取、检索和查阅。4.6.3记录查阅须经记录的部门领导批准,借出须填写文件借阅登记表,并按规定的时间交回。4.6.4当合同有要求时,在商定的期限内,记录可提供给顾客和第三方机构查阅和评价,但须按4.6.3条办理手续;如需复印件作证据用,经办公室批准后,可提供该记录的复印
18、件。4. 5记录的处理超过保存期限的记录,由保管人填写文件记录处理申请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核,交办公室集中统一销毁。5相关/支持性文件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6相关记录记录一览表不符合、事件、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目的针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发生或潜在的不符合、事故、事件隐患(包括顾客的抱怨、相关方投诉)组织调查和分析,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消除存在或潜在不符合的原因,以确保体系的持续有效和不断改进。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发生或潜在的不符合、事故、事件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3术语和定义本程序采用GB/T24001-2016、IS04500L2018标准及公司管理手册中的
19、有关术语和定义。4职责4.1 办公室负责收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各种不合格信息,对其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下达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验证。4. 2责任部门、办公室负责协助调查不符合、事故、事件的原因,并按要求制定和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4. 3办公室负责调查事故、事件的原因,并按要求制定和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5程序4.1 不符合的识别办公室负责要求收集、分析体系运行信息,识别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存在或潜在的不符合。4.2 事故、事件的调查与处理5. 2.1事故、事件的报告5. 2.1.1事故、事件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蔓延扩大(紧急事故、事件
20、按照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要求处理),并立即口头(或电话)报告本部门、生产现场环境安全管理人员及领导。5. 2.L2事故、事件发生单位领导及时填写事故、事件报告单向办公室报告(轻伤和场界内的环境影响事故必须在8小时内上报,重伤及以上和场界外的环境影响事故必须立即报告)并保护好事故现场。5.2. 1.3对于重伤、死亡事故办公室根据具体情况按照国家、地方法律法规的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5.2.2事故、事件调查5.2.2.1接到事故、事件报告后,办公室应立即指派专人会同事故、事件单位相关人员到事故现场勘察、调查。5.2.2.2轻伤和场界内的环境安全影响事故、事件由办公室组织调查,重伤以上和场界外的
21、环境安全影响事故、事件由公司授权组织有关人员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5.2.2.3三日内,事故、事件发生单位应组织当事人和现场人员写出有关事故、事件的详细书面材料,由单位领导审核后交办公室。5.2.2.4事故调查组(人员)应在一周内写出调查报告,事故、事件单位应在一周内召开事故分析会,通报事故调查情况。5.2.3事故、事件处理5.2.3.1事故、事件发生单位按照国家法规及公司有关规定提出初步处理意见,轻伤和场界内的环境安全影响事故、事件由办公室批复处理意见,重伤及以上和场界外的环境安全影响事故、事件由总经理批复处理意见。5.2.3.2对于事故、事件的处理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即原因未清不放过、未
22、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未受到教育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5.2.3.3事故处罚按公司相关规定执行。5.3纠正措施5.3.1不符合原因的分析5.3.1.1办公室应运用适当的统计技术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中存在的不合格(不符合)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对发生频率较高、影响较大的不合格(不符合)应组织调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根据不合格(不符合)的影响强度向责任部门、单位下达整改通知实施整改。5.3.L2对于事故、事件按照本程序4.2条款要求进行原因分析后,办公室向事故、事件发生单位下达整改通知。5.3.2纠正措施的制定和实施5.3.2.1责任部门、单位应根据整改通知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ISO45001 ISO14001 全部 程序 文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29127.html